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明清的工藝、建築和雕塑

(2015-12-08 14:20:15) 下一個


Section one  Architecture, Sculpture and Crafts of Ming-Qing Dynasty

一  明清工藝
  明清工藝總的發展趨勢是華麗、繁縟、小氣。製作技術大有提高,但其藝術性已無法同元代以前相比。當然,這樣說並非要否定明清工藝所取得的成就。在有些領域的工藝品中,產生了新的品種和製作技術。如陶瓷、雕漆、玻璃、琺琅、民間工藝得到較大的發展。

1. 瓷器 
  明清瓷器向多樣化、普及化發展。在品種、製作手法、彩飾等方麵,都有新的進步。明青花從成化年間起,器胎變薄,呈青灰色。嘉靖、萬曆時產量大增,圖案 花紋豐富多彩,飾以人物、山水、花卉、禽獸及寓意吉祥與諧音的紋樣。但紋飾略覺零亂。清康熙時代的青花,色呈寶藍,瑩澈透亮,渲染分明;晚清青花淡雅明 快。
  釉裏紅瓷在明及清初仍較流行。成化、宣德時的“西紅寶石末”燒成的瓷器呈現暗紅、鮮紅等不同色澤,價值昂貴。
  鬥彩的裝飾由釉下的青花和釉上的彩色共同組成,“鬥”可理解為釉下、釉上爭芳鬥妍。“鬥彩”一詞出現較晚,始見於十八世紀前期成書的《南窯筆記》,明 人對這類器物的稱呼還是“五彩”或“五色花”。《南窯筆記》的發明被今人繼承,按當代通行的說法,明代彩繪瓷中有鬥彩和五彩之分,如成化鬥彩、嘉靖、萬曆 五彩等。“鬥彩”盛行於嘉靖、萬曆年間,以紅、綠、黃、紫、青花為主,尤以紅為最突出。康熙時以黑、黃、綠、紫為基調,稱為“素三彩”。
  琺琅彩瓷是清代名貴的宮廷禦用器。琺琅彩為釉上彩,它是受到法國傳入的畫琺琅技藝的影響而產生的,將銅胎畫琺琅的技法移植於瓷器,因此也被之為“瓷胎 畫琺琅”。琺琅彩瓷始燒於康熙年間,是瓷器中的新品種,雍正時得到迅速發展,最初采用西洋進口琺琅彩料,雍正六年宮廷已能自製,色彩較進口料更為多樣。琺 琅彩多為碗、盤、壺、瓶、盒等小件器皿,瓷胎在景德鎮燒成,運至北京,由宮廷畫師彩繪,在內務府造辦處的“琺琅作”烘燒而成。
  粉彩是受琺琅彩影響產生的釉上彩品種,長於渲染,能描繪物體陰陽凹凸的立體感,改變了繪製五彩所用的單線平塗方法。由於彩料中摻入了含鉛、砷、矽的化 合物,俗稱“玻璃白”,對彩料進行“粉化”,使畫麵呈現深淺、濃淡色調。並增加了以黃金為著色劑的胭脂紅,(又稱洋紅,為進口料),代替了以鐵為著色劑的 紅礬彩。“洋紅”豔若桃花,較之傳統紅彩潤澤明麗。因此粉彩與五彩相比,較為淡雅柔潤,有“軟彩”之稱(五彩被稱為“硬彩”)。
  單色釉瓷出現多種鮮豔原色和灰淡中間色調的單色瓷,令人目不暇接;明末興起的宜興紫砂壺,造型別致,色澤樸素淡雅,深得士大夫的賞識。
  明清與歐洲亦有較多來往,瓷器輸出為一大宗,使不少國家上層人物以使用中國瓷器為榮,甚至死後用做隨葬品。與此同時,中國陶瓷,也受到不少外來影響,特別是在清代早期,康、雍、乾三朝,其中以乾隆時期為最盛。 


青花花卉紋碗  明成化  高6.8,口徑15.4,足徑5.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碗是成化青花瓷的代表作品。成化青花瓷器造型不及宣德時豐富多樣,而以小型器物見長,輕巧玲瓏。 所用青料為江西樂平所產的“平等青”,基本不用進口鈷料,青花色調趨於淡雅,藍中泛灰青。畫風細膩,采用分水(即渲染)手法,表現出物象不同色階的層次變 化,增強了裝飾的繪畫效果。


青花阿拉伯文罐  明正德   高36,口徑13.5,足徑17.8厘米  首都博物館藏

  以阿拉伯文(亦稱回文)作瓷器裝飾,永樂、宣德時已出現,至正德時較為流行。阿拉伯文有的作主題紋飾,有的作輔助紋飾,穿插於花草圖案之中,優美的書 法與紋飾和諧統一。這些阿拉伯文的內容多為箴言或古蘭經文,與當時回教的興盛有關,帶有這燈裝飾的瓷器多是為穆斯林製作的,用作外銷瓷。


青花團花紋提梁壺  明隆慶   高30.5,口徑10.5,足徑15.3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釉麵光潤,青花呈色濃重豔麗,藍中泛紫,係采用“回青”料描繪。壺底有“大明隆慶年造”楷書款。此壺為隆慶青花瓷的代表作品。


青花白梅紋瓶 清康熙 高37.9,口徑11.8,底徑12.7厘米 

  日本永青文庫俗稱“觀音尊”,是清代康熙時的典型器物。瓶體飾白梅紋,花紋外以青料渲染一周,襯托梅花的潔白多姿。構圖疏朗,青花色調純淨明豔。


青花八吉祥紋扁瓶  清雍正 高50,腹徑37.3厘米  日本出光美術館藏
    此瓶是雍正、乾隆時富有特色的器物,造型、紋飾均具有代表性。這種扁瓶曾作為外銷瓷,流傳甚廣,影響深遠,十八世紀荷蘭、法國皆有仿製品。


青花纏枝蓮紋觚式瓶 清乾隆 高63.5,口徑26.5,底徑29.1厘米  中國曆史博物館藏 

  此瓶為乾隆六年製作的獻給北京東霸天仙聖母廟的供器,是乾隆前期青花瓷中的傑作。唐英 (1682-1756年)是雍正、乾隆時期宮廷派往景德鎮禦窯廠的督陶官,前後曆二十餘年。他曾與工匠同食息者三年,深諳製瓷技藝,督窯成就卓著,仿古、 創新兼長,著有《陶成紀事》、《陶冶圖說》及《陶人心語》。他所督造的官窯瓷器被稱為“唐窯”,標誌著清代瓷器發展達到鼎盛階段。


釉裏紅歲寒三友圖梅瓶  明初  通高42,口徑6.2,足徑13厘米
1957年江蘇省江寧縣宋琥墓(1430年)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此瓶為明初景德鎮窯作品,造型較元代梅瓶豐滿,裝飾仍具有元代層次多、畫麵滿的特點。紋飾采用兩種 不同的表現手法,蓋為紅地白花,器身為白地紅花。蓋以纏枝牡丹紋為裝飾主體,上輔以錦紋,蓋麵繪重疊蓮瓣紋,鈕飾火焰紋。瓶身分布七層紋飾,頸飾蕉葉紋, 肩部由上至下為如意紋、卷草紋和纏枝菊紋。腹部主題紋飾為鬆、竹、梅,並點綴湖石、山茶花、芭蕉等。相互穿插,錯落有致。鬆、竹、梅被稱為“歲寒三友”, 象征堅貞、高尚的品格,是宋元以來繪畫表現的重要題材,這一裝飾即吸收了繪畫的表現技法。其下部飾海水紋和變形蓮瓣紋。通體紋飾層次清晰,主題突出,描繪 細致。
   


