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士林官邸
花博會的接駁車把我們送到捷運劍潭站。出站後,朝士林區中山北路走沒多久在福林路的交界口上,士林官邸就到了。
台北士林官邸前身是“台北園林管理所”,現在花園部分仍屬園林管理所管轄,所以花園裏經常有花卉園藝展覽。士林官邸每年的菊花展,梅花展和蘭花展都深受台北民眾的喜愛和好評。今年士林官邸的“菊宴台北”菊展更是為2010台北花博會錦上添花。
台北士林官邸呈三麵環山(福山),一麵朝馬路的口袋形狀,說是有利於部署安保,當年台灣行政院長,國民黨副總裁陳誠在蔣介石政府遷移台灣前夕為蔣甄選”總統府邸“時就看中了這塊地理形勢獨特優越,山清水秀且交通便利的寶地。
筆直的椰林象兩排威嚴的士兵守護著通向蔣介石官邸正房的道路
1949年國民黨遷台後,士林官邸就成了蔣介石和宋美齡的私人官邸,成了人們眼中神聖神秘的禁地。蔣介石夫婦在那裏住了26年,直到1975年蔣介石病逝。
台北士林官邸1995年正式定為“國有古跡”,歸台北文化部管轄,1996年士林官邸除蔣介石和宋美齡的私人別墅(正房)保留外,其餘的地方都向社會大眾開放。目前(2010年12月)蔣介石和宋美齡的正房正在修複和保養中,明年元月二日開始向民眾開放參觀,讓人們一睹當年蔣介石宋美齡的生活環境和內幕。
當年去的時候,因為蔣宋官邸正在修繕中沒能身臨其境地參觀府邸內部,事後在網上補了課。
台北士林官邸現在是台北第一座生態園。是遊客們春秋遊的熱門選擇。人們可以在鳥語花香,清幽雅靜的官邸花園悠閑散步,或登上慈雲亭,眺望陽明山,俯視淡水美景,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各種花卉展覽讓你在散心的同時,陶冶心情,增長知識,是一舉多得的享受。
士林官邸分內花園,外花園和正房等幾個區。外花園有溫室盆栽區和玫瑰花園。據說玫瑰園是宋美齡的最愛;內花園裏的中式庭院有東方古色古香的亭台,小橋曲池流水;西式庭院裏有苗圃,花藝,雕塑,水池,濃濃的西方風情。人們說士林官邸花園的亦中亦西的設計和布局體現了蔣介石和宋美齡夫婦的喜好和風格;一個是完全西化的知識女性,一個是尚有封建殘餘思想的軍閥。兩種庭院雖風格各異,但卻相得益彰地和諧。
士林官邸公園參天古樹林立,草木扶疏,鳥語花香,景色幽雅秀美;外花園大草坪成了民眾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網上借圖,謝謝原創
內花園裏的中式亭台
左圖為網上借圖,謝謝原創
新蘭亭也是園內的一處中式庭院建築,1950年建,蔣介石在世時,每年的慶生活動都在這裏舉行,因此又名壽堂。
新蘭亭前,詩人,書法家於右任先生手書“新蘭亭記”石碑
左圖為網上借圖,謝謝原創
新蘭亭裏的蘭花展。展示的蘭花色彩繽紛,花型千姿百態,布局典雅別致,營造了新蘭亭優雅華貴的氣氛。白居易的《詠梅》是刺繡作品。台灣是蘭花之鄉,台灣的蘭花聞名世界
左圖為網上借圖,謝謝原創
以上14張蘭花圖片除了有日期的外均為網上借圖(自己拍的被丟失)謝謝原創
新蘭亭每年都有菊花展覽。2010年適逢國際花博會在台北舉行,今年的菊展以“菊宴台北城”為主題,士林官邸分九個區展覽,盛況空前。我們看到的隻是一小部分,就已經讚歎不絕。愛花人的創造力想象力超乎想象!下麵的許多沒有日期的圖片都是網上補課下載的,謝謝原創。
左圖是遊龍戲菊主題造型;右圖火黃色的是2010年新品種嵯峨菊
左圖花藝作品梅花爛漫,是在真的梅花枝幹上裝點人造梅花;右圖菊花盆景
左圖大立菊在菊展上唱主角;賀歲的迎兔年大型菊展,正在邊開放邊籌建中
內花園的小山丘上有一座二層樓的方形涼亭名叫慈雲亭。慈雲亭是蔣介石為紀念母親而建。取名慈雲亭是根據孫中山先生在蔣介石母親王太夫人(王彩玉)在故鄉溪口去世時題的匾“慈雲普蔭”而來,蔣介石手書題匾。
蔣介石每年清明都要到慈雲亭悼念母親, 慈雲亭附近有一座墳墓,埋葬著一家人家的母親。一年,蔣介石在慈雲亭悼念母親,看到這家人悄悄進入這裏掃墓,他詢問了這家人的情況,深有感動,於是就交代侍衛,以後每年清明節要讓人家進來祭母。 慈雲亭從此就開放給大眾,成了台北的一景。人們站在這裏能俯瞰士林及附近的陽明山一帶的景色。
拾級而上是慈雲亭,一個四方形的涼亭,蔣介石清明節紀念母親的地方
《凱歌堂》是蔣介石宋美齡夫婦的私人聖堂,跟他們在南京中山陵的小聖堂同名;是士林官邸內的一座獨立建築物。這裏曾是蔣氏夫婦的一間休息室,後來因為他們經常在這裏居住,就將客廳改建為私人教堂,是蔣介石夫婦做禮拜的教堂。蔣家的子孫的婚禮慶典也都在此舉行。2005年5月被指定為國定古跡,預計2011年1月2日開放。
網上借圖,謝謝原創
士林官邸的玫瑰園很大,冬天的玫瑰園冷冷清清,盛開的玫瑰花難得一見,在玫瑰園的深處還有一個很氣派的露天音樂台。
西式花園以噴水池,雕塑為標誌;露天音樂台好氣派
網上借圖,謝謝原創
沿著玫瑰園旁的小路走到底就是官邸的正房了。正房前麵有一大排南洋小葉杉樹, 以及不同的樹林護衛著蔣介石宋美齡的居所。
蔣介石宋美齡正房,外觀很一般。
網上借圖,謝謝原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