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誰發明了饅頭?答案是諸葛亮

(2015-05-14 08:57:01) 下一個




 

 位於雲南曲靖市沾益縣馬雄山東麓的珠江源,既是中國第三大河——珠江的發源地,也是孕育爨文化的母親河。雲南的陸良壩子與沾曲壩子,是爨文化誕生的腹地,被稱為“爨鄉”。

    爨稱為文化,是因為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它是否形成過一個民族,學界還存在著爭論。但是爨氏自三 國至唐曾稱霸雲南南中四百餘年。爨人是當時南中的主體民族,其主要成分為漢族移民與當地經濟文化比較發達的滇人融合,吸收了兩者的傳統文化,在這一特定曆 史階段創造出了具有獨立風格的爨文化。

    爨文化的代表是舉世聞名的“兩爨碑”。它的行文風格,朱玄穿耳,都帶有明顯的漢文化特征,同時又帶有當時南方民族怪誕的風格氣質,既含有農耕民族嚴謹務實的文化心理,又有遊牧民族粗獷奔放的蠻夷之氣。

    最使我們感興趣的是爨文化中的這個爨字。

    爨,《正韻》取亂切,意為炊爨,即燒火做飯。漢字造字有六書,而爨字就占了“象形、指事、會意”三 事。它的頭上是一個“甑”,甑是用於蒸食的古器,兩邊以“臼持之”。中部“冖”像個灶口,下部表示“推林納火”,整個字的形象推演了中國發明蒸食文化的過 程。爨通常有五種意思,一是“炊也”,即做飯,“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孟子·滕文公上》)。二是“灶也”,“執爨踖踖,為俎孔碩,或燔或炙” (《詩·小雅·楚茨》)。三是“火上”,“大羹湆在爨”(《儀禮·土禮》)。四是“調和五味之處”,爨室即是廚房。五是戲曲名稱,“宋徽宗時,爨國人來 朝,見其衣裝、巾裹、舉動皆可笑,使優人效之,以為戲焉”(《輟耕錄》)。爨文化發展之後,擴大到包括了姓氏之爨,族別之爨,地域之爨,時間之爨,軍隊之 爨,文字之爨等多個方麵的涵義。至今,在北京門頭溝還有個爨底村,卻不知與雲南之爨有什麽文化關聯。爨文化是一門涉獵很廣而又較偏的學問,鑒於篇幅所限, 本文隻能談一些它與食文化的有關皮毛。

    如果說本文將爨文化中的食文化與諸葛亮聯係起來還有些牽強,那麽,下麵的例子則說明了諸葛亮對食文化有著重大貢獻。

    諸葛亮是饅頭(即包子)的發明者。

    《事物紀原》載:“稗官小說雲:諸葛武侯之征孟獲,人曰蠻地多邪術,須禱於神,假陰兵以助之。然蠻俗必殺人,以其祭之,神則助之,為出兵也。武侯不從,因雜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麵,像人頭以祠,神亦助焉,而為出兵。後人由此為饅頭。”

    正史《三國誌》也有記載:“諸葛亮平蠻回至瀘水,風浪橫起兵不能渡,回報亮。亮問,孟獲曰:‘瀘水 源猖神為禍,國人用七七四十九顆人頭並黑牛白羊祭之,自然波浪平靜境內豐熟。’亮曰:‘我今班師,安可妄殺?吾自有見。’遂命行廚宰牛馬和麵為劑,塑成假 人頭,眉目皆具,內以牛羊肉代之,為言‘饅頭’奠瀘水,岸上孔明祭之。祭罷,雲收霧卷,波浪平息,軍獲渡焉。”

    明人郎瑛在《七類修稿》中也記有:“饅頭本名蠻頭,蠻地以人頭祭神,諸葛之征孟獲,命以麵包肉為人 頭以祭,謂之‘蠻頭’,今訛而饅頭。孟獲在曆史上確有其人,係蜀漢時建寧(今雲南曲靖)人。彝族首領。劉備死後,他曾和建寧豪強雍闓起兵反蜀,數為諸葛亮 所敗,曾被七擒七縱,後仕蜀,為禦史中丞。”