青花釉裏紅桃樹紋瓶 清雍正 高31.5,口徑9.3厘米  日本梅澤紀念館


鬥彩滿池嬌紋碗 明  高8厘米   西藏自治區薩迦縣薩迦寺藏

   主題圖案在碗腹內外,為元中期以來習見的蓮池鴛鴦,它時稱“滿池嬌”(元人對這個語詞的解說是“池塘小景”)。外腹主題圖案以上繪一周雲龍,龍為高貴的雙 角五爪,碗口書藏文一周,意為“晝吉祥,夜吉祥,正午吉祥,晝夜吉祥,三寶吉祥。”圈足外壁飾海水一周,圈足內書“大明宣德年製”六字楷款。
  圖中的器形和圖案都不特殊,但作品卻極其重要,因為它是已知最早,保存最完好的鬥彩瓷器。此碗藏在薩迦派的主寺薩迦寺,薩迦寺保存的圖書、壁畫等文物 極豐富,居西藏各寺院之首,因而有“第二敦煌”之稱。明政府對西藏采取懷柔政策,各教派朝貢不斷,中央賞賜頻頻。圖示的碗是禦器廠產品,口沿書寫藏文經 句,口下飾帝王專用的雙角五爪龍,就是明政府懷柔政策的體現。


鬥彩花蝶紋罐 明  高9.2,口徑7.5,腹徑13.2厘米 英國倫敦達維德中國美術館藏

  底有“大明成化年製”款。原配蓋已失,是成化鬥彩的佳作。


五彩蓮池鴛鴦紋瓶明萬曆高53.8,口徑8.8,足徑17.9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瓶是萬曆五彩瓷的代表作品,是明代彩瓷達到空前繁榮時期的產物。


五彩蓮池紋尊 清康熙 高45.5,口徑22.9,足徑1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明代五彩是以青花五彩為主,至清代康熙時五彩得到進一步發展,發明了釉上藍彩和黑彩,使色彩更為豐富,畫意生動。此尊為康熙五彩的代表作品,表現出康熙五彩明朗、絢麗的風格。


五彩八吉祥紋盤 清乾隆 高6,口徑50.7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盤通體滿布五彩紋飾,內底心飾對稱的飛鳳紋,外繪一周纏枝牡丹紋,內壁主體裝飾八吉祥紋,圖案層次繁密,描繪精細,具有乾隆時期彩瓷裝飾的典型作風。

琺琅彩罌粟花紋碗 清康熙 高6,口徑11.1,底徑4.8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康熙琺琅彩多在器外壁未上釉的胎上以彩色作地,彩繪花卉紋飾,彩料較厚,有凸起之感,銅胎畫琺琅風韻猶存。此碗為康熙琺琅彩瓷的典型器物。


琺琅彩西洋人物圖雙聯瓶 清乾隆 通高21.2厘米 日本永青文庫藏

  此器是禦用陳設品,造型、裝飾別具特色,頗為珍貴。清代乾隆皇帝對西方藝術頗為欣賞,曾讓歐洲傳教士任宮廷畫師。此瓶即為迎合帝王的趣味,依照西洋畫稿描繪而成的。


粉彩團花蝴蝶紋碗 清雍正 高6.6,口徑13.4,足徑4.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雍正時期的粉彩取代了康熙五彩的地位,成為釉上彩的主流,所繪紋飾常采用工筆畫中的沒骨畫法,精細之至,達到了“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程度。


粉彩百花紋罐  清乾隆  高48,腹徑36,底徑25.8厘米 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藏

  此罐所采用的花卉裝飾題材,俗稱“萬花堆”,因其宛若萬花堆聚而得名,寓意百花呈瑞,又稱“百花圖”。是清乾隆、嘉慶時期粉彩瓷器獨具特色的紋樣。


粉彩鏤孔轉心轉頸瓶  清乾隆 高41.5,口徑19.5,足徑21.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瓶體由內、外兩部分套合而成,瓶頸、內瓶、瓶腹、器底等為分段燒成,瓶頸與內瓶粘接在一起,套於腹 內,器底與器腹粘合封閉。腹部有圓形開光鏤孔四季花卉,頸部轉動,可透視旋轉的內瓶上的嬰戲圖案,頸部上層寫有“天幹(甲乙丙丁……)下書”地支(子醜寅 卯……),皆篆書,旋動可對“幹支”(這是古代用來表示時序的方法,周而複始,循環使用)。通體粉彩紋飾描繪細膩,口沿外繪紫地如意紋,頸、足為紫地藍色 纏枝花紋,腹部為黃地藍色纏枝花紋,色彩鮮明,雙耳、口沿、足邊飾金彩,使紋飾更顯得富麗堂皇。此瓶是景德鎮官窯製作的禦用觀賞品,充分體現了乾隆時期製 瓷工藝的精湛絕倫。

 
紫砂三足圓壺 明 通高11.3,口徑8.4,  腹徑10.7厘米
1984年江蘇省無錫市崇禎二年(1129年)墓出土 江蘇省無錫市博物館

  此壺造型端正,古樸渾厚,蓋麵淺浮雕四瓣柿蒂紋。胎體質地溫潤,於深栗色中閃金黃色斑點,是用深栗色粗紫砂泥,摻入黃色砂缸土製成的,色澤古色古香,肌理特殊,別有韻味。壺柄下有陰刻“大彬”二字楷書款。此壺為明代萬曆時宜興製壺名家時大彬所製,是紫砂茗壺中的佳作。

