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網絡轉載--苦難的意義

(2016-10-06 21:51:51) 下一個
苦難的意義
 
 
 
一.  生, 還是死?
 
 
突然接到遠在另一城市,多年不聯係的一個朋友的電話。 電話裏, 她哭訴由於移民
加拿大後十幾年艱苦卓絕的打拚最終仍以失敗而告終,她長期處於經濟和社會的最
底層; 加之她作為單親媽媽含辛茹苦地撫養孩子,滿心希望孩子長大後能回報養育
之恩, 卻發現長大的孩子與她格格不入,母子處在隔膜和對立的邊緣;  麵對多年
超負荷的生存壓力; 麵對叛逆期的孩子引發的母子間的激烈對抗,文化的衝突, 人
際關係的孤絕等等,促使她又一次蒙生去意。
 
她多年前的一次自殺企圖被我勸阻, 當時的我告訴她:  無論何時如果她打算死,
 那麽行動之前請記得給我打一個電話, 我會盡全力攔住她, 無論我在哪個城市,
 什麽時間. 她告訴我她思想混亂崩潰的時候,想起我說過的這句話,就打了我的電
話。電話中安慰她很久,她決堤般崩潰的情緒終於得到釋放, 哭泣漸止,收線向我
告別, 並保證放下“死”念繼續負重前行。
 
 
二. 人生:  痛並快樂著
 
 
當外界巨大的壓力衝撞擠壓你內心的時候, 你內心的小宇宙要具有小鐵球般的堅硬
意誌。 你能看到,一個葡萄大小的鐵球, 在一個汽車碾壓過後依然能保持它的形
狀。 但一個同樣大小的早餐桌上的膨化玉米球,你用手一捏即碎掉了。 同樣尺寸
的東西, 由於材料的不同和疏密程度的不同, 而能承受的壓力有如此巨大的不同。
 
 
人也是一樣。 看似一樣的人, 卻由於內心小宇宙的不同, 所能承受的外界壓力也
截然不同。內心強大的人, 是那種曆經常人難以忍耐的磨難,而至終從容淡定豁達,
 超脫於苦難之上的那種精神勝利者。 而內心脆弱的人, 可能麵對各種擊打, 變
故, 厄運而一蹶不振,頹廢,甚至走上精神或肉體被摧毀的結局。(精神上的摧毀
可能是精神失常。 而肉體上的自我消滅可能是自殺, 自我結束來到人間後所償到
的百般痛苦。)
 
人來到世界上, 既要麵對和承受痛苦,  同時也享受戰勝痛苦後的幸福。”痛並快樂
著" 就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 唯一一次旅程的滋味, 當旅程結束, 我們的生命也落下幃幕。
 
 
三.  痛和苦難
 
出生時, 母親必需麵對痛苦的生產過程。 然後隨著一聲啼哭, 小嬰兒降生了。這
聲啼哭預示著人的一生即將麵臨的暴風驟雨和風雨中的痛苦呼號。所謂在自己的哭
聲中到來,又在別人的哭聲中離去。
 
在幼年階段,雖然可能存在著,一些羞怯膽小的孩子被個別高大強勢的孩子所欺負
的那種痛苦,然而大多數人都承認,這個時期的他們仍是處在無憂無慮之中的,並
留下了終身難忘的所謂 "快樂童年"的記憶。
 
6,7歲以後,小孩子開始進入學校係統,在小學, 初中, 高中, 大學這些模型塑造機裏,被壓塑成型。 每個人都承認, 學業的壓力和競爭的壓力, 撲麵而來, 無處不在, 無處可逃。
 
先說說那些聰明,成績好的孩子,他們在發展出驕傲和自信之外,還不得不麵對父
母更高的期望, 也不得不拚命守住業已取得的好成績。成績第一的孩子,看似出類
拔萃,輕鬆就能拔得頭籌, 但其實內心中,他/她要麵臨極大的壓力和焦灼感-----被
其它孩子超越所帶來的不安和焦慮. 因為, 如果一個班級有70名孩子, 那麽第一
名的孩子, 其它要麵對的是其它69個名字排在他/她後麵的孩子的挑戰,自己隻要
略有閃失鬆懈,某些後來者就有可能在下次排名中超越他/她。 試想,這種壓力能
比大人的生存工作壓力來得小嗎? 從他們的年齡和心智來說, 他們課業上的負載不
會比大人少。
 
