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明清家具的種類與風格

(2015-02-23 01:37:52) 下一個


     我國家具藝術曆史悠久,有文字可考和形象可證的已有三千多年。至於有關家具的傳說那就更早了。自從有了家具,它就和人們朝夕相處,在人們生活中必不 可少。成為社會物質文化生活的一部分。隨著人們起居形式的變化和曆代匠師們的逐步改進,到明清時期,已發展為高度科學性、藝術性及實用性的優秀生活用具。 不但為國人所珍視,在世界家具體係中也獨樹一幟,享有盛名。被譽為東方藝術的一顆明珠。它象征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經濟、文化的發展,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一 個國家、民族的曆史特點和文化傳統。

家具作為一種器物,不僅僅是單純的日用品和陳設品,它除了滿足人們的起居生活外,還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如:家具與建築的關係,家具與人體自然形態的關 係、彩繪藝術、雕刻藝術在家具上的體現,表明家具是多項藝術的綜合載體。家具的裝飾題材,生動形象地反映了人們的審美情趣、思想觀念以及思維方式和風俗習 慣。在家具的組合與使用方麵,幾千年來,它始終與嚴格的傳統禮製風俗和尊卑等級觀念緊密結合。家具的使用最初主要是祭祀神靈和祖先。後來逐漸普及到日常使 用。家具的造型、質地、裝飾題材,也有著嚴格的等級、名分界限。概括起來說,中國古代家具的組合與使用,是與優待老人和區分尊卑貴賤的禮節聯係在一起的, 濃厚地反映了儒家禮教思想。我們今天保護古家具,了解古代人們日常生活及家具使用情況。又通過古代家具的種類、造型、紋飾的變化,深刻認識家具的發展過 程、使用習俗始終和社會的意識形態(如:思想觀念、倫理道德觀念、等級觀念、審美觀念以及各種風俗習慣等)緊密地聯係。形成係統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這些 古代文化傳統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後人。有的被作為中華優秀傳統美德而流傳至今。
明清家具按其質地分類可分硬木家具和漆飾家具兩個品種,漆 飾家具從原始社會開始至明清乃至現代始終沿用不衰,可以說貫穿了中國家具史的始終。而紫檀、黃花梨等硬木家具則應是明代隆慶、萬曆以後的事了。如果按家具 的使用功能來分,明清家具大體可分為臥具類(床榻)、坐具類(椅凳)、起居用具類(桌案)、存貯用具類(箱櫃)、屏蔽用具類(屏風)、懸掛及承托用具(台 架)六個門類。

