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力群:高崗生命中的最後五年——第二部分 轉貼

(2013-12-02 14:36:56) 下一個

李力群:高崗生命中的最後五年——第二部分 轉貼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43e4ed0100l8ho.html

http://blog.sina.com.cn/shaanxigaogang

[轉]李力群:高崗生命中的最後五年-第二部分

(2010-09-21 13:25:23)
 

 
   李力群,老革命,高崗遺孀。2007年10月9日,李力群老人在說明寫《高崗生命中的最後五年》的出發點時寫到: 我已經是87歲的老人,我親身經曆和目睹了我們黨曆史上,追求真理、實現理想的勇氣;艱苦卓絕、不怕犧牲的奮鬥;中國人民永垂史冊的勝利;和驚心動魄的黨內鬥爭。作為高崗的遺孀和老共產黨員,在暮年,我有責任寫出50多年前高崗同誌從建國初期到去世這一段的真實情況,好對曆史、對黨,以及對我們的晚輩有個交代。也是我對英年早逝親人深深的懷念。

 

  本博分兩部分轉發,是為曆史的部分記錄。

 

高崗生命中的最後五

 

    李力

(五)1953年12月15日—12月24日

    1953年,是什麽原因使毛主席突然改變了對高崗的信任,急於要解決高崗的問題呢?

    1953年12月15日,主席在他的住處召集會議。主席講:我要帶秀才們去南方寫“憲法”。我走後,中央由誰主持?是由少奇主持,還是輪流主持?周恩來提出還是由少奇主持;劉少奇說:還是輪流吧;朱老總當場表示同意,說:“輪流好”;高崗表示同意輪流;鄧小平同意由少奇主持,陳雲也參加了這次會議,陳雲表態同意由少奇主持。主席最後說:“你們可以互相交流一下,以後再定。”

    會議結束後,發生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是從主席家到停車場,在等車的時候,高崗對鄧小平講:主席去南方後,中央的工作輪流主持比較好。鄧小平說:還是少奇主持好。高崗又說:總理主持好一些。鄧小平說:總理事務性工作多,還是由少奇主持好(當時高崗的警衛員也在場)。

    另一件事,是高崗沒有坐自己的車,而是搭陳雲的車去了陳雲家,到陳雲家後,高崗問陳雲:“你怎麽在會議上又是另一個態度?我高崗對你陳雲是真心實意地交換意見,將主席給我說的話都告訴你,你也表示同意主席的意見。今天,你在會議上跟著同意由少奇主持。你跟我是怎麽說的,你也同意輪流嘛!你說這樣可以體現集體領導,避免片麵和錯誤。可你到會議上就變了,你和我講的話都忘了嗎?你還讓我在主席麵前給你說好話,你讓我怎麽交待!”陳雲講:“我怎麽知道老毛是怎麽想的。”兩個人爭的不歡而散。高崗回到家中顯得非常激動,他對我說:“主席從1942年開始就對陳雲不信任,說他是老牌機會主義,關鍵時候,他就拉稀(生病),我還老給他在主席麵前說好話。”

    從現在的文獻記載看,鄧小平和陳雲同誌1953年12月15日主席召集的會議後,都向主席報告過高崗的情況。使主席認為有必要召開一次會議,解決黨內團結的問題。

    1953年12月24日,在毛主席離京前主持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主席建議召開四中全會,解決黨的團結問題。主席說:“現在北京有兩個司令部,一個是以我為首的司令部,就是刮陽風,燒陽火,一個是以別人為司令的司令部,叫做刮陰風,燒陰火,一股地下水。”毛主席還講了一句話:“東郊民巷8號車水馬龍,新華門門可羅雀”,誰都知道這是說的高崗。主席講完這番話,當天夜裏就離京去了杭州。

    那麽鄧小平和陳雲都向主席報告了什麽話,使毛主席在短短的十天時間裏,突然改變了對高崗的態度呢?我認真閱讀了鄧小平同誌1980年3月19日在接見胡耀邦、胡喬木、鄧力群的談話,找到了一些答案。鄧小平講到:高崗對西南,他采用拉攏的辦法,正式和我談判,說劉少奇不成熟,要爭取我和他一起拱倒少奇同誌……陳雲和我才覺得問題嚴重,立即向毛主席反映、引起毛主席的注意。這證實了鄧小平向主席報告的時間和主席對高崗的態度轉變的時間是在12月15日到24日之間發生的,這是其一;鄧小平向主席報告的內容該是:“他首先得到林彪的支持,也得到彭德懷同誌的支持,才敢於放手這麽搞。那時候六個大區,他得到四個大區的支持”

    鄧小平在主席離京之前對主席的這番”忠言”無異於醍醐灌頂:軍隊高級將領支持高崗,六個大區有四個大區支持高崗。使毛澤東感到事態嚴重。毛澤東12月24日在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講話,突然提出中央“有兩個司令部”而使黨內政治空氣陡然緊張起來。1954年4月,在高崗問題座談會期間,中央政治局還做出決定,撤銷了各大行政區黨政機構,使事態更加嚴峻,連羅榮桓同誌的住處都派部隊監控起來了。四中全會後,解決黨內的團結問題已經演變成政治事件。

    我這樣提出問題是有依據的。高崗到中央後,與鄧小平的直接對話僅有兩次。第一次,是在1953年2月,鄧小平主動來高崗家中與高崗商談農村經濟政策問題,兩個人談得很融洽。

    第二次,就是1953年12月15日會議後,高崗在停車場與鄧小平就“輪流”問題交流了一下意見,高崗從來沒有為“拉攏西南局”與鄧小平有過其它“正式談判”。雙方也沒有時間談到劉少奇的曆史地位這樣重大的題材。1980年3月19日在接見胡耀邦、胡喬木、鄧力群的談話內容是鄧小平自己所說的,即高崗與鄧小平“正式談判”,鄧小平向主席“反映”,“引起主席的注意”,時間應該是對得上的。另外,主席在1955年3月31日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中說,他是“到1953年秋冬才發現他們的,這也證明主席對高崗態度轉變的時間。

