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光芒

收藏太陽喜歡的文章, 詩歌, 評論, 故事
正文

書評

(2005-09-23 08:52:21) 下一個

大江滾滾浪淘沙,青山幾度折英雄 【三國演義】評述- 序
by心言2005-09-22

自劉秀稱帝以來,不斷削弱功臣權力,忌諱外戚,削弱地方實力,強化中央極權。封建中央極權統治一方麵帶來了一時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麵壓製思想,加劇了對平民的剝削,為將來的政局動蕩埋下禍根。由於多數東漢皇帝繼位時年紀尚幼,太後聽政不得不借重外戚和宦官這兩股勢力,到東漢中葉,外戚和宦官發展成亂政的兩大禍源,朝廷時而借重外戚壓製宦官,時而利用宦官清除外戚,以黨錮迫害仁人誌士,壓製思想,最終地方官僚地主勢力暴增,民不聊生,終於以黃巾起義宣告東漢王朝的實際滅亡。

東漢永興元年,全國三分之一的郡縣遭受水災蝗害,幾十萬戶人家流離失所,冀州饑民甚至食人為繼,靈帝時“河內人婦食夫,河南人夫食婦”。而皇室搜刮無度,官吏橫征暴斂,政治腐敗達到極點,社會矛盾空前突出。黃巾起義之前就有民謠:“發如韭,剪複生;頭如雞,割複鳴。吏不必可畏,小民從來不可輕。”小規模的農民起義層出不窮。張角以“太平道”起事,鼓吹“人無貴賤,皆天所生。”提出“蒼天已死,黃道當立。”的口號,沉重打擊了儒家倫理綱常。

自黃巾起義以後,東漢王朝實力銳減,地方軍閥勢力膨脹,逐漸走向割據,而皇室改製設置州牧執掌地方軍政大權,則進一步增加了地方勢力,群雄混戰的局麵已經無法挽回。

黃巾起義失敗後,大將軍何進招州牧董卓進京進一步清除宦官勢力,被宦官張讓等人謀殺。袁紹,袁術和何進部將率兵進宮誅殺宦官,野心暴戾的董卓隨後趁機進洛陽廢少帝劉辯,立傀儡皇室劉協,稱為獻帝,自立為相,自此拉開群雄相爭,軍閥混戰的序幕。董卓被王允與其部將呂布所殺,爾後王允又死於董卓部將李訣,郭汜之手,軍閥混戰愈演愈烈。“後漢書。仲長統傳”記:“名都空而不居,百裏絕而無民者!不可勝數。”從公元190討伐董卓起到199年地方割據勢力大致底定,有孫策(江東),劉表(荊州),劉璋(益州),韓遂,馬騰(涼州),公孫度(遼東)以及盤踞中原的袁紹和曹操分踞天下。

這就是”三國演義“的曆史背景。“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 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大江東去,青山依然,英雄競逐,生靈塗炭。功名值幾何?王孫心自知。

小說是以褒揚漢室遠親劉備,貶低宦官曹騰養子曹操為基調寫成的,並沒有真實反映當時的曆史。但就是就其文學創作技巧以及作者對政治格局的見識來看,仍不失為一傑出的文學經典著作。了解三國鼎立時期真實曆史一定要讀“三國誌”,這裏僅對“三國演義”這部曆史小說予以評論。

自秦始皇以來,中華民族兩千年周而複始,改朝不更章的封建統治一代比一代更加腐化墮落,也更加極權專製,中國社會的裙帶關係人情世故一代比一代更加俗氣功利。如果說“紅樓夢”是記錄中國封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三國演義”則是中國封建社會政治勢力較力,爭霸江山的活樣本。任何時期的政治版圖,運作和搏弈都可以從“三國演義”當中找到案例;也許就是“紅樓夢”可以百評千論,“三國演義”則要心照不宣的真實原因。“三國演義”的讀者數量遠遠超過“紅樓夢”,其中閃爍的智慧火花已經像“孫子兵法”那樣被用於現代商場,就讓我們一同走進故事,飽覽一次兩千年來民族文明的傳承吧。


〖走廊作業時刻〗-介紹你最喜愛的5-10本書 玄淡泊宗2005-09-23

俺先來拋磚, 砸司令丫的一下,司令看兒子功課把自己中學時代做功課的癮又勾起來了吧, 孩子開學才沒幾天, 還得把自己也搭上, 嗬嗬. 俺讀書不多, 沒趕上好時候, 看書又不求甚解, 以皮毛充之.