這還是第一名, 那麽最後一名或倒數幾名的孩子呢?更不用說了, 他們除了要麵對
家長的訓斥,威脅, 歎息,眼淚,打罵,搖頭歎氣,苦口婆心和種種的恨鐵不成鋼;
 還要麵對同學的白眼,歧視, 蔑視,嘲諷,譏諷,恥笑 。 除此之外, 還要麵對
個別老師的明的暗的,直接和間接的羞辱。有時是當眾羞辱(比如被叫起來課堂提問,
答不對時全部同學的哄堂大笑, 有時是公開的成績排名名單, 張貼在教師的最後
等等)
 
再說說成績中等的孩子, 他們前有榜樣的標杆, 中間有老師的忽視, 後麵有家長
督促的鞭子,被鄰家孩子比著, 被好學生輕視著,這些孩子們的群像中, 沒有幾
個孩子不感覺到懂事之初麵對課業重壓萌生的那種壓抑和無奈。 還好的是, 這類
孩子所麵對的壓力, 相對第一名和最後一名, 算是輕的。
 
終於長大成人了, 在經曆了高考萬人擠過獨木橋的黑色夏天, 在經曆了大學一次
次的考試淘汰的壓力,在經曆了畢業即失業的找工壓力之後, 還有很多人不得不經
曆失業的打擊, 戀愛的挫折,房奴的卑瑣,最底層小職員的貧窮夢魘, 婚姻的不
幸, 家庭的破裂, 孩子的缺爹少媽, 老父老母的健康狀況 等等隨時可能讓你的
自信碎成一地、 或一場大病後淪為赤貧的這類突發事件(我們叫它們為厄運)。看到
這些, 你還能認為人生就是來享福的嗎?
 
 
四. 倒塌和重建
 
除去少數一生順利、事事如意的幸運者,絕大部分人其實一生不得不麵對來自外部
世界的種種壓力,挫折, 挑戰,打擊。那些發展出內心小宇宙, 並且擁有重建內
心秩序的能力的孩子, 就是長大後能接受各種壓力而不被擠碎壓垮的人。
 
一個心理學家觀察幼兒園裏幾種類型的孩子。 第一種孩子, 正在擺積木建房子,
 突然別的孩子從旁經過,把積木房撞到。 這類孩子的反應多是嚎啕大哭,找老師
告狀或是傷心很久還耿耿與懷, 即使老師鼓勵也不願再動手重建。而另一種孩子在
同樣情況下, 可能表現得淡然處之或若無其事,撿起倒塌的積木, 重建一個新房
子。這些擁有重建內心秩序和外部秩序的能力的孩子, 長大後能接受各種壓力而不
被擠碎壓垮。
 
 
五. 苦難的意義
 
在自然界你會發現,一顆樹,它顯露在地麵上的冠狀部分和它隱藏在地麵下的根係
部分基本是同樣大小的。畫一條水平線作為地平線的話, 樹木會和它的根係呈現一
個大小基本相等的倒影關係, 這個發現說明什麽, 說明有多大的樹冠 , 就得有多
大的樹根。麵對自然界狂風暴雨的來襲,隻有同樣大小的樹根才能hold得住同樣大
小的樹冠。樹冠和它的樹根呈現大小基本相等的倒影關係,  就如人的內心世界, 
和人的外部世界呈現倒映關係--有多麽強大的內心世界(樹根), 才能hold住多麽強
大的外部世界(樹冠) .
 
