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一枝

本博內容為需要者提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和療效判定標準,閱者表示你同意本博聲明。cn.xusacupuncture.com
正文

留學法國的女孩告訴我:這是她一生最有意義的一個假期

(2014-08-25 23:36:05) 下一個

       “針灸能夠治療子宮肌瘤,再也不用做手術了。”這個消息繼續在向周圍擴散。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這好像並沒有什麽太大的意義,但對於一個患有子宮肌瘤的病人來說這應該算是一個不小的喜訊了。

      隻有患有子宮肌瘤(或者說做過手術之後)的病人才知道,一旦你患上子宮肌瘤就意味著它將陪伴你一生,直到你絕經才有可能消失。因為不僅是患者,包括中、西醫在內的整個醫學界都普遍認為本病的最有效的治療手段乃是手術摘除,可是手術之後你才發現肌瘤的消失隻是暫時的,一、兩年的時間它就會再次回到你的體內,而且這次回來不是它一個、還帶有同伴,更加的肆虐、猖狂,更加以肆無忌憚的速度生長蔓延。於是你就步上了手術-複發-再手術-再複發的惡性循環,直到絕經。所有這一切都是等你的肌瘤長到一定程度(一般以40mm為標準)或者出現嚴重的並發症之後才會發生。那麽在這之前呢?一般手術科醫生的處理原則是讓你定期複查、與肌瘤和平共處。這麽做手術科醫生有他們的道理,因為搞過外科的人才知道,一旦打開腹腔,麵對血呼呼的滿腹髒器,要想找到一個和寄生髒器同種質地的蠶豆大小的一個瘤體不是十分容易的,手術很有可能失敗。即便成功摘除,也同樣不會躲過上述的惡性循環軌道。所以說在你不影響工作和生活,身體沒有任何不適的情況下做這個手術就得不償失了。
      可是麵對隨時有可能發生的諸多並發症(在其它章節會有分享)又有誰能夠真正做到以一顆平常之心與肌瘤和平共處呢?因為你根本沒辦法知道埋藏在你體內的這顆定時炸彈何時會爆炸、又以何種方式爆炸。
      那麽不與之和平共處又有什麽辦法?這是醫生的決定,手術之後不複發能做到嗎?不能,這是本病的特點。
      這些才是一個子宮肌瘤患者的困擾!
      所以當這個消息傳到她們身邊的時候,就好像一個在泥潭裏掙紮的人看到了一隻伸過來搭救的手,怎肯放棄?一些病人開始從下省趁周末休息乘飛機專程過來針灸,周日做完治療後再乘飛機趕回去上班。對這些病人的精神和誠懇我真的很感動,我也是盡我所能的來配合她們的時間,因為周五她們下班後再趕過來一般都到晚上八、九點鍾,有時最後一個病人做完治療就到了晚上十一點多,然後她們才去安排自己的住宿。那麽我也就放棄了自己周六周日的休息時間,盡可能讓她們每一次的往返有最大的收獲。
       一個在法國讀書的當地女孩,父母聽到這個消息後趁暑假把女兒從法國叫了回來,這天母親陪著女兒來看我,坐下來就把一個最近剛做的B超單遞給了我,看見這母女兩如此懂得套路(為了觀察療效我規定每個子宮肌瘤患者在治療前必須有最近一個月以內的B超單),我笑著問她:“是有人教你這麽做的吧?”她說:“是呀,我一個同事的女兒前段時間剛在你這裏治好,沒有想到70mm的卵巢囊腫你十來次就治好了。所以我才讓我女兒專程從法國回來看你的。”她接著說“醫生,我女兒的還沒有她的大,你幾次能治好?她還要趕回去上學。”我看了下單子兩個肌瘤直徑都在20-30mm,我告訴她:“雖然你的肌瘤比她的囊腫小,但是治療的時間可能要比人家長,雖然我不能確定具體多少次能治好,但我會盡努力不影響你上課。” 就這樣開始了治療。
      就在女孩開學的頭一天(這時的她做了十八次治療),她拿著一張最新的B超單高興的告訴我:“醫生,我的瘤子沒有了。明天我就要回學校了,今天是專門過來謝謝你的。還有醫生,我想告訴你,這是我一生度過的最有意義的一個假期。”
     是呀,從此她頭頂上的那片天將變得明媚燦爛,祝福她。

     本係列報道,隻是講述過去的一段經曆,其中涉及醫療方麵的內容不作為診斷和判斷療效的標準,如果與你的醫生的診斷、療效判定和觀點有異,以你自己醫生的為準,作者不承擔任何法律方麵的責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