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30天美西自駕遊記(2015)—(17)舊金山(San Francisco)市區

(2016-01-27 18:55:09) 下一個

(8/19/2015 – 9/17/2015)
舊金山音譯“聖弗朗西斯科”,或稱“三藩市”,是美國最具特色的城市之一,西班牙人建於1776年,1821年歸墨西哥,1848年屬美國。十九世紀中葉采金熱中迅速發展,華僑稱之為“金山”,後為區別於後來發現金礦的澳大利亞墨爾本,改稱“舊金山”。

【第22天】48F-104F,晴。
今天開車267邁,步行5127步。

下午3點終於從納帕酒鄉來到金門大橋的北麵,準備進入舊金山市。

1)金門大橋(Golden Gate Bridge)
金門大橋是世界著名的橋梁之一,是近代橋梁工程的一項奇跡。隻有從北向南駛入舊金山收過橋費$6,我是在網上注冊、付費的。遊客可分別從橋北和橋南觀看金門大橋。

#1)從金門大橋北麵的Vista Point看到的大橋,光線不好。
17_1_DSC06215



#2)3:30pm,到達位於“小中國城”的旅館,check-in後走到大街上,赫然看到對麵的鄉巴佬飯館,趕緊鑽了進去,好幾天沒聞到中國菜了,一頓狼吞虎咽,味道還不錯。
17_2_DSC06230


晚飯後,徐家美女突然發起燒來,可能連續幾天的勞累吧,隻能護送她回去休息,可惜她沒能和我們一起看個完整的海灘日落。這之前的一路,我們就沒有看到一次真正的日落美景,隻能笑稱我們是“紅太陽永不落”團:)

2)貝克海灘(Baker Beach)
#3)貝克海灘是半島上的一個公共海灘,也是舊金山要塞的一部分,曾經是西班牙建立在舊金山的一個軍事基地。這裏的男同性戀相當的多。步行1個多邁便來到海邊。
17_3_DSC06272



#4)向北遠眺,宏偉壯觀的金門大橋橫臥於碧海白浪之上。
17_4_DSC05355



#5)這裏是看日落的最理想的地方,夕陽的光線讓海邊沙灘充滿了溫情。
17_5_DSC05460



#6)人們坐在柔軟的沙灘上,靜靜的享受著餘暉的愛撫,等待日落的難忘時刻。
17_6_DSC06362



#7)看見了,燃燒著的火球,放出奪目的光芒,海麵上蕩漾著一圈圈金色的漣漪。
17_7_DSC05514



#8)這正是天地間最蔚為壯觀的一景,明豔妖嬈,絢麗得令人迷醉。
17_8_DSC05534



#9)火燒雲在空中綻放它的熱情,把人和狗都照得格外生動。
17_9_DSC06366



#10)太陽釋放出了最後的光芒,消失在雲層之中,在落下去的地方,留下了一片血紅的晚霞。
17_10_DSC06371


今晚的日落讓我們永生難忘。


【第23天】59F-93F,晴。
#11)今天開車39邁,步行16583步。如圖所示,今天的行程非常緊張,要走很多路。
17_11_day_23


起個大早,7:15am出發,先來到金門大橋的南麵Fort Point。
1)金門大橋(Golden Gate Bridge)
來此是想看“霧鎖金門” 的奇景,果真看到了:)
#12)紅色的橋頂在白霧繚繞中若隱若現,恍若仙境。
17_12_DSC06380 (2)



#13)高高在上的海鳥也和我們一起湊熱鬧。
17_13_DSC06319


8am,將車停在33號碼頭的公共停車場,因為停車場很多,一定要記住哪個停車場,我們回來找車時,忘了確切位置,頗費了些周折。

今天的一個重頭戲是參觀惡魔島,為了人少,提前一個月訂了9am第一撥的參觀票。訂晚了就隻有後麵時間的了。


2)惡魔島(Alcatraz Island)
阿卡特茲(Alcatraz)是西班牙文鵜鶘的意思,所以直譯叫鵜鶘島,中文俗稱惡魔島,又由於該島全部由礁石組成,英語俗稱The Rock。

