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一宋朝補丁碗被日本傳承七百年奉為國寶,求明朝皇帝再賜一件未果

(2016-07-15 20:26:41) 下一個
 

一宋朝補丁碗被日本傳承七百年奉為國寶,求明朝皇帝再賜一件未果

(南宋 龍泉窯梅子青茶甌螞蝗絆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梅子初青

青, 宋瓷最具代表性的釉色。今天,我們說到宋瓷,首先想到的就是素。青就樸素,來源於自然。青,還是一種自由的表達,與心靈回歸有關。宋人創造青瓷,態度和心 境,既自由,無障礙,又專注於一件事情;情懷和體驗,既著眼淡遠,又細致入微。這一點可以看出,宋人的人生如何遊離於出世入世之間。蘇東坡是個典型,“我 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一邊想擺脫世俗,最大限度清理心理垃圾,一邊又不斷地提醒和約束自己。左手一筆行雲流水,右手一筆低調內斂。如 此高難度舞蹈動作,估計隻有蘇東坡這樣的大師才可實踐的。從審美的角度看,我們欣賞宋代青瓷,其實就是在欣賞宋人的人生思考,且與他們的情感產生共鳴。

一宋朝補丁碗被日本傳承七百年奉為國寶,求明朝皇帝再賜一件未果

一宋朝補丁碗被日本傳承七百年奉為國寶,求明朝皇帝再賜一件未果

宋 朝,既是精英社會,也是市民社會。總體上劃為讀書人和市民兩個圈子,精神層麵各自獨立,生活層麵相互雜糅。這個特點在青瓷釉色上,體現最明顯。“雨過天青 雲破處,梅子流酸泛青時”。“雨過天青”、“梅子初青”,為典型的宋代青瓷釉色,分別代表了官窯和民窯兩大係統審美標準。“雨過天青”,汝、官、哥、鈞的 釉色,屬於以知識分子為主的官窯係統,有虛有實,有理又節,不慍不火,不乏意境,特別受到讀書人重視。與“雨過天青”不一樣,龍泉窯的“梅子初青”,打破 了知識分子對於內心情感的節製,釉色本身更偏重日常生活本身——感性。讀書人要世俗生活,市民也要精神審美。所以,宋朝皇帝一發“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 有黃金屋”的感歎,就受世人追捧。

一宋朝補丁碗被日本傳承七百年奉為國寶,求明朝皇帝再賜一件未果

(浙江龍泉市龍泉窯大窯遺址)

“梅 子初青”,最直接的感受——“看上去很美”。當然,這話聽起來還是很抽象,這個“梅子青”究竟為怎樣一種美麗,我們隻能動以想象。入夏,梅花前腳謝,梅子 後腳就已掛在枝頭了,青中帶綠,皮上還爬一層細致的絨,長相並不那麽出眾,這個狀態一直保持到梅熟時。到了五月,是江南采梅季節。梅要下樹的前幾日,細心 的會發現,梅的顏色開始通透發亮,特別嬌嫩,嫩得能看到裏麵的肉。可惜這麽靚的果子,隻能保持幾天,因為它成熟了,再不采摘就要掉果。隻有最有心最敏感的 讀書人,才會去為這不經意的美麗細節,賦詩感歎。“五月青梅煮酒,六月梔子花頭。歲月廊上淚不休,簷下芳香難守。芒種時節誰扣,綠窗聽雨凝眸。不想綠柳成 紅榴,薄酒一壺輕嗅。”(佚名《西江月》)這首詞,極盡文人的意境營造手段,在描寫青梅詩歌中排名靠前,簪梔子花,摘青梅煮酒,色香味都有了。“郎騎竹馬 來,繞床弄青梅”(李白《長幹行》),排名自是第一,講了個流行了千年的初戀故事,小男孩騎著竹馬,到鄰居女孩家,邀女孩一起繞井上的圍欄,樂嗬嗬地轉, 轉著轉著,小女孩想摘青梅嚐,男孩子個子又夠不著,就舉竹馬打得青梅,兩人一嚐,好酸!這首詩妙就妙在,文人在古典詩歌最妙的意境裏,又添加了象征手段, 東方式的才子佳人愛情就這樣萌芽了。也因為與流行的情感有關,這種酸酸的果子,特別討女孩們喜歡,價格也貴得離譜,剛上市就要價好幾元哩。

一宋朝補丁碗被日本傳承七百年奉為國寶,求明朝皇帝再賜一件未果

(南宋 龍泉窯梅子青窯雙魚洗 上海博物館藏)

