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苦尋聲的湘江評論

揭批明慧大紀元的專輯,談論宗教信仰問題,隸屬救苦尋聲論壇http://freshrain.7.forumer.com
正文

今日大紀元又公然跳出來亂法,真的活膩了嗎

(2006-03-14 01:42:47) 下一個
在我寫了《安妮姐相夫教子,大德士弄鬼裝神》的文章批判大紀元吹捧貴夫人“顯赫前身”亂法的罪惡行徑後,大紀元不思悔改,今天又煞有介事地登了一篇所謂的台灣大法弟子“歸真”自吹自擂抬高身價的文章《前世回憶:官員•道士•科學家•月亮》,對其自身竭力加以神化美化,妄圖繼續麻醉人民,毒害世人。現在讓我們看看其文章裏說了些什麽! Quote: “在某個前世,我是中國宋朝的朝廷官員,在那次轉世,身為朝廷大臣,位高權重,但謹守著儒家的道德規範,不做任何貪贓枉法的勾當,也決不與朝廷中的貪官汙吏同流合汙。當時的官員如果比較有“辦法”的,家裏大概都累積了一定的財富。 我是少數禮品分文不取的官員,因此家中的擺設簡簡單單,身上也穿著朝廷發的官服, 沒什麽綾羅綢緞,穿久了還有點破舊的感覺。當時我有一位知書達禮的夫人,我們夫妻十分恩愛。她是我的賢內助,偶爾也會幫我處理公務上的事情。 雖然物質生活上沒什麽講究,我們對於這種清廉的生活沒有抱怨,反而感到十分滿足,因為我們的內心是對得起良心的。當時的這個夫人是我現在的女朋友。當時家裏有幾個傭人,現在是我工作的公司裏的助理人員。 對於公事我一向秉公處理,不講情麵。當時有一個老百姓犯了罪,我判他坐牢幾年,他的妻子一直對我求情,希望法外開恩,不要判得那麽重。我認為自己的判決完全 是按照法律來判的,沒有對他不公,因此拒絕了她的請求。而心裏也含有一點瞧不起這兩個平民的高傲想法,口氣嚴峻中帶有高傲與固執。當然當時於公上是沒錯的,然而待人上並不厚道,與這兩人結了恩怨。 現在為了了結這段恩怨,這兩人成了我女朋友的父母親(也就是未來的嶽父母)。 唐朝時民風開放,男尊女卑的觀念不如中國其它朝代明顯,許多女子也加入軍隊,縱橫沙場,四處征戰。當時我也是一名小女將,身穿金鎧甲,手持長槍,率領一小隊女兵,負責打前鋒。我們爭戰的對象是吐蕃,帶兵的大將是薛丁山與樊梨花,薛丁山率的是男兵,而樊梨花則帶女兵。 我們部隊打了很多場勝仗,大家士氣高昂。在最後一次勝利後,樊梨花召集所有的女將領慶功,大家喝酒、聊天、歌唱,輕鬆快活得很,因為明天就要班師回朝。然而 歡樂的場麵也隱藏著邪惡的陰謀,有個奸臣妒忌樊梨花的功績,怕影響自己的官位升遷,在酒裏下毒,所有與會的女將領都中毒身亡,樊梨花也死了,我那輩子就隻活了二十幾歲。” 可是我們對照大師2003年的《北美巡回講法》就看出問題了。那次,李老師“王開金口,帝露銀牙”地說:“一朝一代的,每一朝人都是一朝天人,是從遙遠天體來的代表,代表那裏的無數眾生來這裏結緣,正法中不至於丟下那些眾生。在那一朝結緣中留下了他們帶來的文化。結緣後下一世轉生到其它地區等待著大法開傳的一天。每一朝都是這樣…” 可見一個在唐朝當過中國人的人,決不會在宋朝再次轉生到中國,因為每朝人都是從不同的遙遠天體來的代表,不可能既代表甲天體,又同時代表遙遠的乙天體。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天子一朝天人,絕不可能混亂的。在唐朝做過了中國人,就已經了李大師結了緣,不可能再賴著不走,閻王爺和判官也不可能開什麽後門讓其在唐朝做中土的人幹擾億萬年前就安排好了的大法結緣的大事,而是讓其轉生到其它的地區如蠻夷之地等待大法開傳,這是李大師金口玉言講得明明白白的。 而明慧大紀元一夥外星博士,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也為了欺騙智商低下的愚民迷信其不凡地位,假借所謂“特異功能”(其實是在利欲心驅使下的走火入魔,把看見的一切假的都當成真的了),偽造離奇身世,妄圖讓人們相信它們是什麽“星宿下凡”,是帶“王命”來的,是應該騎在別人頭上的,喪心病狂地編造了這漏洞百出的謊言,這些本事也不知道是跟誰學的。 公然在大師還健在的情況下,否定大師的至理名言,利欲熏心,另搞一套。可是它們低估了勞動人民的辨別能力,萬沒想到其亂法的真實目的根本騙不過廣大人民群眾的雪亮眼睛!蛇蠍心場,昭然若揭!你們的醜惡靈魂已經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我告訴你等自大心惡性膨脹的小人:“人民,隻有勞動人民才是創造曆史的主人!!!” 你們這種亂法的言論,一但當眾出口,其罪已經是如山如天了,罪已經大得連地獄都裝不下了,將在層層滅盡的痛苦之中償還你們的罪惡!我奉勸明慧大紀元,勿為一時顯示之心而犯下亂法之罪,應立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馬上撤下亂法文章並公開聲明自己的悔過之意,最徹底的就是去切腹自殺,舉火自焚,向世人謝罪!如不悔悟,不僅要撤掉你們最後那點福份,還要把你們綁在曆史的恥辱柱上淩遲處死。天堂和地獄,何去何從,由你們自己決定! 真修弟子唐奇、盼歸等還不快來揭批,更待何時?!!!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