加州盛產橡樹, 一次少有的颶風來襲,當地很多高大的橡樹被連根拔起。這時人們
才發現,這些大橡樹的樹根原來並不發達, 與它們茂盛的樹冠相比, 它們的根係
很淺很短。 原來,由於加州得天獨厚的豐沛陽光和雨水, 那些橡樹不需要把根深深
紮入土壤裏去努力吸取養分水分, 就能輕易地獲得足夠的養料。 結果是樹冠長得
高大茂盛, 根係卻在土壤的淺表層, 因此狂風輕易就能把大樹連根拔起。
 
再來看看黃山上的鬆樹, 在土壤貧瘠, 水分缺少的自然條件下, 卻努力發展根係,
千萬條長長的根須如虯龍般,盤根錯節深深紮入每一個岩石縫隙。 這樣山頂狂風襲
來的時候, 雖樹冠劇烈搖動但根卻如千萬條手臂一樣牢牢攀著山體,與山體渾然一
體。
 
同樣道理, 你能發現有些人, 在順境中發達興旺, 一遇到逆境就敗落頹廢, 一
蹶不振了, 就如被風連根拔起的加州橡樹。有些人, 即使命運坎坷, 厄運連連, 
卻能意誌堅韌,心態平和,淡定從容,豁達超脫,具有泰山壓頂不彎腰的精神力量,
能一如既往地保持自己內心世界的寧靜和幸福。這些敢於與厄運交鋒而不敗下陣的
人,就如黃山上的老鬆,在懸崖絕壁上綻放著綠色的生命力和意誌力。
 
 
苦難是什麽? 苦難就是逆境,就是能催逼你發展出強大堅韌根係 (強大內心世界)的
那股力量.
 
當父母什麽都為孩子預備的妥妥貼貼, 舒舒服服時, 孩子就如那些能輕易獲得陽
光雨水養分的加州橡樹一樣, 雖然表明看起來發展得很好, 但經不起突如其來的
命運的狂風暴雨,也經不起挫折的摔打和磨煉。 而那些早年就接受過苦難洗禮的孩
子, 就如同被接種過預防針一樣,長大後多具有堅強和韌性, 能承受住外界的各
種擊打,命運的變故和生存的挑戰。所謂"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說得就是這個道理,
 可惜很多家長不明白其中道理,像伺候小祖宗一樣教養孩子,生怕孩子受一點委屈
遭一點罪。 這樣的模式下,培養出的隻能是溫室花草, 而不可能是頂天立地的男子
漢。家長可以在孩子少年時, 用自己保護的臂膀模擬出一個溫室的環境,把小苗催
得看似很茁壯, 但小苗真正要長成參天大樹,就得移苗到戶外,接受自然界狂風暴
雨,酷暑嚴寒, 病害蟲災的種種考驗。
 
 
六. 苦難的饋贈
 
苦難是一種力量, 苦難+時間 能創造奇跡, 化腐朽為神奇
苦難是一塊磨刀石, 它能把一塊好鋼, 磨礪為削鐵如泥的寶劍
 
 
苦難的饋贈,是一筆精神上的財富。當你走過人生的溝溝坎坎,回望早年間翻過的
那些當時以為無法逾越的大山時, 你會驚訝地發現, 這些大山其實不過是一些小
土坡而已。你突然領悟到,經曆苦難後, 你的內心已成熟, 強大了。
 
苦難是生命的另一種祝福。我們從苦難中學到的永遠比在順境中學到和思考到的要
多得多, 深刻得多。 經曆過苦難而不怨天尤人的人, 氣度是那麽從容平和, 如風
雨後平靜的大自然。他們是人生的智者, 深知安靜的力量,他們內功深厚, 深知內
心的平靜能抵擋和平息外部的風暴。
 
當我們靠精神、意誌和睿智戰勝痛苦後, 我們就能享受到一種特別開闊,平靜和深
遠的圓滿和幸福感。那是痛苦風暴過去後, 留給心靈海洋的一種平靜和遼遠。
 
那些內心真正相信生命並遵守生命真諦的人是有福的,生命真諦是平息他/她內心
風暴的力量, 而內心的平靜又能幫助他們抵擋外界的風暴, 戰勝波譎雲詭的厄運
, 抵達真理的彼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