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由世乒賽帶來的爭論所想起

(2015-05-14 11:09:09) 下一個
這次回國看了一場世乒賽, 雖然不是最後的決賽,但還是一票難求,在去賽場的地鐵過道中有人在等退票,賽場上也是人聲鼎沸, 人們聲嘶力竭地呼喊著國乒明星的名字,許多年輕乒迷更是情緒激動,這和在電視屏幕上看到的真不一樣,我也算身曆其境體會了一番。
世乒賽於五月初結束,中國隊幾乎囊括了所有的冠軍,隻有混合雙打和韓國選手分享。  本來這也是預想中的結果,國乒確實有高人一等的實力,但有些場次還是如履薄冰走過來的,如男雙張繼科/許昕和日本隊年輕選手的那場比賽,決賽局,8:10落後逆反,不能說沒有點運氣的成分,否則我國另一對男雙不一定是這對日本選手的對手,男雙冠軍很可能就會旁落。 另外,李曉霞和日本天才少女伊藤美誠的比賽,李曉霞是有驚無險地贏得了比賽,在0:2落後的形勢下憑著過人的技術和比賽經驗,李曉霞連反四局戰勝了對手,不過我想,也就是李曉霞,如果換了別人,結果還不可知呢,譬如朱雨玲或者陳夢,後者沒有參加女單比賽。 可以肯定,日本會是今後國乒的主要對手。
 
對於這樣的結果,媒體和一些人士的反應卻是令人大跌眼鏡,國乒的勝利似乎在一些人的眼裏成了一場災難,大放厥詞,甚至辱罵國乒“管理者顢頇無能”,並斷言“國乒用任何方法都難以挽救乒乓球,除非國乒自行了斷。” 還挑撥說是“國乒為數眾多的官員、教練員、工作人員個個養得油光滿麵。”“國乒既得利益群體能得到與市場影響力嚴重不符的高報酬,這自然引發納稅人的不滿”。

這可真是奇葩一件,一個國家的運動員贏得了勝利,卻被認為是極大的失敗,應該得到譴責,而且是整個乒乓球界被罵得體無完膚,這大概隻有中國的體壇和媒體才會有這種不同凡響的反應。 在這些人看來,好像隻有敗了才是正確的,否則是大孽不道了。 當然他們有一個理論,即國乒應該走市場化道路,讓運動員自生自滅,不應該有所謂的國家隊,並且舉了網球,台球等為例子。 在他們看來國乒對比賽的壟斷是乒乓球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

 其實在體育比賽中,一些項目上有壟斷現象是不奇怪的,不說籃球被美國壟斷,就說女子射箭, 該項目被韓國長期壟斷,自1988年奧運會以來,韓國隊包攬了所有七次女團冠軍,而且幾乎包攬了女單冠軍,隻有一次被中國選手奪冠,即使男團,韓國也獲得了四次冠軍。 在女子射箭項目上其他國家隻能是配角,不過大家也玩得不亦樂乎,沒見誰偃旗息鼓,放棄比賽,競技體育本來就是強者的舞台,技不如人隻有自己更加努力才可以獲得認同,要別人放棄優勢,是懶人的想法。我們沒見到韓國人對自己射箭選手或者國家隊有任何謾罵,或者擔心沒有人和自己玩了。 當然韓國的射箭教練在國外很受歡迎,但韓國人還是當仁不讓地在世界射箭大賽中攻城掠地,一點不謙虛。 其實中國的跳水也在世界上占據統治地位,不過好像沒人去罵他們。

中國有些人有著一種莫名其妙的謙虛心理,怕自己太好,總要多為他人著想,冠軍多了別人會不高興,深怕得罪了別人,尤其是西方人。 在奧運會的比賽項目中大概還沒有哪一項是中國人發明的,我們都是後學者,或者是後來居上,一旦我們比老師都玩得好了,有些人反而不自信了,總想要給別人留點麵子。 這和在一項綜藝節目中,由於比賽項目的設計有問題,中國選手選擇了放棄不必要的賽前查看,結果完勝了對手,但被我們的節目嘉賓斥為沒有禮貌,我真想問,如果是對方選手這樣做,可能會被認為是強大,或者自信的表現吧。 不知何時這些人能改變這種立場。  在田徑的短跑項目上,早已被黑人統治了半個多世紀,當我們亞洲人在為跑進百米10秒繼續努力奮鬥時,黑人的世界紀錄已是9.58 秒,整整甩你一條街。 其實亞洲選手的短跑成績也就是美國高中生的水平,純業餘水準,但這並不妨礙亞洲運動員堅持努力,我們國家隊的選手一樣每天奮鬥在跑道上。 壟斷並不能阻止其他人對這些項目的熱愛和努力,暫時玩不過你,我們自己也可以玩,不然亞洲人可以不要跑短跑了。 所以說一定時間內某些國家,地區的選手成績突出,包攬了金牌, 並不會造成該項目的衰落,隻要這項運動有其自身的魅力。