鄧小平的這次講話中還提供了一個重要的信息,他說:“高崗敢於那樣出來活動,老人家也有責任。……老人家解放初期就對少奇同誌、總理有意見,……高崗批評少奇同誌的東西,不是完全批評錯的,有批評對了的。”這些話客觀地描述了當時黨內的不同意見和鬥爭都是由毛主席來指揮的。

    陳雲到主席那裏報告高崗的問題,應該是在主席聽過鄧小平的報告後,讓陳雲來,聽聽陳雲的意見。陳雲向主席承認他與高崗交流過中央人選,並向主席透露,高崗不同意設總書記,提出多設幾個副主席,說:“你一個,我一個,林彪也可以當。”主席聽過以後,勃然大怒,讓陳雲立即去杭州找林彪談話,並說:林彪不與高崗決裂,我就與林彪決裂!陳雲感到事情嚴重了,很快轉變了態度。

    四中全會結束後,馬上就召開高崗問題座談會。陳雲在高崗座談會上首先發言,把他與高崗之間醞釀中央副主席人選的意見公開化,並作為指責高崗陰謀篡黨奪權的根據,是高崗沒有想到的。高崗對陳雲的做法感到極大憤怒。尤其是陳雲把他們兩個人之間交流的意見統統指責為高崗說的,以洗清自己,使高崗突然失去了真實感。  

    2月16日,陳雲來到家裏和高崗談話,這次兩個人徹底談崩了。陳雲要高崗承認“你一個,我一個”是高崗說的,高崗質問陳雲,“你一個,我一個”明明是你說的,為什麽你要說是我說的,你是在出賣我。高崗連“主席說你鷹鼻子,會看形勢,我高崗還不相信,上了你的當”這種話都說出來了。兩個人吵得臉紅脖子粗的,氣氛很緊張,陳雲走時,高崗也不去送他,是我和秘書趙家梁送他下的樓。

   

毛主席沒有參加四中全會,但是,他後來多次談過高崗的問題。這些談話有批評的,也有反思的,各個曆史時期都不同,使人捉摸不定。但是有一件事可以看出毛主席對高崗的感情,就是在高崗去世的當天,主席就打來電話到家裏,要求中央對高崗要“善殮厚葬,用上等棺木”,指示中組部“對高崗的子女,由組織上撫養”,這是周總理在事情現場(東郊民巷8號)接的電話,並當著大家的麵宣布的,當時在京的中央領導除劉少奇、彭真等外,基本都在現場。

    1977年,我去醫院看望吳冷西同誌。吳冷西講:“東北日報”在東北局的領導下,執行的路線、政策是正確的,培養了許多幹部派遣到全國。不能因為上層的鬥爭,形勢有變化就說東北局的一切都是錯誤的,這是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的品德所不允許的。現在一些社會上的報刊、讀物出現許多造謠、誣陷,寫出一些下流的、極不道德的文章來誣陷高崗,是對我們共產黨的形象的極大損害。東北解放初期的曆史對於我們共產黨建黨建政的曆史來說是彌足珍貴的啊。吳冷西同誌還對我說:“聽說毛主席回到北戴河,知道高崗死了,非常生氣,對周恩來大發脾氣,說:“你們把高崗問題處理的複雜化,擴大化了。你們不同意他在中央工作,他可以到地方去工作。聽說高崗的檢討送上來,也無人與他談話,聽聽他的意見,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嗎?”。吳冷西告訴我,他曾經問過胡喬木、田家英、葉子龍,你可以找葉子龍問問當時的情況。(胡、田當時已經去世)

    後來,我去看望葉子龍同誌,向他了解一些當時的情況。葉子龍對我說:“主席接到高崗死訊後,一直不相信,反複打電話給總理和羅瑞卿,讓派人搶救,心情非常不好。後來總理來北戴河向主席匯報情況時,主席生氣地對總理說:多大的事情啊,讓你們搞得這麽複雜!我讓你們告訴高崗,要保留他的中央委員,讓他回陝北工作,當地委書記也可以,他會願意去的,你們為什麽不去對他說!總理說:後來高崗的專案是由鄧小平和楊尚昆管著,我沒過問,我有責任,主席說:黨內死人了,總不是好事。蘇聯黨死人,我們黨也死人,你們快處理好,此事要向蘇聯通報吧。

 

    一個曾經被毛主席稱為”可以管20年”的高崗,在進京不到二年時間裏,就被黨內政治鬥爭的漩渦淹沒。

 

(六)1953年,與高崗”陰謀分裂黨”有關的四件事

    在中央說明高崗“陰謀分裂黨”的主要事實中,把高崗“四處活動”,“造謠”等作為主要罪狀。其主要的根據是1953年發生的與高崗有關的黨和國家的四件事情:一件是全國財經會議;一件是高崗代表中央去蘇聯聽取蘇共關於”貝利亞事件”的通報;一件是中央第二次組織工作會議;一件是高崗去南方休假期間。這些事情都發生在1953年,也是黨內對毛主席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反應最強烈的時期,這是“高饒反黨集團”一案發生的大背景。讓我們把這四件事情放在這個大背景下看看曆史的真實情況。

 

一、1953年財經會議期間

    1953年6月13日,中央召開全國財經工作會議。開始是對吳波同誌工作的意見,又是稅收製度問題,對周總理有意見。毛主席對周恩來也有意見,說稅收製度這個大問題沒有向毛主席報告和說明,毛主席生氣,都對著周總理。這時外交部的同誌和軍隊有一些將領出來替總理說話,認為總理的事情太多,黨內黨外的事情都是總理來處理。稅收製度的變革不是總理之過。這樣一來,矛頭轉向了薄一波和劉少奇。

