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喜樂

人 若 賺 得 全 世 界 、 賠 上 自 己 的 生 命 、 有 甚 麼 益 處 呢 . 人 還 能 拿 甚 麼 換 生 命 呢 。
個人資料
Lilac200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與耶穌同行苦路

(2015-04-04 15:36:17) 下一個

ZT

與耶穌同行苦路

2015年4月3日 07:24 閱讀12328

境界》推薦閱讀#耶穌受難日#微信公眾號“ newjingjie"

 

人類向上帝提問:這無限度受苦到底有什麽好處?為什麽是我,為什麽我呼求時你不回答?啞了嗎?聾了嗎?但耶穌來到世上並非為回答這種問題,而是為了陪伴我們穿過這些問題的黑暗國度。他並沒說:這就是解決方法!而說:我在這裏,我會和你同在,直到世界終了。

與耶穌同行苦路

文/約格.辛克牧師(Jorg Zink)

約格.辛克牧師簡介:德國杜賓根大學神學博士,德國最受歡迎、著作最多的新教神學家之一,同時也是資深的宗教媒體工作者,暢銷書作家

 

基督宗教傳統將耶穌受難的最後一周宣告為他根本的道路,這道路適用於所有的慕基督徒,於是“耶穌的道路”就變成了最後日子的痛苦之路,成為“十架之路”。

“凝視十架越久,重擔幾乎就被卸下一半”

許多世紀以來,默想這條路的意思是,不隻讓這一周的獨特事件從身旁經過,而且要讓它穿透自己,在思想中與它同行,並以實際的方法去練習。

因為對於你有一天也會麵臨的受苦之路而言,這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決定它是否能為你帶來自由、救贖或治愈,決定是否有一位伴你同行或走在你之前的人,決定這條路是否能通往一個複活的清晨,或甚至決定,這樣受苦是否能為別人贏得安慰。

你常會問,為何我們可以毫無遮掩地麵對一位在十字架上受苦之人的痛苦麵容。因為我們願意麵對現實,許多人的死亡也帶有十字架刑罰的恐佈性。基督宗教信仰就 是以非常不感性的態度來看待人的幻想。時間不斷流逝。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不願意前行的人,就會被別人從身上踏過。他一輩子都會被時間拖著走。

但我們基督徒卻願意自己走。所以,苦路的故事是你學習接受自己命運的最高學府,而且也代表著你內心對下一步路途的所有抗拒與不滿。

第二,任何一個嚴重受苦的經驗中,總包含著孤獨的經驗,這是別人幾乎無法陪伴我們的。重要的是,我們在這些經驗中會遇到那位對我們的命運還抱持期望的人。於是我們凝視著受苦的基督,就是在我們生命最沉重的路段上,以同路兄弟陪伴我們的那一位。

在瑞士作家邁耶的詩中,飽受痛苦折磨的胡滕說:“我凝視十架越久,我的重擔幾乎就被卸下了一半,於是不再是一個人的受苦,而是兩個人:我那戴著荊棘冠冕的兄弟與我同在。”

第三個原因,凝望基督的十字架或許能讓你獲得安慰人的能力。但安慰不是跟對方說:一切都會否極泰來。安慰是你心裏知道:有一個人在你身邊。他會給你一句有 用的話。你能和他對話。你可以讓自己越來越像他。他告訴你,你道路的意義是什麽。他引領你到達你自己的目標。在他身上,你與謎般的上帝,那位如同兄弟但也 讓你受苦的上帝,相遇。

安慰的意思是,作為一位健康且無痛苦的人,應與基督一樣,扮演路上同行兄弟的角色。我們今天之所以要費勁的理解十字架的含義,是因為我們自己沒有操練十架之路。

陪伴我們穿過這些問題的黑暗國度

默想時,我們特別能夠在這樣的路上更認識耶穌基督,因為他和其他偉人不一樣。他既比他們強,又比他們弱。比他們的要求更高,卻又比他們更簡單。比他們更崇高,卻又比他們更卑微。他將上帝影響的力量帶給人,與人一起生活,並身感病痛者和軟弱者的無力之苦。

他帶來自由,但自己卻為了受束縛的人而被捆綁。他不使用暴力,而是向它低頭。他有偉大、影響深遠的日標,且不避開他計劃中必要的犧牲。也許在他身上,你可以看到什麽叫“不做偉大的鬥士”,而是“做一個人”,做一個有雄厚背景但又簡單的人。

也許你也可以看到,在他周圍的世界如何從一個爭鬥、受苦和施展權力的世界,轉變成上帝國。

自古以來人類向上帝提問:全世界到處都有人受苦,不隻人類,甚至所有生靈都以隱藏或公開的形式受苦,這無限度的受苦到底有什麽好處?或為什麽會碰上我,我 到底做什麽,才會碰上這樣的處罰?或為什麽我呼求上帝時,他不回答?他啞了嗎?聾了嗎?還是死了?或者為什麽沒有人問過我們人類,我們是否願意活在這地 上?