硬木家具的種類

床榻類
明代床榻又分架子床、拔步床、羅漢床三種。
架子床:因床上有頂架而得名,一般四角安立柱,床麵兩側和後麵裝有圍欄。上端四麵裝橫楣板,頂上有蓋,俗名“承塵”。圍欄常用小木塊作榫拚接成各式幾何圖 樣。也有的在正麵床沿上多裝兩根立柱,兩邊各裝方形欄板一塊,名曰:“門圍子”。正中是上床的門戶。更有巧手把正麵用小木塊拚成四合如意,中間夾十字,組 成大麵積的欞子板,中間留出橢圓形的月洞門,兩邊和後麵以及上架橫楣也用同樣做法做成。床屜分兩層,用棕繩和藤皮編織而成,下層為棕屜,上層為藤席,棕屜 起保護藤席和輔助藤席承重的作用。藤席統編為胡椒眼形。四麵床牙浮雕璃虎龍等圖案。牙板之上,采用高束腰的做法,用矮柱分為數格,中間鑲安絛環板,浮雕鳥 獸,花卉等紋飾。而且每塊與每塊之間無一相同。足見做工之精。這種架子床也有單用棕屜的,做法是在四道大邊裏沿起槽打眼,把屜麵四邊的棕繩的繩頭用竹楔鑲 入眼裏,然後在用木條蓋住邊槽。這種床屜因有彈性,使用起來比較舒適。在我國南方各地,直到現在還很受歡迎。北方因氣候條件的關係,喜歡用厚而柔軟的鋪 墊,床屜的做法大多是木板加藤席。
拔步床:是一種造型奇特的床,好像把架子床安放在一個木製平台上,平台前沿長出床的前沿兩三尺。平台四角立柱,鑲安木製圍欄。還有的在兩邊安上窗戶,使床 前形成一個廊子。床前的兩側還可以放置桌,凳等小家具,用以放置雜物。這種帶頂架的床多在南方使用,南方溫暖而多蚊蠅,床架的作用是為了掛帳。北方天氣寒 冷,一般多睡暖炕,即使用床為達到室內寬敞明亮,隻需在左右和後麵裝上較矮的床圍子就行了。
羅漢床: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榻。他是由漢代的榻逐漸演變而來的。榻,本是專門的坐具,經過五代和宋元時期的發展,形體由小變大,成為可供數人同坐大榻。 已經具備了坐和臥兩種功能。後來又在坐麵上加了圍子,成為羅漢床。羅漢床,是專指左、右及後麵裝有圍欄的一種床。圍欄多用小木塊做榫拚接成各式幾何紋樣。 最素雅者用三塊整板做成,後背稍高,兩頭做出階梯形曲邊,拐角處做出軟彎圓角。既典雅又樸素。這類床形製有大有小,通常把較大的叫“羅漢床”,較小的叫 “榻”,又稱“彌勒榻”。這種羅漢床不僅可以做臥具,也可以用為坐具。一般正中放一炕幾,兩邊鋪設坐墊,隱枕,放在廳堂待客,作用相當於現代的沙發。而羅 漢床當中所設的炕幾,作用相當於現代兩個沙發之間的茶幾。這種炕幾在羅漢床上使用,既可依憑,又可陳放器物。可以說羅漢床是一種坐臥兩用的家具。或者說, 在寢室供臥曰“床”,在廳堂供坐曰“榻”。按其主流來講,則大多用在廳堂待客,是一種十分講究的家具。

還有一種更小的床,除形體較多小外,論造型、結構與大形床榻沒什麽區別,它隻能供坐,不能供臥。俗稱“床式椅”。明清皇宮中稱其為“寶座”。在皇室和各王 宮大臣的殿堂裏都陳設這種寶座。這種寶座都是單獨陳設,很少成對,且都擺在殿堂中的重要位置。宮廷中多擺在正殿中間,和屏風、香幾、宮扇、香筒、甪端等組 合陳設,顯得異常莊重,嚴肅。

椅凳類
明清時期的椅凳形式很多,名稱也很多。如:交椅、圈椅、官帽椅、靠背椅、玫瑰椅等;凳類則有大方凳、小方凳、長條凳、長方登、圓登、五方、六方、梅花、海棠等式;還有各種形式的繡墩。

交椅:其結構是前後兩腿交叉,交接點作軸,上橫梁穿繩代坐,可以折合。上麵安一栲栳圈兒。因其兩腿交叉的特點,遂稱“交椅”。明清兩代通常把帶靠背椅圈 的稱交椅,不帶椅圈的稱“交杌”。也稱“馬閘兒”。它們不僅可在室內使用,外出時還可攜帶。宋、元、明至清代,皇室貴族或官紳大戶外出巡遊、狩獵,都帶著 這種椅子,《明宣宗行樂圖》中就描繪有這種椅子。
圈椅:是由交椅發展和演化而來的,交椅的椅圈後背與扶手一順而下,就坐時,肘部、臂部一並 得到支撐,很舒適,頗受人們喜愛,逐漸發展成為專門在室內使用的圈椅。它和交椅的不同之處是不用交叉腿,而采用四足,以木板作麵,和平常椅子的底盤無大區 別。隻是椅麵以上部分還保留著交椅的形態。這種椅子大多成對陳設,單獨使用的不多。

