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名文集

路漫漫其修遠兮,有誰能到盡頭?人生之短暫兮,走完則無悔!命運之不濟兮,無顧則不懼!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誰說你是炎黃子孫?

(2020-08-26 11:09:31) 下一個

上下五千年,無限江山。夏華一脈順承傳。黃帝鼎成龍下界,懸繞神龕。       

風雨九州喧,烽火狼煙。寒山秋水尚依然。內外長城血淚史,始係軒轅。

 

一首《浪淘沙》,敘述了華夏五千年文明史、殺戮史和血淚史。泱泱中華,土地遼闊,西起帕米爾高原,東止於烏蘇裏江;北連茫茫草原,南臨汪洋大海。文明古國,人才濟濟,為人類社會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東方文明。億萬民眾都尊四千多年前的黃帝為其共同祖先,始終認為他是龍的第一代傳人。千百年來,無論是何族、何人擁有那萬裏河山,從至高無上的皇帝,到食不果腹的草民,都不忘祭奠這位人文始祖。那些龍的傳人們,把整個夏華文明,盡歸於黃帝一人。曆代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才子佳人,弄詩作賦,用盡一切讚美、頌揚的詞語,歌頌著我們偉大的共同祖先-軒轅黃帝。

 這就是在我的小說《龍脈》裏的序言。現如今,隻要一見到黑頭發、黑眼睛的人,人們就會自稱為“炎黃子孫”,而把那些“黎民百姓”忘的一幹二淨。我不說黃皮膚是因為我們的皮膚確實不是黃色的,隻是因為你說黃的太多了,什麽黃帝、黃土地、黃河、黃龍袍,就自以為是黃色的了。那麽,我們的這個共同祖宗黃帝和“炎黃子孫”的說法是怎麽來的呢?這還得從司馬遷說起。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表明了他為什麽要寫《史記》時說道:“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他的這份信落在漢武帝手裏後,勃然大怒,我乃漢家天子,雖然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也猶未敢行始皇“焚書坑儒”,定言於一家,你倒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想一手遮天、定於一尊。由於漢武帝因李陵事件本來就對他不滿,加上任安和太子被殺案子有牽連,漢武帝就將司馬遷下獄,至於如何死的,曆史竟無記載。司馬遷的目的達到了,結果引來殺身之禍。身雖死猶生,思想永存,因為秦漢以前幾千年的中國曆史,隻有他所作的《太史公書》,後來被稱之為不朽曆史巨作《史記》成為唯一可信的官方史書,亦成為《二十四書》的模版,真的是中國古代史成了司馬遷的“一言”堂。那麽,司馬遷為什麽、怎樣把黃帝作為華夏的人文始祖的呢?那就讓我們看看《太史公自序》的重要內容吧。

 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係姓》,儒者或不傳。餘嚐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予觀春秋、國語,其發明五帝德、帝係姓章矣,顧弟弗深考,其所表見皆不虛。書缺有閑矣,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說。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餘並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

 司馬遷說:“現在的學者們都會說起五帝,但那些事太久遠了。可《尚書》中記載的僅僅有堯以來的事,關於黃帝,各家都有其說,但對他的評價大多是不文雅、不善良,汙言穢語,所以,有教養的紳士和先生們都不好意思說。孔子著有《宰予問五帝德》及《帝係姓》,但儒家子弟不認為那是孔子的真傳,故而不做傳揚。我西北到過空峒山,北北經過涿鹿,東邊幾乎到達大海,南邊擺渡於江淮,各地遇見的老者往往稱讚黃帝、堯、舜的好處,風俗教化固然不同,但大體上和我所知道的文字記載差不多。我閱讀了《春秋》、《國語》,其中記載了五位聖賢的德行和他們的姓氏族譜,所以就沒有進行仔細的考證,我認為其中內容應該不會是假的。《尚書》殘破不全,空白許多,但那些殘缺的部分在其它的材料裏可以見到。如果不是好學深思,心知其意的人,很難避免途聽道說、淺見寡聞。我就按照這個次序,選擇一些語言比較優雅的東西,編撰成《本紀》,作為本書的開篇。”

