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特色的排場該打住了

(2018-06-13 08:29:52) 下一個

近年來,中國接待國際大型會議越來越多,排場越來越大,已是國家和公民難以承受之重。相繼召開的二十國集團杭州會議、金磚國家廈門會議、上合組織青島會議,接待規格一個比一個上檔次,安保級別一個比一個高,宴會、演出、焰火一次比一次壯觀。這些都需要巨大的財力支撐。對於我們這樣一個還有上億人口未能脫貧,農民每月養老金隻有區區不足一百元的國家,這樣的超豪華排場太奢侈、太過分、太不應該了。讓大家更反感的是,每次開會都對當地造成嚴重影響,許多單位不得不停工放假,不少人被迫外出旅遊,交通受阻,供應不暢,安檢重重,生活質量急劇下降。
召開會議是為了解決問題,燃放巨量焰火,舉辦宏大演出,都不是會議硬性規定的必要程序,而是我方過分熱情的額外安排。中國目前的經濟體量和發展前景世人皆知,即使不搞任何排場,誰也不會小看我們。何必多此一舉?
從事後發布的公報來看,這類會議大都無關緊要,多半是例行公事。有的會議召開前後幾乎沒有任何變化。砸錢無數,效果有限,值得嗎?
外交禮儀以對等適度為原則,我國不惜代價接待會議,反襯出他人寒酸,且使財力不濟,權力受製約的接會國為難。錢花得多,效果未必好。
在我看來,衡量一個國家是不是體麵,一個國家領導人是不是值得尊敬,隻有一個標準:那就是財政支出必須保障民生優先。如果國家領導人為保障民生開支,精打細算召開國際會議,把節省出來的錢贈送給難民或捐給慈善組織,定會贏得全國公民乃至世界輿論的由衷讚譽,也是中共建黨初心和自身先進性的精彩展示。
開放的中國將麵臨更多外交活動,凡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建議全國人大盡快製訂對外交流接待法,花錢辦事都要力求節儉有章可循,杜絕過分講排場之類的情形再度發生。
我的建議依據非常充分。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在中紀委十八屆二中全會上強調指出:“要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堅決反對講排場比闊氣,堅決抵製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總書記麵對全黨、全國公民和全世界的鄭重表態,當然適用於對外交流,更有必要早日變成剛性製度兌現落實。
(田奇莊2018.6.1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