縱論天下

歡迎來此暢談宗教信仰,百無禁忌。
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孤兒在美國:不幸與“幸運”之間(組圖)

(2016-01-11 00:36:41) 下一個

上周,在美國生活了18年的中國姑娘Marinna回到了上海,由她的美國父母陪伴的這趟回國之旅目的很明確,就是希望能找到Marinna親生父母的蹤跡。

  已經21歲的Marinna當年剛一出生就被父母丟在上海閘北中心醫院,派出所將她送到了上海兒童福利院,她接著在那裏生活了兩年半,直到1997年,一對美國夫婦領養了她並帶到美國。自此,Marinna有了名字、家庭和後來的人生。

  在美國,像Marinna這樣從福利院被領養走的中國孩子有很多,這個龐大的群體被稱為“中國孤兒”。

  

 

  18年的中國姑娘Marinna回到上海尋親

  為什麽要領養“中國孤兒”

  據美國國務院發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在美的中國孤兒總人數達到了88298人,是中國孤兒最的大海外收養國。

  實際上,因海外領養而出現的“中國孤兒”誕生時間其實並不長,至今隻有23年。中國第一次明確國外領養規範,是1992年4月1日實施的《收養法》。1993年5月29日,中國又加入了《有關保護兒童和跨國領養合作的海牙公約》。不久後又製定《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子女登記辦法》,允許外國家庭來中國收養孤兒。

  在開放國際領養後,美國逐漸成為領養人數最多的國家。這些中國孤兒被國內福利院工作人員認為是“幸運”的,因為他們能在美國獲得身份,並會在正常家庭中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23年間被領養至美國的中國孤兒群體有兩個比較突出的特點,分別是性別和健康程度。

  在美國的8萬多中國孤兒中,88.9%為女孩,患有先天殘疾或疾病的則占約80%。CCAI(Chinese Children Adoption International,國際中華兒童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在《南方人物周刊》的采訪中稱,2014年美國領養的中國孤兒中,95%以上患有重大疾病,比如去年8月,一對美國夫婦領養了患有唐氏綜合征的6歲中國女孩。

  這些領養了中國孤兒的美國家庭常常相互交流,其中多數家庭都希望孩子可以有中國朋友,學會說中文寫漢字。1998年,這些美國家庭共同創立半邊天基金會(halfthesky),是最早於中國設立服務中心的外國非政府機構之一。

  這個機構最初的發起者珍妮·博文和丈夫在1997年領養了廣東女孩瑪雅。珍妮稱當時瑪雅因福利院環境和孤兒成長經曆已經非常自閉。

  2014年11月,珍妮出版《wish you happy forever:What China's Orphans Taught Me About Moving Mountains》,其中詳細記錄了十年前她來到中國所見到的中國孤兒在福利院的狀況,以及她收養女兒瑪雅的故事。

  

 

  珍妮與丈夫曾經是南加州的電影製片人,1996年從報紙上看到了一份報告,其中描述了中國福利院中孤兒糟糕的生活環境。珍妮和丈夫便決定去廣州看看。

  珍妮在廣州見到瑪雅時,她震驚於這個2歲小女孩竟然生活的環境——瑪雅當時臉上和身上都有潰爛情況,體內有6種寄生蟲,並且已經開始有自閉傾向。將瑪雅帶回美國後,經過珍妮與丈夫的悉心照料,瑪雅恢複了健康,並且逐漸開朗起來,這隻花了一年時間。

  在這之後,珍妮決定將收養中國孤兒的家庭組織起來,半邊天基金會在1998年便誕生了。

  從1991年到2000年,每年中國孤兒被領養至美國家庭的數量從115個上漲至5081個,但在此期間,美國社會對跨國領養組成家庭的關注依然不多,直到2000年一本兒童繪本的出版。

  

 

  《I Love You Like Carzy Cakes》是美國人Rose A. Lewis在2000年創作的兒童繪本,以圖畫的形式展現了一位渴望有孩子的美國母親越洋跨海來到中國領養了一個女嬰的故事。劉易斯不僅是繪本作者,也是繪本中的那個母親,她將自己對領養女兒的母愛化作了筆下充滿童真的圖畫。書中也描述了她的朋友們對這個孤兒到來的歡迎與愛護。

  繪本出版後便引起了美國媒體的關注,上了當年《紐約時報》暢銷榜,還被評選為美國《兒童》雜誌(Child magazine)最佳兒童圖書,並贏得children's crown gallery大獎。