    財經會議開始,高崗並沒有參加,他不負責中央財經工作,當時正忙著製訂第一個五年計劃。後來毛主席知道高崗沒有參加會議,就要高崗參加會議發言。高崗讓秘書趙家梁、馬洪、梅行擬了發言稿,送給毛主席審閱,毛主席對發言稿進行了修改後,高崗才在會上發言(發言稿目前還未解密,應該存在中央檔案館)。高崗的發言應該主要是闡述毛主席的意見。薄一波聽說高崗要發言,便親自到東交民巷8號找高崗。高崗知道薄一波的來意,即將毛主席修改過的發言稿給薄一波看了,薄一波看後頭上直出汗,就走了。聽說,在財經會議上大家發言很激烈,尤其是李先念和譚震林的發言提到薄一波被捕的問題;又有人說,黨權、財權、政權都不在毛主席手裏:黨權是安子文(私自草擬八大政治局名單);政權是彭真,財權是薄一波。“三權”是當時會議上最熱烈的話題。財經會議期間有一天晚上,財經會議期間有一天晚上,毛主席找了高崗和張明遠同誌談話說:“譚震林和有的同誌對我說,黨權、財權、政權都不在我手裏,你們說說是真是假?”張明遠沒吭聲,高崗說:“不會吧?”毛主席後來還是對黨內“分散主義”提出了嚴厲的批評。

     高崗曾經對我說過:“財經會議時,是主席讓我作個發言,我的發言實際上是保護周總理的。新稅製是薄一波搞的嘛!總理事務性工作太多,能夠把主席的事應付了就不容易了。屁股坐到資本家一邊的人黨內大有人在,薄一波自己搞的新稅製,就得讓他承擔責任。會議期間,陳毅來跟我說過。後來陶鑄,李先念來開會,說要見林彪,拉我一起去,說軍隊的同誌對新稅法意見大,要我多做解釋工作,總理不容易,不可能麵麵俱到。我跟林彪說,給軍隊的同誌做些工作,不要再給總理加壓力了。後來,我的發言寫好後交主席,主席作了修改,批薄是重了一些。主席問我是什麽性質的問題,我告訴主席是黨內問題,主席說:“那就按黨內問題處理吧。”高崗並沒有把財經會議上對薄一波的批判作為政治問題,而是作為黨內思想問題來對待的。在曆史上,高崗從沒陷害過同誌,從來就是爭論清楚了,繼續共同工作,不會玩政治伎倆。對薄一波也是一樣,在主席那裏保了薄一波。後來,對薄一波也沒有作什麽組織處理。這與四中全會後處理高崗問題的方法形成鮮明對比。

    薄一波在他的《回憶錄》中提到,說高崗在中央財經會議上的發言中“批薄射劉”,並把它說成是高崗分裂黨的活動。高崗在講話中引用了部分劉少奇講的話,這是事實,高崗在講話中還對劉少奇作了不點名的批評,但是,這應該也是毛主席的意見。毛主席在財經會議上講:“薄一波的錯誤,是資產階級思想的反映。它有利於資本主義,不利於社會主義或半社會主義,違背了七屆二中全會的決議。”這是對全黨錯誤傾向的“敲打”。在四中全會上,劉少奇對他本人從1945年到1952年的一些言行作了檢討,這說明高崗當時對劉少奇的意見不全是錯誤的,有的是正確的,這是正常的黨內民主生活,與搞陰謀詭計,分裂黨完全是兩碼事!除非現在有人“陰謀”想翻黨史的案。

 

二、東交民巷車水馬龍

    財經會議期間,大約在6月中旬,蘇共中央發來急電,要求中共中央派一位負責人去莫斯科,說有緊急事情通報,沒有說明是什麽事情。中共中央決定派高崗前往蘇聯,陪同的有毛主席的秘書葉子龍和毛主席的翻譯師哲同誌。蘇共正式通報中共的事件就是“貝利亞事件”。高崗回來後,向中央匯報了情況,並上交了蘇共提供的全部有關文件和材料。從斯大林去世,馬林科夫接班,到赫魯曉夫上台,出現“貝利亞”事件,都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出現的大事,對中國共產黨的影響是很大的,也加重了財經工作會議的政治氣氛。

    之前,高崗沒有參加財經會議,他不負責中央財經工作,是由陳雲同誌負責的(好像還在外地修養)。高崗從蘇聯回來後,毛主席讓他參加財經會議並講話。當時,各地的領導幹部基本都集聚在北京開會,我記得曾有許多同誌到家裏來打聽蘇聯方麵的消息,來來往往的人很多汽車也很多,公安部門還專門派了警察疏導車輛。這應該是當時“車水馬龍”的真實寫照。這些情況肯定會傳到毛主席的耳朵裏,成為高崗搞“分裂”的“口實”。毛主席在12月24日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用一句“東交民巷車水馬龍,新華門門可羅雀”,非常形象地給高崗定了“罪”。

 

三、中央第二次組織工作會議期間

    中央第二次組織工作會議是在1953年8月20日通知,9月10日正式召開,10月27日結束,會議曆時47天。東北局決定由郭峰同誌(東北局組織部長)帶隊參加會議。10月14日,東北局副書記張秀山在會議上發言,對組織工作談了五點意見。這次會議後來被有些人說成是高崗、饒漱石“這邊打一槍,那邊打一炮”的有組織的分裂黨的活動。高崗並沒有參加這次組織工作會議,但是,有兩件事確與高崗有關。一件事,是會議上提出安子文私擬中央政治局委員名單的事,說:“名單有薄(薄一波)無林(林彪)”,引起了黨內許多同誌的憤怒不滿。毛主席發現了這件事,非常生氣,對安子文進行了嚴肅地批評,說:安子文膽子太大了!

     這件事怎麽又與高崗牽連上了呢?

