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護照”見證國人“走出去”的腳步

(2015-04-03 08:33:40) 下一個

 



  近日,絲綢之路與中國大運河一起,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值得一提的是,絲綢之路項目是由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報的。這條長 路象征著東西方文明的融合,其曆史無人不知。但還有一樣東西,和絲綢之路一起見證著中國人“走出去”的不竭腳步,它就是護照。

  賣關子與“偷渡客”

  甘肅省敦煌市西南的“陽關下耳目”烽燧北800米處,坐落著陽關遺址博物館的陽關都尉府,一位身著古漢服的“都尉”正在裏頭書寫“陽關關照”——漢代 的通關文牒。這些通關文牒,衍生出中國古代的護照販子和一個漢語詞匯:“賣關子”。以護照形式作為出入邊塞關津的通行證件,在中國有近5000年的發展 史。出國護照和國內護照不相區分的做法,從春秋戰國一直延續到新中國成立。而在清朝之前,護照、簽證不分。外國人入境,如經批準,州府再給他發一張護照。

  夏、商、西周時期的護照雛形稱為“牙璋”和“圭璋”。春秋戰國、秦漢時期的護照稱為“封傳”和“符節”。宋代護照又演變為“關引”“符牌”,元代護照 則以“公驗”“腰牌”為主,明代護照又出現了“文牒”“關照”“符牌”和“堪合”等形式。護照由石銅變竹木,由竹木變紙張,由手書變印刷,由文牒變本本。

  關於護照,曆史上一個傳播甚廣的故事是“伍子胥過昭關”。伍子胥逃避追殺,想脫楚入吳,因為沒有通行證,在吳楚交界的昭關受阻,一夜憂急交加,頭發盡白。

  唐代的“過所”製度更為嚴格,凡到各地進行貿易或其他活動的商人等都要持“過所”,否則便是非法通行,要受到緝拿。萬一“過所”丟失,就會被拘押扣 留。無“過所”者將被視為“私度”,被查獲就要治罪。在護照研究專家範振水看來,中國唐代的出入境管理製度,接近1000年後的現代製度。來自北非和西亞 各國的商人,可在唐境內外“安全、自由”地通行。

  而唐朝最有名的“私度”者,當屬唐玄奘。曆史上玄奘通西域,身上沒有通行證件,一路混跡於商客隊伍中,有數次幾乎被中國守關的士兵射傷。

  《西遊記》中說,唐僧師徒一路行經西域各國,第一等要緊事是請官家在唐王簽發的護照——通關文牒上,蓋印押花。類似的“倒換通關文牒”情節與當下我們 所說的簽證——對方領事官員在持照人護照上麵簽字蓋章的做法十分接近。範振水推測,《西遊記》裏的描述反映的很可能是作者吳承恩所在的明代時期通行證的使 用情況。如果這一猜測屬實,中國的簽證(批示)發明要比西方早300年。

  “護照糾紛”打開國門

  從古代到中世紀,西方各國之間交往很少,接受國是否允許入境,往往隻憑邊檢人員的一句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對出入境人員既 不要求持有護照,也不要求另附載簽證。1706年,英國有了一紙護照,請求外國當局允許持照人自由通過。1862年奧斯曼帝國簽證,是世界領事界公認的存 世最早的實體簽證。

  到了明清兩代,大英帝國代表的工業時代跨國界潮流與我國封閉的大門轟然相撞。我國多年來向外國人頒發“另紙護照”與西方各國間的“自由通行”相抵觸,“護照”糾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鴉片戰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