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正文

佛菩薩像是何時 產生的呢

(2015-01-18 00:44:15) 下一個

第一節 石窟藝術 
Section One      the Art of Rock Cave

一、佛教東漸與石窟藝術大發展
佛教何時傳入中國,說法不一,多數專家認為,西漢末傳入中國,東漢時開始在社會上流行,南北朝時期大發展,唐時達極盛。為了宣傳佛教教義,為佛徒提供崇拜對象,曆代統治者都不惜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營建石窟,繪製壁畫。中國石窟造像,最初是摹仿外國的,或是由外國藝人直接製作。江蘇連雲港孔望山崖刻舍身飼虎圖像,為我國現存佛教造像中最早的實物,係東漢末年即公元二世紀所作。中土僧寺之建始於東漢明帝的白馬寺,發展於魏晉南北朝,大盛於隋唐。我國現存石窟主要有:新疆克孜爾石窟、庫木士拉石窟、柏孜克裏克石窟、森木塞姆石窟,甘肅敦煌石窟、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南北石窟寺、馬蹄寺石窟、水簾洞石窟拉硝寺,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鞏縣石窟以及河北響堂山石窟等(唐以後者另計)。其中保存壁畫較多者,主要有克孜爾石窟和敦煌石窟。此外,龍門石窟內有一些精彩的浮雕線刻畫。

二、重要石窟寺
1. 新疆克孜爾石窟

克孜爾石窟位於新疆拜城縣克孜爾鎮東南七公裏處,鑿建於木劄特河河穀北岸懸崖上,現有洞窟236個,是天山南北最大的石窟群。開窟年代約在公元三世紀,至唐代吐蕃廢棄。
克孜爾壁畫以其帶有明顯的外來影響和鮮明的龜茲風格著稱於世。壁畫手法取凹凸法,注意烘染,富立體感。壁畫布局統一中有變化。壁畫內容大同小異,但形象多樣。男女老少、高矮胖瘦、性格剛柔,神態各異;飛禽走獸、花草樹木,栩栩如生。如224窟頂部的《子母鹿圖》畫子鹿正在吮奶,母鹿回頭愛撫地嗅子鹿,線條簡練,色彩單純,母子之情,真切感人。


克孜爾石窟224窟頂部的《子母鹿圖》

  克孜爾千佛洞中的獨幅畫主要有焚棺圖、涅槃圖、說法圖和娛樂太子圖,多畫在洞窟的顯要位置。其中“娛樂太子”是克孜爾千佛洞中反複出現的題材。所謂娛樂太子是指淨飯王夫婦為了不使太子出家,用美女籠絡太子的情景。如118洞北壁《娛樂太子圖》(圖5-2)將釋迦繪於畫麵中心,四周圍以伎樂、舞女和露出妖淫媚態之宮女。在女色誘惑麵前,太子無動於衷,麵帶愁容,表現了釋迦為實現遠大理想不為女色所動的高尚品質。畫麵四邊以二方連續的纏枝蓮為飾,顯得富麗堂皇。


克孜爾石窟118洞北壁《娛樂太子圖》

  《說法圖》在克孜爾千佛洞中是更為多見的題材,多畫在洞入口上方半月形壁麵上或中心柱正壁上方半月形壁麵上。畫家巧妙地利用這塊半月形壁麵,把釋迦畫在正中,顯得高大而突出,再圍以弟子,造成了眾星拱月的效果。如80洞正壁《說法圖》(圖5-3),釋迦身著薄衣透體袈裟,穩靜端坐正中,其左側弟子們皆頭戴寶冠作女相,衣裝華麗耀目,表情均作微笑狀,氣氛溫和靜穆;其右側弟子們則多著龜茲時裝、作男相,表情激烈,麵容威武,有的藍胡子滿腮,有的紅胡子遮麵,作出不馴服的姿態。畫麵一剛一柔,一溫一烈,動靜各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克孜爾石窟80洞正壁《說法圖》