2. 織繡工藝
  明清手工紡織、印染、刺繡工藝在宋元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機織工藝顯著進步。明清紡織業最發達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南方,北方主要是北京,全國出現了蘇、杭、寧、粵、湘、蜀、京等聞名海內外的織繡產地。
  明弘治年間林洪把傳統的織機由五層改為四層。明政府設立了專門管理織繡生產的機構。明曆代皇帝對織繡都嚴加控製,如禁繡蟒衣,但因朝政腐敗,屢禁不止。
  緙絲為織繡的一種,以彩色線織成各種圖案,可以與繪畫相比美。緙絲興起於宋代,明代緙絲工匠又創造了新的緙絲法,如鳳尾戧、木梳戧、長短戧、披梭戧 等。緙絲內容,除采用名人字畫外,又廣泛用於織作生活用品。清代緙絲的重要特點有:清初創造出雙麵“透緙”技術,以增加作品的牢固程度,並使它兩麵花紋清 楚,紋樣清晰,色彩柔和;擴大了合色線的應用,以表現物象的明暗變化;常采用緙絲加繡的手法。乾隆時代多用緙絲織造朝服,乾隆以後,出現了緙織花紋輪廓, 主景、配景用全彩繪的作品;清中期,創造出“三色金”緙絲,即在深色地上以赤圓金、淡圓金、銀線緙織花紋,光彩奪目;晚期,出現了運用同類色的明暗變化配 色的“三藍緙絲”和“水墨緙絲,”前者以深藍、品藍、月白三色退暈、後者以墨、深灰、淺灰三色退暈,色彩淡雅;中期的宮廷插屏、掛屏常以絲線緙地紋,毛線 緙花紋,花紋突出表麵,有刺繡效果。晚清時,緙絲工藝大衰退,一個重要的標誌是緙繪結合的作品出現了大批粗製濫造的現象。
  明代緙絲匠人,當以吳圻和朱良棟最著名。吳圻,字尚中,蘇州人。清乾清宮藏有以沈周《蟠桃仙》為粉本的作品一件;朱良棟,長洲人,乾清宮藏朱良棟緙絲《瑤池獻壽圖》一軸,明本。
  刺繡  中國自古有男耕女織的傳統。聰慧的女紅以刺繡顯示才能,後來發展成為家庭手工業,如顧(滬)繡、蘇繡、北京的灑線繡、山東、河北的衣線繡等,均聞名全國。 少數民族的織繡工藝獨具特色,富有古樸新奇的風韻。如壯族的“僮錦”、維吾爾族的“回回錦”、“和闐綢”、藏族的“氆氌”、苗族的“蠟染”、彝族的刺繡 等。為海內外各界人士所喜愛。明清著名的刺繡能手有薛素素、袁九淑、俞穎,善繡大士像;董小宛、曼殊,善繡圖案、花卉;楊卯君、沈關關、餘韞珠,善繡佛、 道像;錢佩瑜、陳花想,程景鳳、楊繼棠善繡花鳥;徐貞女、金星月、俞韞玉善繡羅漢像。另外,元以來還興起發繡。夏永(字明遠)是有名的界畫家,還是有名的 刺繡專家。她用頭發繡滕王閣、黃鶴樓圖,細如蚊睫,侔於鬼工。明清有繼承此技者,鄒濤妻趙氏,繪白描人物極工,又能以頭發為觀音像;王瓊,高郵進士李炳旦 妻,通經史,工書畫,尤精發繡。以素絹繡瓔珞大士像,拆一發為四,精細入神,宛如繪畫,不見針跡,觀者稱絕;還有錢薏、徐湘頻等。


金地鳳凰花卉紋緙絲 明 直徑30-31厘米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藏

  地組織以撚金線織出,圖案用五彩絲線緙成。一鳳一凰,雄飛雌從,自由飛翔,背景有飄動的祥雲、盛開的花朵、起伏的山巒、洶湧的波濤。色線逐層退暈,濃淡相間,圖案喜氣洋洋,富麗華貴。


緙絲山水圖軸 清 高108,寬68.8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用色以藍綠為主,以平緙加畫手法表現山峰奇崛、水麵生波、萬木蒼翠、宅舍清幽的景象。作於乾隆時,原係清室藏品,幅麵鈐有朱色璽印九方。   


剌繡羅漢圖 明  長27.8,寬27.7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這是刺繡十六應真冊的第十七頁,全冊共十八頁,表現的都是羅漢修行的情景。冊頁以白綾為地,用細絨線繡出輪廓,用墨及淡彩略略渲染,簡潔優雅,頗有白描風範。這種畫繡結合的方法,是顧繡的一大特點。

 
刺繡芙蓉鴛鴦圖軸  明  高140,寬57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衣線繡是北方民間的傳統刺繡品種,它多以暗花綾做繡底,用加撚的雙股絲線繡花。明代山東地區的魯繡即以衣線繡馳名,它以淡黃色的折枝花鳥紋暗花緞為繡底,繡線配色濃重,可掩蓋繡底上的暗花,隙地則露出暗花,使圖案和色彩層次豐富。繡花溫柔和美,是明代魯繡中的傑作。

3. 漆器工藝
  明清漆器工藝有較大發展,出現了一批名手。明代有張德剛、包亮、王鬆、玉銘、楊壩、方信川、黃平沙、楊明、蔣回回,清代有秦景賢、孫盛宇、鄭子玉、戴 有德、李賢、吳雲章、楊天成、夏漆工、江千裏等。在長期實踐的基礎上,由黃成編著、楊明作注的中國曆史上第一部論述漆器工藝的專著《髹飾錄》,於明末問 世。該書全麵係統地論述了髹漆的曆史、原料、工具、工藝技法、品種及漆工禁忌、過失等各個方麵,是對中國漆器工藝幾千年曆史的總結。。
  明統治者比較重視漆器工藝,永樂年間,明成祖詔召張德剛進京,任營繕所副,恢複漆器生產。到宣德時期,包亮任營繕所副,此間為“西塘派剔紅”興旺時 期。明中期後,剔紅風格發生變化,漆層減少,圖案疏朗,同時出現修長身材的人物形象;以王鬆為首的雲南“滇派”雕漆也發展起來,直到明末。清代漆器工藝沒 多大進展,以摹古為主,雕法進一步瑣細。
  明清漆器工藝中較特別的是“蒔繪漆”,源於日本,中國稱之為“描金”或“泥金畫漆”。宋代傳入中國,明宣德年間,明政府曾遣漆工楊某去日本學此法,回國仿製。其子楊塤從父法;蔣回回亦善蒔繪。清人在此基礎上發展成為“灑金”漆器,華麗耀目。

 
剔彩林檎雙鸝圖捧盒明宣德通高20,直徑44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剔彩是在器胎上髹多層不同色漆再加雕刻,以顯露各色花紋。此盒刻工精細、藏鋒,局部采用研磨呈彩,因而花紋出現近似暈染的效果,是剔彩器中罕見的珍品。


剔彩龍鳳紋碗  清乾隆  高7.2,口徑1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4. 琺琅工藝
  琺琅是以矽、鉛丹、砷、氧化銻、硼砂等原料經焙燒磨碎,製成粉末狀彩料,再填繪於金、銀、銅、陶、瓷等器胎之上,經烘燒而成、按照加工的不同,分為掐 絲琺琅、鏨胎琺琅、畫琺琅、透明琺琅四大類。琺琅工藝來自外國,逐步與民族工藝相結合。琺琅彩料有的來自歐洲,也有自產於廣州和北京兩地的。
  掐絲琺琅始於元代,是由阿拉伯地區傳入的,故又稱為“大食窯”或“鬼國嵌”,但實物未見流傳。今天所能見到的是明清時期的。所謂掐絲琺琅,就是將銅絲 掐短,組成圖案,貼於銅胎器形上,再填以各色琺琅料,經烘燒、磨光、鍍金而成,顯得華麗、高貴。明掐絲琺琅工藝以永樂、宣德年間者為優。清乾隆時期,由於 皇帝提倡,掐絲琺琅大發展,工藝更加精致,產量大增,用途廣泛。產地主要有北京、廣州、揚州、九江等地。
  鏨胎琺琅是在金屬胎上鏨出花紋,填充琺琅料,而後焙燒、鍍金的器物。胎由鑄造、錘焊而成,除減地起錢外,其餘工序及用琺琅料均與掐絲相同。這種工藝起 源很早,自元代始由歐洲傳入中國,稱為“佛郎嵌”,乾隆時最盛。由於鏨胎起錢粗壯,有著莊重醇厚的藝術效果。主要產地在廣州。
  畫琺琅以銅等金屬為胎,先在胎上塗一層層琺琅色料,焙燒後,再以琺琅料繪製圖案,而後,再經焙燒。這種器物源起於歐洲,康熙時傳入廣州,此後,在廣州 和養心殿造辦處分別試製成功。乾隆時極盛,而後漸趨衰落。廣州的畫琺琅風格受西歐影響較深,而宮廷的製作則有較濃鬱的中國風貌。圖示的作品采用色地、開光 的手法,當時的琺琅彩、粉彩瓷器都與此相似,雍正以後,它們才各自形成獨特的風貌。
  透明琺琅,是在經過藝術加工的金、銀胎上塗以透明琺琅料。烘燒而成,俗稱“燒藍”。既能見出琺琅彩的絢麗,又不掩蓋胎器本身的紋飾之美。