圈椅的椅圈因是弧形,所以用圓材較為協調。圈椅大多采用光素手法,隻在背板正中浮雕一組簡單的紋飾。背板都做成“S”形曲線,它是根據人體脊背的自然曲 線設計的,這是明式家具科學性的一個典型例證。明代後期,有的椅圈在扶手盡端的卷雲紋外側保留一塊本應去掉的木材,透雕一組卷草紋。既美化了家具,又起到 格外加固作用。明代對這種椅式極為推崇,多稱“太師椅”。更有一種圈椅的靠背板高出椅圈並稍向後卷,可以搭腦。也有的圈椅椅圈從背板兩側延伸通過邊柱後, 但不延伸下來。這樣就成了沒有扶手的半圈椅了。
官帽椅:官帽椅是依其造型酷似古代官員的帽子而得名,又分南官帽椅和四出頭官帽椅。南官帽椅 的造型特點是在椅背立柱與搭腦的銜接處做出軟圓角。作法是將立柱作榫頭,搭腦兩端的接合麵作榫窩,俗稱“挖煙袋鍋”。將搭腦橫壓在立柱上。椅麵兩側的扶手 也采用相同作法。正中靠背板用厚材開出“S”形,也是依據人體脊椎的自然曲線設計而成的。這種椅型在南方使用較多,常見多為花梨木製,且大多用圓材,給人 以圓渾、優美的感覺。

       四出頭式官帽椅:是椅背搭腦和扶手的拐角處不是做成軟圓角,而是搭腦和扶手在通過立柱後繼續向前探出,末端微向外撇,並磨成光潤的圓頭。除此之外,其它均與南官帽椅相同。

玫瑰式椅:這種椅子在宋代名畫中曾有所見,明代更為常見,是一種造型別致的椅子。玫瑰椅實際上屬於南官帽椅的一種。它的椅背通常低於其它各式椅子,與扶 手高度相差無幾。在室內臨窗陳設,椅背不高過窗台,配合桌案使用又不高過桌沿,由於這些與眾不同的特點,使並不十分實用的玫瑰椅倍受人們喜愛。並廣為流 行。玫瑰椅的名稱在北京匠師們的口語中流行較廣,南方則稱這種椅子為“文椅”。
玫瑰椅及文椅,目前還未見史書記載,隻有《魯班經》一書中有 “瑰子式椅”的條目。但是否指的玫瑰椅,還不能確定。從風格、特點和造型來看,玫瑰椅的確獨具匠心,這種椅子的四腿及靠背扶手全部采用圓形直材,確實較其 它椅式新穎、別致,達到了珍奇美麗的效果。用“玫瑰”二字稱呼椅子,當是對這種椅子的高度讚美。
靠背椅:是指光有靠背沒有扶手的椅子。有一統碑式和燈掛式兩種。一統碑式的椅背搭腦與南官帽椅相同。燈掛式椅的靠背與四出頭式相同。因其橫梁長出兩側立柱,又微向上翹,猶如挑燈的燈杆。因此名其為“燈掛椅”。這種椅型比官帽椅略小,特點是輕巧靈活,使用方便。
杌凳和繡墩:杌凳和繡墩都是不帶靠背的坐具,明式杌凳大體可分為方、長方和圓形幾種。杌和凳屬同一器物,沒有截然不同的定義。
杌凳又分有束腰和無束腰兩種形式,有束腰的都用方材,很少用圓材。而無束腰杌凳用材上方材、圓材都有。有束腰者可用曲腿,如鼓腿蓬牙方凳;而無束腰者都用直腿。有束腰者足端都做出內翻或外翻馬蹄,而無束腰者的腿足無論是方是圓,足端都很少作裝飾。

