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何家棟與迄今未了的小說《劉誌丹》案

(2013-11-30 09:13:24) 下一個


~{【史海鉤沉】~}
~{何家棟與迄今未了的小說《劉誌丹》案~}
                          ~{·高 瑜·~}

    ~{〔小說《劉誌丹》的作者李建彤(劉誌丹胞弟劉景範的夫人)在一九七九年版~}
~{的《劉誌丹》序言中說:一九六二年夏天在黨的八屆十中全會上,事情前因後果還~}
~{沒有弄清楚,由理論權威(指康生)提出,就定了個習仲勳、賈拓夫、劉景範反黨~}
~{集團。《劉誌丹》小說自然成了習仲勳篡黨篡國的網領。習仲勳、賈拓夫、劉景範~}
~{和工人出版社的同誌們以及我采訪過的老幹部們都進了黑名單,成了審查對象,這~}
~{個黑名單有多長,據悉涉及到的將軍就有一百多名。文革開始後,審查變成關押揪~}
~{鬥大批判,黑名單還繼續延長。地質部因劉景範、李建彤的關係揪出了部黨組書記~}
~{何長工、工人出版社除了責任編輯、社長,還拉出了全國總工會主席馬純古。全總~}
~{書記處書記張修竹說,“李建彤及陝甘寧老區的基層幹部和群眾,有上萬人被打成~}
~{‘彭、高、習反黨集團’,文革中賈拓夫被整死,莫名其妙把彭德懷又扯進《劉誌~}
~{丹》案的黑爪牙,甚至我到陝北采訪時給我帶路的群眾也被打死了幾個。”——《~}
~{開放》雜誌編者〕~}

~{◇ 何家棟聲音被封堵~}

    ~{我今天關注《劉誌丹》案,原因是我尊敬的師長、《經濟學周報》的老領導、~}
~{總編輯何家棟先生,正是工人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出版的《劉誌丹》上卷的編輯和參~}
~{與寫作者。今年初我收到何先生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有關《劉誌丹》接受邢小群女~}
~{士訪談的定稿。這篇訪談不僅是中共曆史上對這一重大事件詳實的紀錄,而且處處~}
~{閃爍著先生思想批判的火花,到了訪談的結尾先生已收不住思想的洪流,打開閘門~}
~{,對中共長期奉行的路線鬥爭和國家政治體製進行了酣暢淋漓的批判,有理不在聲~}
~{高,先生的批判力度絕不在於言詞的尖銳,而在於他對曆史的徹悟,正因此先生最~}
~{後一段話的每一句都值得我反複閱讀,那對於我就像吮吸一個成熟漿果甜蜜的濃汁~}
~{。我曾給先生打了幾次電話,詢問訪談何時見報,先生總是回答“找不到地方”。~}

    ~{非典過去,何先生又捎來《百年潮》今年第三期李原寫的“閻紅彥和小說《劉~}
~{誌丹》”一文的複印件和先生讀後寫給邢小群女士的信,信的結尾先生寫下十分動~}
~{感情的話:“至今還把告發《劉誌丹》小說當作功跡來炫耀,就未免太恬不知恥了~}
~{。既然他們又發起挑戰,我隻好起而應戰。奉陪到底。即使他們采取製裁手段,用~}
~{各種媒體上封堵我們的聲音,我們也要將真相公之於眾。”我注意到先生最後將“~}
~{我”改稱為“我們”,作為學生,我自願加入先生的行列來,才提筆寫作此文。~}

