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在沒有溫度計的古代,是如何控製溫度燒製陶瓷的?

(2016-01-26 19:41:42) 下一個

在沒有溫度計的古代,是如何控製溫度燒製陶瓷的?

過去窯的主管叫把頭,又叫把樁,那是相當牛的職業,工資高地位高,相當於現在的高級職業經理人。一個小工混到把頭起碼要二十年的積累,而且不是每個人都能當上把頭。

古 代沒有溫度計,但是判斷窯溫的方法有好幾種。燒窯時是用磚把窯封起來的,留兩個孔,一個進柴,一個觀察。不同的火焰顏色表現不同的溫度。其實沒那麽簡單, 木柴的質量和幹濕度,窯裏氧氣的濃度等因素都影響火焰顏色。這時就需要把頭的經驗了。還有一個常用的辦法,在窯裏近觀察口處放若幹瓷土捏的圓錐,尖頭圓 底,叫火照。這東西在高溫時會變紅變軟,彎下來。把頭隔一段時間用鐵鉗夾出一個,看它變軟的程度,以此判斷溫度。

在沒有溫度計的古代,是如何控製溫度燒製陶瓷的?

判 斷溫度隻是燒窯的一個環節。把頭還要掌控溫度的變化,即升溫和降溫的速度,和最高溫的持續時間。這對瓷器的燒成有很大影響。還要控製窯裏的氧氣濃度。比如 銅釉,在高濃度氧氣時是紅色,反之是綠色。著名的青花釉裏紅,紅色隻能在1345-1355度的區間(低了是黑色,高了是無色),和特定的氧氣濃度時,才 能出現,而且還要保證青花的發色,可遇不可求的事。所以民國時說:青花帶紅,價值連城。還有一點是,窯裏麵不同的位置,溫度也不同。把頭需要把不同溫度要 求的瓷器安排在合適的位置,有時這工作由專門的師傅完成,叫滿窯,也是經驗活。

除了有經驗的把頭外,陶瓷生產其實是一個非常複雜細致的過程,從原料至燒成任何一道工序稍有疏忽,即有引起缺陷甚至報廢的可能。而關於這些,有燒窯師傅不會告訴你的5個秘密。

在沒有溫度計的古代,是如何控製溫度燒製陶瓷的?一、變形:

產 品燒成變形是陶瓷行業最常見、最嚴重的缺陷,如口徑歪扭不圓,幾何形狀有不規則的改變等。主要原因是裝窯方法不當。如匣缽柱行不正,匣缽底或墊片不平,使 窯車運行發生震動,影響到產品的變形。另外,產品在燒成中坯體預熱與升溫快時,溫差大易發生變形。燒成溫度過高或保溫時間太長也會造成大量的變形缺陷。使 用的匣缽高溫強度差、或塗料抹不平時也會造成燒成品的變形。

在沒有溫度計的古代,是如何控製溫度燒製陶瓷的?二、開裂:

開裂指製品上有大小不同的裂紋。其原因是坯體入窯水分太高(大於2%以上),預熱升溫和冷卻太快,導致製品內外收縮不勻。有的是坯體在裝缽前已受到碰撞有內傷。坯體厚薄不勻,配件(如壺把、咀等)重量過大或粘結不良也會造成製品開裂。

防止的辦法是:(1)入窯坯體一定要幹燥;(2)裝窯時套裝操作謹慎,墊片與坯體配方一致。配件大小、重量與粘接位置恰當。有的在粘接泥漿中加入10-15%的釉料,可以使咀、把與主體牢固熔接一體,如此可克服開裂缺陷。

在沒有溫度計的古代,是如何控製溫度燒製陶瓷的?三、起泡:

燒 製品起泡有"坯泡"與"釉泡"兩種。坯泡分為"氧化泡"與"還原泡"兩種。氧化泡指坯泡外麵覆蓋釉層,斷麵呈灰黑色,多形成於窯內低溫部位。主要是瓷胎與 釉料中的分解物未能充分氧化,燒失物未完全排除所致。予熱升溫快,氧化分解階段時間短、氧化結束時窯內溫度過低,上下溫度差過大。在坯釉料中,碳酸鹽。硫 酸鹽及有機雜質含量較多等都是造成產品起泡的主因。此外時裝窯密度不當、入窯水份高等原因亦須注意。還原泡又稱過火泡,斷而發黃,多發生於高溫近噴火口處 的製品。主要由於坯體內硫酸鹽與高價鐵還原不足,強還原氣氛不足及燒成溫度過高造成。釉泡係沉積炭及分解物在釉熔前未能燒盡揮發,氣體被阻於釉麵層中形 成。若延長釉熔時間或適當平燒即可解決。

在沒有溫度計的古代,是如何控製溫度燒製陶瓷的?四、生燒與過燒:

生燒的製品外觀發黃、吸水率偏高、釉麵光澤差而粗糙、強度低、敲打時聲音渾濁。過燒時產品發生變形,釉麵起泡或流釉。主要原因在燒成溫度偏高或偏低,高溫保溫時間控製不當,裝車密度不合理或燒成溫差大等產生局部過燒或生燒。

在沒有溫度計的古代,是如何控製溫度燒製陶瓷的?

五、針孔:

指 產品釉麵出現微小凹痕或小孔。形成此類缺陷一是坯料中有機物。碳素、氧化鐵含量較高,當升溫快時燒失物未能完全燒盡揮發而到後期高溫階段才逸出釉麵,形成 宛如微觀火山狀的針孔。此外,高溫爐還原氣氛太弱,噴火口部位產品再次被氧化也會造成針孔。再者,當釉料流動性差或施釉過薄時也會發生針孔缺陷。轉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幸福劇團 回複 悄悄話 有沒有爆了事情發生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