掐絲琺琅杯托 明宣德  高1.3,口徑19.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器做工精湛、格調高雅,為禦用監製造的明代琺琅器中的精品。


鏨胎琺琅犧尊  清乾隆  高19,長21.2,寬9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

  此為養心殿造辦處琺琅作的產品。器物銅胎鍍金,造型為牛,模仿三代銅器中的犧尊。


畫琺琅開光花卉紋小瓶  清康熙  高13.5,口徑4,足徑4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瓶為養心殿造辦處琺琅作的產品。


鏨胎透明琺琅麵盆  清  高12.7,外口徑47,底徑16.5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二、明清建築

  明清建築時期的建築出現了許多新特點:一方麵是皇家建築的定形化,另一方麵是民間建築的多樣化。就建築的用途而言,主要有象征 性建築、實用性建築、觀賞性建築三大類。實際上三種用途很難絕然分開。象征性建築包括宮殿、祠廟、陵墓;實用性建築主要有民居、儲存貨物的庫房、公共交通 設施、防禦工事等;觀賞性建築主要指園林。皇家園林兼有象征和觀賞的雙重品格。就建築藝術的審美價值而論,象征性建築和觀賞性建築內涵豐富,形式手法多 樣,有許多藝術規律值得總結和借鑒。

  中國的皇家宮廷建築,始終按照“壯麗重威”的美學思想進行設計。體積龐大,色彩華麗,裝飾繁縟,用料高貴。主體建築均在中軸線 上,左右嚴格對稱,主次分明,布局嚴密,封閉式等等,是中國皇家宮廷建築的突出特點。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宮――北京故宮,比元代以前的皇宮規模要小,但它是 現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皇宮,充分體現了中國曆代皇家宮廷建築的特點,代表著東方建築的精華。明清園林、祠廟、陵墓建築,也有著鮮明的民族特點。

1. 宮苑建築

  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皇帝行使權利的集中地。它充分地體現出皇權至高無上的主體思想,是幾千年皇家宮廷建築的繼續與發展。其設計之嚴密,整體氣勢之宏偉,主次配合之巧妙,施工之精到,感染力之強等等,較之秦阿房、漢未央、唐大明,並不遜色。
  北京曾作為金中都、元大都,曾經輝煌過一時,可惜均毀於兵火。明成祖得帝位後,於永樂元年著手建北京,永樂十九年初將首都由南京遷至北京,北京城的營 建仍遵南京形製而規模過之。明初的北京城,南以正陽、宣武、崇文三門為一線,東以東直門、朝陽門為一線,北以安定門、德勝門為一線,西以西直門、阜城門為 一線,圍起來的城池,近似方形。嘉靖二十三年(1553年),為了加強對京城的防衛和保衛城南的手工業和商業區,又在城的南麵加築一個外城,即今由正陽 門、西便門、東便門一線往南一帶,西至廣寧門、東至廣渠門、南至右安門、永定門、左安門一線,與內城合成凸形。此後,明清兩代雖對部分建築重建或改建,但 全城的規劃及整體布局並未變動。
  北京外城,東西7950米,南北3100米,東西各一門(即廣渠門、廣寧門)。北麵除了通往內城的三座門(正陽、宣武、崇文)外,東西兩角還有通往城外的東便門和西便門。外城內主要是手工業區和商業區及規模巨大的天壇和先農壇。
  內城,東西6650米,南北5350米,南麵三門即外城北麵三門(正陽、宣武、崇文),東西二門即東直門、朝陽門;西麵二門即西直門、阜城門;北麵二 門即安定門、德勝門。城外南北東西四方有天、地、日、月四壇相對。寓意皇城座落在天地四方的中心。皇城位於內城中心偏南,南代表天,取其近天之意。這些城 門都有甕城,建有城樓和箭樓。
  北京故宮的規模,是清朝確定下來的,比明代的規模要小,更不要說比漢唐了。
  北京城的布局,鮮明地體現出中國封建社會都城以宮室為主體的規劃思想,而宮室的建造又以能體現皇權至高無上為主旨。經過建築家的精心設計,精心施工,形成了鮮明的個性特征。

(1)空間與布局
  故宮建築設計對空間的利用和對建築物的布局,十分講究。空間是虛的,建築物是實的,安排得當,可以產生以虛代實,虛實相生的效果。由不同形式的建築組群形成的的中外遊客,無不為它的雄偉氣勢所征服。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故宮是處理空間的藝術。


北京故宮角樓


北京故宮太和殿 

(2)象征與實用
  明成祖修建北京故宮,主要不是為了居住,而是為了顯示皇帝的權威,象征皇權至高無上,江山永固。美、大、聖、神四個字用來概括故宮的品格是很恰當的。
  按照曆史常規,故宮的修建,從擇地到設計、施工,都有很多講究。因為從宋代以後,上層的風水觀念甚重。對於房屋間數、組合方式、室內外陳設、顏色等 等,皆賦予一定象征意義。可借有關明朝修建故宮的檔案材料,我們難以見到。隻能就建築本身,參照文獻材料(包括明代的),加以推測分析。其它如石獅、銅 象、鶴、麒麟、獬豸等等,無不象征某種寓意。
  故宮建築的象征性,除去前麵所列條件外,皇帝以題寫匾額和相應楹聯的形式得以強化。如: “建極綏獻”、 “允執厥中”、 “皇建有極”,等。以其精練含意深廣的語言,使建築物充實起來,使人們體會出在這裏所進行的各種活動的意義,給無機的土木建築以生命。

(3)局部與整體
  故宮是由許多單體建築組合而成的,是一個不可拆散,不可移位的緊密的整體。單體建築的設計與施工,當然要盡力使之完美,但施工的著重點在於它們的組 合,它們之間的關係。故宮建築之美,就存在於眾多單體建築的關係諧和之中。故宮單體的構成方式,一般采取上部華麗下部簡單的處理手法。
  故宮建築形體結構方式,以完全與外界隔開的房屋為基礎,均采取封閉式。
  各建築組群之間也是封閉的,每組建築形成一個院落,以門為聯結各景點的紐帶,不出門是見不到另一個景點的。吸引遊人不停地向前,希望永遠在前麵。單體 建築也是封閉式的,不進殿內,你是不會知道殿內結構的。這種處理在功能上保證了建築的嚴密性,在心理上又造成神秘性。
  故宮建築的構件大而重,城牆厚而寬,形體龐大、穩定。在這個世界裏,人失去了作為個體存在的價值,而被某種神秘的力量所征服。
  故宮房屋近九千間,大小不一,形狀各異,但就其頂部形狀而言,不外歇山頂、廡殿頂、攢尖頂等幾種形式,以廡殿頂者為主。故宮建築物嚴格按照等級劃分為若幹小群落,極有規律。

