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歐洲風情錄之四

(2016-05-13 16:20:40) 下一個

歐洲風情之四:什麽叫融入社會
      在歐洲呆了快26年了,聽到最多的問話,就是你有木有融入當地社會。意思那就是在國外生活的最高境界了[偷笑],所以這成了一些華人努力的方向。我曾經在巴黎帶客人看紅磨坊歌舞表演時,在導遊休息室碰到一位當地的留學生,她是一位剛剛涉及旅遊行業的新導遊,她來巴黎留學已經快一年了。閑談之中,她立刻明白對麵坐著的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炮兒”[偷笑],就抓住機會問問題。她是一位顏值很高的妹妹,大凡男人都會願意熱情幫助,我當然也在其中。問題越問越多,表演就要結束,妹妹提出改天再向我請教,我剛好明天送團,要在巴黎呆三天等下一個團,所以我提議明天晚上或者後天找個地方給她上上課,聽完我的建議後,她立刻從她的LV包裏拿出筆記本來,一頁一頁的查看那天那時有時間,我立馬胃口狂倒,說算了別看了,接著找了個借口不約了。我知道這個來歐洲一年的女孩正在努力的融入,也知道定約會翻筆記本是老外的標誌性動作,但心裏卻好鄙視這個習慣,我還是喜歡開車到朋友樓下打個電話,讓朋友知道我要馬上拜訪他們。一旦碰到中國人約會要翻筆記本時,就覺得他(她)就變成了一個怪物(其實一般人那有那麽忙呢)。
       國內來旅遊的客人,特別是80、90後,都會向我提出晚上要去逛逛歐洲的酒吧和咖啡館,以為哪是很浪漫的地方。其實那些是歐洲最無聊的地方,酒吧裏都是一些醉醺醺的單身酒鬼,見來了幾個生人,就過來和你聊天,粗舌頭伴著酒氣吐沫,就向你噴過來。咖啡館簡直就像國內的茶館,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隻不過穿著優雅氣質高貴而已。
      我有碰到一些入了籍的華人開口閉口都是我們法國、我們奧地利,每當聽到這裏總感到渾身涼颼颼的,難道這就是所謂的“融入”[疑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