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一枝

本博內容為需要者提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和療效判定標準,閱者表示你同意本博聲明。cn.xusacupuncture.com
正文

中醫治療子宮肌瘤的機理和療效反應

(2014-04-20 17:29:39) 下一個

    祖國醫學認為子宮肌瘤主要是由於各種致病因素作用於人體,導致內環境紊亂,氣機不暢,瘀血痰濕閉塞經絡,痰氣瘀血交結,日久成形而為包塊,稱之為“癥”。子宮肌瘤一旦形成,其作為一種病因又可以進一步影響子宮的功能而產生各種症狀。

 中醫治療本病主要是辯證求本,審因論治,修正紊亂的內環境,疏通經絡,調暢氣機。然後靠人體正常的代謝機製將痰瘀穢濁之邪排出體外。一般情況下隨著治療的進一步深入,瘤體的逐漸縮小,症狀會逐漸消失,患者並無任何自我症狀,但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比如瘤體較大,或特殊部位,或病理機製較複雜的病例,則往往會出現一些特殊的療效反應。根據本人多年的經驗,現歸納如下:

症狀改善:原有的痛經或排卵痛會逐漸減輕直至消失。經帶逐漸恢複正常。小腹部的墜脹感減輕直至消失,麵部氣色和精神狀態改善或恢複正常,如伴有乳腺增生和麵部色斑者,隨著內平衡的恢複正常,也會逐漸消失。

療效反應:一,排濁反映:1,大便一次性和反複間隙性輕度腹瀉,一般發生在治療的初期階段,一次性排濁的特點為患者突然大便排出大量的伴有白色粘液狀物的糞便,便後全省輕鬆,無其他不適,之後大便恢複正常。反複間隙性的特點為這種白色粘液狀糞便會在一天內排出3-5次,然後恢複正常,以後每隔5-7天就會再次出現。2,小便排濁主要表現為次數增多,尿液渾濁。3,月經排出大量瘀血塊,個別患者會整個瘤體隨著月經排出(多為西醫的帶蒂粘膜下肌瘤)。二,瘤體分離反應:隨著瘤體的縮小,與周圍組織粘連的部位會逐漸分離,患者會出現小腹部反複多次的輕微牽扯痛、刺痛,但時間非常短暫,約1-2秒。三,膨鬆化反應:這個反應多見於瘤體生長緩慢的子宮肌瘤患者身上,雖然並不常見,但是卻是個不得不提的問題。有的病人說她的子宮肌瘤長得很慢,幾年了好像沒什麽變化。其實瘤體也是個生命體,是有年齡的。體積上沒有變化,但質量上卻在發生著變化。這種瘤體一般密度高、質地堅硬。在治療過程中要想達到能夠被機體吸收、排泄的那個密度就必須使密度變低、體積增大,這就是所謂的膨鬆化。這就好比一個被風化的又幹又硬的饅頭很難掰得動,放進水裏之後體積變大了、質地鬆軟了才能一塊一塊的掰下來,道理一樣。但是多數時候病人不願意接受這個反應,為什麽不治的時候還不怎麽長,現在治療後反而長得更快了?以為是瘤體惡化了或者是針灸起副作用了,而中斷治療。四,氣機疏通反應:隨著治療量能的累積,潛伏於體內某處的鬱滯之氣受到衝擊而擴散,此時在患部或沿經會出現劇烈的串痛,這種疼痛多數發生在末次針灸後的2小時之內,潛伏的越深鬱結的越重疼痛越厲害時間也越久,但一般不會超過一天,不需要做任何處理。在此我們提醒廣大患者,千萬不要因為出現療效反應而產生顧慮,更不要中斷治療,否則前功盡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