  

 

  《I Love You Like Carzy Cakes》內頁

  《紐約時報》發表書評稱,這部繪本之所有優秀,是因為它以最溫和的方式,解決了國際領養的跨文化審社會問題和那些孤兒的困惑:我的爸爸媽媽到底是誰?我從哪裏來?為什麽我與爸爸媽媽長得不一樣?並繞過了“計劃生育政策和重男輕女傳統”這樣的沉重話題,而隻是“將養母與孩子之間的愛作為主題,充滿了快樂與溫情”。

  書的結尾寫道:“我希望你的生母知道,我們會永遠記住她。”這樣的語句給許多中國孤兒提供了自己身世、養父母對他們的感情這類問題最好的解答。

  這開始引起了美國媒體對中國孤兒這個群體的關注。新聞報道的內容大部分都是記錄了來中國領養孤兒的家庭們的感人故事。

  跨國領養的利弊爭議

  

 

  紀錄片《Somewhere Between》

  這樣的報道持續幾年後,媒體將關注的問題轉移到跨國領養的利弊爭議上。

  由於1992年後首批被領養的中國孤兒開始進入美國社會上學交友參與社區活動,以怎樣的心態和身份融入美國社會成為主要話題。更重要的是,許多人像Marinna一樣開始回國尋親。但由於當時登記製度的缺位,大部分都帶著遺憾返回美國。

  紀錄片導演Linda Goldstein Knowlton在2010年曾拍攝美國領養家庭的紀錄片《Somewhere Between》。紀錄片找了四名因為超生而被拋棄,接著被領養到美國的女孩,她們在成長中因為跨種族、跨文化問題而產生了各種困惑、疑問和掙紮,包括逐漸回想不起有關生母的任何印象。盡管她們最終融入了新環境,成為“典型美國少女”,但在這期間,她們也同樣經曆了大海撈針般回國尋親的痛苦過程。

  為什麽回國尋親的中國孤兒越來越多了?

  不久前,《紐約時報》也發表了中國攝影記者韓萌在美國接觸一些中國孤兒和他們所在家庭的報道。韓萌稱她在一次英語老師組織的聚會上,見到了幾個中國小女孩,其中8歲的女孩Anaka就是在廣東被領養的中國孤兒。這個契機讓她通過收養網站找到了一些中國孤兒的收養人。她說:“我想告訴中國讀者,中國收養兒童在美國的生活如何,過得怎麽樣,會不會有適應上的困難或被孤立的感覺。”

  在接觸了10個左右的收養家庭後,韓萌發現大部分孩子會在6歲左右經曆“為什麽我和父母長得不同”這樣的疑問。而得知自己是被領養的孤兒後,從12-14歲就會開始產生身份歸屬感困惑,包括“我的親生父母為什麽丟下我?他們現在在哪裏?”一類的問題。這也是中國孤兒被跨國領養後,體現出的最集中的問題,成為他們回國尋親的重要原因。

  實際上在2010年,來自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Leslie Kim Wang與另外兩個其他大學的學者在美國跟蹤研究了6個有回國之旅的 “跨國家庭”,采訪他們的心路曆程。在最終發表的論文中,研究者稱,實際上美國父母帶著孩子回到中國的原因大致有四點:

  讓孩子看看真實的中國,而不是聽來的或電視裏的“家鄉”;

  嚐試找到更多關於孩子親生父母的信息;

  讓孩子去見見他們小時候見過的人;

  讓孩子見到更多與他們“長得一樣”的人,試圖建立他們的身份認同。

  美國父母認為嚐試尋親的旅程有利於促進這些孩子與家庭的感情,能夠幫助他們以更好的心態融入美國社會生活,找到自己在美國的身份歸屬感。此外,大部分收養孤兒的父母並不希望孩子徹底成為“美國人”,而是保留一定的中國傳統文化賦予他們的思想,哪怕見到兒時朋友就是這些孤兒與中國文化“最親密”的接觸了。

  紀錄片《somewhere between》的結尾,四個中國女孩都度過了充滿掙紮的青春期,其中一個說:“我想,我永遠不會覺得自己是完全的美國人,或是完全的中國人。我想,我一向、也一直都會介於兩者之間。”這樣的結果或許已經是被迫遠渡重洋離開中國的孤兒們最好的自我和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