2. 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是敦煌郡內諸石窟的總稱,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東千佛洞及肅北蒙古族自治縣五個廟石窟等。其中莫高窟建窟最早,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其餘諸窟,均係莫高窟的分支。
莫高窟在今甘肅省敦煌縣城東南25公裏的鳴沙山與三危山之間的斷崖上,開鑿於苻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一說開鑿於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曆經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一千多年間鑿窟建寺活動從未中斷。現存洞窟492個。木構建築多已毀滅,僅存唐宋木構窟簷5座、彩塑2000餘軀,壁畫45000餘平方米。
彩塑及其藝術特征。莫高窟屬於玉門係礫石,不適合雕刻,故大多為泥塑,現存者包括圓雕、浮雕、影塑,大小3000餘身。其中基本完好的1400餘身。但大多已經後代重塑或裝鑾,有的已失原貌。早期(北涼、北魏、西魏)彩塑的主要內容有彌勒像、思惟像及表現釋迦生平事跡的苦修、降魔、成道、說法等像。其形像組合,北魏、西魏多為一佛二菩薩,北周多為一佛二菩薩二弟子。形像風格明顯的分為兩種,一種是西域式,圓臉、直鼻、體壯、半裸披巾,衣紋密集,如曹衣出水,有犍陀羅遺風。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禁穿胡服。此後敦煌所建窟之塑像及壁畫,均為中原漢式,麵目清秀、褒衣博帶,高冠大履,風流瀟灑,儼然南朝士大夫風貌。


敦煌石窟  北涼《交腳菩薩》


敦煌石窟 北魏彩塑一鋪


敦煌石窟 北魏彩塑佛苦修像


敦煌石窟,北魏《思維菩薩》


敦煌石窟 彩塑菩薩 

  壁畫內容十分豐富,大體可分為:①佛、菩薩及天神像;②佛本生故事、佛傳故事及與此有關的因緣故事;③中國傳統的神話題材故事;④經變故事;⑤佛教史跡故事;⑥供養人;⑦裝飾圖案和建築圖。早期(北周以前)壁畫主題側重宣揚忍辱、苦修、無原則的施舍和自我犧牲,即以“六度”為基本內容。主要包括“薩埵那舍身飼虎”(圖5-4)、“屍毗王割肉貿鴿”、“虔者尼婆梨王剜身燃千燈”、“沙彌守戒自殺”、 “須者提搬兵複國”等,係佛教本來的傳統題材,與隋唐壁畫以表現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變為主,宣揚歡樂和幸福的主題大相徑庭。


敦煌石窟《薩埵那舍身飼虎》

  壁畫的表現形式,早期簡單粗率,後期複雜嚴密。北涼多采取主體式單幅畫並列的組畫形式,如275窟的“屍毗王割肉貿鴿”。北魏和北周多為橫卷式連環畫,畫麵出現幾十個情節,內容豐富,情節曲折,構圖多變而巧妙。畫麵布局主要有四種形式:其一,從一頭向另一頭按順序橫排下去,如296窟(北周)的“五百強盜成佛”(圖5-5);


敦煌石窟《五百強盜成佛》

  其二,波浪式構圖,如296(北周)的“微妙比丘尼現身說法”;其三,從兩頭開始,到中間結束,如257窟(北魏)的“郯摩迦深山奉親”;其四,是螺旋形(或曰S形)構圖,如290窟(北周)的佛傳故事圖。
敦煌壁畫技法的演變過程大致是:隋代以前鐵線描,土紅線打輪廓,赭色暈染明暗麵,再賦色,最後用墨線提醒。隋代畫麵趨於細致繁麗,把西域的凹凸法與中原的染色法結合起來,孕育了唐代的新畫風。唐以後出現蘭葉描,土紅線打輪廓、墨線提醒,著色濃重,豐富華麗,畫麵顯得金碧輝煌。也有以線為主體的,充分顯示線描本身的美感。宋元出現折蘆描和釘頭鼠尾描,線描的適應能力進一步加強,宋元壁畫的色彩趨於冷瑟單純,突出線描的表現力。

3.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西郊16公裏處的武州山北崖上,現存洞窟53個,現存造像5l000餘尊。
石窟寺初建於北魏中期,由皇室直接經營。北魏天興元年(公元398年)由盛樂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北方佛教曾一度興盛,太武帝滅佛以後暫時受挫,不久文成帝登基又恢複佛教。從和平元年(公元460年)開始,雲岡的造像活動與北魏政權相始終,從未中斷。