    自諸葛亮以饅頭代替人頭祭瀘水後,饅頭就以儺食品的身份出現,作為祭享的陳設之用。晉束晰《餅 賦》:“三春之初,陰陽交至,於時宴享,則饅頭宜設。”說的是初春,冬去春來,萬象更新,冬屬陰,夏屬陽,春初是陰陽交泰之際,祭以饅頭,為禱祝一年之風 調雨順。不過,那時候的饅頭都是肉餡的,而且個兒很大。很長一段時間饅頭與饅首稱謂通用。

    晉以後,有段時間,饅頭稱作“餅”。凡以麵揉水為劑,中間有餡者,都稱為“餅”。“以麵蒸而食者曰‘蒸餅’又曰‘籠餅’,即今饅頭”(《名義考》)。

    唐之後,饅頭形態開始變小,有稱作“玉柱”、“灌漿”的。《匯苑詳注》:“玉柱、灌漿,皆饅頭之別 稱也。”《玉海》:“唐,少府監禦饌,用九盤裝壘,名‘九飣 食’。今俗燕會,粘果列席前,曰‘看席飣坐’。古稱‘飣坐’,謂飣而不食者。按《唐書·李遠傳》雲:‘人目為釘會梨。’今以文詞因襲,累積為餖飣。”這就 是說,“飣”其實從“釘”來。“餖飣”是指供觀看欣賞的看席。韓愈有詩曰:“或如臨食案,肴核紛飣餖。”可見饅頭當時是供觀賞的看席,依然有儺食品的性 質。但“餖飣”指的是點心。到了宋代饅頭便成了太學生們經常食用的點心,所以《武林舊事》中稱“羊肉饅頭”、“太學饅頭”。此說見嶽珂的《饅頭》詩:“幾 年太學飽諸儒,薄枝猶傳筍蕨廚。公子彭生紅樓肉,將軍鐵杖白蓮膚。芳馨正可資椒實,粗澤何妨比瓠壺。老去牙齒辜大嚼,流涎才合慰饞奴。”

    饅頭走入民間成為食用點心後,就不再做成人頭形狀。因為其中包有餡,於是就又稱作“包子”。宋人王栐《燕翼詒謀錄》記有:“仁宗誕日,賜群臣包子。”包子後注曰:“即饅頭別名。”看來包子在當時是很有身價的食品。

    唐宋之後,饅頭也有無餡者。《燕翼詒謀錄》說:“今俗屑麵發酵,或有餡或無餡,蒸食之者,都謂之饅頭。”

    不管有餡無餡,饅頭一直擔負祭供之用。《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記有多種饅頭,並附有用途:“平坐小 饅頭(生餡)、撚尖饅頭(生餡)、臥饅頭(生餡,春前供)、捺花饅頭(熟餡)、壽帶龜(熟餡,壽筵供)、龜蓮饅頭(熟餡,夏供)、葵花饅頭(喜筵,夏 供)、毯漏饅頭(臥饅頭口用脫子印)。”由此看來,在宋元時期,饅頭包子可以混稱,而且已經成為民間食品,但主要還是用作祭祀之用的儺食品(有關資料見 《考吃》)。

    直至清代,饅頭、包子的稱謂才開始分家。北方一般將無餡的蒸食稱為饅頭,有餡者稱為包子,而南方則 稱有餡者為饅頭,無餡者也有稱為“大包子”的。時至今日,饅頭與包子的稱謂仍然很亂。如北方之無餡者,有的稱作“饃”、“卷子”、“花卷”,也有稱作“包 子”的。南方之有餡者,也有稱作“麵兜子”、“湯包”的。不管怎麽樣,現實有餡無餡的饅頭或包子都與諸葛亮當初創製的饅頭相距十萬八千裏了。 

