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客

博客已經流行很久了,現在又微博,微信了。我這敢不上時髦的老土,隻能當超然客了。也好,就隨便寫寫,大家交流,豐富生活。
個人資料
正文

潮州行2- 到潮不到橋,枉費走一場

(2019-01-18 05:25:54) 下一個
“到潮不到橋,枉費走一場”。要秀廣濟橋,先看百度如何說。廣濟橋,古稱康濟橋、丁侯橋、濟川橋,俗稱湘子橋位於潮州市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聯結東西兩岸,為古代廣東通向閩浙交通要津。廣濟橋集梁橋、浮橋、拱橋於一體,是我國古橋的孤例,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獨特風格與河北的趙州橋、福建的洛陽橋、北京的盧溝橋並稱中國四大古橋。被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
該橋始建於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1958年對全橋進行加固維修,並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為三孔鋼架及兩處高樁承台式橋梁。2003年10月,廣濟橋開始進行全麵維修,總體按明代風格為修複依據,功能定位為旅遊觀光步行橋,2007年竣工。 1988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在的廣濟橋,有12座樓閣,18座亭屋,中間是18梭船浮橋。在岸上看整條橋,橋的景色優美,別具一格。上橋呢,近觀精美的水中亭台樓閣,欣賞樓閣上匾的題詞,親身感受梭船的鏈接風貌,體驗古潮州人渡江的感覺。 白天的廣濟橋遊人畫中行,流連忘返。夜晚的它搖身一變分成兩截,燈光之下又是另一種風情。因為每天下午4點半後,18梭船移走,讓出航道,橋不通行,晚上8點還有15分鍾的燈光秀。我們第一晚去,等到8點8分,廣播卻通知說因故障取消燈光秀,沿岸熙熙攘攘的人群頓時發出巨大的歎息聲。第二個晚上燈光秀如約而至,在戲曲音樂和深情歡樂的歌曲伴奏下,五彩燈光在橋上跳躍穿梭,動感十足。朝天的彩色燈光柱兩岸互照,相映成趣,東岸筆架山上燈光似網,波狀起伏。如此美麗迷人地燈光秀,大大地滿足了我們遊客的相思。廣濟橋為什麽俗稱湘子橋,網上有解釋是因傳有韓愈的侄孫韓湘子手書“洪水止此”的石碣豎於橋畔,故名。我且不管那麽多,隻覺得這湘子二字好美,真的適合這個橋。也可稱謂”相思橋”,因為潮州話湘子橋的發音很像相思橋(???)?。
潮州遊的這第二天,除了觀橋走橋,另一個重點就是逛牌坊街了。這也是潮州最大的特色。據有關史籍記載,曆史上潮州曾有牌坊91座,其中太平路39座,其他街巷44座,餘在金山、韓山、湘子橋。此外,於鄉鎮間尚有57座,因此人們喻為“牌坊城”;而集中於太平路(大街)的牌坊,多為橫跨路麵的四柱三門,規模較大,鱗次櫛比,風格獨特,氣勢非凡,故被譽為“牌坊街”。但由於曆史上人為和自然的因素,這些牌坊基本都毀了。2004年開始修複22座古牌坊,在修複工程中,采取“原址、原貌”和“原形製、原結構、原材料、原工藝”的原則,但由於22座中隻有15座存照片,而且曆半個世紀環境的變動和考慮布局的合理,因此“原址、原貌”隻能是原則上的多數。修複後的牌坊街很是壯觀,與廣濟橋齊名、成為潮州標誌性景點,也是國內最大規模的古牌坊街。如果說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也可以的。

說到牌坊街,必須提到廣東的清末民初,具有南洋建築風格的騎樓引進廣東,在此期間,太平路、東門街也漸次改造成騎樓式的商業街。石牌坊共存,形成了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曆史文化街區。老城的其他地方,也還保存有較好的舊騎樓,至今還有人居住做生意。

 

逛在潮州古城,讓我想起我的家鄉-湖北襄陽城。幼時記憶中的襄陽老城有樊城和襄城隔漢江相望。我住的樊城是東西長南北短的長方形,南邊有江堤與漢江相隔,北邊有三座城門:鹿角門,定中門和朝聖門,城門外有護城河。城裏南北方向是條條彎曲的家居小巷,穿過東西方向的大街。大街其實也不大,中間鋪著青石板,兩邊是鵝暖石,街兩旁是木板做門麵的商家,樓上也是住人,格局像騎樓,隻不過簡易些。襄城是正四方形,城中心有東西南北四條大街,四周城牆,東南西都有一座城門,北邊臨江有二座城門,俗稱大小北門。兩城內都有很多古跡,記得西街的老井,一尺多高的石頭護欄上被繩索磨下去的痕跡也有近一尺深。可惜,這些都毀於文革。想到這些,我真為潮州古城的保存叫好。潮州,一座古韻盎然的古城,有文化,有藝術,有美食,有風俗,歡迎大家來感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超然看眾家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std' 的評論 : 謝謝閱讀,有機會去看看。
fstd 回複 悄悄話 對潮州的曆史文化做了很好的介紹,謝謝你
超然看眾家 回複 悄悄話 倒數第二段文字在上傳圖片時造成錯誤,這裏修正一下:
說到牌坊街,必須提到騎樓。廣東的清末民初,具有南洋建築風格的騎樓引進廣東,在此期間,太平路、東門街也漸次改造成騎樓式的商業街。與石牌坊共存,形成了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曆史文化街區。老城的其他地方,仍保存有較好的舊騎樓,至今還有人居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