這些經常被天真地提出來的問題,其實有其值得深究的原因。那些敏感和喜歡思考的人特別容易陷入多愁善感的心境。草率地向他們談上帝的愛,並沒有多少意義。 因為他們所尋找的,不是言語上的安慰,也不是所謂的治療,而是穿越黑暗問題的關卡,並攀升到一個類似救贖或釋放的境界。但耶穌來到上,並不是為了回答我們 “為什麽”這種問題,而是為了陪伴我們穿過這些問題的黑暗國度。他並沒有說:這就是解決方法!而是說:我在這裏。我會和你同在,直到世界的終了。

我建議默想十字架的眾多苦路之站,直到複活。如果你願意一起走,那麽上路吧。

忍受誤解

我看到“進入耶路撒冷”的這一幕。耶穌騎在一頭普通的驢子上,和許多來過節的朝聖者一起往耶路撒冷走去,往上進入汲淪穀,然後再往上到聖殿廣場的南麵牆,接著步行走上石階,到聖殿的前院。

當耶穌經過這段路時,沿途響起了歡呼:他來了!那位被神所揀選的。願上帝賜福給奉主名來的君王!但被歡呼的那個人卻知道:這些群眾的歡呼和他所看重的事並不一樣。這一切都隻是一個誤會。

這些年來他一直宣講,可是結果是什麽?甚至連他最親近的門徒都對他旨意的內涵以及他真正的意圖一無所知。他知道,這一切會以另一種方式結束。沒有任何歡呼。隻有毀滅。

也許從這幅畫麵你體會到,對你自己而言,要真正理解在你身邊的某個人,是多麽困難的事。對你而言,他是這麽深奧、如此陌生。也許你也因此能夠明白,對別人而言,要了解你、理解你真正的意圖,也是非常困難的事。

我們的世界裏到處充斥著散布毒素的誤解和無知,充斥著不當的歡呼和無知的怨恨。到處都是攻擊,這顯示,沒有人了解別人。而你知道有哪一條路可以讓我們以和 平來麵對爭執、怨恨和誤解嗎?.耶穌在登山寶訓裏曾提過,想起來了嗎? 對於無端攻擊你的人,你不能為自己辯護,也不能藉著陷人於不義,來與他締結和平。你隻能走自己的路,帶著友善的態度,且沒有任何斥責,並信賴那一位將你的 特質和本質賜給你、並預先指示你道路的上帝。

清洗汙穢的腳

這時已經是傍晚了。耶路撒冷的某個大房間裏。疲憊、饑餓、風塵仆仆的客人靠在躺椅上,等著吃晚餐。原本要端著一盆水,穿梭於客人之問,忙著幫他們洗腳的奴隸卻不在。於是耶穌就係上圍裙,替在座的每一位洗腳。

房間裏充滿著尷尬的沉默,直到有一個人發出抗議,但之後他又欣然接受這樣的服務。這幕演出的意義在哪裏?大家都不知道,於是就隻好稱讚耶穌的謙卑。

但事實上,這一幕主要描述他在那些日子裏所走的整段路,並為接下來的晚餐立下一個標記:有權威的人,在其隨從前麵低頭。有榮耀的那一位,屈身進到爭權奪位的喧囂之處。在那裏,他接受了那些沽名釣譽者,以及自己喪失名譽的痛苦。

事實上,他不是偉大的領導者,而是大家追獵的犧牲品。

你感覺如何?你做得到嗎?在完全與自己名聲、尊嚴以及自我尊重感矛盾的情況下,去做一些事,卑屈於一些刻意淩駕你之上的人。你做得到這件事嗎?你能為基督活出這樣的形像嗎?而我們隻能在其卑微中真正理解這位基督。

讓自己被喂食

大家上了桌。洗腳的水盆已被撤走。主人拿起一個麵餅,擘開,一片一片分給同桌的人。他拿麵餅當作比喻說:就像這麵餅要被咀嚼咬碎才能讓你活下去一樣,我的肉身也會被打破和殺害。就像我將酒杯盛滿酒遞給你們,讓你們喝一樣,我的血也會如此傾流。