惡魔島是世界最著名的監獄,1934年起被改成最高安全戒護的聯邦監獄,到1963年關閉之前,惡魔島被用以囚禁當時最凶惡的罪犯。

#14)Pier 33碼頭上船。
17_14_DSC06386



#15)甲板上遠遠望去,懸浮在茫茫白霧上的朱紅色的金門大橋,風采照人。
17_15_DSC05627



#16)隔海相望的舊金山市區,建築密集、高樓林立。
17_16_DSC06410



#17)駛向惡魔島。。。
17_17_DSC06417



#18)越來越近,心情也越來越激動。
17_18_DSC06384



#19)不到20分鍾,就登上了惡魔島。由於是第一撥遊客,島上很安靜。
17_19_DSC06418



#20)飛來飛去的海鷗在島上棲息。
17_20_DSC06321



#21)從監獄外麵看,門窗緊閉,壁壘森嚴。這裏關押的都是罪犯中的特大重犯。
17_21_DSC06428



#22)戴上免費的語音導遊器(有中文的),來到監獄裏麵,跟著一站一站的介紹很有幫助。
17_22_DSC05629



#23)1962年發生的越獄事件讓這座監獄名聲遠揚。三名囚犯花費一年的時間用湯匙挖穿通風口,製作假人頭,乘坐雨衣做成的救生艇從美國曆史上“最難逃脫的監獄”逃了出來,之後不知所蹤,據說種種跡象表明他們還活著。這是他們當年和現在的照片對比。
17_23_zf



#24)雖然外麵海景迷人,但是囚室裏卻是永遠的暗無天日,作為聯邦監獄的30年期間,官方記載的這裏就曾有14次越獄事件。這是其中一起的四個人,沒有越獄成功。
17_24_DSC06325



#25)這裏曾經發生過一起越獄事件,囚犯打傷獄警,搶奪了懸掛在上麵的那把鑰匙。
17_25_DSC06335



#26)當然囚犯的業餘生活還是挺豐富的,可以看書、畫畫、彈吉他等。
17_26_DSC06338


來此之前,特意又重看了幾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勇闖惡魔島(The Rock)》和《阿卡特茲大逃亡(Escape from Alcatraz)》等。現在親臨現場,特有感覺。

10:40am,我們乘坐第一班回程船回到碼頭,來到著名的漁人碼頭。


3)漁人碼頭(Fisherman's Wharf)
#27)漁人碼頭是舊金山的一個著名旅遊景點,位於35號碼頭(Pier 35),許多購物中心和飯店均坐落在這個地區。舊金山海洋國家曆史公園(San Francisco Maritime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哥拉德利廣場(Ghirardelli Square)和機械博物館(The Musee Mecanique)也在這裏。
17_27_DSC06400



#28)大螃蟹的爪子伸向半空,一看就知道這附近有很多海鮮館。本來計劃好在這裏吃海鮮,不承想P總不喜吃海鮮,我們隻能放棄,去中國城吃午餐。
17_28_DSC06490



#29)嚐了嚐法式酸麵包碗,我覺得一般,徐家姐妹甚是喜歡。
17_29_DSC06403



#30)碼頭上的桅杆錯落有致,頗有“千帆之都”的景象。
17_30_DSC06483



#31)隻剩下繩索的桅杆高高地指向空中,讓人歎為觀止。
17_31_DSC06481



#32)仰頭看,漁人碼頭的彩旗悠悠飄舞,到處洋溢著歡騰的氣氛。
17_32_DSC06391


我們按照地圖,慢慢地朝著唐人街走去。。

4)電報山(Telegraph Hill)/柯伊特塔(Coit Tower)
#33)電報山是舊金山市區的地標建築,山上的柯伊特塔(Coit Tower)高64米,是Lillie Coit女士為紀念英勇殉職的消防員而建。登上塔頂,可以360°飽覽舊金山市區的美麗風光。
我們沒時間上去,隻是遠遠的路過。
17_33_DSC06504



5)聖彼得與聖保羅教堂(Saints Peter and Paul Church)
#34)這所教堂是舊金山的一座羅馬天主教教堂。
17_34_DSC06422



#35)舊金山的街道傾斜得很厲害,停車時候的前軲轆也是很有講究的。
17_35_DSC06408



6)泛美金字塔(Transamerica Pyramid)
#36)泛美金字塔的造型是一個創新的設計方案,成為舊金山天際線最重要的組成元素之一。
17_36_DSC06521


快2點了,饑腸轆轆,終於走到了唐人街。

7)唐人街(Chinatown)
#37)舊金山的唐人街是美國西部最大的,可與紐約唐人街相比的地方,早年長期被稱為世界最大的中國城。
17_37_DSC06522



#38)街上大紅燈籠高高掛,這片充滿中國氣息的華人社區終年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17_38_DSC06526



