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玩收藏多少年也免不了談錢

(2016-10-02 18:27:10) 下一個

玩收藏多少年也免不了談錢

青銅博山爐 秦漢胡同寶藏

收 藏的事再說多少年,也回避不了一個問題,一個有關錢的問題。收藏的事,曆來也就是個不大的圈子。裏麵的人事顯隱,非常好玩,但也大抵和圈外人無關。近年火 了,收藏甚至成了千萬人的指望。據說自認在收藏、自認是收藏家的人,現在已不下數百萬。這情況讓人感覺是傳奇。出現這種情況,原因不外和文化有關:一個是 文化出現了空前的高度,另一個是文化出現了一種缺失。遺憾的是,現在的情況,讓人很難懷疑是出於後一個原因。文化缺失了,收藏的事,就難免殃及。收藏的 事,永遠無法回避錢的問題。

收藏可以賺錢。基於上述的“值錢”前提,收藏可以賺錢,看上去順理成章,也是題中之義。收藏史上的一些美談,還 有現在許多道聽途說的故事裏,總是在讓人感覺收藏可以賺錢。而且不少幾乎是奇跡的賺錢情景,還是不爭的真實。問題是,所有的這種成功或者不成功的情景,其 中的奧秘在於文物古玩的“無價”。因為“無價”,所有的有關文物古玩的價,在無理的同時,又都不是無理的。這裏麵出現的巨大的無理狀態,確實讓人興奮,讓 人覺察到賺錢的希望。由此,一種違背文物古玩的文化本質的、展現人的無奈的、買賣人世間珍貴的賺錢夢想,也隨之出現。巨大的刹那間暴富的可能性,讓人血脈 開張、心眼發光。這大抵就是現在這麽多人,所謂收藏文物古玩的最初和最後的動機。

收藏不會輸錢。基於“值錢”的前提,還有“賺錢”的希望的人們,對“輸錢”的可能性是不會抱有心理準備的。然而,正是由於“值錢”和“賺錢”兩項都出現了疑問,“輸錢”的結果對大多數這樣的收藏者來說,是不可避免的。

珍 貴的文物中的很大一部分,原本就隻有考古價值,把它扯進買賣,是一種無知。除此之外的文物古玩,能看懂它的真偽的,隻是極少數人。而且這些極少數人,也隻 是各自看懂了所有文物古玩的極少一部分。看瓷器的,大致看不懂書畫。看書畫的,大致看不懂銅器。看瓷器的,還要區分是看高古的還是看明清的。甚至看明清 的,還要區分是看明代的還是看清代的。看書畫、銅器等等的,也是這樣區分。真偽那麽複雜,買賣的困難就可想而知了。買賣雙方都請來了把關的人,不說請來的 人能不能把關已經是個疑問,就是大家都說真的,出來一個不懂的,說一聲好像不對,掏錢的手不抖也算是有膽的了。這麽說,不是沒人會輸錢了嗎?可惜不是。因 為“賺錢”的希望會產生貪心,貪心的時候會感覺跟前就是機會,發抖的手掏出來的錢,無限地可能就是打水漂。上麵說的是從來沒想過會輸錢的為數眾多的所謂收 藏者。還要再說一下:收藏的本質就是要輸錢的。曆史上真正的收藏家,事實上都以一己之力傳承文明和文化。這個“一己之力”,包括心力、能力、財力,還有對 往昔的物真正鍾情的定力和執行力。不能說他們的出發點都是傳承文明和文化,但他們最後輸錢的英雄般結局,總和文明、文化有關。z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