凳類中有長方和長條兩種,長方凳的長、寬之比差距不大,一般統稱方凳。長寬之比在 2比1至 3比1左右,可供二人或三人同坐的多稱為條凳,坐麵較寬的稱為春凳。古代繪畫中描繪男女交歡多有此凳,故名“春凳”。由於坐麵較寬,還可作矮桌使用。是一 種既可供坐,又可放置器物的多用家具。條凳坐麵細長,可供二人並坐。腿足與牙板用夾頭榫結構,一張八仙桌,四麵各放一長條凳,是城市店鋪.茶館中常見的使 用摸式。
明式圓凳造型墩實凝重。三足、四足、五足、六足均有。以帶束腰的占多數。三腿者大多無束腰,四腿以上者多數有束腰。圓凳與方凳的不同之處在於方凳因受角的限製,麵下都用四足。而圓凳不受角的限製。最少三足,最多可達八足。
繡墩:也是一種無靠背坐具,它的特點是麵下不用四足,而采用攢鼓的作法。形成兩端小中間大的腰鼓型。上下兩邊各雕弦紋一道和象征固定鼓皮的乳釘。為便於提攜,在中間開出四個海棠式魚門洞。因其造型似鼓,而名其為“花鼓墩”。
繡墩除木製外,還有草編、竹編、藤編、彩漆、雕漆、陶瓷等多種質地,造型多樣。

桌案類
桌子大體可分為有束腰和無束腰兩種類型,有束腰的是在麵下裝飾一道縮進麵沿的線條,又分高束腰和低束腰兩種。低束腰的牙板下一般還要安羅鍋棖或霸王棖, 否則須在足下裝托泥,起額外加固作用。高束腰家具麵下裝矮老分為數格,四角露出四腿上節,與矮老融為一體。矮老間裝絛環板,下裝托腮。絛環板板心浮雕各種 圖案或鏤空花紋。高束腰不僅是一種裝飾手法,更重要的是拉大了牙板與桌麵的距離,有效地固定了四足。因而牙板下不必再有過多的輔助構件。有束腰桌子無論低 束腰還是高束腰,它們的四足都削出內翻或外翻馬蹄。有的還在腿的中部雕出雲紋翅,這已成為有束腰家具的一個基本特征。
案的造型有別於桌子, 突出表現為案的腿足不在麵沿四角,而在案麵兩側向裏縮進一些的位置上。案麵兩端有翹頭和平頭兩種形式。兩側腿間大都鑲有雕刻各種圖案的板心或各式圈口。案 足有兩種作法,一種是案足不直接接地,而是落在長條形托泥上。另一種不帶托泥,腿足直接接地,並微向外撇。案腿上端開出夾頭榫或插肩榫。前後各用一塊通長 的牙板把兩側案腿貫通起來,共同支撐著案麵,兩側的案腿都有明顯的叉腳。

還有一種與案稍有不同的形式,其兩側腿足下不帶托泥,也無圈口及雕花檔板,而是在兩側腿間平裝兩道橫棖。這類家具,如果案麵兩端帶翹頭,那麽無論大小都 稱為案;如果不帶翹頭,人們習慣把較大的稱為案,較小的則稱為桌。其實,嚴格說來還應稱案。因其在造型和結構上具備案的特點較多。王世襄先生經過多年研 究,歸納出腿足在板麵四角的屬“桌形結體”,四足不在板麵四角而在兩端縮進一些位置的稱“案形結體”。
香幾,是專門用來置爐焚香的家具,一般成組或成對。佛堂中有時五個一組用於陳設五供,個別時也可單獨使用。古代書室中常置香幾,用於陳放美石、花尊,或單置一爐焚香。形製多為三彎腿,整體外觀似花瓶。
炕桌、炕案、炕幾,都屬低形家具,它們因為多在炕上和床上使用,故都冠以炕字。屬於床榻之上的附屬家具。通常在床榻正中放一炕桌,兩邊坐人。作用相當於現代的茶幾。
櫥、櫃類:櫥櫃類是居室中用於存放衣物的家具。除了櫥、櫃外,還有箱子、架格等也歸屬在這一類裏。