    ~{何家棟是工人出版社的創始人。一九四九年北平解放後,他因為在地下黨時有~}
~{辦報搞出版社的經驗,被調入工人日報,擔任工務科長兼報社工廠第一任廠長。~}

~{◇ 何家棟和《劉誌丹》初稿關係甚大~}

    ~{何家棟當年還列了一部傳紀文學選題,這就是《劉誌丹》。何家棟和劉誌丹在~}
~{政治生命上有一段情感交流。何家棟入黨時,黨組織對新黨員進行黨性教育,第一~}
~{次講的就是劉誌丹的故事。一九三二年左傾路線強迫劉誌丹領導的紅二十六軍走下~}
~{終南山南下,全軍覆沒。劉誌丹死裏逃生,回到陝甘,重振旗鼓,陝西省軍委書記~}
~{高崗也從西安跑來和劉誌丹一起重建紅二十六軍隊伍,後又發展起來,打到陝北,~}
~{將陝北、陝甘聯成一片,全紅了。一九三五年徐海東、程子華的紅二十五軍,也從~}
~{陝南轉移陝北,在陝南作戰時將楊虎城派去聯絡的張漢民團消滅了,團長張漢民是~}
~{共產黨員,自稱認識劉誌丹也給殺了。他們不相信白軍團長是共產黨員,認為與之~}
~{相勾結的紅軍裏的人也一定是反革命,陝北執行左傾路線,據此要把劉誌丹、高崗~}
~{、習仲勳、劉景範全部抓起來。逮捕令送到劉誌丹手裏,他完全可以調兵自衛,先~}
~{發製人,但他沒有。反而主動投案,與那些人講道理,結果這次肅反,殺了六七百~}
~{人,把知識分子幾乎殺光,要不是中央紅軍及時趕到,連劉誌丹幾個人的命也保不~}
~{住了。何家棟說:“從那時我就記住了劉誌丹,沒齒難忘。以後列入選題絕非偶然~}
~{。我想,即使李建彤不寫,我也要寫的。”~}

    ~{一九五六年,何家棟看到地質部副部長劉景範(劉誌丹之弟)給《星火燎原》~}
~{寫的文章,他的夫人地質部研究院的黨委書記李建彤也與人合作寫了一本小書《劉~}
~{誌丹在橋山》,於是決定由編輯王勉思前去組稿,並陪同采訪,一九五八年冬天,~}
~{初稿寫出來了,工人出版社決定派何家棟去定稿。一九五五年審幹中,何家棟的曆~}
~{史問題被查的一清二楚,從參加革命到解放,每一環節都找到證明人,黨支部的結~}
~{論是:“調查結果,調查出了個好樣的。”過去的老戰友,都說他是“幹革命不要~}
~{命。”但是五七年何家棟因出版了劉賓雁的《本報內部消息》被說成兩人“一拍即~}
~{合”,也被打成右派。何家棟的情況向李建彤做了介紹,得到她的應允,同意何做~}
~{《劉誌丹》的責任編輯。~}

    ~{何家棟提出了一個方案,把主要事件串連起來,把次要人物合並起來,征得各~}
~{方同意,他就幫助李建彤列出人物表,定出每章寫哪些事,還商量好,文字風格,~}
~{要用口語。句子要短,少用或不用“但是、所以、並且”一類虛詞,根據擬定的大~}
~{綱,整理出了《劉誌丹》初稿,有二十萬字,何與李又一邊商量一邊改,對人物評~}
~{價和情節安排,常有不同看法,隻要李建彤堅持己見,何家棟就聽她的,因為她是~}
~{作者。合並的人物都用假名,但都有原型,當事人一看便知從未瞎編過。~}

~{◇ 閻紅彥向高崗爭奪陝北創建之功~}

    ~{《劉誌丹》寫作中必須涉及兩個大活人,這就是高崗和閻紅彥。劉誌丹與閻發~}
~{生關係在紅二十六軍被肅反之前,一九三一年閻在山西搞了個遊擊隊,在當地站不~}
~{住腳,西渡黃河到陝北,隻有二十七個人。和楊琪(後任紅二十七軍軍長)的商販~}
~{軍匯合到寶安縣找到劉誌丹。被領到南梁,和劉誌丹的隊伍匯合不久,閻紅彥便在~}
~{三甲來了一場火並,繳了劉誌丹隊伍的槍,把劉誌丹的人殺了一批,奪了劉誌丹的~}
~{權,把劉景範也開除了。但閻紅彥收拾不了攤子,省委又把謝子長調來當總指揮。~}

