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溪婉紫

心挽著心, 抵得上世間萬千的暖....
正文

送禮

(2014-05-18 15:21:57) 下一個





話說二零一二年,我在加州一所高中教中文。十月的一天
, 我在學校遇到了做SUB 的退休女教師 Sharlyn, 我們一見如故, 她的熱情善良率真都溢於言表. 她大學時代的女友多年來一直在山東做英語外教, 因此她對中國也非常感興趣. 幾分鍾的交流之後, 她留下了住址,電話並且說她們家的親戚過節輪流做東,今年這個感恩節輪到了她家, 她邀請我去她家做客, 赴宴的都是她的親戚。我非常高興,欣然接受了邀請, 這是一個體驗美國文化的大好機會, 我期待著去赴宴的日子並盤算著要帶什麽禮物去赴宴。


我這個美國研究的碩士
,當然知道美國人去赴宴一般不帶什麽貴重的禮物,但情不自禁的是,我覺得身在異鄉,遇到這樣一位開朗熱心有緣份的朋友,發自內心地覺得一定得表示出自己的感激之情, 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中國文化之泉在此刻無法抵擋地噴湧而出。我有時候就是這樣自信固執的人,我當時為自己解脫地想: 我也要讓她了解一下中國文化,我要堅持我的中國做法.嗬嗬.


於是我去COSTCO,花了69.99美元買了包裝精美的葡萄酒套裝禮盒。感恩節那天,如約前往,Sharlyn一家老老少少有將近二十個人,她見到我的禮物愣了一下,露出一絲出乎意料的表情,她的丈夫接過我的禮盒,擺到了家裏最顯眼的位置,給我一一介紹了來訪的親戚。做客期間,我還欣賞了她收藏的各種胸針,她還展示了自己製作的辣椒醬. 滿滿的一個櫥櫃都是自己製作的這醬那醬. 讓我想起了80年代家裏做番茄醬的時候,感覺非常親切, 就這樣在她溫馨的大家庭度過了一個美好地道的感恩節真是純樸善良的美國人家. 臨走的時候,Sharlyn 給我帶了好多東西, 送我聖誕禮物, 送我自製辣椒醬, 送我紅莓醬, 給我打包甜點等等

我回到家後, 也自我反醒了一下, 決定下次再不要想當然了, 不買超出對方預期的禮物了, 因為我不想給人帶來心理的緊張和壓力..
按照西方慣例,我給Sharlyn寫了一封圖文並茂的感謝信, 附件寄發了所拍的合照. 很快再次收到邀請, 明年三月開春的周末一起去湖邊騎自行車, 我欣然應允, 也為自己交際成功的一麵感到開心.

第二次我接受了上次的教訓, 自己動手做了湯圓和蜂蜜核桃仁. 日子終於到了,我興致勃勃地來到Sharlyn, 短短三個月她家竟然添了七條吉娃娃犬, 說是養來要賣掉貼補家用的. 她家的院子裏種了各種蔬菜,, 養了中國的金魚, 竟然還有一個兵馬俑. 她準備了自行車和頭盔,我和她騎自行車繞湖遊覽了一個小時她還準備了簡易午餐, 我們在湖邊野餐喂鴨子, 這個湖名叫’’Santee Lake” 湖邊的亭子特別像中國的天壇 , 又拍了很多照片, 拉了很多家常, 我覺得玩得特別開心.也了解到美國家庭會過日子的一麵, 既會開源節流, 又有生活情趣...

2014 年的複活節, 我再次收到Sharlyn的邀請, 這次是去她弟弟家裏過節. 我帶去的禮物是一瓶13.99美金的香檳酒. 也給Sharlyn新添的外孫買了一本布做的書. 我感覺非常恰到好處, 我們一起玩”hot potato”的遊戲, Bingo遊戲, 雙人組合投雞蛋遊戲等等, 我又收獲了美好的文化體驗.



反思:

中國文化注重”禮尚往來”, 在中國, “還禮”並不表示人們對於他人所示的好意或幫助做出同等的回應, 而是要對他人所給與你的恩惠做出更多的回報, 俗話說, 人敬我一尺, 我敬人一丈, 可是西方人會把這看作是一種勝人一籌的心態,所以在交往中當他們發現他們偏離原有的那種簡單的關係很遠的時候, 他們所關心的就是; 如何才能中止這種”善意的競爭”了.

從以上我的跨文化交際的真實案例中我認識到, 和西方人的交往中,要盡量克服自身文化的心理障礙. 入鄉隨俗, 在美國文化中禮物不必貴重, 西方人認為花時間陪伴別人才是一個巨大的恩惠, 所以我們大可不必在禮物上投資太多;否則會使對方陷入誤解或給對方造成壓力, 影響交際的持續發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