(4)色彩的魅力
  在形成明清故宮建築統一的風格中,使用大麵積相同的色彩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除少數個別建築外,單體建築都按高度規格化了的官式法則進行建造,因而形體比較簡單。
  大片黃色屋頂、紅色牆壁、紅漆柱子及規範化了的彩畫,給全部建築披上了金碧輝煌的盛裝而獲得了豐富統一的藝術效果。藍天、黃屋頂、紅牆、白色欄檻和以冷色調為主的鬥拱,組成熱烈和諧的色彩交響樂。
  北京故宮的象征手法,幾乎排除了一切自然因素,更多地是訴諸主觀構想,隨意安排。北京故宮的色彩是經過高度抽象化了的主觀色彩。明清兩代以黃色為貴, 這與中國自古重農有關。中國地廣,土壤複雜,土色多樣,有青黃赤白黑五色土之說,以黃為正,故黃色最尊貴。嚴格的等級製度,在政治上保障了皇帝的絕對權 威,在建築上突出了皇宮的主尊地位。

2. 壇廟建築

  封建時代皇家特重郊祀之禮,“國之大事,在祀與 戎。”明初定天下,朱元璋於洪武元年命中書省暨翰林院,太常司,定擬典祀;清代小有差異。明清兩代在京城和各地方修蓋了許多壇廟建築。僅以明朝為例,從建 國直至亡國,幾乎無日不在大興土木,二百餘年民力消耗殆盡。在京城就先後修建了社稷壇、太廟、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先農壇、先蠶壇、高媒台、神祗壇、 星辰壇、城隍廟等。在這些建築中,以社稷壇、太廟、天、地、日、月四壇下功夫最大。清基本沿明製,沒有大規模的擴建。
  此外,社稷壇(今中山公園)、太廟(今勞動人民文化宮)、先農壇、山川壇等也是這個時候建成的。清代雖對部分建築進行了改建或擴建,但大體布局和基本 形式並沒有改變。  在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形成了一整套的宗法禮製,以神化皇權,來約束臣民的思想和行動。在這個思想體係中,最重要的是要人們相信 “天”是至高無上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兒子。他的一切行動都是按照天的意誌去做的,因此是不可抗拒的。建築要體現這種思想,天壇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建築。
  天壇位於北京外城南部永定門內大街的東側,與先農壇東西對峙。天壇在體現天的崇高、神聖和象征皇帝與天的密切關係等方麵,是非常成功的。如圜丘、皇穹 宇、祈年殿平麵都是圓形,內外圍牆和祈年殿、圜丘間的圍牆作弧形,附會了古代“天圓”的宇宙觀。圜丘甃磚合1971陽數(九的倍數)欄板、望柱也都是九的 倍數。並附會“周天”360度的天相數字。


天壇

3. 明清陵墓建築

  明清陵墓建築是在宋代陵墓建築的基礎上形成的。宋代以後,喪葬規模比以前小了,而講究陰陽禁忌之風則空前興盛,明朝尤甚。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做皇帝以後,他率領大臣親自到昌平北山去選擇墓地,並命名為“天壽山”。
  明帝王陵與以前有所不同的是,各陵使用一個統一的神道,更重視山對陵墓的烘托作用(壽陵因山為體,自秦漢以來已成定製)。明十三陵在北京城北約45公 裏的昌平天壽山北麓,埋葬著明朝十三個皇帝。整個陵區的東、北、西三麵由山嶺環抱,十三陵墓組群,各依一個山巒,分布在山穀中。結合著自然地形,組成一個 巨大的陵區。
  明十三陵建築,基本上是遵循晉郭璞《葬書》的形製,把壽陵地點的選擇與皇帝基業的興衰、人間禍福聯係起來,“得吉壤家必興隆,得惡地家必衰替。”因此,擇地甚嚴。陵地要依山傍水,地勢有開有合。
  帝王陵墓建築是仿照宮廷建築進行構思和設計的。陵墓地麵建築仿宮廷外朝建築布局,而地宮建築則要仿照宮廷內朝建築布局,寓意皇帝在陰間仍繼續他的皇帝生活。
  清朝的皇帝陵基本上承襲明陵的布局和形式,所不同的是,清後妃死後要在帝陵旁另建陵墓,明則帝後合葬。明初至英宗前實行後妃殉葬製。清朝皇帝死後,分 別隔代埋葬在河北遵化和易縣,稱東陵和西陵。清崇尚簡樸,帝陵喪葬規模較小,有的已於民國年間遭到盜掘。


明十三陵之長陵

4. 園林建築

  明清園林建築有很大發展,北方的皇家園林與江南的私人園林。形成兩種不同風格的園林體係,各有千秋,皇家園林以豪華氣派取勝,江南園林以輕盈小巧誘人。

(1)皇家園林
  明朝的禁苑,主要是紫禁城西麵的西苑,它是利用元代離宮舊址擴建的,後經清朝改造或擴建,麵貌已經改觀。西苑主要包括今北海、中海、南海一帶,以橫跨 在北海與中海間的七孔白石橋為紐帶,將三海聯結起來。橋東西有華表對峙,東曰玉蝀,西曰金鼇。金鼇玉蝀橋以南為中海,再南為南海,現合稱中南海。中海主要 建築有水雲榭,為水中涼亭。此外還有“春耦齋”、“紫光閣”、“蕉園”等。南海主體建築為瀛台。有翔鸞閣、涵元殿、蓬萊閣(香扆殿)、迎風亭等建築,為清 避暑之處。水邊堆疊奇石,種植花樹,層岩小壑,委曲曼回,寥渚蘆灣,參差掩映,亭台樓閣,擁水而居,秀美怡人。
  金鼇玉蝀橋頭東北側為著名的北海團城。上有承光殿、玉甕、玉佛、古樹、鏡瀾亭、朵雲亭等文物古跡,結構緊湊而古樸。人們登上團城,可以俯瞰南、中、北三海的風光。
  北海,明清稱西海子,現為北海公園。北海以白塔為中心,塔下為永安寺,亭閣殿堂分布四周,造成無數景區,或環流水,或堆假山,或植花栽樹,曲徑通幽, 引人入勝。北海南部的瓊華島、島上的白塔、白塔東麵的瓊島春陰,北麵的漪瀾堂,白塔山西坡上的悅心殿、閱古堂,北海東岸的畫舫齋、濠濮間,北海北岸的靜心 齋、五花亭、九龍壁等景點,各有不同的用場。因用場不同,藝術處理也不一樣。


