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岸英回韶山,住在毛震公祠對麵衝裏的毛貽泉找他討債。

(2013-11-22 11:38:35) 下一個



毛岸英回韶山,住在毛震公祠對麵衝裏的毛貽泉找他討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毛岸英進工廠下基層的目的達到了。他還要實現他向往已久的回湖南老家探望的打算。

    毛澤東也有回故鄉去看看的想法,可共和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工作上千頭萬緒,他實在抽不開身。兒子岸英多次提出有空回趟湖南,他很讚同,而且對於回去的目的,他們父子之間幾乎有著相通之處:一來祭掃楊開慧的墓;二是韶山的父老鄉親為革命出過力,不能忘了他們,要去麵謝;三來了解湖南鄉下的情況。

    經過毛澤東的安排,毛岸英作好了回湘的準備。臨走前,毛澤東又叮囑毛岸英,“見了鄉親們要有禮貌輩分,大的男人北京叫爺爺,我們韶山稱阿公,長輩喊伯父叔叔嬸嬸阿姨,同輩的以兄弟相稱,或者喊同誌,不要沒大沒小的。再一點,要入鄉隨俗,不要有任何特殊,老百姓最不喜歡擺資格的人。”

    毛岸英心領神會,用地道的韶山話回道:“曉得嘍,爸爸,你還有麽子吩咐的?”毛澤東笑笑,遞給他一個皮包,用手指指說:“這裏的一些票子,是我多年的積蓄,是我資助你的,看到真正困難的鄉親,你就見機行事吧,俗話說,空手進門,貓狗不理……總之,你看著辦吧。”

    1950年5月,毛岸英隨李克農到武漢出差,在武漢辦完了公事,5月23日到達長沙。

    韶山的父老鄉親們像當年盼毛澤東一樣盼望毛岸英,歡迎毛岸英。“哈,太子回來嘍!”“嘿,太子榮歸故裏啦!”“毛主席的大兒子毛岸英騎著高頭大馬回韶山衝來啦!”

    岸英大吃一驚,臉色蒼白地連忙張開雙臂,急切地大聲對鄉親們說:“要不得,要不得,千萬不要這樣講,我爸爸不是皇帝,他是人們的公仆,千萬不要再這樣喊了,要是爸爸曉得了,會生氣的呢!”他態度非常誠懇地對大家說:“就叫我岸英或岸英同誌吧!喊我小毛伢子也行!”

    毛岸英在韶山訪貧問苦,調查研究,前後花了6天時間。他們來到毛瑞和家,毛瑞和生病躺在床上,毛岸英從皮包裏掏出10萬塊錢舊幣,合現在10元,說:“瑞和阿公,這點錢你買點糧食吧。”在當時,這錢可以買一擔稻穀呢。毛瑞和十分感激地說:“毛主席教育的兒子,到底好啊!”就這樣,毛岸英訪貧問苦,撒胡椒麵似的,這家給5萬塊,那家給10萬塊,最多不超過20萬塊錢,毛澤東給他的那隻鼓鼓囊囊的皮包,在韶山一轉,錢就被零零落落地送光了,變得幹幹癟癟的。

    毛岸英回到長沙交際處時,趴在桌上給湖南省政府主席王首道寫信。原來,他回韶山時,住在毛震公祠對麵衝裏的毛貽泉找他討債,說毛澤東某年某月借了他的100塊大洋,雲雲。

    毛岸英已兩手空空,無法償還,隻好求助於王首道,信的大意是:幾十年前,我的父親從毛貽泉手裏拿過100元錢,這次回去,人家找我要錢。我原先不知,又沒有準備,現在我的錢已用完了,請求借給100元錢,以解燃眉之急!之急!

   (網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