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端午節,及對過去的記憶

(2014-06-01 17:59:25) 下一個
端午節,及對過去的記憶


人在海外,似乎更容易激發對故鄉一些往事的回憶。

記得小時候跟著父母回鄉下老家,祖母看見我時那親熱的笑臉和聲音,似乎猶在眼前和耳際。祖母那時還挺健碩,尤能下地侍弄田裏的莊稼。她牽著我的手,在土屋的前前後後轉了個圈,告訴我這是晚上起來對著尿尿的大木桶,那是後院竹林邊上的茅坑。。。。。。

土坯壘起來的前屋,幾根不太直但剝了樹皮的粗樹杆撐起一個大門洞,斑駁的、幾乎看不清原來油漆紅色的木門,風一吹就哐當響。可是,門楣上有一樣東西吸引了我的注意,那東西看上去是一些捆在一起的小樹枝和大葉子,一根鮮紅色的繩子攔腰綁著,綠葉更顯嬌嫩和搶眼。我就吵著要拿下來玩。當時記得老爸說,別給他。祖母卻心疼我,趕緊把它拿了下來,放到我手裏。她就又去山後采了些葉子和草,再紮了一個新的掛到門楣上。我就高興得什麽似的。晚上睡覺還把它放在自己枕頭邊上。。。。。。

長大以後,我才知道了當初祖母給我的那個門楣上的東西是什麽。那是鄉下端午節掛在門楣上用來避邪的神草——菖蒲,還有紮在一起的艾草。當然,時時讓我記起這樣東西的原因,跟它究竟是不是神草關係不大,重要的是它連接著我對故去的祖母溫暖的記憶。記憶這樣東西,它把昨天、今天和明天連成了一個整體,讓我感知到一個完整的自己,也意識到這種完整是一個人要去完善自我作為一種可能性的前提。

這是菖蒲葉和花。
菖蒲
(圖片來自網絡)

昨天,小愛讓我從外麵買了幾個粽子回家。準備吃粽子,過端午節。

走去那家華人大超市途中,經過街邊幾個推著小車賣粽子的華人老太太身邊。她們輕輕地招呼路人:“粽子買伐?新鮮的,2塊錢一隻。”

說實話,我一聽到她們叫賣,第一反應就是要去買她們的粽子;第二反應就是自己對自己說,不知道這些粽子會不會有假?於是我沒有停留,還是去了那家超市。

對不住阿,大媽!信任是彼此的事情。聽了、經曆了不少讓信任屢受棒擊的事情,我知道我的心已經不純潔了。

從超市買回來的粽子還有商標,雖然貴,但讓人放心一些。
DSCF5692w

外麵賣的粽子,似乎多用這種粽葉(應該稱為箬竹葉)。不過我爸老家那裏裹粽子,以前都用菖蒲葉。對,就是前麵提到過的那種神草菖蒲的葉子。菖蒲葉隻需洗洗泡泡就可以了,而箬竹葉則需要煮過才會柔軟合用。不過使用箬竹葉的好處是大家一年四季都可以包粽子吃了,不必等到菖蒲葉闊莖肥的季節。
DSCF5693w

小愛說,她家鄉的習慣,吃粽子的時候,還要吃鹹鴨蛋、皮蛋。她的習慣,如今全都成了我的習慣,包括吃辣椒,嗬嗬。

對焦對偏了,不過還能看出來是鹹鴨蛋
DSCF5696w

皮蛋拌新鮮脆黃瓜。想起拍照,已去了一半了
DSCF5697w

記得上次去日本,正值隆冬臘月時節。我注意到那裏無論是住家還是商鋪,他們大門口或者門楣上都掛有一種稱為門鬆(主要把鬆葉和青竹包裝在一起做成)的裝飾。比如鐮倉若宮大道的人行道上,這家賣鐮倉丼的飯店門口,就擺了門鬆裝飾驅邪迎新,不過這一種不是掛在門上,而是擺在地上的,但含義相同,都是用來驅邪迎新的。門鬆還是神道教裏所謂的依代,也就是新年之神的臨時居所。新年過後,主人會焚燒門鬆,一方麵按撫神靈,一方麵將居住其中的神靈予以釋放。從關東到關西,見到門鬆的形式隨著地域的變化而變化。

當初中國的歲寒三友藝術在6世紀被泊來日本後,受到大大的歡迎和喜愛。據說當時的皇室貴族在凡是能夠畫圖、印刷或者擺設的地方,都拿鬆竹梅來裝飾。另外,除了不斷地延伸三友在中國傳統裏原有的含義之外,日本人還擴展了它們的用途,除了用作慶新年的門鬆外,還拿來用作區分檔次的常用名稱。舉個例子,我們去東京伊豆榮吃鰻魚飯,我就注意到菜單上把不同價格檔次的壽司卞當分別稱作鬆、竹或梅。鬆為貴,竹次之,梅尾隨。很多花了點錢裝修的飯館,都會用到這種檔位區分名稱。除了飯館,其他行業如藝術品、演藝、服裝、食品等,也多少延承了這個習俗。
DSCF9401w

那麽,中國端午節的避邪神草菖蒲傳統有沒有傳去日本呢?答案是百分之一百肯定的。日本也有端午節,到了這個節日,他們也就把菖蒲和艾草紮在一起掛上門楣了。這個傳統在日本保存並普及的比中國國內要好。其實很多中國傳統的東西,日本人維護得要比中國人自己更好。這是我在日本看到的事實。

好在傳統可以暫時被丟失或忘卻,但人心深處總需要一些傳統的東西來維係生命及其內涵,這個需要不會變。隻要這個需要存在,丟失的也會再被找回來的。

節日,我個人認為,就是用一個重複的形式,來加深人的某種記憶。通過加深記憶,讓人內心深處得以充實。每當過傳統節日,我就會勾起一些關於過去的回憶。我相信,這種記憶的連接方式不僅屬於我,還屬於這些傳統裏所有的人,包括過去的和將來的,比如我的女兒,她以後可能還會因了這種記憶而開始過端午節吃粽子。那時候,她又會記起以前和老爸老媽一起過節的溫馨片斷,並很有可能決定讓這種記憶一直傳承到她的下一代那裏去。她的子女,如果我有幸進入他們的記憶的話,或許會回憶起外祖父提到過的一種叫做菖蒲的神草,然後為了保存這種美好的記憶,也許某一天在澳洲某一戶人家的門楣上,也掛上了一束紅帶子紮起來的綠色菖蒲葉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