    ~{一九四二年十月至一九四三年一月,西北局在延安召開陝甘寧邊區高級幹部會~}
~{議,總結邊區的曆史問題。延安整風確定劉誌丹、高崗執行正確路線,並創造了陝~}
~{北紅軍和革命根據地。這一條寫進毛選三卷《關於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注釋之中~}
~{。高崗倒台後被刪去名字,隻剩下劉誌丹等,看來延安整風並沒有解決西北高幹們~}
~{的爭鬥。此時謝子長、劉誌丹都已犧牲,隻剩下高崗和閻紅彥,一九四二年是高崗~}
~{贏了,十二年後(高饒事件)他又輸給了毛澤東。閻紅彥借高崗完蛋也沒打贏自己~}
~{在陝甘的翻身仗,雖然屢戰屢敗,但是從來沒有服過氣,事隔七十年,閻也早已作~}
~{古(在雲南文革中自殺),但是他的代理人李原竟然今年在《百年潮》上稱閻是“~}
~{陝北紅軍和革命根據地的創造者。”也不怕擔當反對毛澤東思想的罪名,看來無論~}
~{生時死時打到陰間爭的也就是這個。~}

    ~{《劉誌丹》寫了三甲火並,李建彤筆下留情書中沒有提路線鬥爭,隻提方法,~}
~{“打傷了幾個,開除一批,嚇跑了一群,一來二去人員大減火,六七百人的隊伍,~}
~{一下子降到二百來人。”小說中把閻紅彥還是當作英雄人物來寫的,他的事跡概括~}
~{在陝甘遊擊隊總指揮戴鴻遠這個人物身上。但是因為把三甲源事件寫成錯誤的,閻~}
~{紅彥仍要火冒三丈。~}

    ~{何家棟編寫《劉誌丹》,曾經采訪過閻紅彥本人。閻擔任雲南省委書記到北京~}
~{開會,住在前門飯店,他明確反對寫《劉誌丹》這本書,對陝北攪成一鍋粥的路線~}
~{鬥爭說得吞吞吐吐,隻說:“寫劉誌丹不如寫謝子長。”他說,劉誌丹的隊伍全是~}
~{土匪,搶東西,搶女人,吸大煙,打仗時拿毛驢馱著女人一塊跑。閻紅彥說他的隊~}
~{伍成份好,紀律好,但是他說不清楚當年老百姓為甚麽擁護“為害一方”的劉誌丹~}
~{,反對他這個為民除害的閻紅彥。據說閻的隊伍當年也搶東西,搶女人,謝子長負~}
~{傷,也用鴉片治,沒有別的藥品。何家棟采訪中對以上內容都沒有追問,但是閻紅~}
~{彥說“把劉誌丹抓起來,沒有殺他就是好的。”引起何家棟的反感。毛澤東上井岡~}
~{山,殺了土匪王佐、袁文才。甚麽時候提起,都表示遺憾,閻紅彥隻是一個省委書~}
~{記,竟然後悔沒有殺掉劉誌丹,胸懷和革命感情都到哪裏去了呢?~}

