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裏不知身是客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正文

常見腹部病症之一——消化性潰瘍症狀

(2014-04-17 21:24:16) 下一個
  • 疾病名稱:消化性潰瘍(胃、十二指腸潰瘍)
  • 所屬部位: 腹部 
  • 就診科室: 內科  消化內科 
  • 症狀體征:惡心與嘔吐|腹痛
  • 疾病簡介:    消化性潰瘍(peptic ulcer)主要指發生於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是一多發病、常見病。潰瘍的形成有各種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對粘膜的消化作用是潰瘍形成的基本因素,因此得名。酸性胃液接觸的任何部位,如食管下段、胃腸吻合術後吻合口、空腸以及具有異位胃粘膜的Meckel憩室,絕大多數的潰瘍發生於十二指腸和胃,故又稱胃、十二指腸潰瘍

    消化性潰瘍的症狀

      (一)消化性潰瘍疼痛特點

      1.長期性 由於潰瘍發生後可自行愈合,但每於愈合後又好複發,故常有上腹疼痛長期反複發作的特點。整個病程平均6~7年,有的可長達一、二十年,甚至更長。

      2.周期性 上腹疼痛呈反複周期性發作,乃為此種潰瘍的特征之一,尤以十二指腸潰瘍更為突出。中上腹疼痛發作可持續幾天、幾周或更長,繼以較長時間的緩解。全年都可發作,但以春、秋季節發作者多見。

      3.節律性 潰瘍疼痛與飲食之間的關係具有明顯的相關性和節律性。在一天中,裝晨3點至早餐的一段時間,胃酸分泌最低,故在此時間內很少發生疼痛。十二指腸潰瘍的疼痛好在二餐之間發生,持續不減直至下餐進食或服製酸藥物後緩解。一部分十二指腸潰瘍病人,由於夜間的胃酸較高,尤其在睡前曾進餐者,可發生半夜疼痛。胃潰瘍疼痛的發生較不規則,常在餐後1小時內發生,經1~2小時後逐漸緩解,直至下餐進食後再複出現上述節律。

      4.疼痛部位 十二指腸潰瘍的疼痛多出現於中上腹部,或在臍上方,或在臍上方偏右處;胃潰瘍疼痛的位置也多在中上腹,但稍偏高處,或在劍突下和劍突下偏左處。疼痛範圍約數厘米直徑大小。因為空腔內髒的疼痛在體表上的定位一般不十分確切,所以,疼痛的部位也不一定準確反映潰瘍所在解剖位置。

      5.疼痛性質 多呈鈍痛、灼痛或饑餓樣痛,一般較輕而能耐受,持續性劇痛提示潰瘍穿透或穿孔。

      6.影響因素 疼痛常因精神刺激、過度疲勞、飲食不慎、藥物影響、氣候變化等因素誘發或加重;可因休息、進食、服製酸藥、以手按壓疼痛部位、嘔吐等方法而減輕或緩解。

      (二)消化性潰瘍其他症狀與體征

      1.其他症狀 本病除中上腹疼痛外,尚可有唾液分泌增多、燒心、反胃、噯酸、噯氣、惡心、嘔吐等其他胃腸道症狀。食欲多保持正常,但偶可因食後疼痛發作而懼食,以致體重減輕。全身症狀可有失眠等神經官能症的表現,或有緩脈、多汗等植物神經係統不平衡的症狀。

      2.體征 潰瘍發作期,中上腹部可有局限性壓痛,程度不重,其壓痛部位多與潰瘍的位置基本相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