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708)
2016 (1154)
2017 (680)
2018 (352)
2019 (290)
2021 (1)
2024 (2)
除“嘉友”所藏美器之外,瓷器專場中尚有眾多拍品供藏家挑選,現揀選其中各類之代表作,與各位共賞。
4435
清嘉慶 紅地粉彩纏枝蓮福壽紋臥足杯
直徑 D 7.4
“大清嘉慶年製”款
來源:巴黎蘇富比2011年6月9日拍賣會第185號
4420
清康熙 青花纏枝牡丹紋碗
直徑 D 11.7
“大清康熙年製”款
4427
清乾隆 青花礬紅海水龍紋盤
直徑 D 17.6
“大清乾隆年製”款
4562
清嘉慶 珊瑚紅地描金五彩十六子嬰戲圖大碗
直徑 D 21.2
“大清嘉慶年製”款
4595
民國 汪曉棠繪竹報平安三多四美圖膽瓶
高 H 38.3
汪曉棠(1885-1924),又名汪隸、汪隸華,字曉棠,號龍山樵子,室名彤雲山房,江西婺源人,清末民初著名瓷繪名家,曾任瓷業美術研究社副社長。汪曉棠人物畫最著名,所畫仕女,俏麗嫵媚,姿態輕盈,衣褶如行雲流水,設色精細淡雅,深得改琦、費丹旭、錢慧安一派精髓。珠山八友中以畫人物著稱的王大凡,就是出自汪曉棠門下。他與潘匋宇、王琦、周小鬆被公認為景德鎮現代粉彩的奠基人。
4608
清晚期 粉彩九桃天球瓶
高 H 53.7
“大清乾隆年製”款
4453
清乾隆 藍釉豆
高 H 25 “大清乾隆年製”款
來源:香港佳士得2003年7月7日春季拍賣會第609號
豆原為上古時期盛食器,後發展成禮器。古人祭祀講究崇本尚質,“器用陶匏”,故清代自乾隆朝始,製作了一批新型祭器,據《清檔》記載,乾隆十三年(1748年)“於四月二十五日,司庫白世秀將做得祭器木樣持進,交太監胡世傑呈覽。奉旨:將祭器蓋裏並底俱刻款。欽此。於五月初二日,司庫白世秀將壇廟祭器紙樣十五份……交江西唐英燒造……”。而《清史稿》誌第五十七則又記載“乾隆十三年(1748年),詔祭器宜法古,命廷臣集議,始定製……凡陶必辨色,圜丘、祈轂,常掣青”。則此類藍釉豆當是乾隆十三年(1748年)為北京天壇所定燒的禮器新品種。
4448
清乾隆 紅釉小天球瓶
高 H 29.4
“大清乾隆年製”款
4451
清雍正 窯變釉弦紋長頸瓶
高 H 38.4
4479
清雍正 窯變釉螭龍紋貫耳方瓶
高 H 36.2
孔雀綠釉瓷作小集
孔雀綠釉是一種以銅為著色劑的低溫釉,首見於宋,至元明漸趨流行。到了清代康熙時期,孔雀綠釉的發色仿若孔雀尾翎上的翡綠之色,碧翠雅致,為時人所好。這種釉色非常適用於文房小品裝飾,陳設案頭,十分雅致。又因其呈色豔澤晶瑩,似寶光流動,釉潤如推脂,非常適合運用在透雕或瓷塑器物上。“孔雀綠釉瓷作小集”專題中便為諸家呈現一批孔雀綠釉文房小品,或以素雅釉色取勝,或以透雕、塑瓷巧作,各具特色。
4721
元 龍泉窯青釉暗刻纏枝花卉紋罐
直徑 D 27
4334
清早期 仿永樂白釉暗刻輪花紋抱月瓶
高 H 31
4326
清康熙 青花月影梅花圖鳳尾尊
高 H 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