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1662-1722)
一,人物形象早期人物形象碩大,頂天立地,主體突出,筆法寫意,生動豪放。中期以後以刀馬人物為題材,繪畫細膩,且人物也瀟灑飄逸。到了康熙晚期,人物縮居畫麵一角,形態弱小纖細,著色也濃淡不一。
二,表情便顯得不怒而威了。嘴巴的畫法,男人大而方,女的則為櫻桃小嘴,老人的當然是扁而癟,小孩則為圓而突。麵部的畫法,男的多為國字臉,女的當然是瓜子臉,老臉變成申字形,而童臉扁圓蘋果樣。
三, 人物及衣紋的畫法五彩瓷器畫人體,均用紅筆畫線,來表示手足、胳膊、肚皮的肌肉與肌膚。康熙瓷器的彩繪,主要是以線條立形的陶瓷繪畫,所以人體裸露部位如 麵部或胸腹皆不上色。這種上色的情況還是到了乾隆以後才開始出現。同樣的在衣紋上,線描的功力更是立竿見影,行筆挺拔而流暢自然,絕不拖泥帶水,沒有衣紋 紛紜糾葛的現象。在康熙的彩繪裏,男人往往腰裙寬大,裙頭卻短,顯得腰肥體胖。康熙五彩瓷器中的皇帝、官員或書生,都挺著一個突出的肚子,展示其養尊處優 的身份。女人皆是衣袂飄逸而貼身,內外分明,絕不含糊。衣裙連成一套,使其看起來更為窈窕,步履輕盈。
雍正(1723-1735)
一,雍正侍女人物多著漢裝,麵容嬌好,體態纖弱,發髻高挽,纖手柔弱無骨,氣質十分高貴。線條流暢,畫工精細。
二,雍正時期民窯瓷器中戲曲人物圖較少見,特別是康熙時常見的刀馬人物圖如此,紋飾多取材於《西廂記》、《三國演義》的人物故事。基本上構圖嚴謹、線條纖細,不及康熙朝人物剛毅強健。
三,特別注意:粉彩,琺琅彩人物紋飾明顯縮小,畫麵聚收。
乾隆(1736-1795)
一,乾隆人物紋飾又可分為神話、宗教、風俗三類。以神話為題材的畫,主要繪的是希臘、羅馬的神話;以宗教為題材的畫,主要繪的是聖經故事,如耶穌受難、複活等故事;以風俗為題材的畫,主要描繪歐洲人日常生活,如狩獵、收獲等。
二, 對於西洋人物,畫工比較精細,但宮廷畫匠們隻能畫其“意”,不能畫其“神”,正如台北故宮博物院童依華先生在其《清代畫琺琅》書中說:“西洋仕女之頭至胸 部則非中國畫工所能克服,人物之繪畫雕塑,首需學人體之結構,如骨骼及肌肉之解剖,這卻不是中國畫家所熟悉的。所以多見西洋仕女,頸部有如大脖子似的一圈 淺色,而低胸服裝之處理亦多缺點。”
三,題材發現了很大變化:乾隆瓷器人物紋飾已經體現出歌舞升平的局麵,一反康熙當時以“刀馬人”為代表的戰爭題材。心境也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康熙瓷器體現的成果,而乾隆則體現過程中的享受。
【國公編輯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