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倫敦

(2014-03-15 04:20:23) 下一個


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所滅前後,現今英國還隻是人口稀少遠在邊陲的不列顛尼亞省(最遠到哈德良長城,也是今天的英格蘭蘇格蘭邊界)。日耳曼人的另外一支,居住在今天丹麥南部和德國西北部哥本哈根到不來梅一帶的盎格魯人、薩克遜人在公元449年乘船橫渡北海,借羅馬帝國滅亡前後之機、一舉侵入大不列顛諸島。他們遭到羅馬化的凱爾特人的頑強抵抗,征服過程拖延了一個半世紀之久。到了公元六世紀末,大不列顛請島上原先的居民凱爾特人幾乎滅絕,幸存者或逃入山林,或淪為奴隸。這就是英國曆史上發生的日耳曼人征服。這次外來入侵,對英語的形成起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在6世紀末形成了7個小王國。829年,威塞克斯王國吞並了其他6個王國,從此誕生了日耳曼血統的盎格魯和薩克遜人的英格蘭。英格蘭經過不斷的內鬥和對蘇格蘭和法國戰爭,產生多個王朝。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於1534年與馬丁·路德和其更正教會合作並共同通過“至尊法案”(Act of Supremacy)宣布創立英國國教會,又稱聖公會。英國國王代替羅馬教宗成為政教權威。宗教改革在英國開始。1588年英格蘭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一百多年後的1704年,終於攻占了西班牙南麵的直布羅陀,使得西班牙本土受到威脅,完全確立了海上霸主地位。

羅馬帝國時期蘇格蘭被稱為加勒多尼亞王國,是說凱爾特語的皮克特人的土地。公元5世紀,愛爾蘭北部的凱爾特人移居蘇格蘭。經過與英格蘭不斷的戰爭,1707年與英格蘭王國合並成為聯合王國後不複存在。英格蘭王國和蘇格蘭成為大不列顛王國。

倫敦最早是一個凱爾特人的城鎮,由羅馬入侵者於公元50年左右建立,作為泰晤士河畔的一個港口,並命名為倫蒂尼恩。羅馬帝國滅亡後,倫蒂尼恩遭棄城,撒克遜人於今奧德威治以西1英裏處建立了名為倫敦維克的城鎮。直到公元9至10世紀羅馬倫敦老城才再度複蘇。倫敦逐漸發展、擴大,吸收了附近的村莊、聚居地方,向四麵八方擴散。到17世紀時倫敦已經是當時大英帝國乃至歐洲最大的都市。1666年的倫敦大火毀壞了倫敦城內大部分的建築(奇跡的是,死於此場大火的隻有20來人),但大火後倫敦又立即開始了10年間的重建,包括世界第二大教堂聖保羅大教堂在內的標誌性建築都是在此期間動工的。從1801年到20世紀初,作為世界性帝國——大英帝國的首都,倫敦因在其於政治、經濟、人文文化、科技發明等領域上的卓越成就,而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都市。


以下是千麵倫敦


酒吧區



倫敦有40家劇場






皮卡得利廣場





















考文垂市場











中國城











邦德街










劇場區



文化區







倫敦的時代廣場



萊斯特廣場











半價劇票


































特拉法加廣場

















換上了藍色公雞







納爾遜將軍柱

















聯合王國紀念碑



倫敦眼















西敏寺



白金漢宮



大英博物館






城神廟少女柱











倫敦塔和倫敦城



倫敦橋



塔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