 其實,關於三皇五帝的傳說,都屬於神話,文字記載大概形成與春秋戰國時期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時期,這些聖人的名字都是後人給起得,如“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 因以火德王,故稱炎帝。”這個“帝”是對上古聖賢的尊稱,高於夏、商、周的王,所以秦始皇就覺得“王”不夠表明他的功績,要與“三皇五帝”並列,故而有了“皇帝”的頭銜,以後的“王”是由“帝”封賞的。這些上古的聖賢,有的可能是一個人或者是同一時代、同一部落或是首領的名字,但人們知道的名字不同,因為當時的語言文字根本不統一。所謂最古老的《左傳》和《尚書》,也是在這個時期形成。正如司馬遷所說的那樣,都是些途聽道說之事,沒有文字記載的東西,各家說法不一,這就是為什麽“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因為自己的後代才總是吹捧、誇獎自己的老祖宗,貶損其他。而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各不相同。這就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要“焚書坑儒”、“書同文”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春秋時期,根據自己的喜愛和學術觀點,修改、編造沒有文字記載的曆史,是各家的本領。孔子不僅廣招學生、門徒,周遊列國,還寫了大量的著作,修改了《易經》、《尚書》,《尚書》裏之所以隻記載了堯以後的事,就是因為堯開始了“禪讓”製度,符合孔子的“仁義”儒家思想,就這樣把以前的聖賢全部抹掉,添油加醋把堯、舜吹捧的上了天。司馬遷之所以要“成一家之言”,就是受到孔子的影響,因為他的師父之一,就是當朝大儒董仲舒。

 所謂的三皇,各家表述不一:燧人、伏羲、神農,出自《尚書大傳》;伏羲、女媧、神農,出自《春秋運鬥樞》;伏羲、祝融、神農,出自《風俗通義》;伏羲、神農、黃帝,出自《三字經》;有巢氏、燧人氏、知生氏,出自《莊子》、《綱鑒易知錄》。五帝也一樣: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出自《呂氏春秋》;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出自《大戴禮記》,定於《史記》;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出自《資治通鑒外紀》。可以看出,這些人物是生活在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過渡時期,是一個漫長的年代,顯然不可能由這幾個人、甚至是幾十、幾百個人所能完成,這些人隻不過是通過人們口頭流傳下來、受人敬仰的一些傑出代表,和我們常說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等中國曆史上的幾位傑出帝王一樣。不要說遠的,就說從黃帝到夏,就大概有六七百年的時間,怎麽這五個人,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就可以傳承下來,平均一個人統治一百多年?就是一出娘肚子就開始當了首領,也不可能都活到一百多歲吧?所以說,這五個人物,各自代表了一個時代,而他們的名字,是後人給起的。在司馬遷時代,他應該能看到《呂氏春秋》吧?可他為什麽要把太昊、炎帝拋開,說黃帝是五帝之首的呢?因為他的家世,是他的個人喜好,也就是他所說的“成一家之言”。

 從部落氏族開始,隻有貴族才能有名、有姓氏,顯然是當時的語言不發達、字不夠用和人的等級所決定的,就連黃帝的二十多個後代中隻有十四個有姓氏的,所以這些人就稱之為“黃帝貴胄”,而其他人都是平民。以後的貴族和帝王,必須是這些人的後裔,這就是“帝王將相須有種”。後來的平民雖然有姓,但沒有氏,奴隸隻有名而無姓。在司馬遷的曆史上,夏、商、周、秦的祖先,都是黃帝的直係後裔。後世的帝王也聲稱他們是黃帝的後裔。曆史上人們幾乎所有的姓氏都將自己的遠祖追溯到黃帝,差一點的也要是黃帝或黃帝子孫的臣子、大官。甚至匈奴、鮮卑、契丹、朝鮮、南越等等,也都聲稱自己是黃帝子孫、炎黃子孫。這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真的,那就進一步說明黃帝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強大而曆時久遠的部落。第二,都是想攀龍附鳳,說自己是“龍種”,證明自己的統治的合法性。司馬遷選黃帝,就是因為他自認為他們司馬家是黃帝的後裔,當然就要把自己的祖宗列為人文始祖。不僅如此,司馬遷把上古和遠古時期人類的發明和文明,一股腦兒地安在自己老祖宗黃帝的頭上,好像他一個人就使得人類從混沌、野蠻的時代,過渡到了現代文明一樣。

 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說,沒敢直接說自己是“黃帝貴胄”,因為連當時的漢家天子都不是“黃帝貴胄”,所以他就說他們家的老祖宗叫南正重和北正黎,是黃帝的孫子顓頊時代掌管天文、地理的大官,子子孫孫如是,直到周宣王時代,才作為司馬,從而以官為姓。但可以想象,在那個氏族統治時代,給首領當手下,自然是同一族人,既然他的老祖宗是黃帝孫子跟前的大官,而且是掌管天文地理,那都是後來的宰相之位啊,當然就是黃帝的後代了,但他無法說明他的老祖宗為什麽沒有姓氏,以至於淪落到幾千年後以官為姓?

