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詩卷

放眼古今,遊心書海。
個人資料
正文

誰見匡廬霧霽時?(包世臣,1775~1855 )

(2014-11-16 11:27:55) 下一個

誰見匡廬霧霽時?(包世臣17751855 )

士者,事也。士無專事,凡民事皆大事也。      包世臣

 

明清兩朝,食鹽的產銷是關乎民生國計的大事,鹽稅是國家重大收入。清朝的鹽務製度沿用明朝的綱鹽製,造成少數鹽商壟斷食鹽的產銷,鹽商形同世襲。各層官吏又對鹽商索取種種費用,勾結出各種弊端,造成鹽價上漲和私鹽泛濫。

徽商通過鹽業生意,累積了富可敵國的資本。茶葉是當時出口第一大宗的商品,也由徽商壟斷。清高宗乾隆七次下江南,主要的接待和財源支持者是徽商、兩淮的鹽商。這些龐大的花費最終都轉嫁到官鹽的成本,造成鹽價昂貴。孟森《清代史》說:鹽務之壞,壞於高宗之侈心。清代家法以不加賦為永製,不加賦雲者,固念民生,尤杜子孫之以侈得禍也。

包世臣(17751855) ,字慎伯,安徽涇縣人,自幼家貧,勤苦學習。包世臣早年讀顧炎武的《日知錄》,對其「意在撥亂滌汙,法古用夏,啟多聞於來學,待一治於後王。」的說法深有所感,留心於經世之學,對兵、農、水利河工等學問都有研究,並勤於實際考察。何紹基稱其記問浩博,口如懸河,酒後高睨大譚,??旺。清史稿說:“世臣精悍有口辯,以布衣遨遊公卿間。東南大吏,每遇兵、荒、河、漕、鹽諸巨政。無不屈節谘詢,世臣亦慷慨言之。

揚州位居長江和京杭大運河的交匯點,兩淮鹽運使衙門在此。大批鹽商的聚集,繁榮了揚州鹽商也競相以招致文人、藝術家為風雅,造成「海內文士,半集維揚」的盛況[。包世臣也曾客居揚州多年,對鹽務有許多觀察,早在嘉慶二十五年(1820),就已提出其鹽務策略。1830(道光十年) 針對改淮鹽為民運民銷,包世臣寫了《上陶公保書》,建議實行票鹽法。1832年,陶澍以兩江總督兼管鹽政,采用魏源、包世臣的建議,以減價敵私的理念,首先在淮北各州縣改綱鹽製為票鹽製,設立局廠收稅,無論何人,隻要照章納稅,均可領票銷鹽,廢除了鹽業專商。陶澍的鹽業新政,平抑鹽價,切斷了鹽商的財路,許多業者或破產失業,一時謗議大作。陶澍兼理鹽政八年,毅然作為取得了成就,不幸亦積勞而逝。

包世臣以布衣而名滿東南,但自言自18歲之後,就不再用心於科舉應試之學,直到34(1808)才考中舉人,之後連續13次考進士,都名落孫山。因清乾隆以後,對於三科以上會試不中的舉人,可以挑取其中一等的以知縣任用,名為大挑。包世臣直到六十四歲,即1838年,才以大挑,至江西新喻縣當知縣,一年即罷官而去。對於包世臣仕途之坎坷,清朝的陳康祺在《郎潛紀聞》如是說:“旅京師久,賓客盈坐,好議論古今成敗臧否人物,又常麵折人過。見所為官樣文章者,多所詆訶。有貴人隔坐聞其語,疑為誚己,默記姓名而去。”又說包世臣而磊落自豪之性,又決不肯變換筋骨。”包世臣對許多政治社會問題、經世之學的看法,早於魏源、龔自珍;但幕僚生涯的事跡,多淹沒在時代的浪潮中。

在玉石上的方寸之地,運刀如筆,去刻畫字體,變化字的結字和布局,中國文人發展出特殊治印之學和藝術品味。依印文之凸凹,可分為朱文印、白文印。西泠印社是清末民初篆刻名家的大集合,其創辦人丁輔之(18791949)有詩述印學之發展:“圓朱入印始趙宋,懷寧布衣人所師。一燈不滅傳薪火,賴有揚州吳讓之。 先說,用圓朱文篆法入印,由趙孟俯開始。懷寧布衣,指鄧石如(17431805),安徽懷寧(今安徽安慶)人,字頑伯,號完白山人,是書、印、畫、文字學的大師,在書法篆刻史上是一位承前啟後的巨匠。吳讓之,即吳熙載(17991870),揚州人,自幼喜刻印章,早年悉心摹仿前人作品,後來見了鄧石如的作品,又全心學之,一生治印上萬,完善發展了鄧派篆刻藝術的特色。

 

吳熙載七歲時,鄧石如就已過世。在鄧石如、吳熙載之間,起了薪火傳承作用的是包世臣。包世臣在28歲時遇鄧石如而師事之。包世臣居揚州期間,收了許多少年弟子。吳熙載是其入室弟子,以“師慎軒”作齋號。1831年,包世臣五十七歲,吳熙載三十三歲,包世臣撰成《答熙載九問》,發揮其對書法用筆布局的理論,收在其代表作《藝舟雙楫》中。包世臣鼓吹碑學,對清代中期之後的書法風格的變革產生很大影響。包世臣以神品、妙品、能品、逸品、佳品,評論古今書法家藝術之高下包世臣的主要著作合刻為《安吳四種》三十六卷,計四十萬言。

 

宋、元、明的書法傳習,是以晉代以下流傳的各種手劄、書信及其翻刻傳拓的法帖為主流,約可概稱之為帖學。清初康熙、乾隆皇帝對董其昌、趙孟頫的書法別有偏好,“館閣體”也成為科舉考試書寫的正宗。但清代也因文字獄盛行,學者逐漸轉向文字學、考古。至道光、嘉慶之後,出土的古代金石碑版日多,文人書家漸受感染,古樸而具金石質感的碑學興起,帖學盛極而衰。康有為作《廣藝舟雙楫》說:“涇縣包氏,以精敏之資,當金石之盛,傳完白之法,獨得蘊奧,大啟秘藏,著《安吳論書》,表新碑、宣筆法。於是此學如日中天,迄於鹹、同,碑學大播,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寫魏體,蓋俗尚成矣。康有為揚碑抑帖的說法,進一步提高書法界對碑學的重視。包世臣也以其書法理論的曆史貢獻而留名於後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