在此,我並不想談聖餐的深層意涵,而隻想談這個過程。在座的客人不能說:我自已也有麵餅。相反的,他必須接受別人給他的那一片。他們所接受的,不隻是一片麵餅

或一口酒,而是一個生命的奉獻。因為他們需要,所以就有一個人獻上了。

我不知道你在參加聖餐時的感覺如何。你站在那裏,得到一片不起眼的薄餅或一小片麵餅,並因此而感恩,因為在這麵餅中隱藏著一個犧牲,那是有一個人為你而獻上的,且你要讓自己歡喜接納它。

小時候,別人喂你進食。也許有一天,當你老了的時候,別人又會再度喂你進食。在這段期間,如果你去操練一個老人的無助感,不但有好處,而且更要知道,我們 一輩子裏,每一刻都從外界接受我們生活所需的東西。並且明白,這要賜給我們的救恩,我們無論如何都隻能被傳遞、被饋贈、被大方賜予,並且了解,我們的驕傲 隻會成為一種阻礙。所以,我們應該將聖餐理解為一個記號,它引領我們懂得簡單、感恩地領受一切。

放棄自己的意誌

汲淪穀山腰上,一個橄欖莊園裏。許多來到耶路撒冷並到處找一個晚間落腳處的過節人群中,有幾個男人進了這個莊園並躺在自己的外衣上。耶穌離開他們幾步之遙,開始禱告:我的父親哪,若是可以,求你不要讓我喝這苦杯!可是,不要照我的意思,隻要照你的旨意。

第二次他再去禱告。第三次也是,他禱告說:父親哪,若是這苦杯不可離開我,一定要我喝下,願你的旨意成全吧!汗珠如血滴一般,自他的額頭落到地上。

在耶穌掙紮到最後一句話:願你的旨意成全時,一個絕望的人之搖擺不定卻變成了一條回家的路。這位我們認為已離開了我們的上帝,成為等待我們的父親。藉著我們將自己的意誌轉向上帝旨意預示的方向,我們就不必再費力去對抗我們的命運,而是接受它。

如果你想體驗到上帝的旨意就是你的力量,那麽你就必須帶著深深的驚歎、穿透性和敏感性,就像在整個十架之路上所需的一樣。

讓自已被綁

一群武裝的人湧進了莊園,有火把、長矛、利劍包圍著這個孤單、沒有武器的男人。有一個人想要保護他,但耶穌卻阻止這個人。他們將耶穌綁起來,帶走。當暴力 占上風時,如果在手腕被扣上手銬之前,個人的意誌就已經被引入到更偉大的旨意裏時,這是很好的,如此一來,雙手就不會被迫緊握成拳,不會去自衛或掙脫。

你不會願意將自己的自由獻給施暴者,但卻願意獻給賜你自由的那一位。當疾病主宰著你時,你不願屈從於它。若有一位更偉大者在背後支持著你時,你才願意這樣做。當你不是被死亡,而是被生命戰勝時,你才能甘心情願走進死亡。

這個拿撒勒男人被綁雙手中的自由,比我們自由活動的雙手多更多。因為在這之前,這雙手已自願被綁,然後他又讓自己因順服上帝的旨意而被綁。

脆弱無比

幾個士兵將耶穌拖到宮殿的地下室,將他綁在一根柱子上,鞭打他。接著,他們將這個被打得遍體鱗傷的人拖到上麵去,到聚集的群眾和統治者麵前。統治者指著耶穌說:看看這個人。也許他的語氣多多少少帶有“這樣也想做一個人”或類似的意思。

我們不知道,我們看到的是這位血流如注的人被虐待的形體。然後,我們將他與從古至今大家所夢想的漂亮、強壯、年輕、健康和有魅力的夢幻形像互相比較。

但你也知道:永遠健康、能力傑出和享受幸福的人,這隻是一個夢想而已。而另一方麵:自耶穌以後,老者、弱者、生病、受苦、無助、扭曲變形等形像,這些都不再是咀咒。

在這些人身上反射出說這句話的人:誰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耶穌身上的形像是這個傷痕累累的人,這個人用最深刻的方式表現出人的形像。

自從耶穌之後,你就不必再勉強自己去符合任何理想形像,而是符合他,那位受傷的人。自耶穌之後,你就無法在看到以下的現象後仍能保有寧靜,也就是,全世界 還一直有人被鞭打、被虐待、被侮辱、被剝奪人性,而且幾乎沒有一個人為他所看到的現象而大聲呐喊。因為他的圖像就在你眼前,而且你無法避開他。

結束被上帝遺棄

三個人懸在三支十字架上,漸漸地,在長時間極大的痛苦之後,死亡來臨。對其中一人而言,這是黑暗的深淵,對第二個人而言,是一絲微弱的希望,對第三個人耶穌而言,這是可怕地認識到,那位他深愛且信賴的上帝遺棄了他。