     1953年夏天,毛主席辦公室來電話,說機要秘書馬上過來給高崗送一個文件,由高崗親自看過後送回。毛主席沒有通過高崗的秘書轉文件而是直接將文件送高崗看,說明這份文件十分重要。

     機要秘書把文件交給高崗後,站在高崗辦公室門口等候,高崗看完文件,機要秘書立即取走,並交待高崗說:“主席說:此事你一人知道就行了”。據高崗的秘書趙家樑回憶,高崗對他講是安子文擬定的中共八大政治局委員的名單。名單中有誰高崗沒有說。據高崗後來對我講,名單中有薄一波,沒有林彪,也沒有朱老總。這個名單高崗隻跟陳雲談過。至於怎麽傳出去的,高崗並不知道。這個名單當時在黨內流傳很廣。毛主席在政治局會議上追問是誰將名單傳出去的,證明毛主席並不是僅僅跟高崗說過此事。高崗不敢說是他告訴陳雲的,其他人也沒敢承認。毛主席生氣地說:“一個中組部的副部長怎麽敢私自擬八大政治局委員的名單,膽子也太大了。”直接點了安子文的名。

    後來,黨內議論紛紛、謠言四起,說是安子文擬的名單,找高崗商量,高崗認為問題嚴重,將名單交給毛主席,引起毛主席的憤怒,致使饒漱石在會議上利用“名單”鬥安子文,進行“分裂黨的活動”,以此作為高饒聯盟的依據,這是不符合事實的。

    第二件事,是張秀山在中央第二次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被認為是高崗與饒漱石結盟分裂黨的事實。

    張秀山當時任東北局副書記。組織工作會議期間,他正在北京開糧食工作會議。先是安子文,後來劉少奇都找到張秀山,讓他在會議上發言,介紹東北的組織工作經驗。張秀山與高崗商量,高崗不同意張秀山去發言,理由是東北的經驗比較特殊,解放的早,工作也做得早,黨內有不同意見,提的都是一些大問題,不要提了。張秀山就沒有同意劉少奇、安子文的邀請。後來是毛主席把張秀山找去,讓他在會議上講講。張秀山準備好發言稿,送給主席看,主席支持張秀山去講,張秀山才在大會上作了發言。張秀山的發言對“發展富農黨員”、“黨員可以剝削”的做法提出了意見,使當時黨內對組織工作的兩種不同意見公開化了,引起了很大爭論。這一事件,無論從組織上,還是從行為上,都不能被扣上“陰謀詭計”、“陰謀分裂黨”的罪名。

 

四、高崗去南方休假,見了林彪、   陶鑄等人,被定為進行“分裂黨”的活動。

    高崗是在53年9月底開始休養。在中央批準他休養時,他一直準備帶著孩子全家去大連休息。是毛主席堅持讓他到南方走走,做些調查研究,順便代他去看望一下林彪,高崗才改變了去大連休養的計劃。我因為覺得路途太遠,時間又長,沒有陪他南行,他隻帶了小女兒跟著他。毛主席找他談了些什麽,有何交待,他沒有說。但是從表情上看,他很高興。他對我說:“主席讓我去南方看望林彪同誌,又能見到老首長了,很長時間沒見他了”。高崗到杭州見到林彪,應該會向他介紹到中央發生的一些事情,也會交流一下即將召開的八大領導層的人選問題。作為林彪當時在黨內的地位,高崗與他交流黨的核心問題,應該是主席想要聽一下林彪的意見,不能算為“非組織行為”,與“分裂黨”更沾不上邊。

    縱觀高崗的曆史,他一沒貪汙,二沒陷害同誌,對黨的事業忠心耿耿,從來不隱藏自己的政治觀點,在其工作的任何地區和崗位上從沒有出現過結黨營私的行為,從不計較權力地位(在陝甘寧邊區和東北創建根據地時,都是服從中央和地方中央局的安排,從基層工作開始的),真心擁護毛主席的領導。1955年,在中央全會上以“搞陰謀詭計”“陰謀分裂黨”的罪名給高崗蓋棺定論是違反實事求是原則的。“陰謀”一詞本身就有虛擬假想的成分,在法律上更不能作“有罪”的依據。

 

(七)高崗兩次自殺的前後情況

 

一、第一次為什麽要開槍

    1954年2月10日四中全會結束,第二天就召開高崗座談會。這一切都是已經準備好的,但是沒有任何人給高崗打過招呼。會議一上來就開始揭發高崗的問題,高崗沒有任何準備,而且根本不給高崗任何答辯的機會。高崗回到家中,情緒非常激動,不斷地說:這是誣陷,這是造謠!他們不讓我說話,逼我承認反黨,我能反黨嗎?他們才是反黨,反對毛主席呢!他們不就是要逼死我嗎?弼時同誌等著我呢!這些人太卑鄙了,我上了他們的當了。

    16日,陳雲不知為什麽來到家中,高崗與陳雲在辦公室爭論的麵紅耳赤,說了許多難聽的話。陳雲走時,高崗也不像過去高高興興地去送他,是我和秘書送陳雲下的樓。他倆曾經是同生共死的親密戰友搞得不歡而散。陳雲走後,高崗徹夜未睡,一直自己在樓上小客廳寫東西,不許任何人打擾。我把這個情況告訴了秘書趙家樑、董文彬、警衛員白俊傑,問他們到底發生了什麽事,中央是不是出事了,高崗從來沒有這樣沮喪過呀!秘書讓我去習仲勳家問問情況。