好在要說的書不是很多, 才5-10本, 三國,紅樓就去掉兩本, 年少時特愛看說唐, 數十條好漢張口就來. 水滸, 西遊俺不是很喜歡, 從來沒完整地看完過, 盡管好幾次都下了決心. 每當看到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排完座次之後,對後半部分就有些意興索然. . 至於西遊記隻在讀完大鬧天宮後,對後麵結構與情節雷同的“九九八十一難”不再存在絲毫魅力.

後來在網上 看到一部菜根潭, 愛不釋手, 覺得哲理性特強, 如高山流水的悠揚清韻, 象畫古樸淡雅的山水畫, 有國詩歌的雅致精巧, 無不彌散著這種純粹古典的高雅氣質. 讀來朗朗上口,韻諧金石. “毋以善小而不為,毋以惡小而為之. “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看天上雲卷雲舒。” ...連去聊天室聊天也斷章取意, 打遍室內無敵手.

小時候特愛看大仲馬的, 基度山伯爵, 三個火槍手, 布拉日隆子爵….

後來看了林語堂的京華煙雲,一下又全被他迷住了, 覺得他是中國近代最偉大的作家, 他的作品半雅半俗,亦莊亦諧,深入淺出,入情入理, 又一口氣借了他許多小說, 還有他的人品, 以前還是在魯迅的著作裏知道他的大名的,那時林語堂還是個反麵人物, 但看到他寫的魯迅之死,確不得不佩服他的為人.

《魯迅之死》
             作者:林語堂

民廿五年十月十九日魯迅死於上海。時我在紐約,第二天見Herald-Tribune電信,驚
愕之下,相與告友,友亦驚愕。若說悲悼,恐又不必,蓋非所以悼魯迅也。魯迅不怕死,何
為以死悼之?夫人生在世,所為何事?碌碌終日,而一旦暝目,所可傳者極渺。若投石擊
水,皺起一池春水,及其波靜浪過,複平如鏡,了無痕跡。唯聖賢傳言,豪傑傳事,然究其
可傳之事之言,亦不過聖賢豪傑所言所為之萬一。孔子喋喋千萬言,所傳亦不過《論語》二
三萬言而已。始皇並六國,統天下,焚書坑儒,築長城,造阿房,登泰山,遊會稽,問仙求
神,立碑刻石,固亦欲創萬世之業,流傳千古。然帝王之業中墮,長生之樂不到,阿房焚於
楚漢,金人毀於董卓,碑石亦已一字不存,所存一長城舊規而已。魯迅投鞭擊長流,而長流
之波複興,其影響所及,翕然有當於人心,魯迅見而喜,斯亦足矣。宇宙之大,滄海之寬,
起伏之機甚微,影響所及,何可較量,複何必較量?魯迅來,忽然而言,既畢其所言而去,
斯亦足矣。魯迅常謂文人寫作,固不在藏諸名山,此語甚當。處今日之世,說今日之言,目
所見,耳所聞,心所思,情所動,縱筆書之而罄其胸中,是以使魯迅複生於後世,目所見後
世之人,耳所聞後世之事,亦必不為今日之言。魯迅既生於今世,既說今世之言,所言有為
而發,斯足矣。後世之人好其言,聽之;不好其言,亦聽之。或今人所好之言在此,後人所
好在彼,魯迅不能知,吾亦不能知。後世或好其言而實厚誣魯迅,或不好其言而實深為所
動,繼魯迅而來,激成大波,是文海之波濤起伏,其機甚微,非魯迅所能知,亦非吾所能
知。但波使濤之前仆後起,循環起伏,不歸沉寂,便是生命,便是長生,複奚較此波長波短
耶?