    ~{何家棟一生受迫害三十年,其中十四年是為《劉誌丹》文字獄挨整,但到今天~}
~{興起此文字大獄的當事人仍為害人者狡辯。~}

    ~{一九六二年七月二十一日李建彤將《劉誌丹》校樣交給途經北京去北戴河參加~}
~{中央工作會議的閻紅彥,閻時任中央候補委員,雲南省委書記,請閻提意見。~}

~{◇ 是閻紅彥告的密~}

    ~{閻接到樣書就發火了,立刻給李建彤回了一封信,隻有兩句話,“此書我不同~}
~{意出版,應經過中央討論。”李建彤也火了,稿子你不看就不讓出版,豈有此理!~}
~{兩個人的力量當時是不對稱的。閻一封信就把《劉誌丹》告到中央,罪名是“為高~}
~{崗翻案”,這封信是寫給康生的,還是楊尚昆的,如今已被攪成一段公案。八月二~}
~{十四日八屆十中全會預備會議召開前夕,康生已通知出版社趕印《劉誌丹》,送中~}
~{央委員會審查,要每個中央委員一本。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二十三日八屆十中全會~}
~{預備會議在京召開,閻紅彥在小組會上大淌混水,給《劉誌丹》定性。他說:“這~}
~{本書主要是利用宣傳劉誌丹的名義,把高崗在邊區高幹會上及七大前後的西北曆史~}
~{會議上,為把自己說成是西北革命領袖,所篡改的邊區曆史結論重新加以宣傳和肯~}
~{定。”明明是自己要推翻這兩個會議中央已作出的結論,為自己翻案。卻硬要誣陷~}
~{小說劉誌丹為十年後才倒台的高崗翻案,如此淌混水腳法,不經過中共黨內長期不~}
~{間斷數路線鬥爭的磨練,是練不出來的。~}

    ~{八月二十四日八屆十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毛澤東在會上強調階級鬥爭時,康生~}
~{遞上一張條子。毛澤東念了一下:“利用小說進行反黨,這是一大發明。凡是要推~}
~{翻一個政權,總要先造成輿論,總要先作意識形態方麵的工作,革命的階級是這樣~}
~{,反革命的階級也是這樣。”這就變成毛澤東對小說《劉誌丹》的批語。據何家棟~}
~{回憶,當天送審稿還沒有送到他們手裏。不但毛澤東沒有看,康生也沒有看。就在~}
~{這次全會上定了“習賈劉反黨集團”,《劉誌丹》成了習仲勳篡黨奪權的綱領。~}

    ~{八屆十中全會剛結束,中宣部就向工人出版社派進工作組,讓全社交待,聽過~}
~{習仲勳談話的主編呂寧,編輯周培林和領導何家棟的杜映都要檢查交待,全社壓力~}
~{最大的還是何家棟,他六十年代才摘掉右派帽子,現在馬上要戴上反黨帽子,和顧~}
~{準一樣變成了“雙料人物”。就這樣,一張網絡全國的文字獄開始了。~}

    ~{據說毛澤東後來說過,利用小說反黨是康生發明的,但是文革開始時,對《劉~}
~{誌丹》的批示成了最具殺傷力的語錄,它念到哪裏,廣播到哪裏,寫到哪裏,哪裏~}
~{就要變成殺人的地獄,受盡淩辱的生命就要被奪去,人類創造的精神文明就被摧毀~}
~{,被消滅。看來毛澤東已接受了批語的版權。~}

~{◇ 滴淌著鮮血的曆史~}

    ~{一九六五年,康生發話,工人日報有壞人,組織不純,《劉誌丹》編輯是個右~}
~{派。報社不敢怠慢,立即采取行動。全總的對口單位是山東,何家棟孩子的媽媽幾~}
~{年前因為右派問題已經下放到山東西南的威武縣,工人日報社就把何家棟也弄到那~}
~{裏。~}

    ~{文革時康生還到地質部給群眾講話:“你們為甚麽不揪劉景範?他老婆寫了一~}
~{本反黨小說劉誌丹,不批他們,你們就還算革命?”全國各地,立刻都貼滿批判小~}
~{說《劉誌丹》的大字報。項目組還把沒收的李建彤的采訪記錄交給紅衛兵,讓他們~}
~{按記錄上的名字,到全國揪人,一九六七年賈拓夫被整死在郊外。一九六八年一月~}
~{八日,劉景範、馬文瑞和李建彤同時被抓起來,馬文瑞被關押了五年,習仲勳被關~}
~{了八年,劉景範因反抗逼供揭了康生老底,便定為現行反革命,戴上手銬,逮捕入~}
~{獄,坐了七年牢。李建彤被鎖在地下室,悄悄開除了黨籍,勞動改造。~}