北魏在雲岡從事造像活動大致可分三個階段:
從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460年)至獻文帝皇興五年(公元471年)為第一階段。此間北魏政權穩固,社會比較安定,造像活動也處於興盛狀態,有名的曇曜五窟就是這個時期造建的。曇曜五窟中第18、19、20三窟在全雲岡石窟中開窟最早。19窟為這一組的中心窟,內容為三世佛。主尊釋迦牟尼坐像高16.8米,偏袒右肩。另二身倚坐佛雕在左右耳洞中,均高8米。第20窟正中雕釋迦坐像(圖5-6),著右袒袈裟,結跏跌坐,高13.7米。兩側雕二立佛,構圖呈金字塔形。第18窟居中主尊立像毗盧舍那,身披千佛袈裟,偏袒右肩,右手按衣結於胸前,左手自然下垂。第17窟正中雕交腳彌勒像,高15.6米,著偏袒左肩袈裟,薄衣貼體。第16窟雕釋迦立像,高13.5米,褒衣博帶,施與願印。曇曜五窟的開鑿,主要目的是為皇帝祈福,因此追求皇權與神權結合的藝術境界,成為五窟造像的突出特點。


雲岡石窟  第20窟釋迦坐像

  孝文帝繼位後至遷都洛陽前的20多年間(公元465-494年)是北魏營建石窟最興盛的時期。中期造像的目的主要是為僧徒和上層官僚提供禪觀對象,因此明顯趨於中國化和世俗化。與內容相適應,中期造像在藝術手法方麵也靈活多樣了:技法進一步成熟,形象個性鮮明,內心刻劃入微。如第5窟明窗左下的菩薩(圖5-7),麵相清秀,雙目微啟,頭略低垂,口含微笑,表情異常溫靜恬美,儼然一位純真俊俏的北方少女形象。此像雕造手法洗練,眼、眉、口、鼻大膽的用線處理,清晰明快。
孝文帝遷都(公元494年)之後,營建石窟的中心轉移到了洛陽,雲岡的開窟活動進入末期。目前發現最晚的紀年題記為延昌五年(公元516年)。

4.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洛陽之南25公裏的龍門山。北魏孝文帝於太和十年(公元494年)由平城遷都洛陽,於是龍門繼雲岡之後而成為皇室貴族開窟造像的活動中心。孝文帝元宏(公元467-500年)推行漢化的結果,使得龍門北魏的造像一改雲岡一期形象特征,除古陽洞中個別龕像和魏字洞造像因係遷都前所建,尚保留一期特征外,其它均明顯漢化。古陽洞主尊及脅待菩薩,賓陽中洞、火燒洞、蓮花洞、石窟寺等都是這個時期開鑿的。
古陽洞位於龍門西山南部,在龍門石窟群中開鑿最早,是皇室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正壁雕一佛二菩薩二石獅,南北兩壁各鑿三層像龕,龕內雕像(佛或菩薩)。窟中列龕大小數百個,雕造裝飾十分精美華麗。特別是在額和龕額的設計上,詭形奇製,變化多端,刀法圓潤流暢。雕像背光及龕楣雕以火焰紋、纏枝蓮、飛天、伎樂、佛傳故事,供養人等,亦極精雕細刻之能事。龕間之禮佛圖、飛天、佛傳故事等更是雕繪結合的精品,如北壁二三層間的一幅禮佛圖浮雕,描寫了北魏上層貴族婦女禮佛的行列,畫麵人物體態修長,衣紋流暢,有迎風飄舞之勢。