魯迅與我相得者二次,疏離者二次,其即其離,皆出自然,非吾與魯迅有輊軒於其間
也。吾始終敬魯迅;魯迅顧我,我喜其相知,魯迅棄我,我亦無悔。大凡以所見相左相同,
而為離合之跡,絕無私人意氣存焉。我請魯迅至廈門大學,遭同事擺布追逐,至三易其廚,
吾嚐見魯迅開罐頭在火酒爐上以火腿煮水度日,是吾失地主之誼,而魯迅對我絕無怨言是魯
迅之知我。《人世間》出,左派不諒吾之文學見解,吾亦不願犧牲吾之見解以阿附初聞鴉叫
自為得道之左派,魯迅不樂,我亦無可如何。魯迅誠老而愈辣,而吾則向慕儒家之明性達
理,魯迅黨見愈深,我愈不知黨見為何物,宜其刺刺不相入也。然吾私心終以長輩事之,至
於小人之捕風捉影挑撥離間,早已置之度外矣。

魯迅與其稱為文人,不如號為戰士。戰士者何?頂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鋒以為樂。不交
鋒則不樂,不披甲則不樂,即使無鋒可交,無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於胸
中,此魯迅之一副活形也。德國詩人海涅語人曰,我死時,棺中放一劍,勿放筆。是足以語
魯迅。

魯迅所持非丈二長矛,亦非青龍大刀,乃煉鋼寶劍,名宇宙鋒。是劍也,斬石如棉,其
鋒不挫,刺人殺狗,骨骼盡解。於是魯迅把玩不釋,以為嬉樂,東砍西刨,情不自已,與紹
興學童得一把洋刀戲刻書案情形,正複相同,故魯迅有時或類魯智深。故魯迅所殺,猛士勁
敵有之,僧丐無賴,雞狗牛蛇亦有之。魯迅終不以天下英雄死盡,寶劍無用武之地而悲。路
見瘋犬、癩犬、及守家犬,揮劍一砍,提狗頭歸,而飲紹興,名為下酒。此又魯迅之一副活
形也。

然魯迅亦有一副大心腸。狗頭煮熟,飲酒爛醉,魯迅乃獨坐燈下而興歎。此一歎也,無
以名之。無名火發,無名歎興,乃歎天地,歎聖賢,歎豪傑,歎司閽,歎傭婦,歎書賈,歎
果商,歎黠者、狡者、愚者、拙者、直諒者、鄉愚者;歎生人、熟人、雅人、俗人、尷尬
人、盤纏人、累贅人、無生趣人、死不開交人,歎窮鬼、餓鬼、色鬼、讒鬼、牽鑽鬼、串熟
鬼、邋遢鬼、白蒙鬼、摸索鬼、豆腐羹飯鬼、青胖大頭鬼。於是魯迅複飲,俄而額筋浮脹,
睚眥欲裂,須發盡豎;靈感至,筋更浮,眥更裂,須更豎,乃磨硯濡毫,嗬的一聲狂笑,複
持寶劍,以刺世人。火發不已,歎興不已,於是魯迅腸傷,胃傷,肝傷,肺傷,血管傷,而
魯迅不起,嗚呼,魯迅以是不起。

廿六年十一月廿二於紐約

——摘自《林語堂文選》


李碧華的長短篇小說-《胭脂扣》、《霸王別姬》、《誘僧》、《青蛇》等

窈窕淑女司令2005-09-24

我愛看張愛玲的書但我更喜歡李碧華和亦舒。我極愛李碧華的既詭異妖氣,又熱血
真情;也一往情深抵死纏綿,轉身則嘻笑怒罵狡黠聰慧。

她的寫法屬於劍走邊鋒:“既不在純文學的中心苦思,又不在消費文化陣營盤桓過
久,其作品既不嚴肅到無人問津,又不俗到“走火入魔”,烙雅俗於一爐。 她的言情小說有比愛情更豐富的內涵,在曆史的、社會的、美學的、哲學的麵上所給人的思考,是一般的言情小說所不能比擬的。

喜歡她這段自述:

藝名:李碧華。
  原名:李白。
  年齡:數字太大。
  三圍:數字太小。
  職業:門麵───記者、編劇、專欄及小說作者。
  底牌:誇張、虛構、捏造、渲染、無中生有、惟恐天下不亂。
  健康狀況:邁向死亡,當然。
  最愛的動物:男人。
  最厭的動物:男人。
  最愛的食物:電。
  最愛的飲品:飲恨。
  外貌特征:充滿內在美。
  身體特征:頭角崢嶸。
  性格特征:忠肝義膽,一絲不掛。
  讀書成績:身懷六甲。
  擇偶條件: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小丈夫不可一日無錢。
  最想旅遊的地方:我暗戀者的心。
  工作心得:對劇中人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
  滿意作品:未寫。
  願望:不勞而獲,財色兼收,醉生夢死。
  遺憾:上述願望終成泡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