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落

I think, therefore I am. - René Descartes
個人資料
正文

讀《吾國與吾民》

(2010-06-05 11:03:07) 下一個

朋友來小住幾日,臨行前扔下一本隨身攜帶的旅行讀物,林語堂的《吾國與吾民》,說:“我不帶走了,翻譯的不好,看的實在是費勁。”

 

人也怪,以前曾有過多少次,朋友讚不絕口的推薦好書,我都很少馬上心動,會以各種理由推延,留待日後再讀,或幹脆束之高閣。這次不然,反倒是一句看的實在是費勁,引起了我的興趣。林語堂的東西會翻譯的不好讀起來費勁?!

 

昨晚隨手翻了一下,才體會到朋友所說的苦衷,至少許多地方,這本書讀起來的確是相當吃力。也許是因為翻譯的年代久遠吧,行文多是白話夾雜著文言文,與現代讀者就已經先隔了一層。其實,真正的問題倒不是它的半文言文風格,按說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就算沒有受過多少專業的古漢語訓練,但倘若能讀懂《三國演義》、《聊齋》、《西遊記》和《紅樓夢》的話,讀一般的文言文應該是沒有太大問題的。另外,精當的文言文,簡練而有意境,擁有白話文所不具有的威懾力,用得好,會使語言表達來的更為傳神、準確。像魯迅、梁實秋等人的東西,都是不可多得的半白半文的傳世經典,讓人百讀不厭。當然,若文言文用的不好,則會給人以“拽”的感覺,更甚者會影響到傳情達意。很不幸,這正是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

 

林語堂的原著是用英文寫的,中文譯者是黃嘉德。我沒有看過這本書的英文版,所以對它的翻譯質量,不敢貿然置喙。但是,中文版的許多譯文之詰聱隱晦,語言邏輯之艱澀難懂,不能不讓人好奇:究竟是英文的表達有問題?還是中文的翻譯有出入?看看下麵的幾個例子:

 

“因而及於思考之式態。一方麵固增進活潑之性狀,另一方麵他不難退於無意義的裝飾而不具充實之內容,此等缺點為中國文學史上某幾個時期的苦悶的罪惡。”

 

“不過最堪注意之差異,當推中國人之聲帶,蓋比之西洋人頗覺失卻一種充實的回響特質。”

 

“這種裝飾文字所謂駢儷文的格調深具表現精確性缺乏之弊病,而其優點為最佳之‘非古典派’小說中所表現者,為一種悠閑的散文。”

 

實在是令人費解!我不知道他究竟在說什麽。或是應該這樣說,我知道他想說什麽,但我不知道他究竟為什麽要這樣說。類似表達,比比皆是,不再多舉了。打中文本來就難,打這種拗口煩心的中文,更難。也罷,等有空找英文版來讀一讀算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edrifter 回複 悄悄話 回複melly的評論:

嗬嗬,我隻是拽一拽而已。:-) 那個字念“au”,與“拗”近似。

周末愉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