 司馬遷給中國寫出了第一部曆史書籍,把每一個人都說得頭頭是道,但他自己和曆史對司馬遷毫無記載,關於他的生死全然不詳,非常奇怪。曆來人們對司馬遷和《史記》就有許多懷疑和質問,但苦於沒有證據,有人說他“篡改曆史”、“偽造曆史”,“其人品行不佳”等等,說“篡改”、“偽造”有些過了,但說其“根據自家的喜好,篩選曆史”,成了一言堂,應該屬實。人無完人,有誰能沒有自己的喜好呢?一個人如何能做到公允呢?這就是曆史需要不同的聲音的原因。

 關於司馬遷和他的《史記》,有許多疑點。第一,他說他家從顓頊起,就是天官和周朝的史官,難道他家就沒有關於以前曆史的流傳和記載?他為什麽不說《史記》裏到底有沒有家傳的成份?有多少?這本書,他的祖先已經做了哪些工作?第二,他為什把秦王朝以前的帝王、士大夫的家世寫得那麽清楚,而對漢高祖劉邦的家世隻字未提?連高祖的父母都稱為“劉老漢”、“劉老太”,就算劉三真的是一介平民,也不可能找不到其父母的名字吧?他走遍天下,為什麽偏偏沒有追尋劉邦的家世呢?第三,作為朝庭史官,拿著俸祿,但當《太史公書》完成後,把整本隱匿,而把副本也藏在女兒家中,不向朝廷匯報和說明,卻說要“藏之名山,副在京師,以俟後世聖人君子”。顯然說漢家天子不是正人君子,不配看我的書。從《史記》中看出,他就是瞧不起劉邦和漢家天子,以前的帝王都是“黃帝貴胄”,而高祖不過是一個“劉老漢”和“劉老太”的流氓兒子而已,所以他不敢拿出來給漢武帝看。第四,他因為李陵說情被漢武帝下獄,有兩個選擇,一是交五十萬錢,二是宮刑。他為什麽選擇後者?顯然是沒錢,為什麽朝裏沒人幫他?看滿朝文武都隨漢武帝譴責李陵,就他一個人為李陵辯護。李陵在萬裏之外,他怎麽知道李陵叛變是假的?顯然這個人的性格和智商有問題,難怪曆史對他毫無記載。為什麽他的後代也對他不聞不問?連那年生的、什麽時候、怎麽死的都沒有記載。漢武帝從他給任安的信中知道他已在寫《史記》,但始終沒有見到過,你說司馬遷有多大膽?要不是他的外孫子把《史記》呈現出來,恐怕司馬遷的名字都不會留在史中。

 由於黃帝之前的聖賢們被司馬遷排除在外,把華夏曆史說成由黃帝始,包括炎帝,也被黃帝取而代之。後來人們看不慣,又把炎帝作為正統之一,通稱炎黃。當時司馬遷沒說漢家天子劉邦是黃帝子孫,也沒敢直接說自己就是黃帝的子孫,今天的你怎麽敢稱自己是“黃帝子孫”?因為除了“黃帝子孫”外,百分之九十的人,其實都是“黎民百姓”。“黎民”是戰敗被俘的九黎人和他們的後裔,“百姓”是後來那些有姓無氏的平民,所以也稱之為“平民百姓”。那麽是誰說你們這些“平民百姓”是“炎黃子孫”的呢?是戊戌變法時期的革命派。

 在幾千年的曆史長河中,雖然炎黃二帝備受尊崇,但“炎黃子孫”、“黃帝子孫”等詞語卻隱而不顯,很少有人敢用,因為隻有那些帝王們才敢攀這門高親。也就是說,炎黃二帝在古代備受尊崇,但他們是“帝王鼻祖”,而不是“人類始祖”,故而“炎黃子孫”、“黃帝子孫”等詞語不能隨便使用。

 中國進入近代後,民族、國家、政憲、革命、人民等現代術語由日本傳入,就有了中華民族、漢族、滿族等概念,民族主義抬頭,長期蟄伏不顯的“炎黃子孫”等稱謂,頻頻見諸於書刊報紙,成為廣泛使用的流行詞語。改良派是這一現象的始作俑者,而革命派則是真正的主導者。二者雖然同樣使用“炎黃子孫”,但含義卻明顯不同,改良派認為“我國皆黃帝子孫”,革命派卻認為“炎黃之裔,厥惟漢族”。辛亥革命後,“五族共和”取代了“驅除韃虜”,“炎黃子孫”正式成為中國人的代名詞,認為 “中華民族之全體,均皆黃帝之子孫”,體現了人人平等的理念。到了共產黨得天下後,“炎黃子孫”正式出籠,成為一個“統戰口號”,得到了政權後,便開始說我們是一家,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不知道國民黨的八百萬軍隊是誰消滅的?從血統上說,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華夏人,與炎帝、黃帝沒有血緣關係,“炎黃子孫”除了政治意義外,沒有任何根據。這正是:

 

說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

說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自己說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Vivian32817 回複 悄悄話 感謝科普。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