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同的晚年悲劇
——讀《陳希同親述》有感
潘天鳴
去年,正當世人熱議穀開來、王立軍和薄熙來的案件時,香港出版了一本關於陳希同的書。這本名為《陳希同親述》一書的問世,盡管在大陸屬於禁書,但在互聯網上卻廣為傳播,並很快引起人們對16年前陳希同案的關注。
該書名為《陳希同親述——眾口鑠金難爍真》,是陳希同被判刑以後,在患病保外就醫期間,接受姚監複老先生的采訪,從2011年1月6日到2012年2月3日,一共8次訪談,書的主要內容是8次訪談的記錄整理稿,並經陳希同過目。書中還包括姚先生提供給陳希同的有關材料,以及陳希同的辯護律師關於陳希同案的申訴書,此外還有陳希同服刑期間寫的詩詞等,書後附錄有1989年陳希同代表國務院和北京市委向人大常委會做的《關於製止動亂和平息反革命暴亂的情況報告》,另有高等法院對於陳希同案的刑事裁定書等材料。《陳希同親述》的出版,為我們研究陳希同案,提供了不少鮮為人知的資料和線索,同時也為我們認識中國社會現狀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文本。
對於陳希同其人, 國內外一些年輕讀者可能比較陌生。說起來,陳希同是當年六四事件中鄧小平的得力幹將之一,在六四事件之後,由於鎮壓六四民主運動有功,他由北京市長提升為北京市委書記和政治局委員,成為當時中國政壇上一顆耀眼的明星!可是好景不長,隨著北京市常務副市長王寶森1995年所謂自殺案的爆出,陳希同先是“引咎辭職”,接著是撤職和開除黨籍,到1998年,陳希同則以貪汙和玩忽職守罪被判刑16年,在獄中度過晚年,直到2013年6月去世。
該書正文是從《李鵬六四日記》談起。因為該日記中記載陳希同是六四期間北京戒嚴指揮部的正指揮。對此陳希同表示他既不知情,也沒有參加過戒嚴指揮。其次是陳希同在六四學潮期間“謊報軍情”的問題,這在《六四真相》一書和其它材料中都有記載,而且當時參加遊行示威的群眾曾經高舉標語到北京市委門前進行過抗議。而陳希同則把向中央匯報學潮情況的責任全部推到當時的北京市委書記李錫銘身上。陳希同表示,六四期間他隻負責北京市的供電、供水及保證北京市民的正常生活等等。至於1989年六四鎮壓以後,他代表國務院和北京市委向人大常委會所做的那份顛倒黑白和混淆是非的《關於製止動亂和平息反革命暴亂的情況報告》,他說是別人寫好叫他讀,他是照本宣科。按陳希同的說法,他在六四鎮壓學潮中幾乎沒有什麽罪責。對於以上幾點,吳國光教授在為《陳希同親述》一書所寫的導言裏,有很客觀很公正的分析。陳希同想否認他六四期間對學潮所持的強硬和敵視態度,想洗脫他忠實執行鄧小平鎮壓六四民主運動的罪行肯定是枉費心機。
不過,本文在這裏要討論的不是陳希同在六四期間的罪責,而是他晚年的悲劇。
說到陳希同的晚年悲劇,有正義感和有良知的人,特別是那些六四事件所造成的千百萬受害者,他們無法接受,他們認為陳希同是個曆史罪人,他的垮台入獄是活該,是罪有應得。
不錯,從現在已經披露的材料來看,陳希同和李鵬及李錫銘等人都是忠實執行鄧小平鎮壓六四學潮的罪犯,把這些鎮壓民主運動的罪魁禍首推上審判台,是所有主張在中國實行憲政民主的人的願望。不過,如果不是從感情出發,而是站在理性的立場,我們應該采取各帳各清的態度。所以,我們在《陳希同親述》的基礎上,認真考察陳希同垮台的原因,以及他的悲劇所在,這對我們認識當前的中國社會的性質,是大有好處的。
我們說陳希同的晚年悲劇,首先表現在他是專製主義的維護者,同時又是專製主義的受害者。陳希同本是四川的一個窮孩子,18歲考入北大,19歲在北大讀書時入黨,建國後從基層幹部一步一步走上來,即使在文革期間都擔任基層的領導職務,而四人幫倒台以後,他則由北京市副市長到市長,兼任國務委員,六四事件以後又升任政治局委員,離中國權力核心政治局常委,隻有一步之遙。他的經曆,說明他是一個很懂中共官場規則和潛規則的人,也是一個在中共體製內如魚得水的人。可是,這樣一個在中共官場混了一輩子,而且混得十分出類拔萃的人,卻在68歲的暮年,突然由前呼後擁的人上人,變成一個中共的階下囚,這個下場就陳希同個人來看,應該說是一個悲劇。
