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中的政治(上)
終於看完了柳雲龍的諜戰大劇《風箏》,感覺不說幾句好像有點對不起柳雲龍,對不起《風箏》。
我最初看的是油管上的TV版,每天隻能看一到兩集,加上該劇前麵一段劇情節奏拖遝,尤其是鬼子六到延安那一段,頭緒紛亂,慢條斯理,差點讓我棄劇。好在劇中還設置了不少的伏筆和懸念—比如影子到底是誰?江心和江萬朝究竟是什麽關係?鬼子六最後如何在共產黨內明確自己的身份?李小冉什麽時候出場?讓我還有動力堅持看下去。看到二十多集時,知道了網上有該劇的送審版(也就是未刪減版)可看,高興壞了,馬上找了出來。後麵的部分,越來越精彩,我幾乎用了全部業餘時間,分三天看完了。看完了之後才明白,隻有看完了後麵的,才理解前麵的鋪墊就如同《紅樓夢》的前八十回,都是草蛇灰線,伏脈千裏。隻有看了前麵才知道,後麵的劇情發展也都是環環相扣,其來有自。
我慶幸自己終於沒有錯過這樣一部好劇,我以為這部電視劇的分量,隻有一部由葛優主演的由餘華的小說改編的電影《活著》可以媲美。
《風箏》這部電視劇,名義上是諜戰劇,但我覺得諜戰隻是其外包裝,其真正要表現的卻是政治-那種足以碾壓和扭曲人性的政治氛圍。觀眾可以從劇中看到人性,更能感受到始終緊繃著的無處不在的雷霆萬鈞般的政治高壓。
說到《風箏》中的政治,能說的地方很多,下麵我就從國共內戰,反右,文革這三個方麵來聊幾句《風箏》中涉及到的政治。
軍事,是政治的延續。國共內戰,就是那個大時代裏最大的政治,也是《風箏》一劇中所有諜戰元素的基礎。
國內內戰的正式開打,應該從1946年6月國民黨軍進攻共產黨中原解放區算起。從抗戰勝利到國共內戰正式開始,國共雙方在美國人的調停下,進行了大半年的和談,期間也有不少的局部軍事衝突,由國共美三方人員組成的軍調小組馬不停蹄地奔赴各地製止軍事衝突實施停戰計劃。這些,在《風箏》一劇中都有表現。《風箏》中的鄭耀先和宮庶,江心三人就是隨著這樣的軍調小組去的延安。
關於抗戰勝利以後的國共和談,我想在這裏先說幾句閑話。在當時的國共和談當中,應該說共方比國府抱有更多的誠意,因為當時國共雙方的武裝力量實力對比相差太大了。當時共方的正規部隊還不到一百萬人,而且裝備簡陋,是真正意義上的土八路。而國軍的正規部隊超過四百萬人,且大都是一水兒的美式裝備,有新一軍和新六軍這樣從緬甸回來的強悍的不敗雄師。如果說當時中共領導人完全不怕內戰,對內戰已具備了必勝的信念,那絕對是吹牛。當時共方是不希望開戰的,真心希望和談能夠談下來,能不打最好不打,為此毛澤東還冒著風險親自去了重慶。但國府對和談卻並無誠意,因為國府方麵信心滿滿,認為隻需三個月就可肅清共匪,既然如此,臥榻之內豈容他人酣睡。所以國府方麵並沒打算真談,甚至完全拿不出可行性的和談方案來,隻不過想借和談來爭取時間,以完善進攻解放區的軍事部署而已。所以說,國共內戰的爆發,國府方麵應該負主要責任。
《風箏》一劇中多次提到國軍進攻解放區的作戰計劃,鑒於內戰爆發是國軍方麵先動手,國府有這樣的作戰計劃存在,應該是真實的。
