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建立孩子雙文化自信與投入社區有何關係? zt

(2015-05-03 13:17:02) 下一個
建立孩子雙文化自信與投入社區有何關係?

????社會實踐行動係列
李春燕 04/25/2015 1620
4.0/1 1 2 3 4 5



整理者春燕注:L女士從如何引導孩子建立雙文化自信,談到她多年在社區組織活動的經驗,對華人社區如何改進提出中肯的建議,有行動有分析值得大家學習。

L女士的分享:

我自己的孩子還小,但是我注意到周圍朋友有大孩子的或多或少有身份認同,對自己的中國背景不自信的問題,所以想同大家取經和討論怎樣教育和引導小孩子,讓小孩子能夠自信,能夠get best from both culture. 遇到種族歧視時,應該怎樣去積極的應對。我覺得這些很重要。我遇到好幾個很優秀的小中女,表示隻嫁白人。這有很多原因,社會的,也有家庭的。我為她們很遺憾。

[鼓勵和幫助孩子建立“雙文化自我定位(Bicultural Identity)” | anonymous : http://www.weidb.com/g2722&p=11114&tag=userposts]

[O編輯總結:關於華人及ABC對自己的社會定位 - 未名空間(mitbbs.com)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CivilSociety/10305.html]

[Being A Chinese American Girl http://www.lovelovechina.com/girls/chinese-american-girl/]

我目前做的有從小就告訴他們班上的小朋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經常一起討論班上誰有什麽樣的文化背景,同時灌輸他們應該為自己的中國背景自豪,為自己懂三種語言(英,法,中)自豪。同時做家長的也積極做義工, 服務社區。爸爸當過鎮上孩子足球隊教練,我每年都去做孩子冰球隊的經理,毎年夏天每個星期在公園組織一次體育活動。還有去學校給孩子們講中國新年,中國近年的變化,中國高鐵什麽的。我的個人體會是 大人自己首先要自信,學習當地公民社會的文化,站出來為社區做貢獻,擴大社交圈,孩子就會更容易交朋友,更容易自信。

[行動係列(21):孩子受小圈子排擠怎麽辦 | 李春燕 : http://lichunyan.weidb.com/p14723&g=1682&tag=736&page=1]

中國人聚在一起時經常討論的話題就是子女教育,讀書,彈琴,現在體育也越來越多了。但談到為社區做貢獻,常常聽到的言論是我們這麽忙,又忙工作,又忙孩子,哪有那個閑功夫。這種隻顧一畝三分地的現象應該改變。

我多年領頭在社區裏舉辦小區活動的一點體會:大陸華人社區這一方麵很缺乏。1.缺乏做義工,大家共建公民社會的意識。2. 缺乏出來做義工除了不領工資外要當一份本職工作來做,要認真,仔細的認識。中國人總覺得義工就是幫忙的,不用認真不用擔責任。3. 缺乏社區建設時,就事論事,不斷總結不斷完善不斷進步的心胸。總喜歡情緒化,惡意猜測反對者的出發點。

我目前就社區活動同非華人打交道,舒心,放心,知道一件事情隻要人家答應了肯定會盡心盡力的去做,有什麽爭執,大家能克製自己,坐下來就事論事。大家不斷進步。

這是我這幾年投身社區活動學到的最大的經驗是:規範化,程序化,公事公辦,必要尋求專業人士(法律,財務)的指導。

轉J的中肯評論:“同意華人需要多參與。不過現在有很大進步了,雖然還有差距。最大原因是印度人stay home mom多,大陸裔雙薪家庭多,我們早期移民多數是靠獎學金來的,希望孩子念更好學校是很自然想法,自己就沒嚐試過其他選擇,是真的忙,真的沒參予的精力甚至本錢和自信。我認為新移民大量來美帶來了機遇,攜手我們可以改變華人社區很多,很多陪讀媽媽eager to learn美國文化,她們見多識廣去過很多地方,她們的孩子沒有經濟壓力,有luxury學各種想學的東西,不必非進top學校,給她們一段時間,也許比我們早期移民有更寬的社交麵。我們來得久,她們年輕,財力精力比我們強大,互相幫助可以讓下一代更強,打破我們的局限性,大家可以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勉!”

春燕評論:感謝分享多年實踐的心得。咱們這裏做事的也是經常遭白眼,但在群裏互相鼓勵,相信慢慢會改變“一畝三分地”的習慣。前段我們討論如何鼓動更多人參與,以及溝通的重要。堅持溝通,打消各種善意惡意猜測不容易,隻能不放棄慢慢來。少一分猜測,就多一分正能量。同意,程序化規範化能減少“對人不對事”的習慣。

[孩子你快樂自信嗎?
http://lichunyan.weidb.com/p10404&g=1682&tag=736&page=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