櫥櫃類
櫥的形體與桌案相仿,有案形和桌形兩種。麵下裝抽屜,二屜稱連二櫥,三屜稱連三櫥,有的還在抽屜下加悶倉。上平麵保持了桌案的形式,但在使用功能上較桌案發展了一步。
櫃,是指正麵開門,內中裝屜板,可以存放多件物品的家具。門上有銅飾件,可以上鎖。
櫥櫃,是將櫥和櫃兩種功能結合在一起的家具。等於在櫥的下麵裝上櫃門,具有櫥、櫃、桌案三種功能。櫥櫃也分桌形和案形兩種,案形中又分平頭和翹頭兩種形式。
頂豎櫃,是明代較常見的一種形式。由底櫃和頂櫃組成。一般成對陳設,又稱四件櫃。這種櫃因有時並排陳設,為避免兩櫃之間出現縫隙,因而做成方正平直的框架。
圓角櫃,又可寫作圓腳櫃。圓角櫃的側腳收分明顯,對開兩門,板心通常以紋理美觀的整塊板鑲成,兩門中間有活動立栓,配置條形麵葉,北京人俗稱“麵條櫃”。這類櫃子兩門與櫃框之間不用合頁,而采用門軸的作法。

書格,即存放書籍的架格,正麵大多不裝門,隻在每層屜板的兩端和後沿裝上較矮的欄板,目的是把書擋齊。正麵中間裝抽屜兩具。是為加強整體櫃架的牢固性,同時也增加了使用功能。
亮格櫃,是集櫃、櫥、格三種形式於一器的家具。下層對開兩門,內裝堂板分為上下兩層。櫃門之上平設抽屜兩至三枚。再上為一層或二層空格,正麵和兩側裝一道矮欄,下部存放什物,上部陳放幾件古器,則使居室倍覺生輝。
用於存貯什物的還有箱子,一般形體不大,多用於外出時攜帶,兩邊裝提環。由於搬動較多,極易損壞,為達到堅固目的,各邊及棱角拚縫處常用銅葉包裹。正麵 裝銅質麵葉和如意雲紋拍子、鈕頭等,可以上鎖。較大一些的箱子,常在室內接地擺放,為避免箱底受潮,多數都配有箱座,也叫“托泥”。
箱類中還有一種稱為“官皮箱”的,也是一種外出旅行用的存貯用具。其形體較小,打開箱蓋,內有活屜,正麵對開兩門,門內設抽屜數枚,櫃門上沿有仔口,關上櫃門,蓋好箱蓋,即可將四麵板牆全部固定起來。兩側有提環,正麵有鎖匙,是明代家具中特有的品種。


屏風類
明代屏風大體可分為座屏風和曲屏風兩種。座屏風又分多扇和獨扇。多扇座屏風分三、五、七、九扇不等。規律是都用單數。每扇用活榫聯接,屏風下的插銷插在“/”形底座上,屏風上有屏帽連接。
獨扇屏風又名插屏,是把一扇屏風插在一個特製的底座上。底座用兩條縱向木墩,正中立柱,兩柱間用兩道橫梁連接。正中鑲餘腮板或絛環板,下部裝披水牙。兩條 立柱前後有站牙抵夾。兩立柱裏口挖槽,將屏框對準凹槽,插下去落在橫梁上,屏框便與屏座連為一體。這類屏風有大有小,大者可以擋門,小者可以擺在案頭用以 裝飾居室。曲屏風屬活動性家具,每扇之間或裝鉤鈕、或裱綾絹,可以隨意折合。用時打開,不用時折合收貯起來。其特點是輕巧靈便。基於上述原因,這類屏風多 用較輕質的木料作邊框,屏心用紙、絹裱糊,並彩繪或刺繡各式圖畫等,有的用大漆髹飾,上麵雕刻各式圖畫。做工、手法多種多樣。由於紙絹難以流傳至今,現存 明代傳世作品以木製和漆製為多,紙絹製屏風極為少見。

台架類
這一類是指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懸掛及承托用具。主要包括衣架、盆架、燈架、燈台、鏡台、梳妝台等。
衣架,即用於懸掛衣服的架子,一般設在寢室內,外間較少見。古人衣架與現代常用衣架不同,其形式多取橫杆式。兩側有立柱,下有墩子木底座。兩柱間有橫梁,當中鑲中牌子,頂上有長出兩柱的橫梁,盡端圓雕龍頭。古人多穿長袍,衣服脫下後就搭在橫梁上。
盆架分高低兩種,高麵盆架是在盆架靠後的兩根立柱通過盆沿向上加高,上裝橫梁及中牌子。可以在上麵搭麵巾。另一種是不帶巾架,幾根立柱不高過盆沿。兩種都是明代較為流行的形式。
燈台和燈架,燈台屬坐燈類,常見為插屏式,較窄較高,上橫框有孔,有立杆穿其間,立杆底部與一活動橫木相連,可以上下活動。立杆頂端有木盤,用以座燈。為防止燈火被風吹滅,燈盤外都要有用牛角製成的燈罩。

