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在中國一向是“帝王之色”,還是你我膚色,代表著炎黃子孫。它是土地的顏色,當然也是金子的顏色。所以皇帝要壟斷黃色,就很好理解了。
明弘治官窯黃地青花梔子花卉紋盤
其實,黃釉器具從商朝就開始冒泡了,初為黃釉陶,至唐宋,黃釉瓷已有自己體係,隻是釉色灰暗,不夠黃,額…… 別想歪,是黃的不純正。
到明永樂,黃釉瓷從灰姑娘蛻變成公主,釉色鮮豔奪目,氣質高貴非凡。當然,這樣的美色很快就被皇帝發現了,並將其藏於宮廷。連太後和娘娘們也愛上它,因為能擁有它已是一種尊貴身份的象征。
咱先來瞧瞧《明英宗實錄》,正統十一年(1446年)時令:“禁江西饒州府私造黃、紫、紅、綠、青、藍、白地青花瓷器……首犯淩遲處死,籍其家資,丁男充軍邊衛,知而不以告者,連座。”其中放在第一位的就是黃釉瓷,它夠橫。
史料記載,明清時,全黃釉瓷隻有皇帝,太後和皇後能用。往下數,皇貴妃用“白裏黃釉瓷”,貴妃、妃就用“黃地綠龍瓷”,嬪用“藍地黃龍瓷”,地位再低級,就與“黃”無緣的,黃釉瓷的霸道和尊貴簡直是瓷中無敵。
明嘉靖 黃釉綠彩纏枝蓮托雜寶紋盤
清康熙青花地黃釉龍紋盤
乾隆皇帝更是位“黃控”達人,“落選之次色內有黃器,並五爪龍等件,民間未便使用。”在殘次瓷器處理上,乾隆皇帝批複說:有五爪龍的殘次品在地方上處理就算了,黃釉瓷的殘次品一定要拿回宮中銷毀,不容他人褻瀆了。
乾隆皇帝對五爪龍器都可以放過一馬,但對黃釉瓷的控製絲毫也不放鬆,黃釉瓷在宮中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還好現在是社會主義國家,民主自由,喜歡啥顏色,隨便挑,黃色也不例外,不用擔心自己的小腦袋會搬家。話說回來,其實,外麵世界怎樣看還是次要,色彩高低貴賤之分,關鍵還看自己。
明萬曆黃地紫龍紋雙耳爐
清康熙青花過牆龍圖杯 黃地青花雲龍圖方鬥杯
明清之前,黃釉瓷最多算是遊擊隊,多虧陶瓷大軍的不懈努力,黃釉瓷才得此殊榮——帝王專寵,但也帝王溺愛,現存數量極少。
明弘治時期的嬌黃釉,更令很多人淪陷,施釉時將釉汁澆在瓷胎上的,稱為 “澆黃” 釉;又因它的釉色嬌嫩滋潤,光亮如雞油,又稱為“嬌黃” 或 “雞油黃”,胎質細膩,暖暖的蛋黃色,再說都有食欲了。
明宣德 黃地青花纏枝寶相花紋葫蘆瓶
清乾隆 檸檬黃釉折腰小盤
清代的黃釉瓷,不僅造型完美,做工精細,更有十足的皇家氣派,而且不斷有新釉色創燒出來,如蜜蠟黃、檸檬黃等,讓人耳目一新。
清康熙 黃地素三彩花卉雲龍紋大盤
清乾隆禦窯黃地洋彩開光“四時富貴”圖碗
乾隆之後,皇權走向衰落,黃釉瓷也不例外,這個咱先不談。不管黃色遭遇了怎樣的誤解,但暖暖的黃色還是魅力無限,得以保留至今的黃釉瓷,更是堪稱無價寶,現在已很少見,這也“多虧”黃控帝王們的努力,寧毀,不存民間,見之,惜之。
謝評論。是專業人士拍的。我剛剛學會用漸變紙做背景。微距總是拍不好。準備做個簡易攝影棚。
以後要多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