北京北海瓊華島

  北京西郊的“圓明園”,乃是集中了中西建築藝術之大成的皇家苑囿,被視為“萬園之園”,內藏四庫全書及其它各種珍寶,可惜 1860年毀於英法聯軍之手,非搶即燒,幾天之內變成了一片瓦礫,是對中國文化的一場空前浩劫。雨果痛斥為強盜行徑。此外如長春園、萬春園、靜明園、靜宜 園、清漪園、綺春園、南苑等,也未能完整地保存下來。清末在清漪園的基礎上修成的頤和園,完整地保存至今,成為我們今天了解清代皇家苑囿的主要實物。京城 以外的最大的行宮承德避暑山莊,也是很有特色的皇家苑囿。 

  頤和園在北京城西10公裏的西山腳下,全園麵積約3.4平方公裏,其中北部山地占三分之一。鹹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遭 到英法聯軍的破壞。光緒中葉,慈禧太後挪用軍費二千萬兩修複此園,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又遭八國聯軍破壞,1903年再行修複,但萬壽山北部的建築 一直未恢複原狀。

  頤和園景區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萬壽山東部的東宮門、仁壽殿所組成的朝廷和居住供應部分。這些建築布局嚴整,具有宮廷氣概,是慈禧的行宮;第二部分是萬壽山的前山部分。這 裏以體形高大的排雲段和佛香閣為重心,周圍布置十幾組小建築群。佛香閣八角四麵,三層四重簷,是全園的中心建築,為頤和園的標誌。它與下麵的排雲殿共同構 成萬壽山的軸線,把前山大小建築統一起來。排雲殿原是慈禧接受賀拜,舉行慶典的地方,所以建築特別豪華氣派;第三部分是後山和後湖。後山以一組藏式廟宇為 中心,配以塔、亭、台等小型建築。後湖是一條曲折的溪流,中段仿蘇州臨水街道,兩岸栽花植柳,鬱鬱蔥蔥,一片江南風光;第四部分是以大片水麵為主的南湖和 西湖。水中點綴島嶼,島上有不同形式的建築。其中龍王廟島嶼呈團狀,上有房屋、樹木,遠望如一座綠洲。
  十七孔橋,為園內最大的石橋,由17孔券組成,長150米,飛跨於東堤和南湖島,狀若長虹臥波。每個橋欄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態各異的石獅子,大小共544個。兩橋頭還有石雕異獸,十分生動。
  湖西有一長堤,堤上建有六座形式不同的橋亭,湖堤垂柳嫋嫋,一派西湖蘇堤氣象。西堤是乾隆時令人仿西湖蘇堤建造的。


頤和園佛香閣 

  北方皇家園林,規模最大的要屬承德的避暑山莊。肇建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乾隆五十五年竣工(1790年),曆時八十七年,耗資巨萬。避暑山莊的建築也具有宮廷和園林的雙重品格。
  山莊總麵積為564萬平方米,宮牆周長10公裏,設宮門十座。行宮凡12處,堆撥140處。山莊建築因山借水,巧妙布置。
  整個山莊景致可分為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宮殿區由正宮、鬆鶴齋、萬壑鬆風、勤政殿(今多已不存)等組成;苑景區包括湖沼、平原、山巒三部分自然風 景與建築。建築、景致布局“大體順其自然,行無所事,因地之勢,度土之宜,而以人事區畫於其間。”通過擇址、借景、巧妙布局、植花栽木、疊堆假山、蓄水引 路等一係列藝術處理,使山莊成為既有實用功能又有觀賞價值的皇家園林。


承德的避暑山莊 

(2)民間園林

  江南園林素以小巧精致著稱。其用途純為消閑、怡情養性,可以任情布置,充分發揮文人和園藝工匠的藝術才能。江南園林,自南宋以 來首推湖、杭、蘇、揚四州,杭州為尤。明以來又有金陵、太倉。就留存遺跡看,無論數量與質量,當以蘇州為最。明清園林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文人、畫家直 接參與園林設計與施工。如文征明直接參與拙政園的造園活動,清初著名畫家石濤曾親手堆造假山,

蘇州園林主要有:
  拙政園。明嘉靖初,禦史王敬止因寺基改建別業,自雲為政有拙於潘嶽,故名為“拙政園”。園中除栽花植木,引水為沼池外,凡為堂一、樓一,為亭六,軒、 檻、池、台、塢、洞之屬二十有三,總三十有一。拙政園較蘇州其它園林更為蒼古,建築布置更注意順應自然,全園呈不規則的多邊形。將供人宴飲、會賓朋、賦 詩、作畫的主要建築廳堂――遠香堂、三十六鴛鴦館,置於全園風景最美之處。空間布局,注意起承轉合的變化,層次分明,引人入勝,人的視線被假山擋住,誘你 往前走。每一個景點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半封閉的空間,停在這個景點可以看到下一個景點的某個局部,引誘你逐個看下去。

蘇州拙政園之小飛虹

  獅子林和留園。以湖石疊假山最富特色。獅子林在蘇州城東北隅,去拙政園不遠。清初淪為民居,荒廢已久。乾隆二十七年,乾隆帝南 巡,始得修複並一直保留著疊石為假山的主體風格。湖石奇絕,盤踞蜿蜒,占全園之半。遊人四麵觀之,奇形怪狀,似獸非獸,似人非人,令人遐想無盡,形同絕妙 的“抽象雕塑”。
  留園,在蘇州閶門外。明嘉靖間為徐泰時樂園故址,清嘉慶時為劉恕所居,名寒碧莊。寒碧莊規模至今猶存。道光三年才真正經營成園林,人呼之為“劉園”。 光緒二年,盛旭人買下這個園子,改名“留園”,沿用至今。因劉恕性愛石,園中聚奇石為十二峰,奇形怪狀,頗富意趣。另外,留園還打破了圍繞山池構築廳堂亭 閣的慣用布局方式,在山地區東側別開生麵地安排了層層相屬的建築群組,作為客廳和書齋區。叢篁古木穿插其間,透過陋窗、圓門、回廊等造成不同的景觀,使不 太複雜的景色變得豐富多彩。
  除此,蘇州園林還有網師園、滄浪亭、怡園、羨園等。揚州有何園、徐園、平山堂、瘦西湖等。無錫有寄暢園、太湖蠡園等。南京有瞻園、頤園、煦園等。上海有豫園、目涉園、吾園等。
  這些園林大都是繪畫、雕刻、書法、工藝、詩詞等多種藝術品的綜合,能給人以充分的審美享受。於不經意中顯出匠心,又於精心設計、精心施工時不留人工造作的痕跡。這與西方古典園林大異其趣,而形成中國獨有的園林特色。 

(3) 中外園林藝術交流
  中國古典園林藝術傳入歐洲以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歐洲一些造園家驚歎。十八世紀中葉,英國著名建築家、造園家威廉.錢伯斯就曾發出讚歎:“中國人 的園林布局是傑出的,他們在其中所表現出來的趣味,正是英國長期追求而未能達到的。”德國威廉一世所建造的行宮――無愁宮,是在接受中國古典園林的影響後 仿效法國的芳藤伯羅宮而建造的,而法國的芳藤伯羅宮也受到了中國古典園林的影響。
  在十七世紀,中國古典園林在日本也產生過一定的影響。明末朱舜水避居日本,他曾在江戶的小石川,模仿中國的西湖和廬山風景,為德川光國設計了“後樂 園”,這是日本的著名園林之一。朱舜水還著有園林藝術方麵的著作《學宮圖說》,並按照圖說監造了東京湯島的“聖堂”,這個聖堂包括殿堂、園廡等建築群,十 分精巧。
  明清之際,中西建築開始小規模交流,歐洲園林有接受中國園林影響者;同樣,中國園林建築也有接受西洋影響者。最著名者如圓明園中有仿西洋式建築。