    17日,我一大早就趕到西直門南草場胡同習仲勳家。習仲勳正獨自一人坐在臥室外的一個房間裏。我告訴習仲勳,高崗昨天開完座談會後,回到家一夜不睡,情緒非常壞,一直激動的胡說。習仲勳聽了之後,還未開口,眼淚就流了出來,說:“我也不明白,這次座談會氣勢洶洶的對著高崗,從來沒見過總理這樣過。第一個發言的是陳雲。他把過去給高崗說的話,出的點子,通通說成是高崗對他陳雲說的,高崗站起來反駁,總理不準高崗講話。接著就是劉亞樓、陳正人的揭發,都說了莫須有的事實。劉亞樓造謠,說高崗如何與蘇聯人談了三天三夜,將中央領導內部的事告訴蘇聯人,高崗回答說:我連俄文都不懂,談個屁!場下的人哈哈大笑。陳正人說在杭州時,高崗對他說了許多對劉少奇的不滿,其實都是陳正人自己的意見,他對劉少奇不讓他當組織部長早就牢騷滿腹,還到處散布劉少奇的壞話……。”習仲勳說:“這次對待高崗好像1934年郭洪濤對待我們一樣的凶狠,不知道還要整誰呢?要死就死在一起吧!根本不像是對待同誌式的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態度,哪有實事求是的,都是在扣帽子!高崗的個性太剛烈,他怎麽能受得了這樣對待他呢。”習仲勳叫我馬上回家,以免高崗發生意外。我知道了情況,才真正感到事情嚴重了,急忙坐汽車回到東郊民巷8號。一走進大院,警衛員焦洪亮就對我說:首長向我要了槍,說他要去打靶。我聽後就大步小步往樓上跑,到各個房間找高崗。我在樓上的儲藏室找到高崗,將他拉到小餐廳坐下,我看見他的臉色發青發白,就拉住他的手,問:“你幹嘛了?”我看見他的手摸褲子口袋,拔出槍就要往自己頭上開槍,我緊緊地拉住他的手。哭著喊:“你不能這樣啊!”這時他的大兒子高毅急忙跑上樓,看見他手裏的槍,就將他的胳膊使勁往上推,高崗還是扳動了槍擊,子彈打到天花板上(高崗開槍,現在回憶起來,隻能說是一種憤怒的宣泄。否則,以我和高毅的力量是無法阻止他自殺的)。這時,秘書都趕上樓來,高崗也已恢複了平靜。高崗讓機要秘書董文彬將他寫的兩封信燒了。不多時,安誌文來到家中,與高崗說了幾句話,就去向中央匯報了。周恩來很快過來,批評了高崗莽撞的行為,說:中央要嚴肅處理這件事情。高崗的表情非常平淡。後來聽說周總理讓趙家樑追憶出來高崗寫的信的內容。一封是寫給毛主席的信,信裏邊寫了毛主席對高崗的私人談話,承認把這些談話對陳雲、林彪、羅榮桓講了。他寫到,黨內對劉少奇的意見不是他一個人的,在東北局時,陳雲、林彪、王鶴壽、何凱豐、陳正人等人都對劉少奇有意見。信封上的名字卻是寫給劉少奇的(應該是讓劉少奇轉給毛主席)。寫給周總理的信、是拜托總理看在他為革命做了許多工作,能照顧他幾個孩子,是一封托孤的信。聽說寫給總理的信很淒慘、有感情。

   高崗開槍後,中央成立了”高崗管教組”,相當於專案組。高崗從此失去了人身自由。

 

二、絕望,使他第二次服藥自殺

    據高崗身邊的工作人員回憶,高崗被管教初期,是由周恩來親自過問的。總理幾乎天天要問高崗的學習和生活情況,穩定高崗的情緒。周總理出國參加日內瓦會議後,由鄧小平管了2個月,然後是由楊尚昆接著管。鄧小平、楊尚昆接管後,根本是不聞不問,有事匯報,無事連問都不問。各種消息都對高崗封鎖。高崗經常讓我出去了解情況。4月,當他得知東北高幹會議揪出許多同誌時,高崗真是心痛心急,無法入睡。高崗經常嘮叨:“這些同誌為中國革命出生入死,為東北的發展建設做出了多大的貢獻啊!怎麽一夜之間就成了反黨、反毛主席了呢?這些罪行都由我來承擔吧!”他在四月份抓緊寫完《我的反省》,違心地承認“實際上企圖奪取黨的最高領導權位”。《反省》交給中央後,他焦急地等待中央派人找他談話。

    大約是在54年7月下旬的一天,天氣已經很熱。楊尚昆打來電話,讓我去他那裏談話。我去了中南海楊尚昆的住處,我記得是在外屋談的。我當時已經懷孕5個月,身體有明顯症狀。楊尚昆問:“你身體怎麽樣?”

    我說:“身體不方便,更覺很累。”

    楊尚昆明知故問地說:“你懷孕了?”又說:“你要到醫院住,去做個手術,不然將來生孩子還麻煩。你還要去上班嘛!你要離開高崗!”

    我說:“高崗求我不要把孩子打掉,現在做手術也晚了。”

    楊尚昆說:“我準備給他換個地方,你就不要跟他去了。”我心裏一驚,趕快問:“你要把他換到什麽地方?”

    楊尚昆說:“還未定,可能在公主墳吧,你就不要跟他去了。”

    聽到楊尚昆說的話,我緊張極了,感到高崗要大禍臨頭了。誰都知道楊尚昆說的這句話意味著什麽。我膽戰心驚,飲泣吞聲地對楊尚昆說:“我會服從組織上對高崗的處理。”

    回到家後,我心裏難過極了,我感覺到中央已經準備要對高崗下最後手段了,或者被槍斃,或者被關進監獄。我怎麽對高崗說啊?這是生離死別啊!趙家樑追問我楊尚昆找我談了些什麽,我告訴他:楊尚昆讓我把孩子打掉。趙家樑說:“楊的意思就是讓你和高崗離婚。你不要和他再在一起了!”我生氣地對他說:“我是他妻子,我們在一起是正當的,你們管不著!”我心裏想:高崗對不起我,我們還有幾個孩子,我要把他們撫養成人,高崗現在處境這樣為難,我怎麽能提出離開他?總有一天,中央會給高崗一個說法吧,他給中國革命作了多大貢獻呢!

    晚上,我把楊尚昆對我說的話告訴了高崗,高崗露出絕望的神情,他流著淚,對我說:“我是被冤枉了,我對不起你,有一天你能見到主席,一定要幫我說清楚。”

    8月17日,高崗在驚恐不安中,服用過多的安眠藥不幸離開人世。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崗被管教的8個月時間裏,除了高崗第一次開槍,總理來過一次外,中央沒有任何人前來與高崗談話。高崗交完《我的反省》後,多次讓秘書打電話,請求中央與他談話,焦灼地等待中央對他的安排,然而,沒有得到任何音信。一個共產黨的高級幹部的政治生命如此脆弱,真讓人感到心寒啊!