為什麽?這個問題仍然沒有答案。

事實上,對許多願意歸屬於上帝最親密關係的人而言,上帝在決定性的一刻卻是非常遙遠。對於一輩子親近他和信任他的人而言,上帝變成了陌生、莫名其妙、讓人不認識的上帝。

但正是在這種被上帝遺棄的情況下,沒有任何事物比耶穌的呼叫更有詮釋和治愈的功效,他知道上帝沒有遺棄他,如果有任何人可以代表上帝與他同在,直到世界的結束,那麽,就是這位耶穌了。

十字架必須在我們內心找到其容身之處。如果它停留在我們身外,相隔兩千年之遠一或者隻在遠方受苦的其他人身上,或在某個遙遠的基督宗教神學裏,那麽它對我就沒有任何作用。

陶勒(德國多明尼各會神父,14世紀最著名的傳道人和偉大神祕主義大師之一)說過:

“我 以上帝本身的真理,向你說:若你想依照上帝的旨意成為一個人,那麽所有在你內心的,你所依附及欲求的,都必須死亡。靈魂的力量越是與外界事物切割並滌淨, 它就越能從內在往外擴張延伸,上帝的話就越有力、越有神性、越圓滿。如果一個人的自我不徹底死亡,就無法達到這個境地。我們首先必須拋棄生命,並以內在的 死亡再度贏得生命,否則生命便無法真正進入我們內心,被賜予給我們。”

因為在十字架上,死亡發生了,且完成了。它以偉大奉獻的標記,犧牲的奧祕出現在你眼前。這是無法戰勝之愛的標記。我到底知道什麽?我明白了什麽?什麽都沒有。我的安慰是我能夠說:我會知道,上帝會讓我知道。的確,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然後一切都會很好。

複活

過了兩天。在第三天。清晨。婦女和朋友們來看,驚嚇,又再看。然後他們認出他來。聽到他在死亡彼端的聲音。觀看他那來自另一個現實的形體。下午兩個男人在路上。他們和一位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客人共用了一頓飯。

稍後,湖邊的黎明時分。他們的眼睛打開了。世界短暫地開啟。耶穌不再被誤解。他的行為產生了作用。他的旨意實現了。雙手已自由。他的權利受到保障。但他受苦的形像仍在人們心中,作為他們路上的安慰。

複活是基督宗教信仰最重要的思想。不可或缺。保羅說,如果耶穌沒有複活,我們的信仰就沒有任何價值。因為,我們也會像他一樣複活,而我們所受的苦總會過去。所有你所看到的事,不再如此絕對。

沒有任何一條路,像約伯眼中的路一樣坎坷。它不停留在種種問題與抗爭上。未來是開放的。你的道路繼續往前,進到一個我們稱之為複活的自由中。有一天,你會走上一條新的路,而你現在所背的行李,將會留下來。

上帝的光穿透一切

那些人與複活的耶穌相遇的最後一天。他們在山上道別。那是第一站開始的那座山,即橄攬山。耶穌祝福了他的門徒。他們滿懷高興、感謝、幸福。然後耶穌就“被接到天上去”。但那是什麽意思?.

在聖經《歌羅西書》中有描寫。“天”是上帝慎重臨在這個世界的一種表達方式。當基督到“天上”,這表示:他參與了上帝普遍臨在這個世界。他在加利利和耶路撒冷這個小圈子所言所行,對世界產生了意義。

於是,在人的周遭形成了一個不陌生、也沒有敵意的世界,一個這麽熟悉的世界,就好像耶穌以前所在的世界,妤像它能夠成為我們熟悉的世界,那個我們認識耶穌 的世界。這是一個我們可以去愛,去保護,並以他的名去經營的世界。於是,這個地上會成為它原本一開始就應該成為的樣子:上帝兒女的故鄉。父的家。

如果這一站所顯示的是真的,那麽我們就必須信任將在這個世界終了後臨到的未來。那麽這整個世界就能夠脫免於死亡。對我們而言,它像水晶一樣透明,訴說著一 個比它自己更偉大的現實,在它之內、之下、之上、之後的一個現實——就照你願意的方法去訴說——訴說著那個原始的現實,這個現實就是:稱上帝是永恒的,而 其子民就是世界的。若我們曾經瞻望過耶穌,那麽,我們將會看見,上帝的光穿透一切。

(本文由《境界》編者摘編自《辛克深度靈修之路》一書,台灣南與北文化出版社,2009年出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