5. 園林建築專著《園冶》
  明末計成所著《園冶》一書,是對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全麵的經驗總結,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園冶》共分三卷,一卷分興造論、園說及相地、立基、屋宇、裝折四篇。二卷全誌欄杆。三卷分門窗、牆垣、鋪地、掇山、選石、借景六篇。條分縷析,征古論今,文字生動,且詳附圖式。
  “興造論”及“園說”,敘述造園意義及一般造園原理。特別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提出“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說。造園並不是簡單的揮刀動斧,而是要體現人的某種精神。“巧於因借,精在體直”,成為造園不可逾越的法則。
  卷二欄杆,崇尚簡便。欄杆式樣,畫百圖以示後人,直觀具體。
  卷三為全書的重點,也是全書精華所在。門窗圖式列31種。透過不同的門窗,可透視出不同的景觀,因為每一個門窗都是一個取景框;牆垣共列16種圖式; 磚地列62種圖式。卷三最重要的是“掇山”和“借景”兩篇。掇山主要指假山所安放的環境,兼及地水,以及峰、巒、岩、洞、澗、曲水、瀑水(水在假山的位 置)的處理。借景,是將藝術創作中的對比、照應等手法,運用於造園。借景可以使有限的園林景致擴展開來,給遊人以更多的聯想,“頓開塵外想,擬入畫中 行。”

  計成既是造園家,又是畫家,還是一位有全麵文化修養的文人。

三、明清雕塑

  明清雕塑,除少數例外,總的傾向是走向衰落,已無法同唐宋相比。隨著宗教的衰落(主要是漢地),大型的造像活動已比較少見。人 們的藝術活動重點已經轉移,文人畫、民間工藝蓬勃發展。西藏、青海、甘肅等地的藏傳佛教及其藝術,不但沒有衰落,反而空前興旺。其藝術作品,無論雕塑或壁 畫、唐卡,都很有特色。

1. 漢地佛教雕塑

  漢地佛教雕刻,當以山西平遙雙林寺為最出色。另外,四川新律觀音寺,北京法海寺、雲南筇竹寺的明清雕塑,也具有一定的藝術水平,同樣值得重視。

  平遙古城西南六公裏的橋頭村與冀壁村間,聳立著一座古廟,即雙林寺。原名中都寺,北宋以後改為雙林寺。該寺建在三米高的台基 上,前後三進院落,占地7400多平方米。雙林寺初建於北齊武平二年(571年),北宋時經過大規模的修建和塑繪活動。今存寺內雕塑作品大多為明代塑造, 但保留有較多的宋元風格,如人物形體修長,麵型圓潤,表情細膩,個性鮮明,世俗意味頗濃。全寺十座殿堂內布滿兩千餘尊彩塑,大的高數米,小的隻幾十厘米, 神態各異,美不勝收。

  跨進寺門,首先迎麵的是天王殿。殿門上高懸“天竺勝境”匾額。門外兩旁是四大天王像。身著戰袍,手執法器,橫眉立目,孔武有力。千佛殿中的韋陀像,塑造得十分成功。

  雙林寺的韋陀像高1.6米,除左手所持金剛杵殘缺外,保存完好。他身著甲胄,右手握拳,重心放在右腳,丁字步站立,挺胸扭頭, 氣宇軒昂,目光炯炯有神。千佛殿中之千手眼觀音像,也塑造得十分成功,麵目清秀,神態嚴肅,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千手作扇麵式張開,各執法器,秩序井然。 另一座倚坐觀音,麵目清秀,頭戴寶冠,赤足,上身袒裸,臂釧胸飾華麗。直鼻小口,嫵媚動人。觀音形象已完全女性化。羅漢殿中之十八羅漢,個性鮮明,是最富 有人間氣息的群像。雕塑家賦予羅漢以鮮明的生活色彩。其中別出心裁地塑造了一位病羅漢,麵帶病容,身體清臒,手拄拐杖,由一童僧相伴。但羅漢的表情自然, 毫無愁苦之色,而是滿臉笑容,似與童僧話語。此外,如菩薩殿中之老供養人、南海觀音,千佛殿中之懸塑,也不失為成功之作。

2. 藏傳佛教雕塑

  藏傳佛教寺廟集中在西藏,雕塑、繪畫兼而有之。江孜班根寺內的十六羅漢,形象特點已完全象藏族人。無垢菩薩則塑成俊俏少女模 樣,直鼻,小口微啟,目光斜視,似與人交談,嫵媚動人。拉薩色拉寺之銅製圓雕文殊菩薩,也是一副女相,戴寶冠,頸飾、耳墜都極華麗,麵目清秀。另一件銅製 圓雕文殊轉法輪像,梵相特點明顯,薄衣貼體,結跏趺坐,上身半裸,頭戴寶冠,頸飾、臂釧極華麗,手作轉法輪印。頭略低,目下視雙手,麵含微笑,俊俏多情, 神秘氣氛一掃而光。

  日喀則紮什倫布寺內銅製圓雕宗喀巴像,頭戴僧帽,身披袈裟,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麵龐方正豐滿,表情嚴肅,施說法印。該寺雕塑中的喇嘛像和活佛像,則明顯地表現出個性特征,具有肖像的特色。


日喀則紮什倫布寺內銅製圓雕宗喀巴像

  青海塔爾寺、瞿曇寺也有精彩的壁畫和雕塑。

  塔爾寺位於青海省湟中縣魯沙爾鎮,是藏傳佛教格魯派著名六大寺院之一。這裏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的誕生地。信徒們為了紀念他, 於十六世紀中葉建寺,以後陸續擴建,曆時近四百年,逐漸發展成為今天的規模。整個寺院依山勢起伏,高低錯落,組成了漢藏結合的建築群。氣魄宏大、壯觀,為 今存黃教六大寺院之一。寺內保存了明清以來大量的雕塑、繪畫、唐卡及其它佛教遺物。壁畫輝煌燦爛,形象怪異。內容有佛、菩薩、天王、救渡母、護法神、羅 漢、佛傳放事,藏傳佛教大師像等。雕塑內容也十分豐富,有釋迦、二弟子(迦葉、阿難)、八大菩薩、宗喀巴三師徒等紅銅鎏金像,又有紅銅鎏金無量壽佛像、三 世如來像、十一麵大悲觀音像、二大天王、八大藥叉、七方護法神、妙音天女等。這些形象有的嚴肅慈祥,有的猙獰可怖,有的溫柔親切。釋迦和宗喀巴像,皆方麵 大耳,鼻高口闊,眉如初月,雙目有神,麵含慈祥之氣。護法神牛頭馬麵,多猙獰可怖。諸天女形象則嫵媚動人,完全是嬌豔的少女形象。