    天空無痕,鳥已飛過。高崗在1954年8月17日離開了人世。54年過去,也就是轉眼瞬間的事情。高崗沒有給我和我們的子女留下任何財產,隻有屈辱和別人的白眼。但是,他為黨,為國家,為人民所作的事情,卻如曆史的豐碑,永存世間!

 

李力群

2007年10月9日

 

注釋:

①《張明遠回憶錄》。

②參見高崗在東北第一次人民代表大會上關於東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針》建議的報告。

③1950年6月,在七屆三中全會上,毛主席作的《為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而奮鬥》報告。

④毛主席對這份報告極為重視,他看後對周恩來說,高崗的報告,你看過沒有?要加批語下發。毛主席說:“高崗不錯,像個幹社會主義的男子漢大將軍,不像那些小腳女人走路,老是埋怨別人走快了。”“這是個有份量的報告,有材料、有分析,觀點、方針都正確,又沒有片麵性。”17日毛主席給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彭真、陳伯達、胡喬木、楊尚昆批示:“此件請閱,閱後請尚昆印成一個小冊子,分送各中央局、分局、各省市區黨委。同時發給中央各部門、中央政府各黨組、此次到中央會議各同誌及全國委員會的各共產黨員。”根據毛主席的指示,中央辦公廳將中央通報、高崗的報告及其三個附件《東北局關於農村工作會議決議》、《高崗在農村工作座談會上的總結》和《東北農業合作社示範章程草案》印成小冊子,作為黨內文件,發各級組織學習、貫徹。

1952年1月10日,高崗在東北局高幹會議上作了《關於克服資產階級思想對黨的侵蝕,反對黨內的右傾思想》的報告。報告中說:“在農村經濟發展的方向問題上,同樣存在著右的觀點,這主要表現在對人民民主專政下經過土地改革後的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方向的認識錯誤。有的同誌認為,在土地改革後,在經濟發展中,既然農民的自發勢力和階級分化是不可避免的,那麽就讓其自發和分化好了,用不著去組織農民的生產互助,更用不著去把農業生產互助組織提高到農業生產合作社了”。“這種說法的實質何在?這是否定了農民是工人階級最可靠的同盟者,這是要工人階級放棄對農民的領導,這是對於農村中增長的資本主義因素,表示軟弱,表示投降”。

1953年10月到11月,中央召開第三次互助合作的會議期間,毛主席對農村工作部提出批評:“群居終日,言不及意,好行小惠,難矣哉”。“確保私有,是資產階級的觀點。”毛主席說:“綱舉目張”,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矛盾是主題,就是綱。“對農村的陣地,社會主義不去占領,資本主義就必然會去占領。”、“辦合作社,這不僅是個方向,而且是當前的任務。”頁:29

⑤1951年12月13日淩晨,毛主席給各大區中央局主要負責人的電報“發現貪汙問題的嚴重性和大規模的懲治貪汙分子,從東北開始,是由高崗同誌親自動手的。”

⑥1953年3月10日,中共中央作出《中央關於加強中央人民政府係統各部門向中央請示報告製度及加強中央對於政府工作領導的決定(草案)》,決定撤銷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央人民政府黨組幹事會;5月15日,以政務院名義發出《關於中央人民政府所屬各財經部門的工作領導的通知》,決定將政務院所屬的重工業部、一機部、二機部、燃料工業部、建築工程部、地質部、輕工業部和紡織部,劃歸國家計委領導。5月19日,毛主席要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檢查1952年8月1日至1953年5月5日用中央和軍委名義發出的電報和文件,是否有及有多少未經他看過的,以其結果向他報告。強調指出:“過去數次中央會議決議不經我看,擅自發出,是錯誤的,是破壞紀律的”。這無疑是對實際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劉少奇的嚴厲指責。

⑦1948年,趙德尊代表東北局向劉少奇匯報東北土改情況時,受到劉少奇的嚴厲批評。劉少奇對東北局《七七會議》不滿,說:你們不要落井下石,對會議總結東北解放戰爭的經驗教訓,批評了彭真很有意見。

⑧張秀山《我的八十五年》p321-中共黨史出版社。

⑨《毛主席文集》第六卷p?304,1953年11月4日,毛主席談到:“總路線的問題,沒有七、八月間的財經會議,許多同誌是沒有解決的。七、八月的財經會議。主要就是解決這個問題。”主席還提到:“要打破新區,一定要慢的觀念,東北其實不是老區……”肯定了東北是執行了黨的總路線。

⑩毛在與楊尚昆談話時曾對高崗一事提出過這樣一個問題:是否對某同誌若幹個別錯誤的談論曾發生錯覺?在中共黨內的最高層,由誰與高崗“談論”過“某同誌若幹個別錯誤”,能使高崗“發生錯覺”呢?想必這就是避免“主回”的謎底。

毛主席於1月22日致電劉少奇,再次重申:“關於四中全會開會的方針,除文件表示者外,對任何同誌的自我批評均表歡迎,但應盡可能避免對任何同誌展開批評,以便等候犯錯誤同誌的覺悟。這一點我在1月7日致你和書記處各同誌的信中已說到了。如你們同意這個方針,就請你們據此和到會同誌事先商談”。

《楊尚昆日記》披露:1月28日******對七屆四中全會方針的談話:

談話的方針:

聽他說,避免“對質”。

按決議精神“自我檢討”。

對具體事實不深究,講到別人,暫不深問。

應作檢討,一次不好,二次可說;這次不好,以後還可說。

全會方針:

照主指示,隻作正麵說明,說話人不要太多,開兩天。

不對任何同誌展開具體批評,高(崗)之目的在於“過關”。先打招呼是可以達到“和平會議”的。

 

鄧小平同誌1980年3月19日,在接見胡耀邦、胡喬木、鄧力群的談話。

鄧小平同誌1980年3月19日在接見胡耀邦、胡喬木、鄧力群的談話。

 

