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說,“沒有花燈,你可能過了一個假元宵節”。不管有燈沒燈,當元宵節的主題從手機APP上翻過去,你是真真切切過完了一整個雞年春節。俗話說得好,“十五過完,年才算圓。”
年年歲歲,歲歲年年。大數據呈現了2017年春節的點滴變化:比如春節期間分別有超過1000萬人離開北京、上海,一線城市交通擁堵緩解30%;春節刷卡消費額同比增長48%,銀聯卡境外交易同比增長40%;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顯示,雞年春節期間全國快遞企業累計完成業務量1375萬件,較去年同期增長19.86%……快與慢的變奏,新與舊的更迭,日子總在向好,征程總會順遂。
這一年,越來越多的人離開了家,越來越多的人在春節往家裏趕。變化的是時代的台階,不變的是傳統的根脈。中國人的春節,就是一場鄉愁的浩蕩抒情,雖天南地北、千姿百態,卻蕩氣回腸、入骨入髓。
在十數億華人的心裏,“年”大概早不複是一個傳說中的小怪獸,亦不隻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日子,而更像是張揚家國情懷、凝聚家風共識、承續文明傳統的“洗禮日”。不久前,英國BBC打造了一部良心巨製:《中國春節》。幾名老外主持人從哈爾濱到香港、從都市到鄉村,走心費力地向世界真實展示了中國人的春節。在光影之間、在鏡頭之中,你會深切感受到“中華民族集體創造了一整套極其密集和豐富的年文化”。除夕了,過年了,那些氤氳在民風民俗之間,宛若全世界華人聯係中華文明母體精神臍帶的力量,升騰起浩然奔騰的家國情懷。人在家中,家在國中,國在心中。
一方麵,在年節的洗禮中,國與家的凝聚力在增強。從精神共同體到命運共同體,惟有在共同的價值認同與文化自信中,才能真正做到“上下同欲者勝”,才能在新長征路上擼起袖子加油幹。另一方麵,在過年的儀軌裏,觀照與思考讓人回歸靈魂本位。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裏有一段精辟的闡釋:中國鄉村秩序是從血緣關係和地緣關係開始的。此後時空流轉,縱使百轉千回,討生活也好、討理想也罷,走出去的中國人,還是會被故土的濃烈情思所牽絆。這就是千絲萬縷的“鄉愁”。有了這份鄉愁,才有了“全球覆蓋範圍最廣的電視節目”——春晚;才有了“地球上最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春運……才有了“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的執念,才有了“常回家看看、時間去哪兒了”的思忖,才有了對時間與時代的哲學思辨,才有了對家庭與社會的價值皈依。
這,就是中國人的“年”。
一年之計,在於春。過年的意義,除了慰藉鄉愁、聊表孝心,更重要的,恐怕還有為一年之計而充電蓄能。節日總是短暫的,奮鬥才是長久的。在春節假期的蟄伏休憩之後,精神狂歡之後,是情緒飽滿地迎著春風上路。有了家庭的馨暖與期盼,美好願景更有奔頭;有了民族的共識與祝願,遼闊夢想更有指望。
一程風雪一程暖,一城山水一程光。從除夕到元宵——年,過去了,春天撲麵而來,節日裏的情懷與感觸,節日裏的誓言與堅守,在接下來的平凡日子,也許終會綻放成最踏實、最持久的光與亮——鄉愁在心,追夢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