  在青海樂都縣湟水南岸,距縣城約25公裏的碾伯鎮南山腳下的寺廟――瞿曇寺,為漢式建築。初建於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 年),次年明太祖朱元障賜名“瞿曇寺”。此後曆經明永樂、成化、宣德、崇禎及清代,屢有擴建和重修。整個寺院依山而建,占地約42畝,座西向東,座落在呈 正方形的城堡內,是一座完整的建築群體。保存基本完好,現有山門、碑亭、金剛殿、翟曇寺殿、寶光殿、隆國殿、護法殿、三世殿及兩廂廊、塔、鍾鼓樓等建築, 另有五顆印鑒、十塊匾額、五通碑刻等文物和大量的雕刻、壁畫等文物,保存至今。

其中壁畫較突出的有:

  佛傳故事――禮佛。位於兩廂廊東壁,清代所繪。青綠設色,表現當時人們禮佛的情景。巍峨的殿堂,在青山綠水的環抱之中,顯得壯 麗而繁盛。禮佛的人們或騎馬,或牽牛,手提供品,絡繹不絕,湧向佛教聖地。畫麵構圖飽滿,景物繁複,刻畫認真,一絲不苟。近景描寫山石、樹木及人物活動。 山澗飛瀑倒掛,雲煙繚繞,山下還有小鹿在活動,突出表現了佛教聖地的繁榮和幽靜。遠景,圍繞佛殿,祥光四射,數團白雲飄浮空中,遠望猶如朵朵白雲點綴著佛 宮,烘托佛教聖地的崇高。

  兩廂廊西壁所繪天王像,為明代所繪。高約70厘米。天王身穿戰袍,手執武器,昂首挺立,麵目威嚴,須發飄動,一副神聖不可侵犯的態勢。用筆用線轉折頓挫有力,設色明快,風格與北京法海寺近似。

  隆國殿內北壁(正壁)明代所繪大日如來和二菩薩,設色。三像均頭戴五智冠,主尊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麵目慈祥清秀,凝視前下 方,手結智拳印,身披袈裟,偏袒右肩,形體高大。二菩薩(疑為日、月)一紅一綠,均作童子麵,表情天真善良,體形苗條,著寶衣,裝飾華麗。在比例上明顯的 小於主尊,頭與主尊肩齊,形成三角形構圖,突出了主尊的高大和穩定。三尊畫像線條遒勁有力,數尺長的線條一筆到底,連綿不斷,一氣嗬成。用色華麗而和諧, 造型嚴謹,一絲不苟。

  隆國殿東壁的護法金剛像,亦為明人所繪。此殿為翟曇寺三大殿中最後的也是最大的一座。竣工於宣德二年(1427年),規模宏偉,富麗堂皇。殿中壁畫形 象高數米,氣魄宏大,線條遒勁有力,設色濃豔,比例結構準確。護法金剛像作陰陽合體式(紅綠雙身合抱),頭戴寶冠,多臂手執弓、箭、插、臚器及其它法器, 麵目猙獰,孔武有力。

  翟曇寺的雕塑,兼有漢藏雕塑的雙重特點,形象吸收了顯密教的藝術形式、如四大護法神像,一樣的立勢、一樣的寶冠、一樣的手印、一樣的麵相,無法區分個性。其象征意味較漢地佛教更為濃厚。

  甘肅南部的拉卜楞寺,亦為黃教六大寺院之一,位於夏河縣西一公裏處,始建於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寺院占地1300餘 畝,內設六大學院、十八佛寺、辨經壇、藏經樓、印經院、金塔以及宗教上層人物的府邸等約50座大型古建築,附設僧房一千餘間。轉經廊“麻尼古拉”長達三 裏,最盛時僧眾達三千多人.寺內保存大量佛像、壁畫,另有金銀玉石、絲織品等各類宗教文物、藝術品、法具、證件一萬餘件。還有藏文古籍幾萬部。寺內的這些 文物具有重要的曆史、科學、藝術價值,是研究藏傳佛教及其藝術的寶貴材料。1966-1977年“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嚴重破壞,古建築隻剩23座。 1985年發生火災,主殿建築及其內文物幾乎全部化為灰燼,現已按原圖紙重新修複,外形依舊,但寺內文物已無法重現了。幸好主殿以外的建築及文物完好無 損。

  內地藏傳佛寺當以北京雍和宮最著名。雍和宮原為雍正皇帝登基前的王府,始建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雍正三年(1725 年)改為雍和宮。雍和藏文為“甘丹金恰靈”,義為“吉祥威嚴宮”。據《舊都文物略》載,雍正繼位後,即將此宮賜予章嘉呼圖克圖為靜修之靈場。此宮建築豪 華,氣魄雄偉,是典型的宮殿式建築。改為佛寺後,建築完全仿西藏正規寺院。萬福閣是其中最大的建築。閣內有一尊高達20米的白檀木像,雕完於乾隆四十四 年。寺前有乾隆皇帝所撰寫的以漢、滿、蒙、藏四種文字合刻的《喇嘛說》碑一通。殿內供有宗喀巴像、密宗塑像、唐卡繡像、壁畫等,均為藏式風格,形象怪異。


北京雍和宮萬福閣


北京雍和宮萬福閣內彌勒佛像 


北京雍和宮法輪殿內景

  雲南筇竹寺彩塑是現存清代雕塑的精品。筇竹寺在雲南昆明市西北10餘公裏的玉案山上。有大雄寶殿、天台來閣、梵音閣等,依山勢 而建。大雄寶殿正中為元塑三世佛,殿壁間嵌有一塊元延祐三年(1316年)所立聖旨碑,並賜存《大藏經》。大殿內兩側和梵音閣、天台來閣內有五百羅漢彩 塑,是清光緒九年(1883年)至十六年,四川民間雕塑家黎廣修及其五位門徒共同製作的。像高約1米,形象樸實生動,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諸多形象似佛非 佛,似僧非僧,多似生活中的五行八作人等。嚴肅的佛教題材,被作了世俗化的處理。
  布達拉宮是西藏拉薩山頂上的宮殿。布達拉係梵文音譯,意為“聖山上的宮殿”。原指印度南海岸的一座名山,佛教傳說此山為觀世音菩薩往來遊舍之地。唐玄 奘《大唐西域記》譯為“布怛洛迦山”。布達拉宮初建於公元七世紀,吐蕃讚普鬆讚幹布迎娶文成公主(貞觀十五年、公元611年)不久所建。但最初的布達拉宮 早已毀於兵火。今天的布達拉宮是十七世紀下半葉,五世達賴阿旺羅桑嘉錯在康熙皇帝的資助下修建的。參加施工的除藏族工匠外,還有漢、滿及尼泊爾工匠參加。 先後經過半個世紀的修建、擴建,才有今日的規模。
  布達拉宮不僅建築獨具特色,其內部還保留了大量的古代繪畫、雕塑作品、工藝品及珍貴的經書,包括貝葉經、大藏經和甘珠爾經等。其中的繪畫與雕塑藝術 品,從唐代至清代一直相沿不斷。題材廣泛,顯密教形象皆有之。它融合了漢族、印度和尼泊爾等佛教藝術技法,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lianliu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