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比特幣退出中國倒計時? 第三方支付通道遇阻

(2013-12-18 02:47:50) 下一個

21世紀經濟報道 火爆一時的比特幣或將迎來新的緊箍咒。

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內部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證實,近日央行召集包括支付寶、財付通在內的十餘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就比特幣風險防範的問題進行座談。一位與會人士透露,監管層希望所有國內第三方支付機構結束同比特幣交易平台的合作,否則或將按照反洗錢標準進行處罰。與會支付機構紛紛表態,將陸續關閉比特幣合作商戶的接入賬戶。

對此,火幣網CEO李林17日坦言,此舉已經基本宣布中國比特幣市場的終結,網站將逐漸清退投資者資金,選擇關閉或遷往國外。

受此影響,比特幣幣值從16日的最高點5200元開始一路狂瀉,17日上午10點跌至3300元穀底後小幅回升。截至發稿時,比特幣的幣值穩定在4000元左右。

關閉所有比特幣平台接入賬戶

前述與會人士稱,在此次座談上,央行支付清算司相關人士對比特幣的態度是:比特幣具有很高的洗錢風險,不能引入到金融交易中,即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能參與和提供服務。央行允許金融機構以外的企業和個人參與比特幣的交易,但有責任通過“通知”提示風險。

與會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對同比特幣交易平台的合作也做了表態。其中,支付寶表示,年初即對比特幣進行了專題研究並認為洗錢風險過大,目前為止未接入比特幣有關的商戶;財付通則稱,目前有兩家已接入比特幣的商戶,後續將停止與其合作。

按照監管層提出的意見,已接入的比特幣特約商戶現在到春節前賬戶隻出不進,之後關閉其賬戶;對新發現通過支付機構進行收款的比特幣商戶要立刻關閉,否則或按反洗錢標準處罰(最高可罰款500萬元甚至追究刑事責任)。另外,也要排查除比特幣外是否還有其他的類似虛擬貨幣,如萊特幣等。

前述與會人士透露,監管層還提出,對比特幣交易網站即使已合法備案登記,也不能通過國內金融機構或支付機構進行資金支付或結算。此外,如發現銀行有為比特幣網站提供支付結算服務的,可匿名舉報。

記者17日上午發現,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台“比特幣中國”及第二大交易平台okcoin在充值時,已將第三方支付機構由財付通更換為易寶支付,而提現仍使用財付通係統進行支付轉接。就此,易寶支付表示沒有接到通知參加此次座談會,也沒有收到任何停止同比特幣交易平台合作的通知,所以對此不做回應。

比特幣退出中國?

此次座談會的內容16日已在比特幣交易平台間流傳開。李林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該消息後,他向律師谘詢了直接同銀行合作的可能,但後來得知銀行同比特幣交易平台的合作亦不被監管層支持,這條路也被堵死了。

李林坦言,一旦監管層的意見正式執行,意味著基本關閉了比特幣平台上充值和提現的可能,阻斷了國內比特幣和人民幣的相互兌換。

對於平台後續的應對措施,李林認為會考慮逐漸清退投資者的資金,並選擇關閉網站或將服務器遷至國外。由於國內監管部門無法限製美元等外幣作為結算幣種的支付機構,他認為將平台服務遷移到外幣支付體係中,或可找到一條生路。

“比特幣中國”高層則表示,監管層正式就此事發文前,網站會堅持正常運轉,如果央行今後明令禁止國內的比特幣交易行為,網站也會考慮轉作其他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幾乎就在此事發酵的同時,“比特幣中國”和okcoin相繼恢複收取0.3%的交易手續費,並提高提現手續費至1%。

Okcoin創始人徐明星發文表示,收取手續費是為了增加投機成本,防止對比特幣的高頻交易和過度炒作。但由於該平台未提前發布任何公告,而是17日淩晨突然提高提現費用,也有大量投資者質疑這是利用監管層新政消息後大量用戶套現,最後大賺一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