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oc. Prof. Dr. John Even

知華友華的《中國報》專欄文章
個人資料
正文

和平不是獎來的

(2018-07-25 06:58:27) 下一個

據報道,一名自稱亞曆山大麗雅(Alexandria Abishegam)的網民,於上周六晚在Change.org發起聯署,提名敦馬角逐諾貝爾和平獎。引無數英雄競折腰,聯署人數呈井噴式增長,網絡輿情蔚為壯觀。

如果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主席真的頒獎給敦馬,那將再一次證明:和平是人類的終極目標之一,和平不是獎來的,而是靠民意推動的。

今日大馬,政權和平移交,沒有暴力與流血,順應了主流民意。國人能夠生活在和平湛藍的天空下,的確值得慶幸。

回顧諾貝爾和平獎已走過的一百多年的曆史,無數仁人誌士拋頭顱灑熱血,追求的就是順乎天意與民意的和平。和平不是因獎勵而來,各國先賢締造和平也不是為了獎勵。

1991年,緬甸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季(Aung San Suu Kyi)女士,因“爭取民主和人權的非暴力鬥爭”而獲諾貝爾和平獎,但她本人被緬甸政府拘押,長達15年。直到2012年6月16日,昂山素季才終於在挪威奧斯陸市政廳,發表獲得和平獎的演說。

納爾遜·曼德拉在南非的監獄服刑了27年。1990年出獄後,他支持調解與協商,並積極推動多元族群民主,徹底終結了種族隔離製度,1993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沒有27年的牢獄之災,他未必能夠獲得和平獎。

2010年,被囚禁多次的中國大陸異議人士劉曉波,在監獄裏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七年後,劉曉波病逝於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成為諾貝爾和平獎曆史上,第一個到死都被當局禁錮不能領獎的得主。

可以說,世界的和平與這些和平獎獲得者的殊榮,是以坐牢為代價得來的。監獄是一座奇特的大學,造就了很多政治人才。以此類推,大馬最有可能去北歐領和平獎的,應該是安華。

安華坐牢幾次,可謂吃盡了苦頭與牢飯。他曾被馬哈迪革職,1999年4月更被打入大牢,引起人權組織和一些外國政府如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對馬來西亞的批評。2004年被釋放出獄,他成為在野黨的領導人。隨後再次坐牢。然而,他原諒並團結了馬哈迪,或者說與敦馬有了調解與協商。這種“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的瀟灑做法,加速了希盟最終贏得大選的步伐,也為他自己贏得了聲望與解放。

倘若敦馬不能夠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建議亞曆山大麗雅等網民,聯署提名與推薦安華。安華身陷囹圄的經曆,估計應該能夠打動一大批諾獎評委。不過,根據規定,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對象,是那些為促進民族國家團結友好,為取消或裁減軍備,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目前看來,敦馬統領全國,聲名遠播,應該符合“為促進民族國家團結友好”這個條件。

諾貝爾和平獎的設立就是為了促進實現人類的和平共處。假如敦馬真的走上了去挪威領獎的路,也不會出人意料。盡管我國三大種族以及諸多民族的團結友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見刊《中國報》2018年5月31日C9版頭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