#39)找了半天餐館,見很多餐館裏麵沒什麽顧客,最後看到這家叫迎賓閣的廣東早茶,居然歐巴馬也來過這裏,就選它了,由於餓得厲害,吃了很多,味道沒怎麽細品,還可以吧。(網上圖片)
17_39_yin_bin_ge


吃飽喝足繼續溜達。因為要體驗鐺鐺車,就幹脆走到起點站--聯合廣場。


8)聯合廣場(Union Square)
聯合廣場是舊金山的基立(Geary)市長在1850年獻給這座城市的禮物,因為它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曾身為一係列有關“聯邦統一會議”的地點,所以被取名為“聯合廣場”。

#40)這裏特別熱鬧,街上人來人往,好不容易找到售票亭,買了六張鐺鐺車的車票。$7/人,因為是終點站,也是始發站,每輛車都由健壯的司機采取人力轉盤式掉頭,很有意思。
17_40_DSC06541



9)鐺鐺車(Cable Car)
#41)排隊等候上車。
17_41_DSC06539



#42)兩個小美女。
17_42_DSC06455



#43)我們計劃坐HYDE線到九曲花街。
17_43_SFMap-jgWEB



#44)也可以扒在外麵,看著頭暈,我們都坐到車裏麵。車速還挺快,不到半小時就到了九曲花街。
17_44_DSC06466



10)九曲花街(Lombard Street)
Lombard Street 其實很長,但在Hyde與Leavenworth之間的這一小段舉世聞名。這一段在40度的陡坡上,有八個急轉彎,兩旁種著鮮豔的花,車子隻能前進無法後退,被稱為是世界最彎的街。

#45)開車經過隻能從西向東開,是單行線。旁邊是一條人行樓梯道,我們就是順著樓梯走下來的。看著別人開下來,還是挺提心掉膽的。
17_45_DSC06579


走回到停車場,找到車已經5pm,駕車來到藝術宮。


11)藝術宮(Palace of Fine Arts Theatre)
#46)藝術宮是為了1915年2月20日開幕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而建的臨時建築。這座仿古羅馬廢墟的建築,主要是一個圓頂的大廳,配上拱門和石柱。1962年,藝術宮被建築師用水泥重新建造,成為舊金山市最美的景點之一。
17_46_DSC06502



#47)這座建築,是由紐約市出生並居住在柏克萊的建築師梅貝克(Bernard Ralph Maybeck)設計的,設計主要是要向世人展現一個視覺上的壯觀美感。
17_47_DSC06590



12)阿拉莫廣場(Alamos Square)
#48)阿拉莫廣場是舊金山的著名景點之一,被譽為“明信片風光集萃”。廣場位於一塊高地上,周圍綠草如茵,許多人都到這裏放慢自己的節奏,享受輕鬆閑散的時光。
17_48_DSC06516

許多電影、電視節目和廣告在阿拉莫廣場或其周圍拍攝。

#49)對麵的這排維多利亞式房子稱為“彩妝女士”(Painted Ladies),也稱六姐妹(Six Sisters),經常出現在舊金山全景照的前方。非洲裔著名獲獎女作家艾麗斯.沃克(Alice Walker)就住在其中的一座房屋裏,直到1990年代中葉。
17_49_DSC06612


在這裏停留了20分鍾,繼續向南行駛,路過同性戀街區,沒有下車。

13)同性戀/嬉皮士街區(Castro St,Haight Ashbury)
舊金山是同性戀之都,人口中同性戀占的比例世界第一,路過最著名的同性戀區卡斯楚街(Castro St),街上看到幾對同性戀人,手拉手悠閑散步。

7pm,結束繁忙的一天,回到酒店。

網上摘錄一段話,作為對舊金山市的總結。
#50)有人說:“舊金山是美國最前衛、開放、自由、無拘無束的城市”,擁有濱海山城的優美景色和豐富多采的風情,人工控製的古舊纜車穿梭在道路中間,熱鬧的漁人碼頭常擠得水泄不通,諾布山(Nob Hill)的典雅住宅、Haight-Ashbury(嬉皮區)的怪異商店、同性戀社區卡斯特羅區(Castro)的壁畫和四處飄揚的彩虹旗、以及遼闊的金門公園,還有一段平麵夾角40多度的馬路上,有九個“S”形大彎的九曲花街,融合成為舊金山獨一無二的特殊氣質。”
17_50_DSC06471


30天美西自駕遊記(2015) — (17) (完)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