河南龍門石窟古陽洞禮佛圖浮雕

  賓陽洞位於龍門西山北部,是龍門石窟中繼古陽洞之後開鑿的第二大窟,由皇室直接經營,在北魏龍門石窟中具有代表性。從景明元年(公元500年)至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僅完成了賓陽中洞,北魏政權即已覆滅,南北二洞由隋唐續畢。賓陽中洞造像組合為正麵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南北二壁各為一佛二菩薩,洞門外兩側各有一力士,整體布局嚴整,主次分明,有很強的感染力。正壁主尊體積最大,通高8.4米,幾乎充滿正壁。繁複的頭光組成灰色背景,襯托著主尊頭部。主尊麵容端莊,大耳輪,眉高而長,形如初月,雙目廣長微下視,神情嚴肅而慈祥,手足指短而厚,嚴格按照佛教規定的“八十種隨形好”塑成。在北魏石窟造像中,賓陽中洞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無論從整體設計,形象布局,性格刻劃,或從雕琢技法等方麵看,都是十分成功的。


河南龍門石窟賓陽洞正壁主尊

蓮花洞位於龍門西山中部偏南,開鑿於北魏晚期,洞中最有特色,最有藝術價值者是窟頂蓮花圖案藻井和龕楣浮雕伎樂天及龕內佛傳故事。

5.鞏縣石窟
位於河南鞏縣西北7.5公裏的洛河北岸,石窟開鑿在邙山岩層上。創建於北魏晚期,原名希玄寺。現存大窟5個,摩崖大像3尊,佛龕約1000個,摩崖造像龕238個,總計造像7700餘尊,銘刻186方。曆經北魏、東魏、西魏、北齊至唐宋。此處造像風格與龍門近似,但規模小。其中之飛天、帝後禮佛圖藝術價值較高,堪稱佳作。


河南鞏縣石窟飛天 

6.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在甘肅天水縣東南45公裏處,秦嶺山脈西端。現存洞窟194個,泥塑像、石雕像7000餘身,壁畫1300多平方米。據今存第115窟張元伯造麥積石室一區並發願文墨跡,此處造像始於宣武帝景明三年(公元502年)九月,但從造像風格看應始於十六國。大致可分三期:一期為前秦至北魏孝文帝太和改製前(約公元384-494年),塑造手法接近雲岡曇曜五窟。二期自太和年間至北魏亡(約公元495-534年)。此間由於孝文帝推行漢化政策,民族間進一步融合,南朝文士風度直接影響到北朝藝術。三期為北周至隋統一(約公元557-581年)。此間出現了麥積山鑿窟以來規模最大、結構最宏偉的崖閣式大窟,如位於東崖最高處的第四窟(俗稱七佛閣、散花樓)。北周時期更多地是流行中小窟龕,北周造像特點明顯,完全擺脫北魏以來流行的那種秀骨清相形,代之以敦厚壯實的嶄新風格。隋繼承北周傳統而更趨簡化。
麥積山石窟雕塑,充分發揮泥塑的特點,塑繪結合,線麵結合,較之石刻變化豐富。有的外表樸實無華,內涵豐富,以“寫意”取勝,如123窟(屬二期)右壁坐佛兩旁之童男童女,虔恭侍立,麵龐圓潤,表情淳真,女童頭梳雙髻,穿厚圓領束胸長裙,衣紋隻以陰線刻出,整體感頗強。有的以華麗繁褥見長,如 85窟(屬二晚期)右壁的坐佛


麥積山石窟123窟北魏雕塑《女侍童》

  綜觀南北朝的石窟藝術,可以明顯地看出,作為外來藝術,初被引入中國時,開始總不免帶有生吞活剝的成分,但很快就中國化了,從洞窟形製到形象服飾乃至精神氣質,都換成了中國人熟悉的式樣。佛教藝術追求的是一種崇高美,它要為人們創造一個傾心向往的彼岸世界,佛教形象是可敬可親但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群體,佛教石窟聖地幾乎都無例外地選擇在遠離鬧市、山清水秀的幽僻之處,因為環境本身容易引起人們對另一世界的聯想。佛教教義宣揚眾生平等,可是佛國世界卻等級森嚴,在藝術處理上采取了“不平等”的形式:佛居中心位置,弟子、菩薩、天王、力士等侍立兩旁,如眾星托月。主尊一般個體大,型體厚、表麵平、形式穩,與其嚴肅的表情相一致,而弟子或菩薩一般則個體小,型體薄,表麵圓,體態富動感,與其輕鬆的表情相統一,構成了主次分明、動靜相間的整體,取得了感化人心的效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