內戰一旦爆發,其進程就不再按照人的主觀意誌運行了。內戰一旦爆發,雙方的諜報戰也就進入了更加殘酷的階段。國共之爭,扭曲碾壓著雙方諜報人員的人性和情感,甚至讓他們家破人亡,讓人看到了戰爭與政治的無比殘酷。
看《風箏》一劇時,可能很多人都在想,鄭耀先,韓冰,宮庶,延娥這些人遭受的苦難,他們的那樣的一種堅持,究竟是為了什麽呢?劇中給出的答案是為了信仰。但我覺得這樣的答案太虛,大概隻是出於政治正確,並不能服人。
我不能不承認,劇中的這批人在最初進入情報界時,大都的確是懷抱信仰的,那就是為國為民,抗日救國,爭取民族解放。但在進入國共內戰以後,尤其是中共建國以及大躍進反右文革以後,他們還一個勁地侈談信仰,就讓人感覺有些底氣不足了。
就拿主人公鄭耀先來說吧。鄭耀先應該是劇中信仰最堅定人,他的信仰究竟指的是什麽,劇中沒有具體說明,我們不知道。大致說來,主人公的信仰應該是建立一個新中國,讓全中國人民都過上好日子(共產主義也大致就是這麽個意思)一類的。但是,在他為這個信仰獻身奮鬥了大半輩子,付出了家破人亡的慘重代價之後,國家卻陷入了大躍進反右和文革的混亂中。當現實中的一切都與他的信仰完全背道而馳時,他的信仰還依然堅定如初,就沒有一丁點的懷疑與動搖,這可能嗎?除非他不是個凡人。
所以,在國共內戰爆發以後,鄭耀先,韓冰,宮庶,延娥們的作為,與其說是因為信仰,還不如用劇中經常提到的一個詞來形容更恰當:各為其主。象他們那個行當人,一旦卷入到殘酷的政治鬥爭當中,就隻能如此,身不由己:要麽一條道走到黑,要麽當叛徒背叛舊主,再也無法置身事外。越到後來,我們看到的,其實更多的隻是無奈。
《風箏》一劇有一個很大的突破,那就是不僅沒有刻意醜化那些作為反麵人物國民黨特務:韓冰,宮庶,延娥,宋孝安,趙簡之等,而且給了他們相當正麵的近乎歌頌性的描寫,尤其是宮庶與延娥,韓冰與鄭耀先的愛情故事,還相當新穎感人,一反過去電視劇中的那種成王敗寇的刻板表現手法,具有一定的顛覆性。
我覺得,《風箏》一劇之所以在這些國民黨特務身上花費那麽多功夫,其實也有其特殊的政治涵義存在,那就是著眼於現在的兩岸關係。該劇對軍統和中統在抗戰中的艱苦努力予以肯定,對國民黨的諜報人員甚至對國民黨本身都給於足夠的尊重,就是想要喚起海峽對岸國民黨人的同情共義,以拉近兩岸關係,為海峽兩岸的統一出一分力。要知道,《風箏》一劇的攝製完成於2013年,那個時候,台灣的中華民國總統還是國民黨人馬英九。這一點,也是我認為《風箏》是一部披著諜戰外衣的政治劇的原因之一。這方麵政治考量,大約也是《風箏》一劇最終能夠通過審查的重要原因。
可惜,《風箏》一劇的審查一弄就是幾年。幾年過去,時過境遷,海峽對岸馬英九任滿,民進黨蔡英文上台,去中國化愈演愈烈。而國民黨已經完全喪失了自己鮮明的政治主張,隻能跟在民進黨屁股後麵亦步亦趨,迅速地被邊緣化了。國民黨的不爭氣,讓《風箏》一劇在這方麵的努力基本落空,可惜了啦。
應該說,國共之爭這種政治形態從國共內戰開始,一直延續到今天,隻不過其表現形式已經從國共兩黨之爭變成了海峽兩岸地域之爭。
(待續)
那麽多好文章,沒得看了,很是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