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臨終關懷書目:《好走》
The Grace in Dying: A Message of Hope, Comfort and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by Kathleen Dowling Singh
翻譯:彭榮邦、廖婉如譯
出版社:心靈工坊
2016/3/23
第五章 從悲劇到恩寵
臨終病患發現自己生命狀態的可悲,在這麽深度的痛苦中,語言的開導往往無效,"照見對方的生命處境,在當下相攜相伴,是我們撫慰彼此的方式",這種痛苦需要的是真正的慈悲。
心靈轉化是以割舍的方式實現的。與癌末病症共存,每天都在割舍一些東西,也許是某些執念,也許是某些愛惡,對自我的界定一天天地剝落。
“最先感到的是無助?這重病沒救了,然後下意識裏開始擔心自己恐怕沒法恢複正常,這擔憂的感覺一出來,就在我和世界之間築起了一道牆,把一個希望無限的世界隔絕在外……各種顧慮讓我變得更孤立。心裏很矛盾,既害怕孤單,又想自己靜一靜。想要全盤知道病況,又害怕知道。想到要接受侵入式的治療,渾身毛骨悚然,害怕自己就要變成一疊數據資料。看到陌生人帶著針筒和藥水瓶走近身邊,心裏就氣憤,這些人不是把據稱是靈丹妙藥的東西打入你的血管裏,就是仿佛要抽光你的血似的抽個不停。躺在病床上被推過慘白的走廊,進到檢驗室接受各式各樣奇怪的精密儀器,閃光和旋轉圓盤的檢查時,總感到痛苦不安。我渴望人與人真實接觸的溫暖——這渴望如此深沉、強烈、持續——卻不可得,留給我無盡的空虛。”
看著別人一如往常地各自為生活忙碌,想象自己已經遭神離棄,揣摩著死亡那一刻是如何,這種痛苦何等錐心刺骨。總之,打從聽到噩耗起,直到我們徹底臣服的那一刻止。人除了受苦別無其他,而這正是悲劇的本質。
悲劇降臨的感覺出現之後,希望便開始蠢蠢欲動。……希望基本意味著一件事情:讓我活下去。……我們一方麵渴望活著,另一方麵又害怕心存希望隻會讓自己在治療再度失敗時跌得更慘,因而陷入矛盾掙紮。
有位臨終病人說得好:“我受得了絕望,我承受不了的是希望。”
由於沒有現實可依托,保有希望的緊繃終究慢慢疲乏下來。就像雨傘在狂風暴雨裏開開關關太多次,終於肢解而不複使用一樣,希望再也提供不了保護,我們再也無法自欺欺人。在末期病症所啟動的轉化曆程裏,我們總算看穿希望的本質:執著某個虛妄的東西。
希望消失後,我們有的僅剩此時此刻。死亡俘獲了我們的注意力,將之拉回當下。療愈自然而然從中展開。生命自此毫無退路,很多人都是在罹患末期病症後,生平頭一回往內心觀看。這樣的經驗很可能是人生中絕無僅有的震撼,撼動大多數人開始去思考“我是誰”,此生所為何來。
隨著我們越來越能收攝心念,日複一日地被迫麵對恐懼和新的失落,出離之心由此誕生。我們向來認定的世界不再真實,我們向來認定的我也不再有生氣。深入其中,安住當下,讓自我產生轉化,把人從體驗悲劇到感受恩寵推動的一個強大的精神動力,就是“意義感”。
每個受苦難折磨的人都會從苦難的混沌中整理出意義來。當我們越能感覺到有價值、有深度、切合現實的意義,轉化的過程也就越容易些。
世俗的文化遮蔽了靈性的世界,使得我們失去了意義感。任憑我們在心靈崩解和身體消亡的混亂中獨自掙紮。
意義感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而在不同層次展開。從頭腦的詮釋內涵到當下的直觀體驗,從自我實現到與他者的深刻感通。“從感受悲劇到體驗恩寵的心靈轉化,就是棄絕小我到顯現本我的心靈轉化。”事實上,接受療愈和迎向死亡是同一件事。
療愈意味著恢複人原有的完整性,彌合一道道分別心。我們在自己和自己之間,自己和他人之間、自己和世界之間、乃至自己和神之間,劃下了一道道界限,從此活在恐懼之中。所以療愈也意味著與恐懼共舞。要認清恐懼的存在,坦然麵對,並且調整自己。療愈就是敞開心,掀開傷口,清理洗滌,好讓傷口真正愈合。
與末期病症共存的試煉,讓我們在不斷割舍之後,得以返璞歸真。這個曆程徹底地改變了我們怎麽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我們的心,在身體還沒有消亡之前就碎裂了,吊詭的是,裂開的心因為折磨而更加柔軟,更能洞察可貴的每一刻,反而更加開闊圓滿。你會一眼看出臨終者心靈洞開後和之前的差別,最明顯的是他/她周遭的氛圍改變了,仿佛有個磁場形成,發出磁力,將人的心神吸進了他/她強烈的存有之中。有些訪客置身其中會覺得渾身難受,急忙逃之夭夭。留下來的人則會融化在這氛圍裏。這期間的每一刻都真實無比,像是停留在某個時空中似的。——無法言喻,難以忘懷。
我們原本深信不疑的假相一一破碎散落,心慢慢淨空,並逐漸感到平靜。
威爾伯是這麽形容的:“苦難徹底摧毀了我們安於現實的幻夢,它驚醒了我們,迫使我們仔細去觀察,深刻地感受,以我們此前逃避的方式去接觸我們自己和世界。難怪有人說,苦難是最初的恩寵,說得真對。”至此,人的心智和心靈在圓滿漫溢的時刻複歸平衡。
當我們一步步地接受末期診斷的事實,內心的風暴會逐漸平息下來,某些深層的療愈已經自然發生。我們不再把目光放在表麵的風浪,轉而聚焦於內心深處不為風雨所動的核心。我們從最初的痛徹心扉和騷動混亂,來到被剝奪了自我原有的一切,再來到融入存在本源開放而圓滿的時刻。簡單地說,我們經曆了重生,在雨過天晴的平靜之中,一個不同的存在狀態於是誕生。
“人要至臻圓滿必得賭上生命的全部。除此之外,少一點都不成;沒有簡便的做法,沒有替代方案,也沒有妥協之道。——榮格”
“受得了灼燒之苦,才可能發光發亮。——法蘭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