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貼一篇舊文 - 淺談詩詞煉句

(2014-02-15 21:45:59) 下一個

什麽是好詩詞?古今的詩詞作者寫下了無數詩篇,為什麽有些廣為流傳,而大多被人遺忘?我覺得好的詩詞首先是立意新。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這便有了新意。這新意若被 賦予了情感,便有了感染力。詩詞若能把作者的情緒充分表現出來,讓讀者體會到一幅相應的畫麵,受到其情緒的感染,或歡快,或惆悵,或悲憤,或豪壯,這便是 好詩詞的基礎。再通過新穎和凝練的語句,使音韻和諧並優美流暢,這便是一首好詩詞了。自不必說,立意越新,詞句越優美凝練,人們就越願意欣賞傳誦。

所以簡單的說,要寫出好詩詞最重要的是意境和凝練。如果有凝練沒有意境,詞句做得很工整,用字也講究,就成了無病呻吟。反之,意思雖好,但字句平白,缺乏推敲,就不像詩詞,倒像戲詞或順口溜。有些人反對受古典詩詞的格律限製,主張寫自由體詩,這當然無可非議。但若是聲稱寫律詩絕句,或按律填詞,那就得有個起碼的樣子。

當然,要作好詩詞,首先要有基本的古文基礎及對詩詞韻律的了解。然後要多讀,多練,才能逐步體會其中奧妙,不斷得到提高。

詩和詞都有一定的格式。唐詩如七律,五律,絕句,排律等,宋詞的上百種詞牌,都有嚴格的平仄和韻律要求。後人填寫詩詞,一般遵循《平水韻》。詩的要求最為嚴格,必須按韻譜押韻。填詞相對放鬆些,有些鄰韻可以通押。大多關於詩詞的書籍文章都是講詩詞格律的,因為這些東西比較固定,有規律可循。讀者可以很容易找到。

但格律隻是個形式。這個形式是為了使內容表達得更為優美,更加有感染力。一個人可以寫出完全符合格律的詩詞,但這詩詞卻可能是十足的垃圾。這裏我想做一個嚐試,就是通過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如何通過這個形式來更好地表達內容,即如何提高詩詞的質量。

我們來看下麵這一句:

“秋風吹來一陣涼”

顯然,作者想要描述秋天的景象,同時又想表明一種心境,所以感覺到秋風的冷意。但作為詩詞,這句話有很多毛病。首先,它不符合平仄。詩和詞裏用七個字押平聲韻時基本上是用下麵的兩個形式:

其一:平平仄仄仄平平

其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這裏“平”指 平聲,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指語音四聲中的第一聲和第二聲,古人稱之為陰平和陽平,或上平和下平。“仄”指仄聲,是指語音四聲中的第三聲和第四聲,古人稱之為上聲和去聲。古人還區分一種入聲字,也歸在仄聲裏。還有一點需要注明,就是現代普通話發音和古人發音不完全一樣,有些普通話的平聲字,在古代卻是仄聲字,比如白,竹,獨等等。雖然聽上去有點複雜,但在如今網絡發達的條件下,《平水韻》隨手可及,隻要查驗一下即可。

作為一般規律,對於上麵的七字格律,往往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之說,即七個字中第二、四、六個字必須按照上麵二者之一來填寫,而第一、三、五個字則可以有所鬆動。 當然,第七個字是必須嚴格按照格律來寫,而且在韻句上還必須押韻。

這裏我們就用上麵的第一種格式作為例子,即“平平仄仄仄平平”。這一句“秋風吹來一陣涼”的平仄是“平平平平仄仄平”,顯然不合平仄格律。

除了不符格律,這句話太直白,感覺像歌詞或戲詞。這當然是主觀感覺和判斷,但這個感覺很重要。如果你覺得一句詩裏所用的詞句是大家都已經爛熟的,或者是一句連小學生都可以想出來的句子,那恐怕這句“詩”還有待加工。

好,那麽我們琢磨一下,把它改成如下的句子:

“秋風陣陣感秋涼”

這句合了平仄,也有了一點詩意,但仍有幾個明顯的毛病。首先還是顯得太直白。所謂凝練,就是要把更多的東西放到這有限的七個字裏麵,使這一句話更豐滿,更有感染力,同時對用字仔細推敲。其次,這裏有重複用字,即“秋”出現了兩次。一首詩詞隻有區區幾十個字,所以一般很忌諱用重複的字。當然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李商隱的詩“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張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裏第一句的“期”字和下麵的“巴山夜雨”都是重複用的,但卻是詩中所需要的。再者,就是這個“感”字,也許有人想用“覺”字。盡管“覺”在現代讀音裏是平聲,但在古代是個仄聲字,所以它在這句裏也符合平仄。其實無論是“感”還是“覺”都顯得很生硬。如果你不覺得這兩個字生硬,那說明你需要再多讀一些古典詩詞,增加你的感覺,提高基本素質。這就好像是聽京戲。一開始,你聽著誰唱得都一樣。聽得多了,你就能聽出差別來。再聽多些,你就能說出為什麽這個角兒比別人好,好在哪裏。

那麽把“感”換成什麽字好呢?這就要憑你的靈感了。你可能想到了“伴”字,也可能想到了“送”字,或者別的什麽字。“送” 字比“伴”字感覺上好很多,所以,我們且用“送” 字。同時,我們再添加點東西進去,使這句話更豐滿一些。

“秋風滿院送秋涼”

這裏我們看到了一個院子,作者有可能正站在窗前看著窗外,陣陣秋風吹來,充滿了涼意。這句怎麽樣呢?我們隻是加了點東西,但表達的方法幾乎沒變,感覺還是很直白。另外,“秋”字仍然重複用了兩次。

那麽我們再改一改。秋風往往伴隨著落葉,這樣氣氛就會烘托出來。好吧,我們就先用“秋風落葉”這四個字。前兩個字平聲,後兩個字仄聲,平仄是符合的。第七個字我們假定是不能動的,因為要押韻。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有時你得了一個很好的句子,但卻押不上韻,你有可能不惜把整篇的韻都改了。即使是押原韻,也未必一定要用 “涼”字。但這裏我們假定保留“涼”字。

我們還要去掉一個“秋”字。最可行的辦法是改“秋風”的“秋”字。風一般可同季節相聯係,比如這裏的“秋風”,也可與方向相聯係,比如東西南北,還可同溫度相聯係,比如冷風,暖風,和風,等等。這裏已經有了末尾的涼字,就不能再用與冷有關的字,以免意思重複。所以我們看看東西南北是否可以用。西風用於秋天是最適當的,“西風掃落葉”也是人們常用的句子。東風一般是和春夏季節相聯係的,北風南風放在這裏都聽起來很怪。所以我們暫定“西風落葉”。人們有時也用“金風”來形容秋風,因為在秋季樹葉變成了金黃顏色。但“金風”含有喜慶或積極的傾向,用在這裏與原句的意思不相符。於是句子變成:

“西風落葉送秋涼”

這似乎可以了。這比一開始的“秋風吹來一陣涼”不知要好多少倍。可是仔細推敲,仍有不足之處。“西風落葉”終究有些熟爛,讓人覺得似曾相識,絕無新奇醒目之效。琢磨一下,把“落”字改成“殘”字更好,“西風殘葉”更增加了悲涼的感覺。但是由此一來,後麵的“送”字又要改。因為“西風落葉”是動作,可以“送”,而“西風殘葉”則是場景描述,不再有動作。當然,你也可以把“殘”字當作動詞,即西風把樹葉凋殘了,但“西風殘葉送秋涼”感覺上總是有點不流暢。所以我們幹脆把 “送”字改成“晚”字,這樣整個句子都變成了場景描述。

“西風殘葉晚秋涼”