【0】高崗到中央後,與鄧小平的直接對話僅有兩次。第一次,是在1953年2月,鄧小平主動來高崗家中與高崗商談農村經濟政策問題【注15?1】。兩個談得很融洽。第二次,就是1953年12月15日會議後,高崗在停車場與鄧小平就“輪流”問題交流了一下意見。高崗沒有為“拉攏西南局”與鄧小平有過其他的“正式談判”。

 

【注15?1】高崗對農村經濟工作的論述主要有:

1?1951年10月14日,高崗給中央寫的《關於東北農村互助合作的報告》認為:隨著中農已成為農村的多數,以及農民自發傾向的發展,互助合作的主導思想,應是反對和防止農民自發傾向,對農業生產互助合作運動要加以積極扶持與發展,並逐步由低級形式引向高級形式。各級政府應從各方麵給互助組以優待。

2?1952年1月,高崗在東北局作的《關於農村經濟發展方向問題》的報告中說:“那種讓農民自流發展,讓農村經過深刻階級分化之後,再來一次大革命,或者等到將來有了機器,在一個早晨下命令實行集體化的觀點,是一種有害的思想”,“如果不積極引導農民走合作社的道路,而是去積極發展富農經濟,則農村政權必然蛻化為富農政權。如果共產黨員都去雇工、放高利貸,農村的黨必然蛻化成富農黨。這就是人民政府和黨組織在農村資產階級進攻麵前的完全失敗。”(見《人民日報》)

3?當時,中央認為東北地區農村發展互助合作的方向是正確的。

毛主席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結論》。

 

鄧小平同誌1980年3月19日在接見胡耀邦、胡喬木、鄧力群的談話。

 

        1962年春天,我正在勞動部上班,人事司通知我立刻回家,說有人找我。我家當時已經搬到新街口新開胡同。一進胡同,就看見停著一輛紅旗轎車。從車上下來一個人,是葉群。我見到她又驚、又喜,葉群伸出手來和我握手,並說:“101(原林彪在東北打仗時的代號)從杭州回來,要我來接你及孩子們到毛家灣去,想看看你和孩子們,問問你的情況。”我不由自主地流下眼淚,帶著兩個小的孩子隨葉群上了汽車,來到西四毛家灣見到林彪。林彪開口問我:“老高怎麽死的?”我說:“吃了過多的安眠藥。”林彪又問:“高崗的秘書都在你家住嗎?聽說,劉少奇將安誌文也派住在你家,安眠藥是誰給高崗的?”我說:“是秘書和安誌文每天發給高崗的,不是我管藥的。”林彪惋惜地說:高崗死得太可惜了,他可是有功之臣啊。老實說,在東北戰場,沒有高崗的配合,我打不了勝仗。羅榮桓同誌身體不好去蘇聯治病,東北局改組後,後方一切工作都是高崗來幹。他還在下邊發動群眾搞土改,打土匪,支援前線等等,這是真實的情況。我林彪絕不能昧著良心說高崗是野心家、陰謀家、用反黨等罪名置他於死地。林彪告訴我:54年元旦,陳雲到杭州見我,說是毛主席讓他勸我與高崗切斷關係,說高崗有野心,想把劉少奇推到,在外邊進行陰謀活動。陳雲還說:主席要退到二線,問大家由誰來主持中央工作,高崗提出多設幾個副主席,輪流主持中央,高崗跟你說過這件事嗎?林彪聽陳雲講完,沒有搭他的話,忽然問陳雲:“你想不想當副主席?”陳雲連忙說:“我不配”。林彪說:“那就誰也別當了,就算了。”林彪對我說:“陳雲來摸我的底我可不想讓他來找我的麻煩!”林彪接著又說:“力群同誌,你很年輕到延安參加革命,但你還不了解我們共產黨內政治鬥爭的情況,都是為了個人的權威和利益。劉少奇從華中回來,七大後當上第二把手,就開始搞山頭,拉宗派,重用坐過監牢的人,如薄一波、彭真、安子文等人,在黨內有很大勢力。劉少奇當上黨內第二把手,他是否滿意了,有沒有想法?為什麽就開始拉派,天知道。毛主席看在眼裏,想在心裏,不說話,看行動,看表現。黨內對劉少奇有意見的人,不是高崗一個人,在東北,我林彪也是一個。意見最多的是王鶴壽、何凱豐、陳雲、李富春、陳正人。到北京後,首先是毛主席對劉少奇有意見,對劉少奇不滿,從生活作風到工作方麵都不滿,甚至懷疑劉少奇的曆史。這怎麽能都推在高崗身上呢?即便對劉少奇有意見,都是政治局委員、副主席,為什麽不能提出呢?難道對劉少奇有意見就是反黨,就是搞陰謀、有野心?我們共產黨沒有這個規矩啊!我林彪不能昧良心說話。”

 

【0】1954年8月17日,高崗去世的當天晚上,周恩來總理在東郊民巷8號召集開會處理高崗的善後事宜,參加會議的有王世泰、劉景範(張鵬圖)、張策、王子宜、董純才、範子文、安誌文、馬洪、王光偉、倪偉、烏蘭夫、劉瀾濤、李先念、曾山、張際春、黃克誠、安子文、高克林、張蘇,共19人。第二天早上,彭德懷、陳雲、鄧小平、楊尚昆、薄一波、安子文等,及各工業部的部長都來到東郊民巷8號,周總理傳達了毛主席的指示:對高崗“要善殮厚葬,用上等棺木”。高崗被安葬在北京西山萬安公墓,一直是有碑無文的“無字碑”,文革期間被紅衛兵砸成兩段。2006年由中央指示才重新修複,被刻上“高崗之墓”的碑文。

 