那麽,他的這一幕人生悲劇是怎樣造成的呢?書中告訴我們,中共高層加給他的貪汙和玩忽職守兩項罪名很難成立。陳希同說,判我貪汙罪,可實際上我一分錢也沒貪汙;瀆職罪,一個罪證也沒有。所以,很明顯,法院是按高層的意思給陳希同定的罪。那麽中共高層又是什麽人要除掉他?從書中我們看到,六四鎮壓以後,以趙紫陽為首的改革派紛紛被清除,在中共最高權力的分配上出現了矛盾和內鬥。當時在中共高層流傳有這樣的消息,一是鄧小平放話要陳希同進常委會,當他的聯絡員;二是說陳希同聯合7個省的領導人一起給鄧小平寫信,告江澤民的狀。盡管陳希同表示對以上兩點他一無所知,但鄧小平南巡講話以後,在江澤民的總書記位子岌岌可危的情況下,以上傳言對江澤民的地位卻構成了威脅。所以,到1995年鄧小平病重,成了植物人以後,江澤民除掉陳希同及其同夥,就成了勢在必行的一步政治行動。陳希同在訪談話中說:“主疑臣死”。說明他對自己的垮台和入獄,是心中有數的。這就告訴我們,中國社會表麵上是共和國,是社會主義,實際上在政治上搞得仍然是封建專製主義那一套,因為隻有在封建專製主義社會才會有“主疑臣死”這種現象。
再其次,陳希同不僅沒有想到鄧小平病入膏肓以後,江澤民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把他打入監獄,而且他入獄後也沒有想到中國的法庭和法律對他如此傲慢和不公。書中寫道,陳希同在第一次審判中,要求發言陳述,“但是法警把我拉走,法官不允許我講話。我轉過頭來對審判官大聲喊,你們是法西斯法庭!”陳希同拒絕在判決書上簽字,並堅持上訴。結果二審宣判時,根本不是在法庭上,而是在獄中,並且還不讓陳希同的律師參加。陳希同這次又憤怒地喊出“這是法西斯國家!”可見,中國的法庭不僅對劉曉波那樣的民主人士亂來,即使像陳希同這樣中共高層的同夥,也不講什麽公平和正義的。說明中共的法律和法庭,無非是維護統治階層利益,執行上層領導意圖的工具。由於陳希同一直覺得自己是中國最大的冤假錯案,所以在入獄10年後即2008年,他還繼續委托律師向最高人民法院送達一份請求案件複查的申訴書,結果申訴書如石沉大海,他苦苦等了三年,高法既不說同意複查,又不說維持原判,采取的是不理不睬的態度。他的律師上書說,最高人民法院這樣做是違背憲法的。所以,直到陳希同去世,高法對他的申訴也沒有任何答複。很清楚,沒有中共最高領導的表態,他的案子高法是不會複查的。書中還可以看出,當時江澤民雖然下台,但江的勢力還在,因此,陳希同仍然小心翼翼,不說江澤民半個不字。然而,直到陳希同病死,他的案子也沒有人過問,更談不上平反。
陳希同的晚年悲劇,除了他深受封建專製主義“主疑臣死”之害,深受中國法律不獨立不公正之害,同時也深受輿論環境汙濁和新聞不自由之害。陳希同在接受訪談時,幾次提到自己飽受謠言和誣陷之苦。依照陳希同的說法,他根本沒有聯合任何人寫信告江澤民的狀,也不知道鄧小平放話要他進常委會的事,所以他是天大的冤枉。可是他沒有認識到,在中國大陸恰恰是由於當政者一貫搞黑箱操作,層層保密,信息封鎖,新聞控製,長期搞愚民政策,才培育了謊言和謠言泛濫成災的社會土壤。在這種靠謊言和欺騙維持的專製社會裏,固然可以把許多老百姓蒙在鼓裏,不讓他們知道事情的真相,以便於一黨專政長期維持;但信息不能公開透明也是一把雙刃劍,它同樣對統治階層內部也可以造成傷害,根據書中提供的材料,不難推測,政壇上層的流言蜚語,對江澤民不可能沒有影響,否則他就不會在六四以後問陳希同都是經常和什麽人來往。說明陳希同的崛起,以及政壇上有關陳希同進常委會和告他狀的傳言,同樣會使江澤民坐臥不寧。如果在一個信息公開透明的民主社會,統治階層的黨派之爭,就不會以陰謀和誣陷的方式進行。
吳國光教授在該書導言裏說:“陳希同訪談錄處處都在顯示中共政治製度和法律製度的荒謬和荒唐。”對於這樣荒謬的政治製度和法律製度,陳希同在嚐到苦頭以後才也有所認識,不然他就不會在氣憤之下大喊:“你們是法西斯法庭!”,“這是法西斯國家!”。然而他卻沒有認識到,他一輩子就是在為這樣一種政治製度在添磚加瓦。特別是在89年全國範圍內掀起的六四民主運動,其目標本是把中國向現代民主社會推進一步,使中國擺脫幾千年野蠻落後的封建專製主義的遺毒,使中國早一點走向文明社會,他陳希同出於維護自身的既得利益,緊跟鄧小平、李鵬和李錫銘等把全國的民主運動誣蔑為動亂和暴亂,動用軍隊,進行血腥鎮壓。這說明陳希同的遭遇,就像劉少奇當年在延安把毛澤東捧上神壇,建國後毛澤東卻把他置於死地一樣;他陳希同一輩子對中共死心塌地,為維護這個荒謬的政治體製出力賣命,晚年卻被這個體製無情地摧殘和折磨!從這個角度來看,陳希同的晚年悲劇對所有拒絕政治改革的頑固派,也是具有警醒作用的。
2013/9/22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