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一枝

本博內容為需要者提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和療效判定標準,閱者表示你同意本博聲明。cn.xusacupuncture.com
正文

經絡常識(三)——經脈的分類、命名、分布及髒腑歸屬

(2014-04-18 15:42:11) 下一個

   經常有病人在紮針的時候會問:你給我紮的這個地方是哪一條經呀?它是治什麽病的?下麵就來談談這個問題:人體經脈的分類、命名、分布、以及髒腑所屬等,搞通了這些問題,相信你下一次不用問大夫自己清楚楚的。

分類:中醫根據經脈有無髒腑所屬,把人體的經脈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有髒腑所屬的,稱為正經。人體六髒(包括心包)六腑分別發出一條經脈,所以正經共有十二條,稱十二正經,是經絡係統的主體。正經之間根據髒腑的表裏關係,相應的經脈之間也有表裏絡屬關係。

另一類經脈是沒有髒腑歸屬,也沒有表裏關係的經脈,共有八條,稱為奇經八脈,它們分別是:任脈,督脈,帶脈,衝脈,陰橋脈,陽橋脈,陰維脈,陽維脈。

分布:十二正經在體表的分布是有規律的:一般來講,陽經行於四肢的外側(屬陽),由前向後依次是陽明經,少陽經,太陽經。陰經行於四肢的內側(屬陰),由前向後依次是太陰經,厥陰經,少陰經(在兩足及小腿上八寸有點特殊,三陰經的排列次序由前向後依次是厥陰經,太陰經,少陰經)

經脈的髒腑所屬:十二正經每一條經脈都有固定的髒腑所屬,這個沒有什麽規律可言,必須死記硬背,逐一介紹如下:手太陰經—肺,手厥陰經--心包,手少陰經--心,手陽明經--大腸,手少陽經--三焦,手太陽經--小腸,足陽明經--胃,足少陽經--膽,足太陽經--膀胱,足太陰經--脾,足厥陰經--肝,足少陰經--腎。

命名:一條經脈的名稱包括三個部分的內容:手足、陰陽和歸屬髒腑。比如手太陰肺經,是說這條經脈歸屬於肺,行於上肢內側的前緣。

到現在相信你已經明白了,如果一個大夫在你下肢外側的前緣給你取了某個穴,你首先應該想到的是足陽明經是吧,足陽明經歸屬於胃,那大夫肯定是在給你治胃病了。再比如如果你有腎虛要找大夫紮針,那麽在大夫的配方中肯定會有下肢內側後緣的某個穴位。

但是,由於中醫講的是辨證施治,而疾病往往是錯綜複雜的,再加上髒腑表裏相連,五行生克,所以臨床上醫生在治某一種疾病的時候,往往並不是隻取一條經上的穴位,很可能是兩條經或多經並取。穴位雖多,你都可以根據本篇所講的內容逐一搞個明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