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kikitea

行萬裏路,讀萬卷書。
正文

小男中麵臨的挑戰

(2014-02-21 08:29:55) 下一個

這一兩個月早期錄取基本都出來了,看到這麽多孩子進了心儀的學校非常高興,也衷心祝福沒有如願的孩子能在RD 時如願以償!

以前一直聽大家說起小男中進好學校難,這次親身經曆覺得早期錄取有這樣一種傾向:很優秀的,academic leadership都好的小男中不一定進,進去的小男中在成績好的情況下可能是1)偏遠州的;2)外國的;3)有大獎,或有兩個截然不同項目的獎; 4)家庭經濟低收入或單親; 5)有名的好高中的或feeder school的, 等。 當然沒進的優秀小男中可能在RD時還是會進的,但是起碼這說明一個社會現象:優秀的小男中有的是,RD時慢慢挑還來得及。 大學的錄取不完全是按才能而是按人口分布:少數族裔(黑人西語係印第安人啊),地域,經濟收入,性別,feeder school等等成為大學錄取的重要因素。 當大學把所有的情況都考慮進去時,有些小男中就不是那麽幸運了。 為什麽呢? 因為美國有個單詞叫保護主義。 黑人西語係印第安人的利益是一定要維護的,每個州和地區的議員也奮力地捍衛著所在地的利益,女性有女權主義,低收入者有民主黨,但是我們的小男中沒有自己的保護神。

小男中遭遇偏見還可能有這樣幾個原因:一個是中國近代幾百年來的殘弱,被人看不起。 雖然中國在崛起,但中國人要被多數美國人認可需要一個過程。 第二個是美國人(white)的保護主義,聰明勤奮的小男中是他們有力競爭對手。 第三是中國現在和美國的關係。 在冷戰(cold war) 中美國人打擊蘇聯人,現在美國人和中國人打cool war, 對華裔有一定程度的不信任,連累我們的下一代。 在國際上選亞裔做leader 時多數是選韓裔,或者台灣人,真正中國國內的人不多。

美國大學錄取可能是美國最公平的事,多數優秀的小男中都進了很好的大學。 但在美國的主流社會就不是這麽回事了。

在美國的主流社會裏男中一直是underdog.  比如大眾媒體,女中可以是一個節目的主持人,但是男中隻能搞搞采訪,做做分析。 我查了一下哈佛捐助基金會Harvard Endowment, 今年6月剛雇了一個男中做風險管理執行官。  蓋茨的投資公司也雇的是男中做分析師。 這說明美國的聰明人是認可男中的智商的。 隻要你不拋頭露麵沒有野心做頭,搞搞量化分析做做輔助工作混口飯吃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我們這代人做量化分析,我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不能總是做量化分析吧? 我們是移民,有語言障礙,隻能做做輔助工作,但是我們的孩子是美國人,享有和任何一個美國人同等的權利, 應該有著和任何一個美國人同等的機會! 有個來美國近30年的男中告訴我說他對美國很失望因為無法充分發揮才能,那麽這種抱怨30年後在我們的孩子身上也會發生嗎?

我在紐約金融區工作時觀察所在的大公司,男中不少,做官的不多,尤其是遠不如印度人多,做的官總體也不如印度人做的大。 裁員的風刮來的時候,做到大公司VP VP以上的少數幾個男中損失也會相對大一些。 不過憑他們過硬的本領,也會在別的公司找到差不多的工作。 這兩年有種怪現象,就是有個別的量化分析部門幾乎被老印包了,8年前有個部門一半老中一半老印點綴幾個老美,現在幾乎都是老印的移民,老中全被趕到同一個組裏去了。 據說花旗的一個以寫program為主的部門有95% 的男印。 這種趨勢發展下去對華裔是不利的。

華裔在美國有選舉權的是14% 我們在政治上是弱勢群體,但這不是說我們華人不可以成功。 估計印裔有選舉權的比例也高不到哪裏去,但是印度人在美國做CEO 的人數僅次於美國人,大於許多歐洲國家。 為什麽他們幹得這麽好呢? 我相信不少人注意到數學成績最好的小男中大大多於印度人,最難最高的數學獎小男中的比例很高,這說明不是中國人不如印度人聰明。 那麽是為什麽呢? 是因為這個社會對小男中有偏見,還是因為我們這個族裔沒有為小男中爭取到他們應有的權益?

我住的村子和附近的村子有這樣事,印度人成立自己的association, association裏有president, VP等。 他們去村裏抗議,為什麽猶太人的節日要放假印度人的節日不放,於是學校在印度的節日也放假。 他們又去村裏說為什麽我們村的學校A給的少,這樣我們村的孩子不如鄰村的上大學有競爭力,等等。 我覺得印度人有很強的民主意識,非常懂得爭取自己的權益。 估計這和他們在國內多年的民主熏陶分不開。 我注意到印度人很抱團,老印們一直一起聚會聚餐,分享信息。 有個男中說他去哈佛的商學院的executive program, 班上有4個老印,常一起聚會,老中一共兩個,講過話但不熟沒有一起吃過飯。

在美國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白白送上門的權益。 中國人的權益是需要華人自己去爭取的。

西方世界提倡公平競爭,survival of the fittest, 這是西方社會賴以發展的根本。 歧視任何一個族群會使社會缺少由這個族群可能帶來的活力和優勢,從而限製這個社會的競爭力,無法實現由這個組群帶來的生產力增長的潛能。 所以在理性上美國反對歧視任何一個族群。

在現今全球化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在中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率領公司走向世界。 這證明中國人的領導才能不輸給任何國家和種族。 但是在美國國內呢? 有幾個華裔做美國500強的領袖? 我想沒有。

子女壇的父母們習慣於內省,自己的孩子還不夠好,再推,接著推,繼續推。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可是,不論你的孩子如何的優秀,如果大門沒有為他打開,推有什麽用呢? 我們更要看到大學以後,孩子走上社會,大門為他們敞開嗎? 我們的孩子已經很努力了,做得很好了。 我相信不止一個小男中做過的事得過的獎在本學校甚至本州是史無前例的。 我覺得我們的小男中在中西文化的熏陶下非常出色,不僅聰明而且有很強的領導才能。 我們真的應該為我們的孩子感到驕傲。 但是等待我們孩子的社會又是怎樣的呢? 這個社會能充分利用他們的才能嗎? 我們如何能幫助孩子們爭取到他們應得的權益呢? Ask not what your child can do better; ask if the society can accept your child 

小男中們從小就需要衝擊玻璃天花板,可憐,可歎,可欽佩。 我們華裔在美國的地位應該而且會在他們這一代得到改變,我們做父母的應該為這個目的而努力。 小女中雖然沒有受到直接的危害,但是也許她生命中的男中:兄弟,丈夫,兒子,朋友,戀人會遭遇同樣的命運。 這件事應該是我們整個族裔關心和致力於改變的事。

我覺得印裔的組織和團體,以及他們的strategy使印裔在美國越來越有競爭力,越來越強。 這樣發展下去華裔將來在社會上是競爭不過印裔的。 我們這個政治上的弱勢群體,應該向猶太人,印度人學習,隻有有很強的凝聚力我們的群體才能成功。 子女壇有許多能人,造了不少藤娃,下一步應該為促進我們的族裔進一步地走向主流社會而出謀劃策,而努力。

希望壇子裏的父母們能各抒己見,討論討論具體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

請將此帖置頂。 謝謝。

(文章中的現象發生在紐約大地區。 美國其他地區也許沒有這種現象,但是等到各地都發生這種事就太晚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