這一句顯然要比前一句好些,既不落俗,又增強了氣氛。當然,這一句還可以再改。根據不同的主題要求和情緒抒發,你可以變換場景,讓讀者看到另外的東西,體會到另一種心境。比如,月亮是詩人們常用的,尤其是在以秋天為背景時。我們可以試用下麵的句子:

“憑欄對月晚秋涼”

這句話不再是純粹的場景描述和作者間接的感受,因為作者把自己也寫了進去。你可以看到她站立在欄杆前,麵對著明月,感受著晚秋的涼意。然而,你也會體會到,同前一句相比,這一句少了些悲愴之意,而多了些儒雅之氣。

你還可以繼續較真。如果這首詩作在初秋,而不是晚秋怎麽辦。怎樣才能把“晚秋”改掉,同時又表明是秋天呢? 當然總是有辦法的。比如你可以讓月亮幫你的忙,因為你可以稱她為“秋月”。你可以想象湖邊秋月,秋風襲來,陣陣涼意。所以你試用“湖邊秋月秋風涼”。但這後麵一個“秋”字顯然不能用,因為一者重複,二者不合平仄。所以我們決定保留原來那個“晚”字。這一句就變成:

“湖邊秋月晚風涼”

雖然還不錯,但仍不理想,因為“湖邊秋月“感覺有些直白。而且從對稱的角度講,前麵的“西風”和“殘葉”要好得多,而“湖邊”和“秋月”卻沒有相對之意。所以我們要把“湖邊”改成“某湖”。

首先想到的是 “平湖”。一片平靜的湖水,當空一輪明月,就把環境顯現出來。但是“平湖秋月”是西湖景致之一,為人熟知,用在這裏便落了俗套。那麽用具體的湖名怎麽樣? 比如西湖。如果你真的身在西湖,用“西湖秋月晚風涼”倒也是不錯的。但如果你身在太湖怎麽辦?你能用“太湖秋月晚風涼”嗎?恐怕不成,因為這樣可能連你自己聽上去也有點怪。怪的原因是由於西湖和太湖完全代表兩種不同的概念。西湖是玲瓏精致,供人遊玩欣賞之處,而太湖則給人以浩瀚寬廣之感受。在那裏打魚行,望月恐怕不是上佳之處。那麽再假如你身在瘦西湖,鄱陽湖怎麽辦?因為這裏隻能用兩個字,有的初學者便會強作簡化,稱之為“瘦湖”,“鄱湖”。這種簡化十分生硬,別人也無法猜測,隻有他和天知道。

既然把“湖”放進來很難,我們就不用它,而去借助別的東西。比如梧桐樹也是常見於詩詞中描述秋景的。秋風吹過,梧桐葉落,枝幹稀疏,正是秋天景象。所以我們可以用如下句子:

“疏桐秋月晚風涼”

當然,你可以再接再厲,進一步推敲。但是你已經看到,隨著我們不斷的改進,詩詞的意境已隨之提高,句子也更加凝練。當然,光靠一個單句是無法將整個意境體現出來的。用了這一句,再加上其它的相連句子,便在詩詞中鋪墊了一個場景,由此可進一步渲染氣氛,以抒發各種情感,比如思鄉,別離,國仇家恨等等。另一方麵,大家也看到,我們在這裏虛擬了不同的環境,為的是更好地體現主題。如果你能親臨某處,有感而發,當然會更好。但詩詞是藝術創作,必須要有提煉和加工,甚至是虛擬。隻要你所抒發的情感是真摯感人的,你就會得到讀者的共鳴。這與做學術研究恰恰相反。在那裏,你必須尊重現實,真憑實據,情感這東西是不能參雜進去的。

推敲是為了提煉和提高,但所推敲的東西必須首先要好才行,這就是立意的重要性。古人秋季感懷的詩詞很多。杜甫《登高》中的詩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寫出一種悲愴蒼涼的意境。李清照的《聲聲慢》通篇沒有一個秋字,卻把秋天的景象和不盡的惆悵苦悶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也有人標新立異,偏要從積極向上的意義入手,最著名的是劉禹錫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