    ~{文革一開始,何家棟被電報叫回北京挨批鬥,和呂寧、周培林一起天天被拉出~}
~{挨批,還挨打。批鬥風過去,何家棟又被關回山東。家已七零八落,剛去山東時,~}
~{老母親一個人留在北京,因無人照料自己跑回漢南老家,山東的家裏被洗劫,一無~}
~{所有。何家棟被編入黑幫隊種菜,連換洗的衣服都沒有,一件破棉襖,扣子都掉光~}
~{了,就用繩子攔腰一束,像個叫花子。他十幾歲的大兒子被打成內傷,死在鄭州醫~}
~{院裏,二兒子則長到十五歲在絕望之下自殺身亡。兩個最小的孩子在山東跟著當右~}
~{派的媽媽,經常被打,還不讓上學,要不是老鄉藏著他們,也被打死了。~}

    ~{一九七八年,工人日報複刊,何家棟才被調回北京,恢複黨籍,整整三十年都~}
~{在挨整,因《劉誌丹》他在威武縣共呆了十四年,一個字也沒有寫過。~}

~{◇ 《劉誌丹》一波三折~}

    ~{文革一結束,李建彤就要求平反,習仲勳已經複出,還未分配工作。李建彤申~}
~{訴,習夫人心有餘悸:人剛出來,怕又折騰進去。中央發出了五十八號文件為《劉~}
~{誌丹》案平反。李建彤對稿子進行修改。何家棟也參加了,隻出了上卷,就是工人~}
~{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出的版本。隻寫到終南山失敗。~}

    ~{一九八零年代李建彤聽了一些老幹部建議,對《劉誌丹》又重寫了一遍。她沒~}
~{有再找何家棟,寫成三卷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據評論家評論,這一次路線鬥爭更突~}
~{出了,之前有所顧慮的事,撕破臉,放手去寫了。閻紅彥已於一九六七年一月作古~}
~{。但閻派人馬對三卷的《劉誌丹》又告了一狀,中央成立調查組,最後由胡耀邦決~}
~{定停止發行,有關會議沒有讓李建彤參加答辯,與會人說了甚麽,也未見公布,李~}
~{建彤和一批陝北老幹部向負責此事的習仲勳當麵提出抗議,習息事寧人,始終以“~}
~{團結為重”相勉。在處理《劉誌丹》三卷本的馮文彬,胡耀邦、習仲勳相繼謝世之~}
~{後,閻紅彥的代理人李原(原為雲南省委副秘書長、閻紅彥的秘書組長)撰文“閻~}
~{紅彥和小說《劉誌丹》”。文章一開始便說這本小說經曆了一個一九六二年被否定~}
~{到一九八零年被肯定到一九八六年又被最後否定的過程。這是不實之詞。何家棟擔~}
~{任責任編輯的工人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出版的《劉誌丹》上卷與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
~{五相繼出版的《劉誌丹》三卷本根本不是同一個版本。閻紅彥當年告狀康生、毛澤~}
~{東羅織出的文字獄就是工人出版社的《劉誌丹》。八十年代中共發出的五十八號文~}
~{件說《劉誌丹》及作者和一切被牽連的人平反,至今仍然有效,怎麽能瞪著眼睛胡~}
~{說《劉誌丹》最終被否定掉呢?如果這樣,那場大文字獄也應被肯定。~}

    ~{何家棟先生在給邢小群的信中,對李原做了如下回答:“李原的文章,一言以~}
~{蔽之,是閻紅彥翻案活動的繼續。說它難得,是因為這是他們自己當做光榮事跡宣~}
~{揚的,不是別人強加的不實之詞。文章有兩個要點,撇清閻紅彥和康生的關係,同~}
~{時又表明向中央告發檢舉小說《劉誌丹》,是經過楊尚昆,不是康生,完全符合原~}
~{則,是他們的功績。並認定《劉誌丹》小說是為高崗翻案。關於這點,經誰手告發~}
~{,無關緊要。我對閻紅彥和康生是否一夥毫無興趣,即使閻紅彥是反康英雄,也洗~}
~{刷不掉他作為告密者的恥辱。”關於第二點,當初定《劉誌丹》為反黨小說,就是~}
~{以為高崗翻案做根據的。這就是說中央為《劉誌丹》小說及所有人員平反是錯誤的~}
~{,也就等於供認閻紅彥確是這牽連最廣,受害最深的第一大文字獄的製造者。李原~}
~{要證明閻紅彥一貫正確,但是我懷疑他是被自己製造的謊言迷誤了。李原能指出《~}
~{劉誌丹》哪一條是為高崗翻案的嗎,如果舉不出來,他是否應該承擔政治誣陷的責~}
~{任?就是這次誣告,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稍有良知者,理應閉門思過,還有甚麽~}
~{臉麵拿《劉誌丹》小說人前說三道四。茲事體大,不得不辯,以正視聽。~}