鏡台,指梳妝台。台座兩開門,中設抽屜數枚,麵上四麵裝圍欄,前方留出豁口,座上安五扇小屏風。中扇最高,兩側漸低,並依次向前兜轉。屏風上搭腦均高挑 出頭,絛環板雕刻各式花紋。正中擺放銅鏡。不用時,可將銅鏡收起。小屏風也可以隨時拆下放倒。它和官皮箱一樣,是明代常見的家具形式。

漆飾家具的品種

明代除木製家具外,還有相當數量的漆器家具。我國漆工藝術曆史悠久,殷商遺址中多次發現有描繪乃至雕嵌的漆器殘件。在此之前,肯定還要經曆一個發展的過 程。這說明,遠在原始社會末期,我們的祖先就已認識並使用漆來塗飾日用器物。既保護了器物又收到美化裝飾效果。幾千年來,經過曆代勞動人們的發展創新,到 明清時期,漆器藝術已發展到14個門類、87個不同品種。這時期能工巧匠輩出,且有大批傳世實物。在明清家具的品類中,是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麵。從故宮博物 院收藏的漆器家具來看,有如下11個品種。
1、單色漆器家具,又稱素漆家具,即以一色漆油飾的家具。常見有黑、紅、紫、黃、綠、褐諸色,以 黑漆、朱紅漆、紫漆最多。這裏舉黑漆一例,黑漆又名玄漆。黑色本是漆的本色,故古代有“凡漆不言色者皆黑”的說法。因此純黑色的漆器是漆工藝中最基本的作 法。其它顏色皆是經過調配加工而成。
製作漆器家具的作法,首先以較輕質的木料做成骨架,(這是因為軟木易著漆,硬木不易著漆)然後塗生漆一 道,趁其未幹,糊麻布一層,用壓子壓實,使下麵生漆從麻布孔透過來。幹後,上漆灰膩子。一般兩到三遍,分粗灰、中灰、細灰。每次都須打磨平整。再上所須色 漆數遍,最後上一道透明漆,即為成器。其它各類漆器均在素漆家具的基礎上進行。
2、雕漆家具,是在上好漆灰膩子的家具上反複上漆,少則八九 十道,多則一百幾十道,每次待半幹或六七成幹時油下一道。油完後,在表麵描上畫稿,以雕刻手法裝飾所需花紋。然後陰幹,使漆變硬。進行雕刻、磨光而成。雕 漆又名“剔漆”,有紅、黃、綠、黑幾種。以紅色最多,又名“剔紅”。

