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京的大白菜

(2016-04-26 08:42:14) 下一個

北京的大白菜

作者  蘇小白

 

 

朔風起來時,北京一些平素僻靜的街頭忽然來了些賣大白菜的。

他們或開了三輪車,大白菜裝滿車廂,或幹脆倚著街邊牆角支起大帳篷,帳篷一麵是掀開的,露出裏邊摞成山的大白菜。這些菜販子不知從何處來,也並不曾吆喝,街坊四鄰出門進去看到了,皆要成袋子的白菜往家裏買。

 

老北京人有冬儲大白菜的習俗。這大抵是因為舊時一到冬季,京城菜蔬少極,且大白菜極耐存儲之故罷。白菜,雅稱秋菘,得名於漢代。宋 陸佃《埤雅》雲:“菘性淩冬不凋,四時常見,有鬆之操,故其字會意,而本草以為耐霜雪也”。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則雲:“菘性淩冬晚凋,四時常見,有鬆之操,故曰菘。今俗之白菜,其色清白。”可見,菘即白菜,格調並不比寒梅差,是故詩人畫家多有取白菜入詩畫的。南宋詩人範成大就曾有詩曰:

“桑下春蔬綠滿畦,

菘心青嫩芥苔肥。

溪頭洗擇店頭賣,

日暮裹鹽沽酒歸。”其中的“菘心青嫩”句,便指的是白菜。齊白石老人也慣常以白菜入畫,號為《白菜圖》,喻“清清白白”之意。多凡大白菜過於家常,天天能見到吃著,市井百姓便沒覺到它的不凡,比如我,隻是現在生活之中忽然沒有了它,便感到它的珍貴。其實,在民間,大白菜還有個俗不可耐的名字:黃芽菜。《光緒順天府誌》記有:“黃芽菜為菘之最晚者,莖直心黃,緊束如卷,今土人專稱為白菜。”據鄧雲鄉先生《秋菘》文章講,“清初經學家施閏章的《愚山先生詩集》中,有一首《黃芽菜歌》,很值得一讀,現錄於後:

萬錢日費鹵莽兒,五侯鯖美貪饕輩。

先生精饌不尋常,瓦盆飽啖黃芽菜。

可憐佳種亦難求,安肅擔來燕市賣。

滑翻老來持作羹,雪汁雲漿舌底生。

江東蓴膾渾閑事,張翰休含歸去情。”“老菜邦”能得到施老這樣的“知己”,也真可謂幸事。

 

世間之物什,大凡如此,大雅必然大俗,大巧多為大拙也,向時劉邦的小夥伴並沒認為劉三會有經天緯地之才,焚高的畫曾一度被當作垃圾扔掉的,大白菜也是。魯迅先生就曾有文章雲:“大概是物以希為貴罷。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係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尊為‘膠菜’”。可見到,在魯迅先生的眼裏,大白菜也是凡物一件的。白菜尚且如此,人物之一時一處一人眼中之尊卑,亦便顯得稀鬆平常了去吧。

 

然而,鄙人卻一直是大白菜的擁躉者。

少年時,鄙人就曾以《收白菜》為題,做過一首小詩,現不惴引來其中之二節:

“姑娘在田裏收白菜,燦燦的日頭升起來。

一溝流水結了冰淩,姑娘的心思不好猜。

 

她忙忙活活裝著車,頰邊飛起兩朵紅雲彩。

拉車的是自己情哥哥,昨兒才從城裏回來。”後來,移居京城,每每深秋初冬,鄙人也多是要囑家人去買些大白菜回來,實在是在鄙人看來“黃芽白菜,勝於江南冬筍者,以其百吃不厭也。” 蘇東坡有詩: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東坡是要吃冬筍燉肉的,其實,要讓我現在說來,他老夫子大概是沒有嚐過大白菜燴豬肉。王士禎曾有話說:“今京師以安肅白菜為珍品,其肥美香嫩,南方士大夫以為渡江所無。”

 

北京大白菜好吃,最在於其嫩。

不管儲放多久,一旦剝去外表枯黃的葉子,裏邊的白菜照舊一律是水靈靈,脆英英的。康熙朝詩人查慎行就有詩句讚曰:“柔滑清甘美無對,花豬肥羜真堪唾。”然,我覺著將鮮美之白菜與花豬肥羜相比,多是不怎麽會吃的,至少是將白菜往俗了去吃。當然,白菜俗吃,最好不過是白菜燴肥腸。此道菜,是須先將收拾幹淨的豬腸子大料煮熟了之後,切成“頂針段兒”然後爆炒大白菜,之後傾入肥腸一並燴成,其味肥美,軟香無比。現在北京人到底會有否這樣吃法,我不甚清楚,隻是在我中原鄉下,若人家待大客們,白菜燴肥腸這道菜是必上的。其實,也許是因為外省來人增多,各樣菜品湧入京城之故,尋常北京人家的餐桌上,也倒是常見著有醋溜白菜。白菜醋溜,在我看來,就要比燴大肥腸要雅致一些了。當然,這醋溜白菜原應屬於魯菜係之一品,也不妨的,京城吃貨們也多是會做了。隻是味道高下,會因人而異罷。但,鄙人不得不說的是,白菜最妙哉之吃法,當為小磨香油涼拌白菜心。取白菜心剁碎了去,淋些醋並少許小磨香油與精鹽拌了,另加一碟子五香花生米,暮春初夏,臨窗小酌一番,神仙也。

 

2016年3月10日星期四,磨硯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shamrock100 回複 悄悄話 喚起舊回憶。 那時候冬儲大白菜, 每年三百顆白菜一樓搬到六樓。

UnBelDi 回複 悄悄話 對大多數居住在樓房的居民來說,大白菜的儲存是個大問題。一般也就是放在陽台上太陽曬不到的角落用舊棉被蓋上,或放在樓梯的拐角處。少有人家有能力在後院挖個坑窖存。這種儲存方法不到來年春,白菜基本都幹得差不多了,吃的時候要層層剝了,差不多一半要浪費掉。八十年代起,經濟和市場情況稍微好轉,冬儲白菜的家庭開始減少,大家還是願意隨時到市場上去買新鮮的(國營菜場有很好的儲存設施)。冬儲大白菜作為中國那個時代物資貧乏的特殊消費方式或許隻有曆史回味的美學意義了,但千萬別告訴我吃起來如何如何鮮嫩如何如何好吃。俺早他媽吃膩了。
唐西 回複 悄悄話 在比方讀書的時候,大白菜成了奢侈品。
點個卯js 回複 悄悄話 百菜不如白菜,有白菜過冬,再加上土豆,幸福日子。不信,你換任何一種其它蔬菜試試,保證受不了。
xiangpi 回複 悄悄話 讚美那個吃大白菜的時代?
月色如銀 回複 悄悄話 記憶中的大白菜。
LaoWong 回複 悄悄話 熬白菜,煮白菜,咕嘟白菜,燉白菜. 難得您有這份閑情雅致, 咱就記著冬天吃白菜吃的犯暈.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前幾天我也想起這個題目。還記得坐三輪車拉白菜的情景,晴天搬出去曬,還做酸菜。新鮮的白菜好吃,叫青口菜,過了冬的不好吃。吃了一冬天大白菜,真吃膩了。不過現在還是隱隱綽綽有那影子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