國乒在近二十年裏確實實現了對乒乓球的統治,這是他們在一係列失敗後努力奮起的結果,當國乒當年排在7,8 名的位置時國人是多麽希望他們能東山再起,經過一代人的努力,他們做到了, 卻沒有想到會背上今天的罵名,這太不公平了。 國家隊的集體訓練模式,已被證明是一種成功的方法,這種集訓, 有專業的教練指導,是選手保持高水平的必要條件。 國外選手非常渴望能有這種機會,他們把和中國隊一起訓練當成是自己水平提高的捷徑,並且非常看重和中國選手打比賽, 一位非洲選手和樊振東在世青賽上相遇,他感到很自豪,同樣日本最好的男乒選手水穀準,他表示願意自己花錢如果能有機會和張繼科,馬龍一起練球,這說明中國頂尖選手在乒乓球界的地位。 這次和許昕配對雙打的韓國女選手,感到收獲很大,並有決心打敗中國隊。 日本已經在學習中國隊實行集體訓練,並且不斷派年輕選手參加世界乒聯的各站比賽,花費之大可想而知, 也沒見日本納稅人抱怨。 我還是認為國乒的長盛不衰很可能被日本選手打破,獨孤求敗隻是一種幻想。 我也不讚成所謂的“養狼計劃”, 這本身就是對其他選手的一種不尊重,我也不讚成劉國梁講的中國乒乓球的勝利,是世界乒乓球的災難,這些都是過高地估計了自己。努力保持國乒在世界上的地位,仍然是我們努力的方向,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隻有強者才會被尊重。

由於現下國乒的強盛,中國乒乓球運動員在世界上非常受歡迎, 他們不僅代表所在國出征, 而且也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外國運動員,他們在國外的乒乓球迷中享有很高的聲譽。 我在美國加州洛杉磯的一次乒乓球比賽場,親眼看到我國前國手高軍倍受乒乓球迷們的追捧, 當她來到賽場時,上百人馬上停下來聽她講解。 可以說,由於中國乒乓球的高水平,使很多出國的乒乓球選手有了在國外生活的本錢, 同時也使所在國的乒乓球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這在這屆世乒賽上也可以看到。國乒的成功,還在於他們有新的技術出現,現在不要說直拍橫打,就是接發球台內擰的技術也被大量業餘愛好者所掌握。
乒乓球在今天沒有過去那麽火紅,在上世紀60 年代全國乒乓球熱, 通過無線電的現場解說就可以吸引無數的乒乓球愛好者,這在今天是不可以想象的,這當然和當時國家的體育運動開展不均衡有關,主要是當時國家經濟困難,而乒乓球是一項低成本的運動,中國運動員在國際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所以成為國民的最愛。 現在人們的選擇多了,關心和參加乒乓球的人當然就少了,這也是為什麽年輕人打乒乓球的不如以前多,但這並不會使乒乓球消亡,而隻是乒乓球回到自己應有的位置,你不可能要求乒乓球有足球那樣多的觀眾,即使是和中國的足球比賽相比。
不是所有的體育運動在我國都能走網球李娜那樣的職業化道路,一些體育項目本身不具有大眾化的基礎,像田徑, 沒有國家扶持,那些短跑選手肯定生存不下來,還有像射箭,跳水,。。。也一樣。 台球,現在也隻是英國人的寵物,由於有了丁俊輝,在國內才時髦起來,其實在國際上也就是一項非常小眾的運動,要乒乓球去學台球,那是小看了乒乓球,無論怎麽說,世界乒乓球協會也有222 個會員, 不要擔心乒乓球會變成台球那樣的迷你型運動。 再說,沒有當時全國體製打下的基礎,李娜也不會成功,我很想看到下一位真正的完全走國外職業化道路網球明星在何時能在我國出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