新華社社長。曾在延安《解放日報》和東北局《東北日報》工作。

當毛主席得知高崗自殺的消息後,十分震驚,也十分痛惜。他仔細地詢問道:“人死了嗎?”他是希望高崗還活著,像上次那樣自殺未遂。當確知高崗已死時,毛主席問:“怎麽死的?”工作人員回答說,是吃安眠藥死的,還在檢查。毛主席聽後,沉默良久,說“遺憾,終於留不住他。他這個人,鬥爭性太強,性格過於剛烈。”在毛主席身邊工作的葉子龍說,高崗是自絕於黨。毛主席說:“話是那樣講,但黨內鬥爭死了人,總是不好的。”毛還對主席葉子龍說,本想讓他(指高崗)還當個省委副書記,去陝北,保留黨籍、中央委員,讓他回延安工作,他也會願意的,可是,遲了一步,沒來得及講。如此結局,我覺得遺憾。這事怪我啊!(史料參見楊尚昆:《回憶高饒事件》,載《黨的文獻》2001年1、2期合刊)

《毛主席選集》第五卷P92?財經工作會議後,薄一波被撤銷財政部長職務,但仍保留了他財經委員會副主任的職務。

在54年1月7日******單獨給劉少奇寫的信中,要他也在全會上作自我批評。以求得全局上的政治平衡。

《我的八十五年》—張秀山著,p303?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

《我的八十五年》—張秀山著,p303?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

仔細研究“五虎上將”的所作所為,可以發現他們為什麽被整肅的信息。

張秀山:東北局副書記,負責黨務工作。由於向毛主席提供了劉少奇在偽滿時期自首出獄的檔案而首當其衝;

張明遠:東北局副書記,主要從理論上闡述了東北地區的農村互助合作運動和工商業改造的資本經濟基礎,觸犯了劉少奇“新民主主義階段”的理論而被定為反黨集團成員;

趙德尊:東北局委員,黑龍江省省長,因為在河北平山土地會議期間,向劉少奇匯報了彭真在東北解放戰爭期間執行了錯誤路線和土改中的一些問題,而被劉少奇指責為“落井下石”;

郭峰:東北局委員,東北局組織部長,已被調任中央組織部副部長。中央組織部是劉少奇長期主管的部門,當然不能讓東北局的組織部長進入這一部門,把郭峰列入高崗反黨集團成員是最好的方法;

馬洪:一直任東北局政策研究室主任,高崗調到北京時,馬洪被任命為國家計委專職委員,負責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製定工作。馬洪是我黨自己培養起來的,有實際工作經驗的經濟理論專家,卻由於是高崗的“紅人”而遭到打擊。

高崗事件還牽扯到許多同誌,如陳柏村、李常青(黑龍江省省長)、韓天石、華明(鞍山市委)等等,到廬山會議時,更牽連到彭德懷、張聞天、黃克誠等人,後來又牽連到習仲勳、賈拓夫、等人,並不是像某些人所說的沒有“傷害什麽人”。

這些為東北地區解放和建設做出了貢獻的同誌,由於在工作中與劉少奇發生了分歧,都在整肅高崗時,不分青紅皂白一律被打成反黨集團成員。而像林楓由於有劉少奇的關係,王鶴壽由於有周恩來的關係,安誌文由於有安子文的關係則都避免了劫難。林楓一直是東北局的副書記,高崗走後,林楓任東北局第一副書記。東北局出了這樣大的反黨集團,對社會主義建設造成這樣大的“破壞”,林楓居然沒有失察之責。

趙家梁回憶:“1954年4月29日,高崗抄寫完‘我的反省’的最後一個字之後,把它送請習仲勳提意見。習仲勳退稿時說:要害問題,隻字不提。高崗聽到轉告意見時,十分激動,以雙掌分擊太陽穴,狂呼:送走,送走!過了一會,稍微平靜,又高喊:寫上;寫上!當晚,他獨坐沙發上,流淚,沉思,深夜才上床。第二天,即四月三十日清晨5點來鍾,高崗已坐在沙發上看‘我的反省’稿,在一張白紙上寫下:‘實際上企圖奪取黨的最高領導權位'。後來把這句話加在‘我的反省’的最後部分中。”

楊尚昆還派中央保健室的醫生力伯畏(音,女)陪我去協和醫院檢查,看我是否說真話。是林巧稚給我做的檢查。林巧稚對我說:“你生的多,小產的也多,不能做人流。你好好休養,生的時候,我親自給你接生。”那應該是七月底的一天,總理已經去日內瓦開會去了。

晚上,高崗求我:一定要留下孩子。他對我說:“我受到別人的暗算,這次迫害來的是有準備的,很突然,已經做成了局麵

 

【28?1】,主席也很危難,很可能出現35年被朱理治、郭洪濤整肅那樣的事情。我萬一有不測,你千萬不要離開我們的孩子。什麽也不要說,”我心酸地答應高崗:我不會把孩子打掉。

 

【28?1】《楊尚昆日記》中披露了劉少奇是怎樣極力阻止高崗去杭州見主席的:楊尚昆記錄了劉少奇的意見:“19日,信送來,交劉(少奇),劉約周(恩來)、陳(雲)、小(鄧小平)、彭(真)、李(富春)談話。

四個方案:

1?去杭——不好處理。

2?主回——也不好處理。

3?由主指定書記處談話,組織,目標太重,也不好處理。

4、主指定劉、周與談,小平可參加,陳(雲)不參加為好。

具體提議;如主同意第一方法,則請回高,並告劉周:來信已轉,不必來,委托什麽人談。

招呼——可以不發生問題。

準備有人衝,可以避免。

攻勢——也不要緊,力求避免主回。

全會完後,請鄧(小平)、羅(瑞卿)立即動身,需要10天。20號前讀黨章,立即看材料,法國、美國。”

毛主席知道劉少奇等人的意見後,於22日由楊尚昆轉來信,告訴高崗不用來杭州,有事可與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談。一九四九年東北經濟的恢複與建設一九四九年東北經濟的恢複與建設。

 

 文章來源: 高崗研究會 http://ggyjh.org.cn/Article/ShowInfo.asp?ID=591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