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生命的低潮---悲傷輔導(馮以量)
引子:驚聞老同學的先生因車禍喪生,特地錄入這篇文章與大家分享。
目睹身邊有喪親者,作為朋友,我們自然想要寬慰他鼓勵他。從心理學角度看,我們常人對喪親者家屬出自本能的認識和應對常常落入各種誤區,無法有效地疏導和陪伴他的悲傷,幫助他更好地走過生命的低潮。
資深臨終關懷教育家馮以量先生整理出來一係列資料,我在這裏摘選出他關於這些誤區的說明。
誤區一:喪親後,男性的悲傷時間較女性短。
解說:不同性別因為社會化的結果以及社會的期待,而在失落有著反應的差異性。一般而言,男性的悲傷反應比較不外顯,有壓抑情感的傾向;女性則有過度陷溺悲傷的可能。
誤區二:麵對喪親者要告訴他「每個人都會死」的觀念,要節哀順變。
解說:與喪親者討論「死亡」是進行悲傷谘商的重要目標之一。但在進行時必須考慮到時機是否適合。一般而言,助人者必須保持敏感度,於喪親者討論死亡的相關議題,能與他進行討論疏導,而不是簡單地用一句節哀順變把他的嘴堵住,讓他無法深入抒發自己的思想情緒。好好回憶亡者討論死亡,這將對於他的悲傷複原有所幫助。
誤區三:建議失去孩子的父母再生一個孩子,可以幫助他們克服悲傷。
解說:我們應該關心背後的動機,如果父母是想用另一個孩子來代替失去的孩子從而克服悲傷,那麽他們永遠無法正視這段失去,逃避產生的心結會一直得不到疏通,造成隱性的心理障礙。如果父母已經走出悲傷,能夠有勇氣和能量重新投入新的親子關係,那麽這是個不錯的選擇。
誤區四:專注於工作可以忘記悲傷。把悲傷掩埋,表現得忙碌振作,這樣才對得起關心自己的家人及朋友。
解說:能夠投入工作是複原的必經曆程,也有助於悲傷的複原。但過度地投入工作,不去麵對、否認、抗拒悲傷時,就必須注意可能因此埋下隱患,讓潛在的悲傷持續而始終無法愈合。
誤區五:當他人麵對人生重大失落而悲傷時,要讓他獨處不要打擾他。
解說:獨處有時是必要的,當喪親者期待獨處時我們必須能夠允許他能獨處。然而許多時候是因為我們不知如何麵對喪親者,而以需要獨處的借口將他丟棄一角,讓他獨自承受悲傷。
誤區六:曾經經曆人生重大挫折的人,以後也沒有什麽問題可以打敗他。
解說:重點是他是否在挫折的過程中學習到新的生命力量,否則悲傷重演會有累積放大的特點,也許今後某一個較小的打擊就會讓他無法再承受而崩潰。
誤區七:時間是愈合悲傷最好的方法,悲傷會隨著時間慢慢淡去。
解說:實際上哀悼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悲傷並不會按照直線的方式複原。可能會重複出現而需要再次麵對、處理。
誤區八:隻要不對他人期望太多,失落與悲傷也就減少了。
解說:這是一種對於情感關係的自我壓抑和扭曲,會妨礙喪親者重新開放心懷接納投入新的情感關係。
誤區九:要避免對喪親者談起與亡者相關的事情,可以減少他的悲傷。
解說:事實上,協助喪親者處理哀傷的重要步驟就是能夠一起去談論與亡者相關的事情。重點不是該不該談,而是如何去談,良好的陪伴和疏通會帶來正麵積極的效果。
誤區十:強烈的悲傷反應是對亡者愛的表現。
解說:悲傷的強烈程度和喪親者與亡者關係的密切程度有關。糾結、怨恨、憤怒等等的關係狀態也會導致強烈的悲傷反應。如果悲傷的強度令人不勝負荷,一直陷於悲傷之中,反而會產生不當的行為,無法結束哀悼的過程。
誤區十一:不同死亡形態的悲傷程度不會有差別。
解說:死亡的形態是影響喪親者悲傷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誤區十二:正常的悲傷應該在一年內複原。
解說:實際上悲傷沒有時間表,而是隨著個人狀態有著很大的差異。一般來說,親密關係很少能在一年內完全複原。對大部分人而言,兩年是較普遍的。
誤區十三:悲傷輔導就隻需協助喪親者抒發情緒即可。
解說:悲傷輔導的目標並不僅僅止於協助當事人處理已經表達的或潛在的情感,還必須增加當事人對喪失的現實感,協助當事人克服喪親後再適應過程的障礙,以鼓勵當事人向死者告別,以健康的方式能坦然地將情感投注在新的關係裏。要注意的是,輔導員過度地強調哀傷的情緒,反而會使得當事人陷入更深的哀傷。
誤區十四:切斷關係就是放下。因此,我們要促使喪親者放棄與死者間的情感聯結。
解說:要注意我們不是要促使喪親者放棄與亡者的關係,而是要協助他們在情感生命裏為亡者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並且繼續地生活下去。
誤區十五:事情已經發生,難過流淚也沒有用,於事無補。悲傷是消極,不健康,無建設性的。當你表現悲傷時,你就是被擊垮的失敗者。因此,親人死亡後我們要盡快走出傷痛,節哀順變。
解說:當我們悲傷的時候,我們需要流淚以洗滌我們心中的哀痛。我們不要求盡快走出傷痛,我們隻求繼續走著,不停頓。
什麽是悲傷的複原?
(James 1988 「再見,悲傷」)
1 複原是自己感覺好多了
2 複原意味著情緒不再被動受控於自己的遭遇,自己能夠主宰自己的快樂。
3 發現生活新的意義,無畏將來可能發生的挫折。
4 能夠沉醉過去美好的回憶裏,而不是由於回憶而突然陷於失落,愧疚,後悔,自責帶來的深切痛苦感受。
5 承認經常感受到難過並沒有什麽不對,不論反應如何都能將那些感受說出來。
6 當別人因為缺乏對悲傷的認知,對你說或做那些不恰當的事情時,你能原諒他們。
7 有一天你意識到,你把自己經曆過的喪失傷痛說出來的能力,實際上正在幫助另一個人克服他的喪親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