    對於諸葛先生創製饅頭之“專利”,曆史上也有不同看法。唐·趙璘《因話錄》就說:“饅頭本是蜀饌(他指出, 似乎在諸葛亮之前已有饅頭),世傳以為諸葛亮征南時以肉麵像人頭而為之。流傳作‘饅’字,不知當時音義如何,適以欺瞞同音(見盧諶《祭法》:‘春祠用 頭’)。孔明與馬謖征南,有攻心戰之說。至伐孟獲,熟視營障,七縱而七擒之,豈於事物間有欺瞞之舉,特世俗釋之如此耳。”

    趙先生之“打假”也許是有一些根據的,但是趙先生畢竟不懂得曆史真實與藝術虛構之間的關係,顯得有些迂腐。 他更不是文化人類學者,沒有研究過“神話總是在背後支持儀式”的《分子文化學》規律。不論別個,就說羅貫中的一部《三國演義》中的情節與人物的藝術魅力 (當然趙先生不會看到《三國演義》,但至少應該看到了《三國誌》收集過不少“流傳”之說),迷倒了後世多少代人?又有多少人知道其中哪些是真,哪些為假 呢?

    《三國演義》在中國小說史上創造了諸多之最,之一便是與它有關的遺跡多達幾百處,遍布全國20多個 省、市、自治區,其中大部分都是後人依據小說的虛構附會而成。“桃園三結義”的故事本來是子虛烏有的,但是,劉關張誓共生死的真摯友情卻感動著人們。特別 是在道德倫喪,信義缺失的時代裏,人們寧可相信在涿州的那個“桃園”就是個真實的存在,而且奉為人際關係間講信用、重義氣的象征。曹操逃亡的華容道被描寫 為“兩山夾一穀”的戰場。此景此境使人們篤信了許多年,而且戲文裏就這麽唱,電視劇裏就是照此而排的。出人意料的是,近來有人去實地考查,發現那裏竟然是 一片沼澤,哪裏有什麽可伏兵的“兩山”。其實,正史上本來就沒有“關羽華容道放曹操”一事。然而,那裏卻有著“曹鞭港”、“救曹田”、“放曹坡”等多處 “古遺跡”,而且遊人趨之若鶩。如果真的有人傻乎乎地在那裏辨一個是非真偽,肯定會有人出來和你急的。

    文藝作品乃至民俗的魅力是巨大的。作為一種精神產品,一旦符合人們生活希冀的願望、要求,它便會經過民眾世世代代的積累和反複渲染,形成一種民族文化的元素融鑄在民族的不可見文化中,頑強地傳承下去,化作“真實”而存在。

    對於諸葛亮創製饅頭或包子一說,正史考歸正史考,那是史學家的事,但是在民間,人們是寧可信其有 的。事實是千百年來,包子憑借著諸葛武侯的人格魅力或者是之後的《三國演義》的藝術魅力深入人心,而世世代代傳承下來,並且無論在知名度還是在傳流區域之 廣上都在中國儺食品中占據著重要位置。

    在現代,包子已成為家喻戶曉,名噪大江南北的美食。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色香味形俱佳。石頭門坎素 包,味醇清口。北京的冬菜包子,越嚼越香。遼寧溝幫子的水餡包子,色白如玉。山東濟南的草包包子,湯汁香美。上海的素菜包,滿室生香。江蘇鎮江的蟹黃湯 包,味道鮮美。江蘇無錫的小籠包,鹹甜適口。浙江湖州的丁蓮芳千張包子,湯清色白。湖北武漢的湯包,餡轉包中。湖南長沙的德園包子,異香撲鼻。廣東增城的 魚包,亦包亦餃……包子美食,數不勝數。包子的快餐化、營養化更是前途無量。

    偉哉,諸葛丞相!不管是現代包子美食的發展和閣下有無直接關係,在曆史公認的政治家、軍事家之外再冠以美食發明家之譽,絕對是不為過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