    ~{《劉誌丹》文字獄過去了四分之一世紀,害人者和受害者的話語權力仍然不平~}
~{等,這種不平等甚至超過為人詬病的工農城鄉二元化差別。這也是當今中共傳媒和~}
~{出版社“黃鍾毀棄,瓦釜雷鳴”可鄙現象的原因。~}

~{◇ 何家棟與李慎之~}

    ~{進入九十年代,兩位老共產黨員,同時“破門而出”寫起政治思想理論批判的~}
~{文章,兩個人的文章都占領了自由主義的至高點。這兩個人就是李慎之和何家棟。~}
~{何老說:“《劉誌丹》給我最大的影響,是我對文學完全失去了興趣。寫個故事也~}
~{說有甚麽綱領,對一群瘋子說你沒瘋,怎麽扯得清!有甚麽想法不如直接說出來,~}
~{無非是變換下說話的方式。”~}

    ~{非常巧,李慎之、何家棟同庚,今年都過八十華誕。李先生竟然在非典時期溘~}
~{然病逝,但他是被學者公認的自由主義領軍人物,何先生對他的評價非常高,我想~}
~{信凡是讀過《懷念李慎之》兩卷集的人(這也是當今找不到書號和出版社,隻能由~}
~{寫者自己掏錢集資出的書)都會對何家棟的紀念文章《未了的心願》有卓然不群的~}
~{評價,它即顯示出李慎之先生思想的份量。我真不知道何老哪來的那麽大的精力?~}
~{一個患青光眼,隻有一隻眼保持微弱視力的老人,還有糖尿病,爬在小書桌上,用~}
~{蠅頭小楷匯聚成思想的江河。他還聯係著那麽多人,六四之後所有敢於表明立場的~}
~{學人或被壓迫得發不出吼聲的朋友都與他有思想聯係。何老與李慎之先生一樣,是~}
~{思想者,又是組織者,李先生與何先生交往不過四五年時間,何老說:“是他李慎~}
~{之硬把我拉進他們那個學術沙龍的,參加者大多是學界中堅,也有我一類的老弱。~}
~{”我想這四五年,未來會證明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有著何等的作用,他們共同致力~}
~{的“公民教育”如今在學界有口皆碑,中國未來人的現代化他們是共同的基石,又~}
~{是傳薪者。~}

    ~{非典過後,中國這塊多災多難的上空仍然聚集著政治非典的烏雲,而且越集越~}
~{厚。最近又從現行體製傳來對“輿論誤導”的指責,命令不準議論“政改、修憲和~}
~{六四”並要媒體學界收斂和自律。對於如此思想強暴,我隻想引用何家棟先生的一~}
~{段話:“一個國家裏沒有挑戰者是十分危險的,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淵。明明是~}
~{一條死路,怎麽無人大喊一聲?前人留下的遺憾!就要後人否定它。誰搞‘凡是’~}
~{墨守陳規陋習,就要連自己也被否定。可惜我們現在看到的事情,似乎還沒有向良~}
~{性方麵發展而是向惡性發展,不是在進步而是在倒退。對輿論工具的管製比戰時還~}
~{嚴密,禁忌還多。改革開放二十多年,越改言路越窄,越改越神經脆弱,越怕聽見~}
~{不同聲音,竟改出一個文化恐怖主義,你說這個改革還有甚麽盼頭?”~}

    ~{這段話正是何先生對《劉誌丹》文字獄的總結。~}

~{□ 原載《開放》雜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