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老康

偶爾有話要說,有感要發!
正文

《開心記》(續二,保險篇)

(2023-03-27 18:36:23) 下一個

這次生病,讓我悟出了醫療保險起的作用。國內的醫患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醫療保險或沒有或沒起作用。醫生直接和病人有金錢交易就難免造成矛盾,而且也敗壞了醫生的職業道德。

其實人性都是一樣的,美國醫務人員也想多賺錢,但有保險公司這個第三者,賺錢頗費周折。

首先每樣病保險公司都有個估計,需要花多少錢、住多少天院、需要什麽檢查。

醫院、醫生看完病,給保險公司一個賬單,詳細列出各種費用。保險公司審查完,回應這種病保險隻給付多少錢,這種檢查隻付多少錢。醫生和保險公司有合同,你要認可這個保險,你就必須服從保險公司定的價格,不許向病人多要錢。

這是Blue Cross的賬單,醫生要428,保險公司說你最高能要128.23,我也就給你128.23。醫生也就認了。你要是沒保險,就是實打實的428,沒保險公司替你壓價。

但有些治療過程出現了特殊問題,得多住幾天院怎麽辦?主治醫生要先和保險公司溝通,通常保險公司也尊重醫生的要求。不知這條中國特色了會咋樣,一刀切了?

我的治療過程經曆過加護病房、普通病房、康複中心、住宅康複,最後是門診病人。對保險公司來說一環比一環便宜。但從每個環節來說病人都必須達到一定標準才能畢業。

加護病房自不必說,從普通病房出來,病人大概不會需要急診或多科醫生會診或即時化驗照片子。從康複中心畢業,病人必須能自理,回家後摔倒危險係數極低。病人有能力去看門診了,住宅服務也不用了。

上麵列出的所有醫務工作者,要從某病人身上多榨錢唯一的方法就是讓病人在自己的看護下住久些。付錢的不是病人而是保險公司。

前麵說過對每樣病,保險公司都有個大概:住院多久、共需要多少銀兩,所以醫務人員最多能拖到保險公司給的極限。

我在康複中心時,公司裏我們那個組要有個年度午飯。同事開玩笑說,Don’t worry, we will bust you out (甭擔心,我們會劫你出來,劫獄的劫。)

我正經問護士,我能不能和同事出去吃頓午飯啊?回答說,我們沒問題,但恐怕保險公司有疑問:他都能出去吃飯了,還留在你們康複中心幹嘛?

沒招,為康複中心醫護人員的生計,隻好不去吃年度午飯了。

隻有一家保險會造成壟斷。美國有多家保險公司,互相之間有競爭,實際上是投保者(病人)得益。保險公司,醫生(醫院),病人(投保人)是三駕馬車,相互製約。

醫生認可某家保險因為這家保險公司有足夠的投保人,保險公司可以提供病源。

你要是家大公司,保險公司希望你們公司雇員都成為投保人。

你要是家大醫院或是連鎖醫院,保險公司巴不得你醫院的醫生都認可這個保險,你的投保人有更多醫生可以選擇。

三駕馬車各有各的籌碼!

每年有一段時間三架馬車都會討價還價,達到一個三方都能接受的價格,交易就成了。

人人都為自己的利益考慮,公平競爭,才會達到和諧。這就是正確的市場經濟。到了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就不靈了,原因就是政府支配所有資源,人人都必須為國家/政府/黨的利益服務,不可能有公平競爭。這麽簡單的道理,有人就是不明白!

順便說一句現在的所謂的”世界秩序”、“普世價值”是世界人民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災難後悟出來的,為什麽還要重啟灶爐?

回到醫療保險。我們公司用的是一家大的保險公司。通過雇主得到的保險好處是雇主付一部分保金。

我們公司提供兩種保險,一種是看專科必須通過你家庭醫生引薦,保金低一些。第二種是你可以直接去找專科醫生而不必通過家庭醫生,隻要該醫生認可這家保險。

除了保金還有個Deductible(免賠額)的概念。我們公司是個人500美元,夫妻1000美元,好像家庭也是1000美元。也就是每年的頭500美元醫療費用自付,超過的部分保險公司才付。

當年上大學時學校有個醫務室,開始時免費,學生有病沒病的都往醫務室跑,看漂亮護士去了!後來要五分錢掛號費,結果冷落了漂亮護士們。

這和Deductible(免賠額)有異曲同工之妙。你要覺得今年不會生病,或到年底了還沒生病,幹脆今年不去看病了,省下今年的500美元。但對保險公司來說可能省了大錢了。保險公司嘛,希望投保人都沒病。

還有就是每次去看門診也有個Co-pay,似掛號費。我們的是15美元。大概還不至於為省15美元有病也不去看了吧!

我這次手術究竟花了我多少銀兩?那500美元的年度免賠額跑不了,每次看門珍的15美元也逃不掉。剩下的就是藥錢了。

美國有多家私立連鎖藥店。我常用的一家叫CVS。醫生給你開藥就直接把藥單發給你用的藥店,藥店抓好藥後通知你去拿藥。

是不是藥店、保險公司、投保人也有這種“三家馬車”相互製約模式我沒做過研究。但通常你的醫療保險和醫藥保險是同一家保險公司。每味藥有個原價,保險公司打折後才是你拿藥時付的藥費。通常你不需要關心藥的原價。

藥店的一個功能就是把關,確認醫生開的藥劑量合適,有疑問直接聯係醫生,病人不用介入,反正不懂。

新藥上市時價錢都很高,研發的回報嘛!幾年後專利失效就有其他公司照葫蘆畫瓢,造出大眾品牌的但效果一樣的藥。

藥房把關,有大眾品牌藥絕不給名牌藥。目的是給投保人,保險公司都省下銀兩。大眾品牌效果一樣,有國家藥監局把關。

可能也有必須名牌的時候。開藥醫生必須和保險公司溝通。

 Viagra(男性春藥)剛問世時,四粒要50美元,這還是保險公司打折後的價。現在有了大眾品牌 四粒不到2美元。

藥店必須敬業,把關到位。否則保險公司可以不用這家藥店,病人也可以選擇其他藥店。

還是市場經濟的機製!

防患醫療(Preventive Medicine)很普及。對保險公司來的說 防患的費用比起治療或搶救的費用少很多。有的保險公司很重視防患醫療,甚至報銷你去做鍛煉的費用。

我的心髒康複,說起來也是一種防患醫療——防患重導舊轍。

保險公司付16次康複,每周兩次,每次兩個小時、一共八周。

頭一個小時在各種器材上做鍛煉,護士隨時監控你的心髒,有點像是我最初的動態心電圖。

大概我們做過心髒手術的都算是得到了重生。第二個小時是講座,主題是“怎樣應對你的新生活”。每周的講座都不一樣,有在家鍛煉的,有營養學的。對我最重要的就是事事悠著點兒,不能出去鏟雪。不光是個體力問題,溫度低也會增加心髒的負擔。

好在今年波士頓沒怎麽下雪,雪到地上也變成了雨。不用鏟雪,天助我也!

想起了劉心武的小說《愛情的位置》裏的一個段子。

先生望著窗外紛紛揚揚的雪花詠道:天宮下雪不下雨,雪到地上變成雨。變成雨來多麻煩,不如當初就下雨!

學生和道:先生吃飯不吃……

(全文完)

03/24/2023 波士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