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詩卷

放眼古今,遊心書海。
個人資料
正文

天子何忍傷民財(胡林翼,1812-1861)

(2014-11-17 17:39:05) 下一個

天子何忍傷民財(胡林翼,18121861)

夫人才,隨取材者之氣量而生。”         胡林翼

胡林翼,字潤之,湖南益陽人幼年時,就與陶澍才五歲的女兒陶靜娟訂親。早期行為負才不羈,父逝之後,胡林翼捐了個貴州安順縣的知府。在致其弟的信中說:天下官方,日趨於壞。輸金為吏者,類皆擇其地之善者,以為自肥計。黔,磽瘠之所,邊僻之境也,為人所掉首而不顧者。然兄獨有取於黔者,誠以黔之官吏尚能奉上以禮不以貨,以禮則知自重,不以貨則知恤民,而治理庶幾可冀。 胡林翼任知府七年平定盜匪、苗匪政聲遠播。道光30年(1850年)太平天國起事,鹹豐四年,胡林翼奉命率黔勇入湘助曾國藩對抗太平軍,轉戰各地,後任湖北巡撫。為攻克安慶,立下大功。在失去安慶之後,太平天國就一步步敗退了。

鹹豐三年(1853) ,太平天國攻占南京,大清江山岌岌可危,加上財政窘困,難以支付龐大軍需。鹹豐帝諭令各地督撫:其各就本省地方情形,力籌濟急之策,權宜變通,其勢不得不然 鹹豐五年(1855),胡林翼在湖北各地設局勸捐、試辦厘金,為湖北厘金創製之始。厘金,即一種商業稅。厘金分兩種,「引厘」,又稱「通過稅」,經過關卡就須繳稅,稅率按貨物總值的百分之一課征,故曰厘金;「坐厘」,是「交易稅」。也有抽收鴉片厘金

 

胡林翼和湖廣總督官文創收、整頓湖北厘金,得以支持湘軍費用。當時厘金局大門有胡林翼所寫的對聯:

          天子何忍傷民財,因小醜猖狂,擾茲守土;

            地丁不足濟軍餉,願大家慷慨,輸此厘金。

地丁一詞,是清代稅製中特有的,田賦和丁銀合在一起。即「地畝錢糧」和「人丁徭銀」,是原來政府稅政的主要來源。

 

曾國藩大力稱讚胡林翼:興辦鄂厘,甲於天下。鄂省賴此富強,至今尚蒙其利 亦有人說: 更考其生平,不獨坐鎮武昌,堅守不搖,以扼形勢之要;且於課厘饋餉,擘畫盡善,遂使當時諸軍無饑餒之擾,克奏中興之業。由此而論,允推功首。

  

薛福成《庸庵筆記》說,本來鹹豐帝準備授兩江總督一職給胡林翼,但肅順建言:胡林翼在湖北措注盡善,未可挪動,不如用曾國藩督兩江,則上下遊俱得人矣。 鹹豐帝遂稱善如其所議,曾國藩因此接了兩江總督。

 

胡林翼除了斡旋湘軍主要人物間的矛盾外,在湘係將帥中,胡林翼最早取得巡撫之權,但卻凡事甘居曾國藩之後。據薛福成追述,在安慶之役後某日,胡林翼“既複馳至江濱,忽見二洋船,鼓輪西上,迅如奔馬,疾如飄風;文忠(胡諡號)變色不語,勒馬回營,中途嘔血,幾至墮馬。文忠前已得疾,自是益篤,不數月薨。” 後人以為,對洋人勢力入侵的深憂,令胡林翼不幸早亡。

 

胡林翼有自勉聯:“欲正人心;引為己任。” 也述曾國藩之語:“近事非從吏治、人心痛下工夫,滌腸蕩胃,必難挽回。” 彼此意氣相合。曾國藩亦有贈胡林翼的對聯  

舍己從人,大賢之量; 
    推心置腹,群彥所歸。

 

胡林翼逝,曾國藩撰聯挽胡林翼:

 逋寇在吳中,是先帝與藎臣臨終憾事;

   薦賢滿天下,願後人補我公未竟勳名。”

 

 惋惜胡死於太平天國尚未被全麵清滅之時,以為憾事;也感念胡林翼舉維護了許多人才。

 

左宗棠祭胡林翼文說:「我治軍書,入居湘幕,公帥湘人,建牙於鄂。五七年間,鄂固湘完,我司其隱,公任其艱。曾侯觥觥,當世所宗,公與上下,如龍如雲。」說曾國藩為官剛直,為當時人所敬仰。而胡林翼與部屬之間,則上下交心,有若雲隨龍行,能同心共濟。

 

左宗棠曾因案為官文所參,即將論罪。胡林翼致函官文,維護左宗棠。曾左兩人能有日後的功勳,胡林翼當時的維護都起了作用。一般公認,曾國藩有知人、識人之明,胡林翼則更能愛才、惜才,惜乎死於五十之齡。

 

胡林翼之父胡達源,曾中探花,是一知名理學家,著有《弟子箴言》。胡林翼承其誌,在益陽修建了箴言書院,培育人才。青年時代的毛澤東,欽佩胡林翼的才行事功,把自己的字也改為潤芝潤之

 

《清史稿》結語:“駱秉章休休有容,取人為善。胡林翼綜覆名實,幹濟冠時。------所蒞者千裏方圻,規劃動關軍事全局。使無其人,則曾國藩、左宗棠諸人失所匡扶憑借,其成功且較難。緬懷中興之業,二人所關係者豈不巨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