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oc. Prof. Dr. John Even

知華友華的《中國報》專欄文章
個人資料
正文

恢複信心很重要,見刊《中國報》2019年2月21日C11版

(2021-06-20 06:51:09) 下一個

恢複信心很重要

財神爺林部長說,他在新年前到訪日本時被告知,日本企業家在首相敦馬嚴打貪汙、希盟政府深入調查一馬發展公司(1MDB)弊案後,已經對大馬恢複信心,並樂意恢複對大馬的投資。
在筆者看來,恢複信心很重要。信心十足,國與國之間才會友好往來。信心倍增,老百姓對執政黨與政府,才會更加遵從與擁戴,國家治理也會從善如流。
下個月,中國將在北京舉行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首相敦馬表示,他將參加這次論壇,從而成為第一位明確表態出席這次峰會的國際領導人。這也是他自去年5月大選再次出任首相後,第二次訪問中國。此行的性質,就是“恢複信心”之旅。
眾所周知,由於大馬新政府叫停東海岸鐵路等項目,使得中國企業對在馬來西亞投資失去信心。而一個沒有外來投資的國家,注定行之不遠。首相敦馬的第9次訪華,應該能夠為重建兩國企業家互信,共同促進馬中雙邊經貿發展,取得預期的成果。
國與國之間恢複信心,也並非新鮮事。中美兩個大國就有一段恢複信心的佳話。共產黨執政中國後,美國既對敗走台灣的蔣介石失去信心,也對紅色中國充滿敵意。然後風水輪流轉。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召開,同意紅色中國擁有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並驅逐了蔣介石領導的台灣駐聯合國代表,美國對新中國的信心日益恢複。美國總統尼克鬆旋即在1972年訪華,中美關係迅速朝正常化方向邁進,直到1978年建立外交關係,中美兩國政治互信,達到巔峰。
執政黨與政府,犯錯誤難免,關鍵是要恢複民眾的信心。2月18日,中國頒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這其實就是要恢複港人對“一國兩製”的信心。
香港回歸中國後,特別是近年來,香港人對“一國兩製”越來越失去信心,再加上“港獨”勢力抬頭,使得內地民眾與香港人都感到迷惘。如果“一國兩製”政策破產,影響的不僅是港澳與中國內地的關係,更會負麵影響到台灣民心對中國大陸的向背,或者說,會授台灣分離主義勢力以話柄。重建海峽兩岸三地民眾的信心,關係到中國政府在國際國內的地位。此時出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既為香港澳門承諾派發經濟紅包,也加大了“一國兩製”之於台灣的誘惑力與吸引力。粵港澳大灣區建成後,台灣之於大陸的經濟優勢會更加式微,台灣該如何自處?實在大可玩味。
說回大馬,政權更迭,幾家歡樂幾家愁。例如馬華公會,參與執政多年,最後沒得善終。是從此一蹶不振,還是浴火重生,值得思考。如何恢複民眾特別是華人的信心,是該黨今後重要的課題。如果新馬華能夠壯士斷臂,刮骨療毒,擺脫國陣陰影,重建選民信心,或許還會因禍得福、否極泰來,“柳暗花明又一村”。
見刊《中國報》2019年2月21日C11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