3、黑漆描金家具,即在黑素漆家具上用半透明漆調彩漆,在漆地上描畫花紋,然後放入溫濕室,等漆幹時,在花紋上打金膠,用棉球著最細的金粉貼在花紋上。這種作法又稱為“黑漆描金”。黑色的漆地與金色的花紋相襯托,形成絢麗華貴的氣派。
4、罩金漆家具,是在漆家具上通體貼金,然後在金底上麵罩一層透明漆。罩金漆,又名“罩金髹”,故宮太和殿金漆龍紋寶座即是罩金漆家具的典型實例。
5、堆灰家具。“堆灰”又名“堆起”,是在素漆家具表麵用漆灰堆成各式花紋,然後加以雕刻,再經過髹飾或描金等。名曰“堆灰家具”又稱“隱起描金”,或“描漆”。其特點是花紋隆起。高低錯落,有如浮雕。
6、填漆戧金家具,填漆和戧金是兩種不同的漆工藝手法。填漆即填彩漆,是先在做好的素漆地上用刀尖或針刻出低陷的花紋,然後把所需的色漆填進花紋。待幹 後,再打磨一遍,使紋地分明,花紋與漆地齊平,並作戧金、戧銀。戧金,戧銀的作法大體與填漆相同。也是先在素漆或填漆地上用針或刀尖劃出纖細的花紋,然後 在低陷的花紋內打金膠,再把金泊粘著進去。形成金色的花紋。它與填漆的不同之處,是花紋不是與漆地齊平,而是仍保持陰紋痕跡。
7、刻灰家 具,刻灰又名“大雕填”,一般以黑漆作地,描畫花紋。輪廓以內的漆地用刀挖去,保留花紋輪廓。刻挖的深度一般至漆灰為止。故名“刻灰”。然後在低陷的花紋 內根據紋飾需要填以不同顏色的油彩或金銀等。特點是花紋低於輪廓平麵。在感覺上類似木刻板畫。在明代,這種工藝較為常見,傳世實物也較多,小至箱匣,大至 高過兩米多達十二扇的圍屏。
8、黑漆嵌螺鈿家具,螺鈿分厚螺鈿和薄螺鈿。厚螺鈿又稱硬螺鈿。其工藝是按素漆家具工序製作,在上第二道漆灰之 前將螺鈿片按花紋要求磨製成形,用漆粘在灰地上,幹後,再上漆灰(要一遍比一遍細),使漆麵與花紋齊平。漆灰幹後略有收縮,再上大漆數道,漆幹後,還須打 磨,把花紋磨顯出來,再在螺鈿上施以必要的毛雕,以增加紋飾效果,即為成器。

9、黑漆嵌薄螺鈿家具,薄螺鈿又稱軟螺鈿,是取另一種極薄的貝殼之內表皮作鑲嵌物。常見薄螺鈿如同現今使用的新聞紙薄厚。因其薄,故無大料。加工時,在 素漆最後一道光漆之上粘貼花紋。在粘貼花紋時,匠師們還根據花紋要求,區分殼色,隨類賦彩,因而收到五彩繽紛的效果。
10、灑嵌金、銀、螺鈿沙家具,是在上最後一遍漆時,趁漆未幹,將金泊、銀泊碎沫或螺鈿沙屑散在漆地上,並使其粘著牢固。幹後掃去表麵浮屑,稍加打磨即成。表現出絢麗華貴的藝術特點來。
11、綜合工藝,明代漆器家具除單一工藝作品外,還有綜合幾種工藝於一器的代表作。典型實例如黑漆嵌螺鈿描金、平脫銀片龍紋箱子。在明代傳世實物中,是個少有的例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冰山火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國公' 的評論 : 據說真木皮在兩平麵相接處木紋難以對上. 謝謝回複.
國公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冰山火海' 的評論 : 有老東西誰還出手哇。市麵上假的多。真皮假骨的造偽方法已經被廣泛運用,有些古家具,明式的清式的,紫檀的黃花梨的雞翅木的,外麵就貼一層真木皮,裏麵則都是亂七八糟並不值錢的木材。你怎麽看它都是紫檀黃花梨雞翅木,而且是明清時代的老木,事實上卻是‘李鬼’。

所以現在一些古董商就專門去收一些殘缺不全的明清家具,一番操作後,就可以變出幾件完整的明清家具出來。
冰山火海 回複 悄悄話 清代的家具繁複得要命,還是明代家具簡約大方. 清朝生活給人好累的感覺. 見過外婆外公家紅木和爺爺奶奶家明代幾把黃花梨的椅子(大部分家當都在解放時沒收). 黃花梨家具是因為木材現已絕種才貴嗎? 謝謝介紹.
國公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牛城地主' 的評論 : 牛兄現在3個人要幹4個人的活了,哈。影子部隊大大的厲害。
好照片不好找。國外明清家具更不好找。上個月去淘老宅子,7,8件黃花梨。我準備講價尼,被一年輕人全打包了。幾十萬,不眨眼。
牛城地主 回複 悄悄話 國公兄好! 若各種類都配個相應的照片, 就一目了然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