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

一路走, 一路看, 一路說感受 。
個人資料
手拉手來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夢想和現實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2014-12-13 19:07:55) 下一個

人們常說理想和夢想跟現實是有距離的。當然是這樣的。現實生活中,人們總在夢想著自己某個美好的願望能早點實現:孩子們夢想著爸爸媽媽什麽時候能給自己買來那個心愛的玩具,學生們夢想著哪天不要寫作業,可以好好地睡上一覺,年輕人夢想著跟自己心愛的人能在一起多呆呆,中年人夢想著平平靜靜地過好自己的每一天,而老年人則夢想著自己能健康地長壽。科學家夢想著自己的發明創造,老百姓夢想著自己的普通飯碗常在。國家夢想著,百姓夢想著... ...

沒有夢想的人也許真的沒有,但夢想跟現實是有距離的。有多少人的夢想會變為現實,又有多少人的夢想真的變成了現實?很多人說,沒有夢想,不敢夢想,有了夢想不去付諸行動,夢想就會永遠是夢想,夢想就永遠也不會變成現實的。

也正因為這樣,多少人犧牲在追逐夢想的路上,多少人被夢想坑害,又有多少人一夢不醒!

人生很長也很短。曾經聽到過一首歌,人生3萬6千5百天... ...,不說一天天過有多少,但它總是有限的,而且不會是每個人都能走過這麽多天的,怎樣讓自己在這有限的時間裏,讓自己的生命過得有意義,讓自己老來的時候回首往事沒有那麽多的遺憾,更少有後悔和自責,這才是我們要努力追求的。

人們也常常說,知足者常樂,知足不是說什麽都不做,什麽都不要,什麽都不追求,知足是在滿足自己起碼的生活要求的時候,在滿足了自己基本生活需求的前提下,讓自己安下心來好好過好每一天,好好享受人間的美好。

多少人期盼有來生,多少人希望有天堂,多少人相信有轉世。真的有嗎?也有人說,我們隻有這一輩子!沒見到過的,那是心裏美好的願望,期盼,也許那些真的有,但我們不會隨便見得到,所以這依舊是夢想與現實的問題。它們之間是有距離的,這個距離有多遠,我們的生命就有多久。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跟著直線上升,我們還需要為自己的溫飽發愁嗎,我們還需要吃了上頓想下頓嗎?在這樣的生活當中,人們漸漸地忘卻了過去的日子,就像有人說的,人是會忘本的,人也最容易忘本。

在宇宙和萬事萬物中,其實人是很渺小的,人定勝天說的是人的心理要能戰勝一切困難,而不是說的人真的能勝天。很多至理名言都說,人最重要的是要戰勝自己,這話說得一點都不假。生活中很多矛盾,很多問題,甚至很多悲劇都是源於人們不能戰勝自己。

戰勝自己不是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是占有自己想要的,也不是要對方服從於自己,戰勝自己是要讓自己把自己不切實際的理想,願望和期待以及夢想扼殺在搖籃裏。

有些人見到別人大富大貴,就覺得自己也應當有那樣的日子,有些人見到別人的孩子都有出息,就覺得自己家的孩子也應當那樣。其實這是這些人注意到了個別現象而忽略了普遍現象。

我們生活在今天這個世界裏,雖然人們都在過著比較富足的生活,那些比百姓過得好一些或者好得多的人也比以前多多了,其實,絕大多數人還是普通人,還是隻能過普通日子的普通人,即便政策再變化,即便真的像你想象的那樣,國家,政府都那麽完美,我依舊相信,這個世界還是普通人是多數。世界的資源是有限的,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大自然或者說上天對人的約束是無形的,但也是無處不在的。

也因為如此,我們的夢想要想照進現實,很難。

昨天,跟我的一個朋友聊天,說到了男女的話題,說到了家庭裏夫妻的關係問題。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初戀,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偶遇,也有一些人還有過豔遇。當今社會,把過去人們不願意說的,自己都想忘掉的東西,當成了真情,真愛,把那些擦肩而過,回眸一笑和偶然的相遇都當成了緣分,當成了一見鍾情,當成了相見恨晚,當成了天意。

好多人讀過很多書,尤其那些帶有自傳性的,又充滿了人生悲劇色彩的書,也有人愛好著文學,喜歡把文學作品跟現實生活相結合,喜歡把那些作家的作品中的人物跟現實,甚至個自己聯係起來。誠然,很多文學作品能帶給人們的是精神上的巨大的安慰,但我們也不能否認,也有很多文學作品能帶給人們的卻是一些負麵的影響。

這些正麵的作用和負麵的影響,不是來源於文學作品的作者,而是來源於讀者。

曾經有朋友跟我說過:“你發現沒有,那些作家其實自己的日子都過得亂七八糟的。”細細想還真是,也許這就是因為他們寫作的太投入了,也許正因為他們的生活如此“糟糕”才有了他們的創作素材和激情吧。也因此,如果讀者很投入也會被作品影響,輕則影響情緒,重則會影響到生活。