一宋朝補丁碗被日本傳承七百年奉為國寶,求明朝皇帝再賜一件未果

(宋 龍泉窯青釉佛龕)

龍 泉窯的工匠們,雖然沒有在手上再現“五月,愛情開始萌芽”這樣抽象的意境,但把青梅的觀感表現到了極致。“青瓷雪花漂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釉色青 翠,光潤純潔”。“酷似美玉,宛如翡翠”。“日之天,遠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淺草初春”。“奪得千峰翠”。“色本自然,有天地之大美”。“清澈如秋空, 寧靜似深海”……反複狀摩美色的辭藻,是文人們對龍泉窯梅子青釉的美譽,也許有些蕪雜,但你不得不佩服其畫麵的繽紛和驚豔。但是,當我們真正目睹龍泉窯釉 色,你會發現,所有的辭藻都是蒼白的——它無力準確地表達出你內心的感受。16世紀晚期,龍泉窯到了歐洲。這麽漂亮的青瓷,法國人還是第一次看到,所有的 人都為她的美色傾倒!但沒有人能描繪出那種美麗。貴族們想到了正流行的一出舞劇,叫《牧羊女亞司泰來》,劇裏的男主角叫“雪拉同”,穿了一件漂亮的青衣, 大家就想起了龍泉窯的顏色,自此“雪拉同”也就成了龍泉青瓷的洋名。

一宋朝補丁碗被日本傳承七百年奉為國寶,求明朝皇帝再賜一件未果

(四川遂寧金魚村窖藏出土宋瓷)

一宋朝補丁碗被日本傳承七百年奉為國寶,求明朝皇帝再賜一件未果

(宋—元 龍泉窯梅子青荷葉蓋罐 四川遂寧宋瓷博物館藏)

今 天,我們能看到的最美龍泉青瓷,四川遂寧宋瓷博物館、兩岸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浙江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及日本、英國的博物館等都有大量的館藏。經 典的作品有荷葉蓋罐、鳳耳瓶、簋式爐、鬲式爐、琮式瓶、貫耳瓶、蓮瓣碗、點彩玉壺春瓶、刻花鼓丁水指、蟠龍蓋罐等。名氣最大的為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的一 隻打了補丁的龍泉青瓷茶盞,叫“螞蝗絆”。“螞蝗絆”講的是一個真實龍泉青瓷文物流傳故事。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有個儒學家,叫伊藤東 涯,他在1727年寫了篇文章《螞蝗絆茶甌記》。文章說,南宋龍泉窯出產的一隻青瓷茶甌(茶盞),傳到了日本,由平安時代末期武將平重盛家族當國寶珍藏。 到日本室町時代(1392-1573),此碗被掌權大將軍足利義政所得,可惜碗已在數百年的歲月間,因保管不慎出了道裂痕。主人就派使者攜碗來到中國,請 大明皇帝依原樣再賞賜一隻。陶瓷官員遍訪景德鎮和龍泉各窯,都說仿燒不出那釉色了。沒有辦法,就找了頂極的鋦藝匠人,給裂痕打了幾個鋦子,又讓使者把碗帶 回了日本,一直當國家文物財富保存到現存。因為那茶碗鋦紋酷似螞蝗,日本人就叫它“螞蝗絆”。“螞蝗絆”不算一個好聽的文物藝術品名字,但絕對是一個能讓 世人牢記的名字。用一件民間並不雅致的物象,來描述高貴的藝術品,其對比之強烈,給所有看過那件茶碗的人,留下了一輩子都難以磨滅的印象——那是一件破損 的龍泉青瓷,它曾經被宋人用來日常裏喝茶品用,現在被當作國寶珍藏,名 “螞蝗絆”,它美麗的釉色叫“梅子初青”。

一宋朝補丁碗被日本傳承七百年奉為國寶,求明朝皇帝再賜一件未果

(南宋 龍泉窯梅子青四空洗 雨餘天工作室藏)

一宋朝補丁碗被日本傳承七百年奉為國寶,求明朝皇帝再賜一件未果

(南宋 龍泉窯粉青板沿洗 雨餘天工作室藏)

一宋朝補丁碗被日本傳承七百年奉為國寶,求明朝皇帝再賜一件未果

(南宋—元龍泉窯梅子青膽瓶)

一宋朝補丁碗被日本傳承七百年奉為國寶,求明朝皇帝再賜一件未果

(南宋 龍泉粉青桶式爐)

以上文章選自雨餘天三千年古陶瓷文化隨筆《天青色等煙雨》之《天工》之《梅子初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