看過電視連續劇《潛伏》的人,一定不會忘記,晚秋在給翠萍讀了自己寫的詩後,翠萍雖然不懂得晚秋讀的詩的意思,但她卻在跟餘則成學的時候,既有表情又有詩意,她一邊說著:“憂傷”,一邊用讓人哭笑不得的那種她理解的和從晚秋表情中學來的“憂傷”表現著自己對詩,對晚秋的理解。這不能不說也是作品對人的影響,我們怎能就此說翠萍讀懂了晚秋的這首詩,我們又怎能說翠萍讀懂了晚秋!

當今的人們上網的人越來越多了,人們花在網上的時間也越來越多了,能讀到看到的東西自然就多了。我們常常能看見很多網上的作者為自己的寫作困惑,原因就是來自讀者對自己作品的反應。有人喜歡,有人讚,有人持不同意見,甚至也有人謾罵。

要說跟過去的作家相比,現在網絡上文章的作者真是很不容易,即想表達自己的觀點,宣泄自己的情緒,又要考慮到讀者的接受能力,這與過去的作家相比難度真的很大。過去的文學作品,不管是巨著還是普通故事,其實同樣都有褒貶不一的評論,但作家們幾乎看不到,尤其是負麵的評論。

而今天不一樣了,不但作者能及時看到讀者的評論,而且不需要幾分鍾甚至幾秒鍾的時間就能看得到。不管是讚揚還是謾罵,都明明白白地擺在你的麵前。人最難的就是能戰勝自己,這話一點都不假。能讓自己麵對形形色色的評論無動於衷,能理智地對待這些評論尤其是負麵的,確實是需要有一定的能力的。

所以這就需要今天的作家和作者要改變自己,改變自己對自己身份的看重,改變自己對更廣大的讀者們的要求,也要改變自己寫作的風格。網上的作品分門別類,有故事,有詩歌,也有散文和紀實,更有流水的日記和轉載的信息。能正確地取自己所需的,能分辨是不是自己需要的,能找到自己需要的正能量的東西,去讀,去思考,去充實自己,這是一個健康的讀者要做的。

對於那些專門找毛病的,專門找對立觀點非要點評甚至氣得破口大罵的人群,我覺得他們真的是太傻了,也為他們感到不值得。

人生苦短,而氣大傷身。我們今天在不愁吃喝的環境下生活,這樣的日子來之不易,不管對誰都是一樣的,能上網的人,能有些功夫靜心地讀讀別人的文章的人,多半都是有一定年齡的人了,我們經曆了那麽多了,還要經曆的更多,尤其要麵對我們不知道好賴的老年,在我們眼前的日子裏,最重要的其實已經不再是武裝自己和改造別人了,而是應當怎樣愛護自己,保護自己,怎樣找樂而不是找氣。因為隻有快樂才能給自己帶來健康,隻有健康才能讓我們生活得快樂。

我想有些跟在別人後邊貼一些自己認為是真理,而別人看來很難過的評論的人,本意不一定是要氣作者,而是由於他們的想法就真的是那樣的,他們看到作者的思想與他們的要求完全不符合的時候,他們突然氣憤了,“怎麽還有人這樣想,怎麽可以在這裏這樣說。”於是他們奮起留言,或許他們的心情也會因此久久不能平靜。

如何讓自己的情緒能得到宣泄,而不至於招來讓自己更加痛苦的評論,這是我們遊走在網絡上的作家和作者的新課題。很多時候,當你不能身臨其境的時候,你沒有過作者經曆的時候,你很難理解作者要表達的真實意圖,也因此會產生很多解讀上的誤會。這跟我們讀到名家的名作也是一樣的,每個人,每個時代的人對相同的一部作品都會有不同的解讀和評論的,即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在不同的年齡裏讀到一部相同的作品都會有不同的感受的。

我們在網上的人,多數的都在寫寫說說,就是我們對去年或更久以前自己的所寫下的東西,也會有不同的感受的,我們自己是不是也會發現,其實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自己也在悄悄地改變著呢?應當是這樣的。

所以,夢想和理想與現實是有距離的,而且這個距離也不是我們想象的,隻要努力,隻要有犧牲精神,總是能達得到的那個長度。

所以,不能希望自己的理想,自己付出,自己的夢想能得到自己想象的回報,因為很多時候不切實際的想法導致了我們走進了歧途,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你依舊付出,依舊犧牲,依舊期盼,那麽我想你得到的隻能是失望和失敗。就這麽簡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Lauzi 回複 悄悄話 你的“夢想和現實的距離”太遠就像此文太長,太長就會掉鏈子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